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国总统的“谣媒名单”:《纽约时报》等是假新闻媒体吗?

2018年1月,特朗普发布了一个“假新闻奖”,列举了过去一年美国媒体政治报导中最重大的“假新闻”。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份名单,被称为“谣媒”的这些媒体,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2018年1月,在他就职一周年之际,特朗普发布了一个“假新闻奖”,列举了过去一年美国媒体政治报导中最重大的“假新闻”。入选的媒体,自然就成了特朗普给出的“谣媒名单”。
媒体 政治

将媒体贴上“造谣”的标签,是中国网络舆论争端中并不鲜见的策略。被称为“谣媒”的,大多是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媒体机构,例如南方报业集团的若干媒体、《新京报》、财经网等。一些持国家主义立场的个人和组织,往往将这些媒体的报导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动机问题,解读为“蓄意造谣”、“抹黑制度”、“挑战政权”,试图取消这些媒体发表监督报导和批评意见的合法性。

给发表批评意见的媒体贴上“谣媒”的标签,一般是威权国家才会出现的现象。然而,被视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美国总统却也做起了这件事来。自竞选阶段开始,特朗普就不断攻击媒体,称它们发表了大量的“假新闻”;上台之后,他依然没有改变这个习惯。2018年1月,在他就职一周年之际,特朗普发布了一个“假新闻奖”,列举了过去一年美国媒体政治报导中最重大的“假新闻”。入选的媒体,自然就成了特朗普给出的“谣媒名单”。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份名单,被称为“谣媒”的这些媒体,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注)

错误戴上的“假新闻”帽子

高居“假新闻奖”榜首的是《纽约时报》,入选文章来自专栏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2016年大选日,他写下评论:当特朗普胜选的消息越来越确定的时候,股票市场出现了跳水。那么,市场什么时候能够复苏呢?答案是永远不会。我们很可能已进入全球性的衰退,短期内看不到尽头。

我们现在知道,特朗普当选之后,美国股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连创历史新高。看起来,《纽约时报》确实被“打脸”了。

然而,问题是:你可以说这是一则不靠谱的评论,是一次失败的预测,却不能说它是一则假新闻──因为它根本不是新闻报导。在《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媒体,新闻部门和评论部门是严格区分开的,记者无权干涉评论版面发表什么言论,评论作者也影响不了记者的报导。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预测失败,不代表《纽约时报》记者发表了假新闻。

因此,这个榜单从一开始就没搞清楚入选“假新闻”的资格。

《纽约时报》另一则入选“假新闻奖”的报导是关于气候变化报告的。“假新闻奖”的网页上说:《纽约时报》在头版发表的报导,错误地宣称特朗普政府将隐瞒一则气候变化报告。

可是,事实上《纽约时报》的报导中并未说过特朗普政府将会隐瞒或者已经隐瞒了这则报告,只是说,有一群科学家担心特朗普政府会打压这份报告。

因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宣称“气候变化是中国人制造的阴谋”,而且共和党一向否认气候变化,因此科学家们表达这样的担心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纽约时报》报导这样的担心,也是如实反映他们的心态,并不是什么“假新闻”。

通过扭曲报导的原意强行安上“假新闻”帽子的,还有一个例子──“假新闻奖”第6项是CNN关于特朗普访问日本时喂鱼的报导。“假新闻奖”的网页上说:CNN错误地剪辑了一段视频,使得特朗普看起来像是不得体地把鱼食一下子洒到了池塘里面,但其实当时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先这么做的。

的确,这则短片没能够如实地反映当时的前因后果,没有把主人先倾倒鱼食这一点剪辑进去,塑造了一个糟糕客人的形象。但事实上,这则短片并非由CNN剪辑的,而是首先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之后,CNN直接拿过来引用的。并且,CNN当时在报导里面已经写了:“看上去,安倍实际上比特朗普更早把盒子里的鱼食倒出去。”

“假新闻奖”的网页上说:《纽时》在头版发表的报导,错误地宣称特朗普政府将隐瞒一则气候变化报告。事实上,报导中并未说过特朗普政府将会隐瞒或者已经隐瞒了这则报告,只是说,有一群科学家担心特朗普政府会打压这份报告。
“假新闻奖”的网页上说:《纽时》在头版发表的报导,错误地宣称特朗普政府将隐瞒一则气候变化报告。事实上,报导中并未说过特朗普政府将会隐瞒或者已经隐瞒了这则报告,只是说,有一群科学家担心特朗普政府会打压这份报告。

真实的错误发生后:更正、道歉、停职

当然,除了以上三则例子之外,该“假新闻奖”指出的媒体犯下的其他错误,确有其事。

排名第四的,是《时代》杂志记者Zeke Miller关于白宫椭圆办公室里的马丁.路德.金雕像被移走的报导。这的确是一则“假新闻”。当事记者意识到错误之后,迅速更正,发出了多条推文道歉。

类似的,《华盛顿邮报》记者Dave Weigel在推特上发了一张照片,显示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场线下集会非常冷清,但这张照片是在人群入场之前拍摄的。记者在意识到错误之后,删除了原始推文,并且表示“这是我个人帐户上的错误推文,不是我给《华盛顿邮报》的职务作品”。

当然,关于记者个人推特上的内容是否应该被视为职务作品,有不少争议。记者在使用个人社交媒体帐户时也确实应该多加小心。

2017年7月,《新闻周刊》网站错误引用了网上的一则视频,称波兰第一夫人故意没有和特朗普握手。但实际上,她在和特朗普夫人握手之后,也和特朗普握手了,只是视频把后面的内容剪掉了。在发出文章3小时之后,《新闻周刊》刊发了更正。

有一些报导中的错误,实际上是媒体同行发现的。例如,在“假新闻奖”榜单上排名第三的是CNN关于特朗普的儿子提前得到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泄密档案消息的报导,但是CNN搞错了日期——把9月14日搞成了9月4日。《华盛顿邮报》发现了这个错误,随后CNN在显著的位置更正了报导。

在一些案例中,媒体对于报导错误的处理不仅是更正和道歉,还包括对相关编辑记者的惩处。

2017年12月2日,ABC新闻记者Brian Ross报导:特朗普指示曾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弗林(Michael Flynn)接触俄国人。这则消息似乎是特朗普“通俄”的“实锤”。消息一出,股市大跌。意识到错误之后,记者Brian Ross在随后的新闻节目中澄清,ABC新闻发出了道歉信,承认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称这则报导没有达到报导标准。因为这则错误,记者Brian Ross被暂停工作4周

另一个更为人所知的例子是:CNN在另一则“通俄门”报导中也犯下了严重错误。2017年6月22日,记者Thomas Frank为“CNN调查”节目做了一则报导,报告了一则重大调查进展。根据他的报导,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正在调查一家俄罗斯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RDIF),“在特朗普宣誓就职的四天前,RDIF的负责人和特朗普过渡团队的一名成员会面”。

然而,这则报导的信源是单一且匿名的。后来被质疑这则消息是错误的。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经详细介绍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里不再赘述。简单而言,CNN的这则报导没有达到采编标准、违反了CNN的采编流程,涉事记者、编辑、主编均主动辞职。这个案例一方面暴露了CNN在报导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CNN的内容生产中有质量控制体系的存在,有操作规范和职业伦理的约束。他们并没有蓄意制造假新闻,对待事实的态度是严肃、专业的。

媒体究竟为何犯错?

虽然这些媒体对出错的地方予以了更正,但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了呢?事后更正和道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影响,但是如果一开始没有这种影响,不是更好么?

其实,新闻报导都是在非常具体的条件下做出来的,受到时间、资源等多方面限制,在截稿压力之下,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曾任《华盛顿邮报》出版人的Phil Graham有一句名言流传很广:“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既然是初稿,那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中国媒体界亦流传“无错不成报”的说法。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出错的概率进一步上升。CNN这种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以及不断刷新的社交媒体平台,对时效性的要求都达到了极致,如果能早一秒钟报导出来,都是巨大的优势。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对报导质量的把关力度相对较弱,因此CNN成了“假新闻奖”榜单上最多次被提及的名字,一些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也成了榜单中的打架对象。

这些都是媒体需要自我检讨的地方,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如何尽可能减少犯错的概率,媒体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也许还会有人质疑:为什么这些新闻出错的版本都是对特朗普不利的?这真的不是有意在抹黑特朗普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概可以给出两方面的回答。一方面,无论哪位总统在台上,他/她都会成为媒体的头号监督对象,都会不可避免受到一些误伤。

另一方面,特朗普作为一位极不寻常的总统,确实有他的特殊性,所有媒体都非常希望能够在他那些迥异于其他总统的地方作出突破性的报导──例如,他从未公布自己的税表;他在上任之后并未完全脱离和自家产业的关系,甚至有意将不少公费开支的活动安排在自己的庄园和酒店;他卷入国会正在调查的“通俄门”。如此这些,都是有潜在可能作出重要报导的地方,因此对记者的吸引力也尤其大。这次入选榜单的一些新闻,就是这种诱惑压过了对新闻质量的核查之后导致的结果。

用一句通俗的流行语来说,媒体“搞个大新闻”的冲动是犯错的重要原因。然而,“搞个大新闻”并不是原罪,甚至可以说,不想“搞个大新闻”的媒体不是好媒体。只是,真正的“大新闻”要基于扎实的证据和逻辑,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

谁喜欢给媒体贴上“假新闻”标签?

既然媒体会犯错,也确实犯了错,那么难道总统没有批评媒体的权利?难道只能允许媒体自我批判,不容总统指涉?

总统不是没有这样的权利,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因为总统手握重要的行政权力,因此在批评媒体时需要格外小心,很可能有利用权力打压言论自由的嫌疑。

特朗普的这个“假新闻奖”发布之后,引来共和党内部的一些批评声音。

最有力的批评者当属参议员麦凯恩。他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则评论,质疑特朗普政府对“假新闻”这个概念的错误使用。

“‘假新闻’这个短语是被独裁者用来让记者噤声、打击政治对手、逃避媒体监督、误导公民的,现在这个短语却被一位美国总统赋予合法性了。”

同样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共和党参议员Jeff Flake在国会发表演讲,批评特朗普的这一做法:“我们的总统和斯大林形容他的敌人时使用同样的词,这说明我们的民主状况到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更何况,特朗普本人说过很多事实错误的言论,但他并未更正或道歉。

特朗普与这两位共和党议员的分歧,显示出他和此前美国总统的显著区别——在美国,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极高,保障媒体的言论自由是美国整个社会的共识,特别是保障这种自由不受政治权力的干预。因此,此前的总统很少直接批评媒体,更不会使用“假新闻”这种严厉的指责。而特朗普攻击的这些媒体,也都是积极做更正和道歉的严肃媒体,并不是那些真正存在刻意制造“假新闻”问题的媒体。

美国国父之一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曾留下名言:如果让我在“没有报纸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报纸”之间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如果杰佛逊得知美国现在有了一个以媒体为敌、给严肃媒体贴上“假新闻”标签的总统,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方可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读博士、原《南方周末》记者)

注:部分内容整理参考自Vox。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說奧巴馬時期沒有媒體積極監督的人,顯然不多看外媒。

  2. 就是假新闻,为了博眼球造假不是假新闻是什么?

  3. 作者还是没有深入探究美国主流媒体为什么一致对川普的负面报道;如果是保持客观报道,应该有不同声音。显然,主流媒体已有预设立场。

  4. 大年初一還有這樣深入淺出的好文,端的工作人員們辛苦了!。

  5. 假新闻不至于,但偏见是显而易见的,别扯什么监督总统,奥巴马当政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那么积极的“监督”?而且作者也承认很多新闻事实上就是捏造,扭曲,你道歉了新闻就不假了?美国人不傻,不会听风就是雨,不然川普怎么会被选上?

  6. 越看文章越感觉熟悉,原来是方老师的文章,感谢

  7. 中國常常擔心自己成為自由美國

  8. 美國常常擔心自己成了蘇共極權……中國幾時說過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