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香港命渠,见证工业兴衰的城市水道

明渠在香港,与城市紧扣。虽没有令人注目的外型,功能却是实在而重要,它在城内留下隐约的痕迹,见证著香港的一段工业化进程。如今面临活化改造,将来的明渠与城市又会有著一段怎样的关系?
屯门。
香港

香港的天然河道于七十年代起为防止洪水而被渠道化,这些大坑渠的前身多是发展新市镇时建造的人工水道,早期的新市镇多选在浅水的峡湾来填海造地,填海过程中,城市山腰的溪流引至市中心,与收窄的海湾会合,形成咸淡水混杂的明渠;有些渠会以地区作为名称,例如屯门河、城门河等,另外,也有因城市发展而变成暗渠,隐于马路之下。

香港政府自2011年开始进行启德河改善工程,增加排洪能力,纾缓黄大仙及新蒲岗道地区的水浸风险。而渠务署于2015年开始展开《活化水体顾问研究》,纪录及研究全港228条河道活化的可行性。

明渠虽没有令人注目的外型,功能却是实在而重要,它在城内留下隐约的痕迹,见证著香港的一段工业化进程。摄影师方家远以照片定格这些存在感稀薄的城市风景。

锦田。
锦田。
大埔。
大埔。
沙田。
沙田。
元朗。
元朗。
元朗。
元朗。
屯门。
屯门。
元朗。
元朗。
元朗。
元朗。
荃湾。
荃湾。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6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好美 平靜

  2. 好喜欢。是我没有见过的香港

  3. 標題是「命渠」吧

  4. 打錯字了,是明渠。

  5. 拍得好好看,我好喜欢大埔那张

  6. 小編的標題是明渠?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