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心里对另一半有无比的憧憬,彼此邂逅约会。热恋期,男女如胶似漆,舍不得和对方分开。甜蜜过后,男女互相角力、拉扯,如何好好磨合,又不失自己呢?这大概是很多人追随的命题。
艺术家廖逸君(Pixy Liao)近年的《实验性关系》系列作品,聚焦拍摄她与男友Moro的亲密关系,她由2007年起开始拍摄,作品展示他们不同时期的亲密关系。更指涉社会对裸体身体、私处的禁忌,挑战男女性别定型。
塑造日本男友缪斯形象
2006年Pixy到美国孟菲斯修读摄影硕士课程,遇上音乐系的日本男友Moro,感觉与以往的男生截然不同── Moro敏感柔弱,甘愿成为她的缪斯。她笑说,当时她只想找到一个模特儿或道具,听从她的指挥去拍。“有的时候我就比较过分,我就说你把衣服脱了,然后爬到一个箱子内去装死,给我拍。那时候就是很学生的摄影,想法很幼稚,想拍谋杀现场。”没想到,幼嫩想法慢慢萌芽,系列作品由学生时期拍摄,持续至今,记录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关系。
交往初期,她从宿舍找来几张床垫,拼合成童话故事《豌豆公主》的简单场景。她感到Moro是个柔弱公主,而她是颗小豌豆,公主躺在小豌豆上,翻来覆去睡得不舒服。
《How to build a relationship with layered meaning》中,二人压在彼此身体,只有Pixy坚定望向镜头,强调她在镜头前展演(perform)自己,锐意找寻女性的定位。她透过摄影观照自己,好奇地探索身体的可塑性。“我头发长度跟他差不多,我们是黄皮肤的人,躺在一起时,在侧面看来,别人应该分不出我们是男,还是女的。那时的想像是,男女没有很大的区分,可以是中性(unisex)。”社会一般认为裸露身体意味情欲,这张相片却没有流露意淫的情感。
《Start your day with good breakfast together》作品中,Pixy悠闲地“吃早餐”,赤裸的Moro躺在枱上,他的私处上放了个木瓜,他俩从容地盯着镜头。Pixy听闻日本的女体盛以裸女的身体为容器,放上寿司供客人品尝,这个物化女性(objectification)的意像触发她无比的想像,遂以女体盛为蓝本,在纽约的寓所中摆拍盛宴。“如果把男性生殖器官换成代表女性生殖器官的木瓜,让他躺在桌上,我可以享用一顿早餐,那是蛮有意思的事情。”照片视觉效果强烈,让人会心微笑,也令人思考木瓜的象征意义。Pixy将女体换成男友Moro身体,把“物化女性”议题转换成“物化男性”,但有趣的是Moro手持快门线,自主地望向镜头,捕捉男性被玩弄的一面。在性别定型的社会下,主流媒体中的男性大多合乎刻板的阳刚气质,很少男性愿意呈现赤裸柔弱的一面,作品似在嘲笑男性气质(masculinity)的软弱。
玩转身体特征 趣怪作品挑战父权、身体禁忌
Pixy摆拍作品中有不少大胆的裸露场面,却没有意淫成份,二人互动间没有表情起伏。Pixy说,她的创作与色情照片是永不交会的平行线。“当人们看到色情照片时,身体不由自主地产生其他反应,人的大脑没法控制,我希望作品不让大家产生这部分的反应。如果他们分神了,便无法控制大脑,这个时候,你说什么都没用。”打从实地视察、设计分镜到指挥拍摄,她也有全盘计划,如果摆拍过程中有逾越色情的界线,她便谨慎地抽起照片。
华人文化对身体、私处有多重禁忌,Pixy却以玩味方式挑战禁忌。“禁忌是别人不可触碰的东西,但它越是不可触碰,你越是需要去触碰。去破坏它原来的一个阐释,然后去对它进行改变、破坏,而令它失去原本的特性。”她把矽胶乳房制成植物浇水器《喷奶瓶》(Breast Spray),向男友Moro喷射牛奶。乳房顿现失去喂哺或性感的女性性征,转化为搞笑可爱的武器。
另一张照片《Ping Pong Balls》,Pixy紧握着阳具般的乒乓球,把它放在球板上,当成玩具般随意揉弄,挑战父权主义。在历史洪流中,男权都是用武器化的阳具来作为统治的象征,阳具意味男性的话语权。香港的丁权便是一例,只有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后人(即“男丁”)才可兴建私人土地的房屋,女后人无权过问。“丁”字本义是钉子,有“强健、壮实”的意思,“丁丁”亦为男性私处的俚语。因此,作品连系阳具与乒乓球的形状,似在嘲笑它失去雄风的柔软感觉。
踏入社会后审视关系 呈现二人脆弱一面
毕业后,他们搬到纽约生活,二人努力找工作,坚决在大城市生存下去,他们的感情关系踏入不稳定的阶段,Pixy继而反思系列作品的负面影响。“我也许真的过分强势了,让他在社会成长成为男性起了障碍。”她坦言,有时感到内疚,她的摆拍作品对男性带些负面想法,继续拍摄对他及他们关系也有不良影响。”于是,在这个不安焦虑的时刻,她俩拍下《Some words are just between us》,彼此深深拥抱,Pixy在他耳边细语,安抚小孩子,呈现脆弱温柔的个性。
到底Moro怎样看待二人的关系?“他真的还好,别人看他的照片,认为他经常被我欺负,或是他非常软弱。但我觉得他本身是非常自我的人,并不在乎别人认为他软弱,对他来说那不是最重要的事。”Pixy说,Moro专注创作音乐及舒适地生活。他没太多顾虑个人形象,才放手让她随心创作,摆拍各种奇怪的姿势。
爱恨交缠的粉红暴力
2018年,Pixy与Moro到日本旅游,她一直很着迷日本七十年代黑道电影(Yakuza),电影以暴力血腥的故事带出仁爱、情义、忠诚等价值观,演绎出武士道精神。她特别喜欢黑道电影中的一个小流派 ──“粉红暴力”(pinky violence)。楚楚可怜的女生化身为杀手、犯人,向男性权力者报仇,打斗过程中裸露身体、乳房。“她们通常穿著很漂亮的和服,打斗的时候很喜欢用自己的性吸引力去迷惑敌人。突然间露出胸啊腿啊,在对手被迷惑的时候就开始杀人了。”
《The Woman in the Red Robe》中,Pixy扑在Moro身上,不晓得二人在做爱还是打架,纠缠不清,引发观众的无限幻想。“其中一张海报,就是一个女的穿著和服跟我照片一样,她手里拿了一个刀,我把它改成快门线。”在《The woman who clicks the shutter》中,她把武士刀转换成快门线,露出性感膊头,目露凶光,正视镜头,示意挑战和服礼教的传统文化。
Pixy作品中不时呈现快门线,快门线似是个不起看的物件,用于调节快门开关,然而,快门线在艺术史是个重要的视觉符号,观者能细看摄影师与摄影媒介的关系,了解创作者拍照的意图,例如香港艺术家曾广志《当东方遇见西方》系列(East Meets West)、美国艺术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巴士乘客》(Bus Riders) 的自拍照亦展示快门线,强调自我在镜头前的操演性(performativity),如演员般扮演角色。而且相中的角色既是主体(subject)——自己主导角色的装扮、神态,也自主地决定哪个时刻被凝视,也亦是客体——观众所凝视的对象。
摄影本质是死亡 “暗暗的”暴力摄影师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说:“照片的相,就是死亡。”他认为,照片中的人事物确实地存在过,它们被摄影所凝固了,现在它们成为一张有边界的照片。反过来说,摄影的本质便是“死亡”,因为它纪录了不能被复制的某个片刻,当观众手持照片时,照片中的那个片刻已经逝去。因此,Pixy挥动武士刀般的快门线,“拍摄与杀戮的一刻”迅速化为“死亡”,带有双重意思。
《Intertwined》中Pixy同样以紧握快门线为构图重心,她把快门线系在他们头上,犹如吊颈般的形态,二人赤裸身体,坦诚注视对方,好像立下誓言,今生彼此的命运互相交缠。他们一起按下快门,于是“拍摄与气绝身亡的一刻”共同灭亡,作品颇有诗意。
回顾Pixy十六年的作品后,笔者笑言她的作品中有种“暗暗的暴力”,作品除了触及“死亡”,以她扮演和服女杀手最为明显,她亦化身为摔跤选手、星际女孩等强势可爱角色。Pixy笑了一声,“这个暴力在不产生伤害的情况下,它有力量的象征。我觉得一个女性有这种暗暗的欲望在内。可能是她对力量的期望,也是她对主导位置的野心。”透过不断创作,她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夺回女性的主导权。
上海奶奶独力追赶老鼠 女生当家作主
Pixy1979年生于上海,自小与父母、祖父母居住,奶奶是一家之主,决定家中大小事务,亦坚负最多家务重担。“我们阳台上有老鼠,所有人都很害怕。她就把阳台封起来,一个人在阳台上,挥动扫把追打老鼠。在我心目中是个非常威猛的形象。我感觉她在家庭中最有发言权,也是最勇敢,最有行动力的一个人。”奶奶强势形象深深烙印在Pixy心中,作为独身子的她学会果敢行动,得到家人的支持,往美国发展艺术事业。
翻看历史,上海女性地位的确比内地其他城市高,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因素。上海开埠,轻工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女工投入生产,上海女生因而经济独立,从而拥有家中的话语权。同时,由于外国贸易的影响,上海成为西化的城市,民众多接触男女平等的思想。Pixy说,“上海是移民家庭居多,我认识的朋友都从外地搬到上海。这样的时候不是男性出外打工,而是男女双方都必须工作去养家,所以上海的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她亦补充,女性的主导权只限于家庭,并没有衍生到社会上。
社会对女性的压逼 艺术中获解放
Pixy任职平面设计师时,公司规定女性员工必须穿高跟鞋上班。她坦言,这是她上班以来,最讨厌的一件事。身体的压逼让她逐渐对女性个体有所觉悟,转化为创作的欲望。她制造了一双阳具高根鞋,运用三维扫描及三维印刷了Moro的阳具。“行走时我需要平衡每一步,我必须将重心放在指尖,才能成功行走。走在男友的柔弱阳具上,也象征着我们的关系。”她在艺术家自述中写道。
这双阳具高根鞋,呼应着当代女性在职员上、社会上的压逼,诉说出女性的心声。西蒙.波娃曾在《第二性》说道“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女人是后天塑造出来的,而不是天生命定的。她主张没有永恒固定的女性气质或女人的宿命,女人与男人一样,是自由独立的个体,女人却发现自己被男人逼迫,必须采取“他者”(the other)的身分。正如Pixy 必须穿着高根鞋,呈现女生温柔顺从的女性气质,才能于上海社会上存活。
她坦言,她的成长环境中未曾接触女性主义,创作都是以个人经历出发。每当外国媒体问及她是否女性主义者时,她都一一否认。现在回想起来,她说“可能我的潜意识是女性主义者,作品有很多自我觉醒的部分,和女性主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个自我觉醒是以个人经验出发,而女性主义是非常有系统的东西。我不执着与政治正确的系统同步,因为我更注重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Pixy没想过作品获得女性的共鸣,创作初期作品未被同侪理解。孟菲斯大学位于美国南方田纳西州,以白人居多,其次是黑人。“那时大家的反应是不理解,不懂得两个亚洲人在做什么,好像是亚洲人的事情,与他们没有关系。”由于美国当代艺术多以非裔种族议题为主,一直较少亚裔人的题材,因此普遍美国人对亚裔人的媒体再现(media representation)有种陌生感。直至2016年,特朗普在总统大选卷入性丑闻,2017年“# Me Too”反性侵运动延伸至演艺界、商界、政界等行业,女性的境况被受关注。于是,关注女性议题的记者报导Pixy的展览,解读她的作品,创作逐渐面向广泛的观众。
内地艺术审查制度 模糊不清的红线
Pixy创作题材大多关于两性关系,没有直接牵涉女性主义。而女性主义在言论自由空间收窄的大环境下,变得十分敏感。她指内地审查制度没有明确的红线,即使官方审查了,创作人也不知道会受到什么惩罚,审查制度变化非常大。
2018年她曾于厦门参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展示《实验性关系》系列作品。她很惊讶地看见所有作品顺利展出。2019年,她在上海联展中展示“孟菲斯,田纳西”系列肖像及风景照,却因作品名称而被审查。作品纪录理发店顾客的肖像,作品名称提及店铺名字“Shear Envy”(嫉妒)。因“Envy”(嫉妒)一字被审查,官员要求改掉中英文名称。她直言“这个审查制度已经变成不可理喻的一件事情⋯⋯他们觉得这词是负面,他们就要审查掉。已经改到这个程度,我觉得你没有办法展示任何其他作品。风景照的名称也要改的话,那你还要展什么呢?”她解释,内地审查准则是很难理解的,官员想像词语所引发的反应而去判断,她听闻有作品名称提及“peace”(和平)而被审查。她概叹道“中国可以用的词语越来越少。”
因此,她决意不再参与内地展览,大费周章完成作品后却不能展出。“为了避免这个麻烦,我决定不展示了。不展示就没有这个麻烦,但这让人非常失望。”听她娓娓道来审查经历,诉说出不少创作者与策展人的无奈心声。“2018年之前中国艺术还是不错,但现在艺术展示方面的障碍太多了,已经变成不值得去做的事情。”
结语
《实验性关系》系列作品拍摄期长达十七年,时间长了,他们的关系越见从容,连强势的Pixy也变得调皮,特意顿在Moro胯下。然而,这系列作品会有完结的一天吗?Pixy坦言,她也害怕关系的变化,因此,她努力维系亲密关系,希望一直拍下去。“作品是个比较活的东西,它反映着我们关系的一些事情。我们关系结束了,那作品也结束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可避免的。”
独身子,应为,独生子/女?
“ 每当外国媒体问及她是否女性主义者时,她都一一否认。现在回想起来,她说“可能我的潜意识是女性主义者,作品有很多自我觉醒的部分,和女性主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个自我觉醒是以个人经验出发,而女性主义是非常有系统的东西。”
“是不是”这个问题远不及“为何如此”与“如何体现”重要。
。。。假如將男友的體毛剃走,將他的性徵減弱,拍出來的照片感覺會更加強烈。
感覺上Pixy說明自己的想法來自內心真實,而並非等同女性主義,拯救了迷惘的我。
女性奪回主導權大概是快感爆點的。
這可能是眾多女性一直壓抑著的欲望。
不少女網紅也會強調自己的性解放,性慾的展演,代表著女權,代表著反抗對女性的壓迫。
不過一直苦惱的是:不論是豐乳肥臀還是嬌小玲瓏,迎合父權傳統男性「凝視」的「擺演」,上載成為社交資本的性感照,建立權力的展示,可以是大眾化性產業的一部份;何以能夠稱之為突破二元性別,誠心支持多元、各色各樣類型女性的「平權倡議者」?
性別,遠遠超出「fuckability」姣好身樣好屌指數這回事。
問問你媽,月經來潮頭暈腦脹失眠失神的時候,是怎麼能夠堅持得到上班勞動十小時,再回來扛起整頭家家務照顧小孩老公老爺奶奶,第二天準時上班的……為什麼女人月經不適接近足足七天,向公司請假一天總是一個「難以開口的理由」?
Pixy反過來,在作品裡製造了一種「女性凝視」。除了情愛關係,同時關心到了職場上的女性。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性因而獲得感動和勇氣,成就了新的自我。Moro的隨和平靜能看出來是Pixy的天配之人,亦是兩人私密關係的有趣之處。
只是真的,興幸Pixy不會為作品套上「女性主義」。
電影Barbie近來也以淺白易明的形式提出了:為女性著想,並不是男女性的主導權二元對調,並不是女性反過來壓迫男性 – 就是性別平等。
網絡上的「女權」,總是給我一種陳腔濫調、不經思索的感覺。「女權」,有真的想要讓性別平等,包融支援各種各樣的人嗎?還是只是一種新權力的象徵。
感謝Pixy引人入勝的攝影,以及來自內心的坦誠。
解读几张摄影的文字挺精彩的
很喜欢這篇
等一下又说你背刺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