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二战70年
评论|
刘智鹏:重访日据香港 历史重新论述?
从任何角度看,日据时期的香港都不是一段容易论述的历史。
评论|
吴强:中国阅兵背后的政治强人梦
个人效忠成为此次阅兵的主要任务。这是习近平对他执政三年来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未来权力巩固的一大阶梯。如此情形,像极了1979年邓小平发动对越战争的政治需要。
评论|
赵楚:阅兵牵动西太平洋战略态势
从军事和战略政策观察的角度看,DF-21D和DF-26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本次阅兵最大军事亮点。
评论|
詹顺贵:连战光环不再,前往北京取暖
连战在马总统和绝大部分台湾人民的反对下,仍执意前往9月3日天安门大阅兵,引爆台湾内部高度争议。
评论|
赵楚:北京阅兵全面复活红色历史叙事
通观整个活动,应该说,最出乎公众期待的,也令人感到遗憾的,乃是抗战红色历史叙事的全面复活。
图集:阅兵舞台外的北京
评论|
洪振快:北京阅兵背后的目的
北京阅兵,对内重于对外,通过大规模纪念抗战以获认同、重塑历史合法性是其隐藏目的。
评论|
徐贲:战胜法西斯是怎样的历史进步?
法西斯国家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用秘密警察来监视和控制人民,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同的政治意见。
评论|
安徒:香港──官方不能驾驭的记忆库
事实上,香港战后是一个难民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从中国大陆带来的不单是前“国军”的记忆,也包括大量民间的记忆。
评论|
林雨:邓小平1984年大阅兵的政治意涵
对邓来说,阅兵在国内无疑是党、军、国最高领袖权力的宣示。他抓住1984年稍纵即逝的机会一展威望,此后不再有机会阅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