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开放、多元的八九十年代“老照片热”——评冯克力的《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冯克力的《老照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普罗大众一个非常开放的空间,以图像诉说多元化的个人微观历史。这种历史重构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似乎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是被高度集权的政府强力宣示的大论述和统一口径。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第一眼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条件反射便认定是那种“怀旧老土回忆家国情怀乡土式”历史图片介绍集,而且还配上这个书名:《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哎呀,我心想,冷不防还会加插一点“爱国情操小教育,祖国伟大满鱼肉”的文字,要我流一行眼泪不成?

幸好我还是好奇地翻了两翻,作者冯克力的观点和文字吸引著我,而且文章目录里的几个小题也颇出乎意料:“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照片遭遇之种种”、“不宜发表”、“曾入敌档”等等,在这本外观颇为严肃正统的书本里,我隐约感受到一股反叛的刺激。

冯克力是中国内地非常畅销的《老照片》丛刊的主编和创办人之一,在1996年发行,已出版了117期,至今仍以双月刊形式持续出版。每期《老照片》的内容主要是向读者征集得来的老照片和文字,形式由传记、散文、随笔、考据到说明不一而足,非常开放并鼓励民间参与,丛刊曾在九十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间接引起了内地一波“老照片热”。中国艺术史学者巫鸿认为《老照片》丛刊和随后很多类似主题的作品,是“一种类似拼贴画和众多偶然结果组成的历史,一种由众多业余作者的心声而成的历史。”他把这种个人化、无系统的历史敍述称为“微观历史”。

这种非主流的微观历史图像当然不是新鲜事,例如香港坊间也有不少怀缅老香港的各式摄影集或画册,照片里尽是社会民生百态、城市变迁、潮流节庆等,再配上相关介绍历史文化渊源的文字,或是作者的个人经历或耳闻,但执笔者多是学者、教授、研究人员、专栏名家之类,却很少从普通平民百姓自发而起。即使是由学者或专门研究历史的知识份子来写,他们大多往往从社会历史文化著眼,却很少涉及照片作为媒介的本质、历史发展、流动性和观看文化之类作半点思考。结果,这本在中国内地出版的《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便显得格外特别。

更有趣的,是他会引用外国作者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或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经典和观点,来说明他对照片的看法,这在一般华文老照片历史书里十分少见。

冯克力把一些值得讨论的老照片精选放在《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一方面他依旧会谈谈自己搜集或征集得来的照片,包括影像里的故事、历史渊源,也包含投稿人的文字和故事,或者获得照片的过程和经历。但更有趣的,是他会引用外国作者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或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的经典和观点,来说明他对照片的看法,这在一般华文老照片历史书里十分少见。

例如当他谈论到一张由摄影师李振盛拍摄的黑龙江“四清”运动照片时,便借用了罗兰·巴特的“刺点”(Punctum)论述,来说明照片中被批斗的人身上穿的衣物,虽与主题未必完全有关,摄影师也未必把衣物成为照片的主题,但却无可避免会成为照片的一部份,而不同的观者可以被照片中不同的东西吸引或“刺痛”,而他们身上破烂的棉衣正是照片“刺痛”冯克力的地方,引起他怜悯之情。

又例如当他讨论老照片的价值时,谈到照片作为物品(相纸)的一种属性,便引用了苏珊·桑塔格提过“就静止的照片而言,物象同时也是物品”,而“人们可以持有它并一再观看”,从而引发他的思考:究竟一张老照片的价值,是来自影像本身的历史内涵,还是来自它作为一件经过手工艺制作而稀有的艺术品呢?

冯克力在书末的后记里提到,原来是著名艺评家陈丹青在十多年前推介他读苏珊·桑塔格和罗兰·巴特,著他从中“借鉴一点新工具、新方法”来诠释影像,才有这书现有的格局。虽然近年看来,桑塔格和巴特的论述是有点过于陈腔滥调,而且部份观点更是过时、狭隘而未必准确,但作为中国老照片这类历史图像书,却有少许篇幅去抽离一点讨论如何观看摄影和历史的关系,实是难得,也能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

作为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冯克力,在发掘和研究中国老照片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他自小以来的共产党思想教育和历史成见。

本书另一有趣的角度,是作为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冯克力,在发掘和研究中国老照片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他自小以来的共产党思想教育和历史成见,而他也很坦诚把这种思想冲击和感受放在文章之中。其中一段提到台湾老照片收藏家和研究者秦风,把不少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与《老照片》的读者分享,震憾了当时的大陆读者和冯克力本人。他写道:

“长期以来,在中国内地的正史敍述里,在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描述语多轻蔑……说到国民党正规军的将士,要么在日军攻势面前‘不堪一撀’、‘望风而逃’,要么就专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作对,‘制造摩擦’、‘破坏抗战’,这样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几代的中国人。”

结果,当秦风给他看一张照片,拍摄到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在滇西作战中冒著炮火硝烟,英勇地跃上龙陆城头的时候,“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秦风先生别是搞错了吧?”他事后总结:“这张与我们以往的认知回然有异的照片,不仅以其极具震憾的信息诉诸人们的视觉,更诉诸人们的情感,经由多年灌输培育起来的对国军将士的诸多偏见,正是在那一刻被化解于无形。”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不知是我个人过于敏感,还是冯克力有意借古论今,有时他的选材和文字,总是有意无意之间别有所指,暗讽中共当今的统治处境。就如在“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这一章里,他先描述了一张照片,影像内容是一个共产党民众集会里, 出现了一幅“迅速结束一党专政”的标语:

“‘一党专政’,曾是国民党遭政敌诟病最多的一个议题。《老照片》里曾经刊出过一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民众集会的照片,在主席台一侧的标语中,赫然写道‘迅速结束一党专政’。可见,那时‘一党专政’正是国民党的软肋所在,挑战‘一党专政’自然也就成了反对派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有一剑封喉的威力。”

“结束一党专政”这句口号,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现在针对的对象,则可谓倒戈相向了。这里,老照片也发挥了它的价值和力量:以视觉记录人们的所作所为,让后人和历史来评价。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接著,冯克力又展示了另一张照片,拍摄于一九四八年五月的“行宪”国民大会期间,当李宗仁与孙科的副总统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一位代表正匆匆走向设在会场后面的“秘密写票点”填写选票。一方面他指当年这次选举货真价实,“党魁”属意并由党中央提名的副总统人选孙科,败给了以个人名义参选的李宗仁,并指“那时的国民大会还没有沦为可怜的橡皮图章”。另一方面,他对投票的方式也感到好奇和慨叹,他写道:

“照片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国民大会堂里为代表们专门设置的“秘密写票点”,一格一格,由木板隔断,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确保了代表圈写选票的私密性……圈写选票的私密性,对于公正、公平的选举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事实上,在时下有些地方的选举中,主事者为了确保自己提名的人能顺利当选,竟在会场上安插眼线,以行监视,千方百计地化解投票的私密性。”

这已不是借古讽今,而是直接对当下社会的评论了。当然,这类评论在书中其实很罕见,更多的是对照片中人们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照片本身经历的揭示。正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没、藏匿、销毁、涂抹的照片多不胜数,因为照片被认为是证据,过去人们的家境、生活、朋友都可能成为被批斗的原因。而能侥幸留下来的老照片,本身已可成为一个传奇故事。在冯克力搜集老照片的过程中,他认为当年被抄捡的照片反而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归宿,虽然也有不少不知所踪,但至少仍有部分都被移交到文博的部门,或辗转流落到旧货市场。冯克力说替《老照片》约稿时,不知多少次听到人们慨叹,家中原先有很多照片,可惜“文革”抄家时被洗劫一空。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

不过,或许更大的懊悔和悲哀,是当年不少人其实是自己主动销毁照片,免得置身危险之中。书里的一章“照片‘遭遇’之种种”,冯克力提到已故著名学者周一良也曾在文革中主动销毁家庭相册,里面还有他和夫人的结婚照。他写道:

“周先生说,这些保存了几十年的十几本相册‘并非扫四旧之初所毁,是红卫兵抄走又还回来之后,被我自己亲手毁掉的’。这件事让他的夫人很伤心,周先生后来回想起来也很愧疚。分析到自己何以这做样做的原因时,周先生说道:‘我对于她穿著华丽的衣服,在照相馆摆出姿势所照的相,向来认为俗气,很不喜欢。但当时究竟是受到什么思想支配,现在也说不清楚。总之是一种赌气的行为吧,就干脆付之一炬。’”

幸运的是,周一良的部份家族和结婚照片,后来陆陆续续从外国的亲戚里一张张找回来,也让我们能在《老照片》和这本书里侥幸地看到。书里其实还有不少老照片的故事,或有趣或刺激,或感叹或反思,很值得大家一读。

冯克力的《老照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普罗大众一个非常开放的空间,以图像诉说多元化的个人微观历史。

可以想像,发生于八、九十年代的这一波“老照片热”(如巫鸿所言),相信很大程度是由于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廿年,对文化大革命开始产生历史的距离,一方面大众尝试整理个人或家族在这十年浩劫的历史以疗伤治痛,另一方面开放后的商业化社会也以文革作为一种消费和奇观的符号。刚好此时,冯克力的《老照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普罗大众一个非常开放的空间,以图像诉说多元化的个人微观历史。正如巫鸿形容《老照片》的成功时写道:“在这样一种结构中,摄影影像不单是文字的图解,文字也并不只是对照片的说明。实际上,影像的作用是为重构历史和唤起记忆提供刺激、线索和载体。图像种类的多样性因此也就意味著历史重构的多种可能。”

看来,事到如今,这种历史重构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似乎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是被高度集权的政府强力宣示的大论述和统一口径。此时读《老照片里的家国记忆》,除了重新认识照片里的历史外,也许也可让我们缅怀一下八、九十年代那种短暂开放的气氛。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老照片》杂志非常不错,过去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