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来自北方的天然气管道,为何引起美国与德国的纷争?

在美国看来,俄罗斯加强对欧洲能源的供应,就像一个火药桶被埋在盟军的腹地。
2018年12月4日,工人正在接驳由德国连接至俄罗斯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新一年度的国防授权法(NADD 2020)。中文读者一般关注有关中国和台湾的段落。但引起最大争议的,却是在欧洲。德国人发现,国防授权法中有一个段落,关于即将完成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计划(Nord Stream 2 pipeline project)。在第7502段中,国会要求,美国政府制裁所有参与建造北溪2号的公司和负责人,措施包括对个人取消签证和冻结财产等。

北溪2号的管道工程,只差160公里就完工,但现在一家参与的工程公司已因此而暂时停工,何时能完成不得而知。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对美国干涉德国和欧洲的能源政策表示不满,并认为这已经干涉到本国内政。

欧洲能源的命门

北溪2号为什么这么牵动两国的神经?这要从德国和欧盟的能源结构说起。德国和欧盟整体都是能源输入国。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地区(国),能源结构中的四分一来自天然气,年需求达到4800亿立方米。但欧盟自产的天然气只占30%,大部分天然气都必须从外国输入。目前最大的进口来源是俄罗斯,占欧盟进口量的43%,挪威排第二(33%),阿尔及利亚排第三(9%)。

传统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为此,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天然气管道网络。从俄罗斯到欧洲的管道目前有七条,除了北溪管道之外,都走陆地。也就是说要经过东欧地区。其中两条经过白罗斯,三条经过乌克兰,一条经过土耳其。这些管道再经过波兰、斯洛伐克、摩尔多瓦、保加利亚等才进入德国和西欧其他地区。

北溪1号(Nord Stream)是目前唯一建成的走水路的管道,通过波罗的海直接到达德国。原先俄罗斯等正在兴建一条南溪管道,计划通过黑海直接到保加利亚。但在2014年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之后停工。目前引起争议的北溪2号,其路线几乎和北溪1号一样“肩并肩”。其功用是把原先北溪1号的供应量提高到多一倍以上。

美国反对北溪1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竞争。美国近十多年大力开发页岩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也从天然气输入国变成输出国。美国输出天然气以液化天然气形式输出。液化天然气使用冷冻技术,可以用液体的形式把天然气储存在专用的容器内,再用船只和车辆运输,不依赖管道。于是液化天然气成为管道天然气的竞争对手。

目前欧洲进口液化天然气占总进口天然气的比例正急速上升,但最大的进口来源是传统的天然气生产强国卡塔尔,美国急欲在欧洲这个庞大的能源市场分一杯羹。多少由于特朗普的卖力推动,近三年,美国对欧洲的液化石油气出口激增。2018年,欧洲进口自美国的液态天然气占液态天然气总进口的5%,而在今年前11个月,美国的份额已经上升到14.3%。

德国进口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无疑会减少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或降低进口增长率)。因此,不少人误认为,美国之所以指责北溪2号,是单纯因为经济上的竞争关系,但这个问题当然不这么简单。事实上,欧盟多个国家也同样反对北溪2号。这既有整个欧盟的能源安全问题的“大算盘”,也有部分欧盟国家的“小算盘”。

能源与安全

保障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欧盟这样的共同体的重要议程,欧洲是提倡绿色能源最积极的地区。虽然欧盟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但目前还无法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现在“去核化”也成为“绿色革命”的新趋势,这又不得不更多地采用化石能源去取代淘汰的核能。而相对来说,天然气比石油产生的温室气体要少,被视为一种“较干净”的能源。于是,天然气就成为欧洲做到完全(或大部分)依靠绿色能源之前的最佳“次选择”。因此,欧洲的天然气消费在可见的将来依然会快速增长。

然而根据现在的天然气结构,俄罗斯提供的天然气份额太大(至少30%),而俄罗斯又是北约的假想敌,又因为乌克兰事件被欧盟制裁,俄罗斯完全可以将天然气供应作为武器,与欧盟讨价还价。如果俄罗斯一下子关闭管道,欧洲人就很难渡过寒冷的冬天。

因此,欧盟本身就有理由多样化天然气的来源。事实上,保障天然气安全多样化来源已经写入欧盟的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北溪2号增加俄罗斯输出德国的天然气能力,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特别是北溪1线(俄罗斯占51%股权)和北溪2线(俄罗斯占100%股权)都由俄罗斯公司控制运营,更加深了欧盟的不安全感。因此,欧盟高峰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反对该计划

工人正在接驳由德国连接至俄罗斯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
工人正在接驳由德国连接至俄罗斯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

而从小算盘看,现有的七条管道中,六条走陆路,这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麻烦。俄罗斯的现时的战略目的,不是吞并欧洲,而是恢复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力。管道沿线的东欧国家是受俄罗斯能源依赖最大的国家。理论上,俄罗斯很方便动用“天然气武器”令这些国家就范,但实情并不如此。

管道沿线国家有欧盟国家(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和非欧盟国家(乌克兰、土耳其)以及白罗斯这个俄罗斯的小兄弟。关闭欧盟国家的管道会惹来欧盟的反击,俄罗斯自然不会乱来。但即便关闭非欧盟国家的管道,也会惹来欧盟的反击。如果俄罗斯关闭通往乌克兰的管道,受影响的不只是乌克兰,还包括通过乌克兰管道输送到的欧洲其他国家,包括德国,而这会惹来很大的外交纠纷。因此,俄罗斯的能源武器要用在这些国家上其实上也不能得心应手。

对德国来说,她可以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但不希望与俄罗斯全面交恶,自然也不希望看到俄罗斯把心一横地关闭乌克兰管道时,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天然气供应。于是对俄罗斯和德国来说,新建一条北溪2号,绕过东欧国家,增加俄罗斯对德国的直接输出容量,对双方都有好处。除德国以外,其他中欧和西欧国家也可以沾光。因此,也有其他国家(奥地利)支持德国。

但这样对东欧国家,特别是乌克兰来说是噩梦,因为这意味著俄罗斯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能源为武器要挟自己。虽然俄罗斯答应欧盟,不会随意关闭乌克兰管道,但这种保证廉价得没有人会当真。毕竟,俄罗斯连白纸黑字的以保障乌克兰领土完整换取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外交备忘录都视为“一张废纸”,又能指望它的保证会多神圣?

不但乌克兰不安,波兰、斯洛伐克等欧盟沿线国家也非常紧张。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极大,不少国家达到100%。虽然欧盟有条款保障自己,但没有实际利益这个更深一层的保障,还是不牢靠。还有的东欧国家虽然不在管道主干的沿线,但受惠于从通过东欧国家管道分出来的支线,也对东欧国家受俄罗斯威胁感同身受,也反对北溪2号。另外反对北溪2号的就是南线的国家,包括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它们质疑德国处事不公。克里米亚危机之后,欧盟要求停止南溪线的建设,为何北溪线又可以新起一条?

于是,2016年八个中东欧欧盟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联合声明反对北溪2号。这正对了美国支持新欧洲,制衡旧欧洲的路线。因此,对美国来说,俄罗斯是重要的对手。反对北溪2号既有经济上的利益,也有对整个欧盟能源安全的忧虑,同样有反对德国在欧盟独大的考虑。这些诉求都不能说完全无理。

2019年G20峰会,特朗普与普京一同于大阪出席会议。
2019年G20峰会,特朗普与普京一同于大阪出席会议。

德国的反击?

事实上,美国在北溪2号上已经使出了很大的外交努力,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等轮番上阵,但也无法阻止德国。不过,出动到“制裁”这个武器,这还是太过激。

一般而言,在这类事务上给盟国施加压力很常见。但不会在法案中,对著盟国的公司用取消签证和冻结财产这类激烈“制裁”方式表现出来。毕竟,能源政策是德国的内政,德国和俄罗斯做生意,既没有违反任何联合国决议,也没有超出当年乌克兰事件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范围。这也无法与特朗普自己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对伊朗禁运和相关制裁相提并论:因为美国自己本身禁止美国公司和伊朗交易,制裁其他与伊朗交易的公司好歹有一定的“一视同仁”的原则。美国自己也和俄罗斯做生意,却制裁和俄罗斯作生意的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公司,这未免说不过去。

正如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表示,“欧洲的能源政策只能由欧洲自己决定,单方面制裁北溪2号是错误的方法”。德国朝野各党都站成一线反对美国的做法。联合执政的基民党(CDU)国会议员尼克(Andreas Nick)认为,美国对北溪2号的制裁会令整个德国团结起来支持这个项目,因为这“事关国家的主权”。另一个联合执政的德国社民党(SPD)的议会党团发言人慕茨尼克(Rolf Mützenich)则讽刺“欧盟和德国不是特朗普的同盟,反而是要向特朗普朝贡的藩属国”。至于那些支持与俄国加强联系的反对党,如绿党,左翼党等就更强硬了。好在法案中有30天的宽限期,给双方留下一些转弯的余地。老成持重的默克尔也不愿意放弃与美国对话解决问题,让人赞叹她的政治忍耐力。

美国在北溪2号事件上如此对德国施加压力,对美国要求德国拒绝华为也是不利的。德国对华为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德国虽担心安全问题,但直接拒绝华为显然会受到中国的报复,而这种在商贸关系上对等的报复(比如制裁德国汽车公司)不能说是无理的。于是德国倾向和中国签订“互不从事间谍活动的协议”,再要求华为遵守德国制定的安全规定(留下“软性”拒绝华为的后路)。这种做法中国和德国都愿意接受。

但美国则一直施压德国直接拒绝华为,否则将不再分享情报。虽然美国的做法不无技术理由,但在德国国安一直依赖与美国情报合作的情况下,“不分享情报”的做法危害德国安全,很难不被德国人视为一种要挟。在德国政府举棋不定的情况下,美国在北溪2号上的施压,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德国对美国的反感。

作为一个强国,德国应对美国高压的手段不少。在地缘政治上,德国是欧盟第一强国,主导欧盟事务,保障欧盟的团结是德国的最大利益,同时它也依赖北约也就是美国的保护,领土有大量美军驻扎。美国不愿欧盟脱离自己的控制,一直扶持“新欧洲”对冲德国的影响。法国想联合德国组建一支欧洲联军,协调欧盟国家的军事行动,让欧洲国家在北约之外有独立的战力,是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保障。如何调整与俄罗斯的政策,在不影响欧洲团结的前提下,在外交上通过亲善俄罗斯(或许加上中国)对冲美国的影响,或许是德国在外交上最费心力的措施。

但目前最重要的,或许是要加速构建一个不受美国控制的金融网络,一个欧洲对美国的“防火墙”。美国之所以有“长臂管辖”的能力,就是因为它是事实上的国际金融中心,美元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世界绝大部分的国际交易都绕不开美国的金融系统。于是美国能用国内法管辖国内的金融系统,再通过这个系统“长臂延伸”到其他国家。应该说,这种做法虽然合法,但不尽合理,可是这正是美国一国独大之下的国际现实。

欧洲现时建有名为INSTEX系统(Instrument in Support of Trade Exchanges)的新结算系统。这个系统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由德国、法国和英国联合打造,设立一个以物易物的记账系统,让三国和伊朗之间的交易在各自设立的特殊国内帐户上完成,资金不进出国境。这种方法相对“原始”,但它可以不使用美元交易,也不使用美国为中心的SWIFT银行转账系统,从而彻底绕过美国国内法制裁的目标。

目前已经有另外六个欧洲国家愿意加入这个系统,俄罗斯也表达参与的兴趣。北溪2号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欧洲国家把INSTEX进一步提升到直接货币交易的水平,成为真正通用的独立金融系统,亦即欧洲的金融防火墙。

(黎蜗藤,旅美历史学者,哲学博士)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把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理得很清晰。很好的文章!

  2. 好文章!把一條天然氣管道涉及的各國利益考量分析得淋漓盡致。

  3. 冷门的话题还能搜集到如此详细的资料,是目前端传媒国际报道中做得最好的。

  4. 好文! 清楚的解釋北溪2号涉及國家的利益觀點,謝謝端的小編和作者努力 ,傳播正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