“赶紧拿到工卡吧,拿到了,你去干啥都行。”
“你这观点属于逻辑概念不对,我告诉你,要不要遣返和有没有工卡没关系。”
“但那天上你家的时候,正好两个警察进去了,楼下那个男的说,这又来抓人了。”
“我跟你说,抓的人,一个是在本国有案底,一个是来美国后有犯罪的,还有一个是国内派过来,有军人背景的。”
纽约法拉盛的百利大厦,满布中文招牌的律师事务所和办证中心,楼下的广告牌也写满“移民咨询”、“庇护申请”、“身份”等中文字眼。来自中国西北的华人June正聚精会神分享近期传闻——警察在法拉盛抓捕无证移民,并且要将他们遣返回国,而她的同乡David则一直反驳。
五年前,53岁的June持旅游签证来到美国,签证过期后,就超期居留至今。她做着各式服务业工作。最近,June在国内的姐姐发来美国要遣返中国无证移民的新闻,询问她是否真实,June笑称,“正好在喊我回家”。同样来自西北的David在2024年年初走线到美国,他自认熟悉美国法律,断言遣返不会波及到普通的走线客,“在这边犯过罪的,还不够他抓,哪有功夫管你,你是几根葱、几根草?你老老实实的工作,又没犯罪,抓你干什么?”
法拉盛是美国华人最为密集的社区之一,被华人走线客称为美东的信息中心,也是他们主要的落脚地。2024年11月,中国无证移民将成为特朗普首个遣返目标的消息传出后,渐渐在这里的华人间变成热门话题。而特朗普胜选后,June和David的对话每天都在法拉盛各处上演。
层出不穷的流言反映出,遣返的阴霾正在走线客群体中蔓延,一张警察在街头清理小贩摊位的图片,被解读成警察随机查身份;在家庭旅馆里寄居的华裔住客们,纷纷预言特朗普上任后,旅馆将会挤满走线来的人,因为后者要从美国各州逃回深蓝的纽约;走线客之间也互传着不安的信号:新入境的人要被戴上电子脚镣、走线客被边境拘留所羁押的时间越来越长。
大规模驱逐无证移民是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政策计划之一,而在2024年11月中,NBC新闻获得接近驱逐计划的信源的消息,服兵役年龄的中国无证移民将成为特朗普政府大驱逐计划的首个目标。 美国右翼更长期对中国走线客怀有敌意,例如将他们描述成“中国间谍”。随着特朗普上任进入倒计时,遣返无证移民成为了纽约华人移民群体的日常话题。
我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
“德州警察都在超市门口巡逻,没工卡全带走,也是听别的工人说的,我没看到,但是我们换宿舍了,老板告诉我们不要集体大帮(人)出门,避险。”生活在纽约的Roy在华人群里看到这条消息。紧接着,发言的群友补了一句,要“赶紧跑路”离开德州。
减少集体出门、从红州搬回蓝州,类似安全建议在各类华人群中流传。Roy和女友更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少“抓人”的消息,“你在家里床上睡觉,突然冲进去一群警察,把你摁着,掐出去”,他们对此将信将疑。
我们见面的时候,他们两人正在纽约街头摆摊卖圣诞节装饰,他们都在2024年年中走线到美国,预计要到2025年三月才能拿到“工卡”——即合法工作许可,而Roy问出的第一句话便是:“(特朗普)要强制遣返很多人的话,是不是在法律上要经过一些东西(程序)?”
包括Roy在内,大多数走线客都需要设计自己进入美国的路线。长达约两个月的路途充满风险与未知。他们对网络资讯和前人经历非常敏感,并且研读过美国的相关政策,但他们的资讯获取能力又受限于语言和文化的壁垒。因此,近期流传的资讯,诸如没有工卡会被抓、警察可以进家中抓移民等,在他们看来似是而非,有受访者向端传媒记者发来大量相关截图,并评价为既有所恐惧,又带有怀疑。
在西海岸的加州,生活在旧金山的王庆注意到微信群传来洛杉矶正在抓人遣返的消息,在抖音上也看到标题为“美国将率先遣返中国非法移民”、“特工上街抓非法偷渡客”的资讯,更有朋友向他提到,有认识的人真的被遣返了。王庆觉得无风不起浪,此类传言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王庆33岁,在2024年四月以申根签证进入墨西哥,再从美墨边境翻越围墙的缺口进入美国。到美国之前,王庆生活在浙江,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做程序员,从事软件应用设计。在他口中,中国的生活是没有保障和尊严的——吃的、喝的、连呼吸的空气都无法保障安全;企业文化都是献媚领导,他在职场总被算计;社会大环境更是各种限制,疫情期间,他试过被封控在公寓里长达半个月,每天都只能吃泡面。
王庆很早就动了到美国的念头,过去十年里,王庆两次申请美国旅游签证都被拒绝,他直言如果更早知道走线,他早就到美国了。2023年年中,王庆再次为申请美国签证“刷本”,即在护照上增加一些发达国家的签证和旅游经历,“后来发现,原来没有签证可以直接翻墙的,那我想想,直接翻墙好了,也不难。”
除了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种种不满,王庆一直重复着自己到美国也是为了下一代,尽管他目前还是一个单身男子。在王庆的想象中,未来自己的小孩在美国出生成长,能够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情,必然比在中国生活更有希望。
然而,华人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往往很艰难。最初两个月,王庆没有工卡,完全找不到工作,他把每天花销都以乘七倍的汇率计算后,顿觉压力极大。他住在家庭旅馆,这里一个房间挤了五、六个人,没有私人空间。他找到的第一份工是在仓库搬箱子,再之后做过装修工和农场等体力工作。
王庆把这些艰苦都理解为一种励志,条件再差他都还相信未来是有希望的。哪怕从白领变成蓝领工人,王庆也笑称是在体验人生风景、锻炼身体,“老板花钱让我去锻炼身体,我在国内时候,去健身房也要花自己钱的。一边锻炼自己的身体,一边还赚着钱,是不是很好?”
“我想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想法,我们与世无争,是过来讨生活的。”王庆没有发大财的美国梦。他期待中的未来十年,是在美国老老实实上班,赚点钱,结婚生子,拥有一个安稳的家。他认为,这也是多数走线客的想法,大家总是忍不住在聊遣返,很关心这个话题,是因为代价实在太大了,好不容易走到美国,新生活还没有开始,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现在我知道,这个国家不欢迎我们这种人”
根据美国边境的数据,从2023年至今,如王庆一样从美墨边境到达美国的华人累计超过六万人。其中一部分人经由南美州的厄瓜多尔,跨越危险的达连隘口,再陆路穿越数个拉美国家,才走线抵达美墨边境,即常说的“走线”。在采访过程中,端传媒记者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大多与王庆相仿,因形形色色的原因,对在中国的生活失望,又对被网民称作“灯塔国”的美国所吸引。
这群人之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直接因政治原因而逃离中国,面对可能发生的大驱逐,他们的处境最是尴尬。
“如果我(被)遣返回中国,我下半辈子就很惨,不像那些来赚钱的人,他们罚个一千块,几年不能出国就没事了,但是我就会很惨,不仅我一个人,我的家庭、我父母的家庭,都会牵连。”2024年七月,看到遣返班机的新闻后,黄海敏陷入了恐慌。
42岁的黄海敏是广东人,他在2022年年底离开中国,从厄瓜多尔出发走线,历经充满暴力和危险的一个多月后,到达美国。途径墨西哥的时候,他多次被当地黑警勒索;他与友人开摩托车躲避黑警勒索时,连人带车从公路旁的山谷坠落,导致左手骨折。
黄海敏现在居住在纽约,在餐馆做后厨工作。在中国的时候,黄海敏一直是普通的一线工人,在工厂打工、做后厨,也开过长途车。他记得在20岁左右,到深圳打工的时候,用收音机听到香港的电台节目,这成为了他最初的政治启蒙,后来自己搭“锅”(天线),接收信号听美国之音,加入了一些维权人士的讨论群组,变得越来越关心政治。相对地,他与身边亲戚朋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亲戚一听到他谈论政治就反感,渐渐不再来往。
用黄海敏的话来说,他的交际圈是相信“普世价值”的同道人,大多数都是国内草根的维权人士。他记得,在过去的几年,他和朋友们都经常讨论到言论环境的恶化;到2022年中下旬,中国各地出现针对疫情封控的抗议,黄海敏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都被封了,而他的朋友也直接受到警察调查,“(朋友)他被调查后,就说现在环境不行了,快点走人。”
“有机会就走,不论去哪里,这个国家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我们无能为力救不了,唯有自救。”黄海敏也同意他朋友的观点。他想象到,未来的日子很可能是复制文革时候的道路、要“人斗人”,那么他这类人肯定是最先被抓来批斗的。
他决定离开中国的时候,清零政策尚未结束,住的地方也断断续续被封控,申办护照和出入境管理都格外严苛,他更担忧无法离开中国。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国,连护照都没有。当时他跑了几次办证部门,都被拒绝办理,最后他拿着各种法律法规去要求办证机关依法处理,方才拿到护照。
没过多久,他就马上离开了中国,而他的妻子和两个尚在读小学的孩子都还生活在中国。当黄海敏到达美国后,和家人打电话报平安,隔天,警察以黄海敏违规出境为理由,传唤他的家人到派出所做笔录,更透过他的家人传话,让黄海敏在海外不要乱说话。
这段经历使得他非常恐惧被遣返。他总是不断提到家人,因为他一旦被遣返回国,很可能就会被限制自由,那么他的妻子也会很担心,而且要不断想办法救他,结果必然是“全家人都会很惨”。
2024年中旬以来,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中国达成合作,累计派出了四架大型遣返航班,将中国籍人员遣返回中国。黄海敏明显感受到,美国社会和政界对移民的态度正在右转,即便不被遣返,作为移民在美国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以前还是有遐想的,觉得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可以一直生活下去。但我现在知道,这个国家是不欢迎我们这种人的。”
我追问:“这种人是,移民?”
“非法移民……当然合法移民也不欢迎。”黄海敏苦笑地回答。
收紧的边境,十年来最高的驱逐记录
大规模驱逐无证移民是特朗普提出的计划,但实际上,美墨边境收紧和遣返在拜登任期内已经有明显行动。
2024年财年,超过27万名移民被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递解出境,驱逐人数高于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的任何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数字。不过,在美国境内抓捕的无证移民人数实则在下降,因为执法人力更多投入到边境。
一名在2023年5月下旬从德州入境的走线客告诉端传媒记者,他被巡逻队拘捕后,在边境拘留所羁押了超过一个月,同监室中有近100名中国走线客,每个人都要先进行一轮“恐惧面谈”(Credible Fear Screening)——这是走线客防止递解及申请庇护的第一环,证明自己对返回母国的恐惧是真实且确切的。他的同监室中,有五、六人被告知没有通过面谈,将会被递解出境。而据他了解,与更早之前入境的走线客相比,他们这批次的羁押时间更长,恐惧面谈也更严格,他认为这与“511规则”直接相关。
“511规则”是拜登政府在2023年5月11日实施的一项边境新规则,它通过限制无证越境者的获得庇护的条件,来控制边境的移民潮。“511规则”实施一年后,国土安全部称,其执行恐惧面谈的能力大幅提升,而这一年内被国土安全部遣返及遣送返回(removed or returned)的人数超过72万。
除了强化的边境管理,最受华人群体关注的还有遣返航班,这被认为是坐实了遣返传闻的一个依据。
“12月9日,透过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美国国土安全部(DHS) 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派出了第四架大型遣返航班,将没有留美法律依据的中国人员遣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12月11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官网发布了一则新闻稿,描述中美已经达成共同打击非法移民的合作关系,而“没有留美法律依据”的人将被迅速遣返。
不过,移民律师刘汝华认为,美国政府的遣返能力是有限的,所谓的“大驱逐”到底最后能有多大,都值得怀疑。而且,遣返必须经过法律程序,总统也无权改变这些程序。
他向端传媒记者解释,要遣返一名移民,必须先对其下达递解令(final orders of removal)。通常这一流程会先经过移民法庭的法官作出决定,即便法官决定递解,移民也有两次上诉的机会,上诉都失败后,才会被签署递解令。
此外,被下达了递解令的移民也并非会马上被遣返。据非营利组织美国移民协会(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约有119万名被下达了递解令的移民仍旧生活在美国。并没有被拘留。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行政酌情权或执法官员无法确定其行踪。
刘汝华认识一些华人客户,在案件输掉并被下达递解令之后,继续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他们并没有过着地下生活,或者刻意躲藏,甚至还会使用自己原本的社会安全号码报税。
“因为很多(有递解令的)华人还是遵纪守法,只是工作赚钱。所以那么多年下来,也能娶妻生子,开店买房,日子过得也不错。”他分析,这是因为移民及海关执法局的精力被优先放在有犯罪记录的无证移民身上,此后才会应对有递解令但无犯罪记录的人员。而从结果来看,移民及海关执法局是否有能力遣返全部已有递解令的移民也还是未知数。
“寻求庇护者”,走线客的另一个身分
华人走线客在美国往往都有另一个身份,即寻求庇护者(Asylum Seeker)。综合多名华人走线客的讲述,他们从边境拘留所释放后,便会申请庇护。他们选择这一路径有两大原因,一是通过申请庇护避免被递解出境——庇护是他们能够转换为合法身份以长期留美的唯一途径;二是可以通过申请庇护得到合法工作的权利。有华人寻求庇护者向我表示,虽然自己对于是否能通过庇护申请并无期待,但必须以此取得工作许可,才能在美国合法工作。而基于政治背景,中国申请者的庇护通过率也相对高。
“(寻求庇护者)他们是有一个合法身份可以居留的,他们等于说是在一个庇护申请待定(asylum application pending)的状态。”从事移民业务的律师朱燕怡表示,寻求庇护者在等待案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合法居留在美国的。
不过,提高无证移民申请庇护的门槛也成为边境政策的一部分。例如“511规则”就被称作“庇护禁令”。由律师成立的非政府组织人权倡导者(The Advocates for Human Rights)分析,“511规则”推定,没有通过“合法渠道”进入美国的越境者没有资格取得庇护,除非例外情况。“合法渠道”,指的包括持有签证、预先批准的假释或使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官方应用CBP One预约。然而,在法律上,使用“合法渠道”并非庇护申请的先决条件,庇护申请与入境方式无关。所以“511规则”是试图用是否通过“合法渠道”入境来区分、限制庇护申请者。
至于在移民法庭的实务层面,朱燕怡认为,以纽约法庭的情况看,“511规则”的影响并不算大,只是律师需要做更多工作去驳回“没资格取得庇护”的推定,但法官决定庇护案件通过与否,仍旧是依照具体案情。
那么特朗普上任后,他是否将会如之前宣称的,执行大驱逐计划,以及将目标放在中国无证移民乃至寻求庇护者身上?朱燕怡认为,假如特朗普尝试用行政命令来驱逐特定国家的移民,必然会引起移民权利组织的反对,并且这种行政命令很可能会被起诉至联邦法院,她相信联邦法律是会下禁令的。换句话说,总统确实有作出行政命令的权力,但这一权力也是要受到司法系统监督和规管的,更是可以被挑战的。
非法与无证,走线客的暧昧社会形象
边境管理的变化和遣返人数增加,也透露出美国政府,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看待无证移民的态度。
近年来,南部边境的无证移民数量高速增长,2021年财年,南部边境巡逻报告有160万名越境者,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而2022年和2023年财年,这一数字均超过200万。拜登曾在公告中描述,美国移民系统已经失灵,拘留所长期饱和,庇护案件积压,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
美国人对边境状况的不满也随之增长,皮尤研究中心在2024年2月发表的报告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政府处理边境移民上做得很差,45%的人把边境状况描述为“危机”,而认为边境状况并非一个问题的比例仅为4%。
不仅是边境越境者大量增加,《纽约时报》的分析指出,美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包括合法移民和无证移民在内,全美的外国出生人口的比例在2023年达到15.2%,是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这一背景也使得移民议题越发政治化和具有争议,从如何应对边境无证移民,到国内移民的工作签证,都成为美国政治中绕不开的话题。
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下,华人走线客虽然受到庇护寻求的身份所保护,相对能免于法律层面的担忧,但心理恐惧却是一直存在的。
目前,移民法庭案件大量积压,走线客从入境到取得庇护案件结果,往往需要等待数年,期间有很多不确定性。朱燕怡提到,有些客户大庭(Merit Hearing,法官将作出庇护通过与否的裁决)时间已经排到2028年,也有客户一直没等到排期时间。没有得到排期的客户就特别提心吊胆。 此外,即便律师也很难直接联系上移民法庭,知道案件进度。
在社会生活层面,华人社群钟爱谈论“身份”和“怎么来美国的”,这些问题背后都带着“你合法与否”的判断。然而,“身份”实则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从驾照、工卡到绿卡,每一种都可以是“身份”,虽然内涵截然不同。最常用于描述越境者的词——“无证移民”,其实也是一种含糊的概念,美国法律上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无证”,而在日常交流和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常用“非法移民”这四个字,虽然这里的“非法”并不完全依从法律条文。
朱燕怡指出,寻求庇护者在提出申请之后,是有合法身份的,所以不应称呼他们为无证移民。其实,大多数在最近两年进入美国的华人走线客都属于这种情况。
“从模糊变成有害,因为一开始就很模糊,然后一直讲、一直讲,就创造出一种集体的对抗心态。”朱燕怡觉得,对于合法和无证的模糊界定,在创造一种社会中的对立心态。
朱燕怡描述的对立,在美国社会中似乎已经形成,无证移民日渐成为“危险”和“混乱”的代名词,即便同属移民,大量华人也把无证移民视作社会治安变差的原因,部分认为走线客是不守规矩、懒散的一群,和“勤劳”的老一辈完全不同。
支持移民权益的团体则提出了另一套论述来与之抗衡——美国需要无证移民劳动力,因此他们可以留在这个国家。一些走线客看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他们得以继续留美的定心丸。
"美国需要我们"
张子豪(化名)在2024年6月越过边境,当时并未被边境巡逻队抓捕,他在入境后申请了庇护,以求获得工作许可。张子豪认为,大规模遣返走线客几乎是不可能落实的,不仅是移民局的人力和财力不足以应对大量无证移民,更重要的是,美国需要无证移民的劳动力。
“他一抓(无证移民),很多地方都要崩溃阿,很多餐馆连人都找不到,那怎么办?老板带着人出来游行,怎么管?到时候特朗普吃不了兜着走,又有人要冲一波国会了。”张子豪从一些餐馆老板处听说,走线客在过去两年填补了美国华人经济的劳动力缺口,此前很多餐馆长期缺工。
另一名在2023年年初到达美国的走线客也提出相似观点。他乐观分析,在边境严格控制后,新入境的无证移民将大量减少,但已经在美国国内的无证移民却变得更有价值——因为美国需要靠无证移民来控制生产成本,美国的低薪工作都是无证移民在做,边境控制导致新的廉价劳动力减少,相对的,境内的无证移民将更加吃香。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2022年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中, 有830万人是无证移民,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4.8%,而无证移民的人数在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无证移民同样可以合法工作和纳税,这也是移民权益组织在倡议时强调的重点。非营利研究组织税务与经济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n Tax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的报告指出,无证移民在2022 年缴纳了967亿美元的税金,其中包括了594亿美元的联邦税金和 373亿美元的地方税金。有六个州因无证移民而增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加州(85亿美元)、德州 (49亿美元)和纽约州 (31亿美元)。这项分析以2022年的数据计算,每100万名无证移民,就为美国的公共服务带来 89亿美元的额外税收。
多名华人走线客也向端传媒记者确认,在取得工作许可后,他们的工资收入都会交税。他们自己也期待建立良好的税收记录,这样对申请庇护以及进入移民程序有很大帮助,更有人觉得,自己作为新移民理应遵守法律和回馈社会。
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胜出后,大量无证移民居住的纽约市出现了多场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提出的大规模驱逐计划。不过,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中鲜有华人。
刘少坤(化名)是少数热心参与抗议的华人移民,在11月初的一场抗议活动中,刘少坤穿着一件蓝色的支持贺锦丽的T恤,图案印有几个不同肤色的紧握的拳头,在人群中,刘少坤一直将手机举向活动舞台,通过翻译软件听组织者的发言。
“我对来了美国十几二十年的华人,是非常失望的,华人的前辈没有为下一代(新移民)华人做出人权上的努力,都是岁月静好,各扫门前雪。”
据刘少坤讲述,他在2022年来到美国,但拒绝透露自己的移民身份,并且强调,在他的观念中,居住在纽约就是纽约人,而不应以移民身份、签证来定义一个人。
他非常愤怒于美国华人普遍习惯使用“非法移民”一词,也反对华人习惯于把移民以来美方式来划成成不同类型。他反问,为什么来到强调“民主自由”的美国后,人们还要把移民分成三六九等。此外,他提到,很多人对走线客印象不好,觉得他们是偷渡来的、素质低,但其实走线客是怀着对美国的期望才选择走线,反而合法入境的移民也有违反法律的地方,例如有人在申请签证时有欺诈,还有人入境后逾期居留,仅仅针对走线客是不公平的。
“为什么媒体一直盯着走线的人叫非法移民,这是不公平的。”
刘少坤很在意对无证越境者的称呼,不仅反对将他们称作“非法移民”,他还认为无证移民也不够恰当,人们应该称呼越境者为“非公民”,“我听到非法移民这个词的时候,很不舒服,其实没有一个人本身是非法的,只能说他越境的那一刻,那个行为是不对的,但没有人是非法的。”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