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叶健民:反修例危机后,一国两制的最后机会

重新认识香港调整想法,配以更贴近特区现实的政策,是争取至少一部分人的唯一方法,也是一国两制走下去的最后机会。
2019年10月1日,金钟警方以催泪弹驱散示威者。

反修例风波是回归以来的最大的政治危机,对社会秩序带来极大的挑战。抗争力度不断升级,十一当天更有警员以实弹射击示威者,情况己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然而过去百多日的发展,更大的破坏却是来自中共的对香港局势的回应,她的策略正严重地伤害著一国两制的根本。

过去百日对一国两制的伤害

当中央把任何矛盾定性为国家安全利益悠关时,特区政府祇能完全听命北京,两制平衡也彻底丧失,制度内也再没有任何有效机制向北京发挥反馈作用反映真实港情,以纠正错误判断。

一国两制成功在于中港融合,而两地社会相互拉近更是个中关键。然而过去数月,北京的政治策略却是不惜把香港人妖魔化,令两地群众之间的张力进一步拉紧,把这种对立情绪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官方将反修例运动这场原来祇是抗拒特区恶法、后来聚焦遏止警暴的抗争,迅速定性为危害国家安全、勾结外国势力的分离主义阴谋,而国内传媒也火力全开,刻意利用《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被袭等个别事件去渲染港人如何针对内地人,甚至罕有地容许群众去使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去对香港进行声讨。

不少长期衹能接触到官方认可的信息和自小便在“爱国教育”薰陶教化的爱国人士,在国家的感召下对这场运动义愤填胸,仇港情绪因此全面爆发。在香港以至在海外的内地人,以恶意攻击相关抗争行动以“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情况,此起彼落,“遍地开花”。志在大陆市场的香港艺人,假如敢表态支持这场抗争自然是死罪。就是说句香港人加油或者鼓励大家登记为选民,也会受到内地网民围攻抵制。“香港人”这三个字,彷佛在大陆已经成为了一种禁忌。这种仇恨感觉,一旦在内地社会落地生根,日后如何可以扭转、覆水怎可收回?没有人知道。但国内敌视仇恨情绪高涨之下,要达致所谓港人民心回归,衹是痴人说梦,浪费气力。

一国两制终极目的也在于维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确保市场机制有效运作。但过去三个多月,内地政府却因政治目的不惜重创这个香港的核心基础。踏入七月,北京开始更为主动去压制香港舆情。当中一个重要方向,是透过向香港大企业施加压力,要它们约束旗下员工。首当其冲的,便是国泰航空。国家民航局以航空安全为籍口,迫使国泰要惩治那些表态支持反送中的员工,两个多月来已经有不少雇员因此被开除,甚至连行政总裁何杲(Rupert Hogg) 也在压力下请辞。何杲2017 年才接任这个位置,但他迅速将前任因期油对冲投资失误所造成的财务烂摊子扭转过来,在2019年更为集团取得三年来首次的盈利。资本主义强调用人唯才,能为公司赚大钱的人理应会受到重视奖赏。但眼前的现实,却完全违反市场规律。

国泰的处境也并非孤例,港铁以至各大地产财团也备受压力,要全面配合北京。香港经济彷似逐步与国内情况接轨,企业生存不在于效益表现经营有道,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商界各式各样拉拢权势走后门的寻租行为(rent-seeking behavior),不断侵蚀市场机制的基石。身负国家任务的央企会否乘虚而入进占香港经济要塞,更是未知之数。

2019年10月1日,网上发起“国庆护旗手”行动,早上于中环举行。
2019年10月1日,网上发起“国庆护旗手”行动,早上于中环举行。

但对一国两制的最大伤害,是完全暴露出在一国原则下,特区政府完全没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高度自治全属空谈。早在六月中,特区民情已经十分清楚,就是恶法不撤,抗争不会减退。但林郑始终拖拖拉拉,坚持多三个月才宣布会正式撤回法案,不单坐失化解危机机会,亦令政治张力越拉越紧。

以常识判断,闹出如此政治大灾难,特区管治班子全面换人、特首负上全责引咎辞职,是舒缓形势的有效措施。但到目前为止,问责团队丝亳无损,甚至还不断强调会在余下任期继续带领香港走出困局。这些完全违反常理的情况,唯一的合理解释,是北京早己对目前局势如何处理直接操盘,并把这场风波简单定性为外国势力围剿中国的保卫战。在这场情况下,林郑已经没有甚么实际角色可言。换言之,当中央把任何矛盾定性为国家安全利益悠关时,特区政府祇能完全听命北京,两制平衡也彻底丧失,制度内也再没有任何有效机制向北京发挥反馈作用反映真实港情,以纠正错误判断。

一国两制,不取消就是宽大处理?

这场运动告诉北京,假如她认为一国两制还要走下去,便必须要对香港重新认识,调整策略。

既然一国两制无法处理中港矛盾,而香港人对中央的“恩竉”也不懂感恩,那么,北京会因此考虑索性取消一国两制吗?这种提法,旨在恫吓港人多于实际。对北京来说,这枱戏始终要演下去。一国两制是载于中共党章的基本国策,也一直被官方吹捧为邓小平同志和平处理统一问题的伟大构想。至今为止,中共仍然以此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框架。假如习近平贸然宣布这个为各国认许甚至曾经推崇备至的一国两制制度寿终正寝,便等同把中共多代人努力争取回来的国际认同彻底摧毁。在已经背负沈重外交压力的习近平来说,实在无必要再去自找麻烦,要进一步去破坏中共所剩无几的道德形象。

当然,即使继续维持一国两制这个框架,也不表示中共会对香港宽大处理。回顾回归以来的历史,每次严重中港矛盾爆发之后,中共都会加强对港控制。零三年七一大游行终止了廿三条立法,也把董建华拉下马,但中共随即成立了由政治局常委曾庆红掌管的港澳工作协调小组,意味北京对港介入进入新台阶。一四年雨伞运动震惊中外,北京继后便以更粗暴的DQ、参选确认书、释法等手段去全面打击反对派压制民主。中共的性格,是对任何挑战自身权威的逆权运动永远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

但中共也是务实主义者,她也从过去一百多天的反送中运动看到,香港从此已经不再一样。这场运动较诸回归以来的任何一场抗争,香港人显得更有决心和力量。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全情投入,以令人惊叹的想像力和韧力去与强权周旋到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尽心思去为运动出一分力。面对这种无分世代不论阶层的全民参与,中共亦应明白难以单靠一贯的打压手段去处理场面。这场运动告诉北京,假如她认为一国两制还要走下去,便必须要对香港重新认识,调整策略。

2019年10月1日,铜锣湾有燃烧中的旗帜。
2019年10月1日,铜锣湾有燃烧中的旗帜。

北京需从三方面重新认识香港

在150多年殖民统治中,港督因本土利益和施政考虑,与伦敦据理力争的情况其实屡见不鲜。港府以拖延行动、虚报消息、先斩后奏、阳奉阴违、甚至正面抵抗的手段与伦敦周旋的例子,多不胜数。

首先,北京必须重新理解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特性。对于北京,香港重要性在于她与世界金融体系的全面接轨,可以作为国内企业融资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中介平台。但这一切不单建基于香港的健全法制、信息自由和产权制度,她与世界各地全方位的联系才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重要基础。外地的客商人才在这里办事生活感到安心舒畅,因为他们与港人在价值取向以至生活态度上有不少共鸣,这种价值认同和香港的开放性相换影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既有助于经贸发展,也推动了公民社会、专业组织、学术科硏等范畴的海外联繋,也因此造就了香港这个国际城市。这张纵横交错的世界关系网,环环相扣有机互动,牵一发足以动全身。假如有人相信即使肆意压止甚至破坏香港与海外公民社会联系,仍然无损她的国际都会作用,完全是自欺欺人,贻笑大方。至于那种所谓“需要香港,但不需要香港人”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对这个国际都会的无知谬见。

长期以来,北京也错误判断回归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共当年努力向港人推销一国两制,当中最重要的卖点便是维持现状。但甚么是回归前的“现状”,即决于中共的理解。这当中的一个谬误,是北京对港督与伦敦关系上的误判。从《英皇制诰》《皇室训令》这两份殖民地政府宪制性文件的字面来看,港督确实处处受到英皇制肘,宗主国看来可以轻易控制殖民地的施政。在这种理解下,港督祗是忠诚地执行英国指令的一个傀儡,自主性极为有限。所以《基本法》中有关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关系的条文,在法律审议以至人事任命等环节上,亦有抄袭了不少殖民地时期的相近安排。

但这种判断完全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就是在150多年殖民统治中,港督因本土利益和施政考虑,与伦敦据理力争的情况其实屡见不鲜。港府以拖延行动、虚报消息、先斩后奏、阳奉阴违、甚至正面抵抗的手段与伦敦周旋的例子,多不胜数。六七十年代港府便因英镑眨值、纺织品出口配额、以至驻港英军费用等问题曾与伦敦公然闹得面红耳热,而1977年麦理浩特赦警队的决定,事前亦未有充分知会伦敦。宗主国自然心里不爽,但伦敦亦明白必须体谅在地官员(man on the spot) 的困难,容忍他有时候去从殖民地社会发声,否则港督将完全失信于当地社会,难以施政。这种“非正式权力下放”(informal devolution) ,孕育出港英政府相当的自治空间,也是殖民政府维持有效管治的根本,更是英治时期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实情况。适度的“放”,不要处处设“防”,才是维持中央地方平衡的关键所在。能将这一课放诸于今天的中港关系,意义重大。

更重要的,是北京必须重新认识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对北京来说,国民身份是与生俱来的,“流着中国人的血”、“黄皮肤黑头发”、“同文同种”等客观条件早已决定了每个香港人的中国身份,本来就没有甚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但身份认同却从来都是一个反思抉择过程,客观的身体特征甚至文化习惯并不决定主观的思考。

2019年10月1日,巴士乘客向街上的示威者表达支持。
2019年10月1日,巴士乘客向街上的示威者表达支持。

前港大校长王赓武教授最近发表了他的半自传Home is not Here,重塑了他的寻根认祖的心路历程,值得京官细读。王教授出生于荷属领土,成长于马来亚怡保,自幼受殖民地英语教育,但父母一直刻意对他灌输中国文化和传统爱国思想,期望他对国家作出贡献。战后他回国接受大学教育,但又因战乱要重回马来亚,辗转以新加坡为家,最后再到澳大利亚发展,也成就了自己日后的辉煌事业。王教授的经历,说明身份认同的建构并不取次于那些所谓“与生俱来”的血脉连繋,也更不能祇为満足任何人的外在期望。民族身份往往会受个人成长经验、社会环境、政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父母心目中的伟大祖国与他后来亲身经历的中国现实,存在明显落差,也左右了他的身份认同。

确立民族认同需要一个过程,香港的特殊历史经验也注定这将会是一个艰难挑战,需要北京无比的耐性和理解,但以暴力打压去试图拔苗助长,衹会适得其反。对香港人来说,眼前的所谓爱国楷模尽是何君尧或者“福建同乡会”,谁人又会真心希望自己的子女变成他们一样吗?

北京至少要争取一种人

假如连这群人也彻底失去,一国两制也大概从此寿终正寝。

这个自由之夏,港人民心坚定,坚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这场抗争对象是林郑政府和失控警队,但也逐渐流露出对一国两制的两种思考。一种态度是要求中央重新恪守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承诺,而另一种则是种种明独暗独的分离主义。前者务实世故见步行步,衹要求一切重回正轨,后者不断在年青一代间扩散,相信香港独立是终极出路别无他法。所谓光复香港,一方是争取回复想像中原来的美好日子,另一方却追求推倒重来建立新秩序。两种思潮,相互碰撞,谁占上风将决定一国两制的未来。

但北京必须明白,对这数以百万已经被这场运动推醒了的香港人,绝不能单靠物质富裕、强国想像便能争取过来。对政权的信服和认受,永远取决于官民彼此在道德价值上的距离。当然要中共大彻大悟拥抱普世价值,难过登天。但假如她依然坚持要把一国两制这枱戏唱下去,除了依靠打压控制手段外,还必须至少保住香港社会内那些仍愿意妥协接受现实的一群。与他们的关系,也可能祇会是同床异梦貎合神离,但假如连这群人也彻底失去,一国两制也大概从此寿终正寝。重新认识香港调整想法,配以更贴近特区现实的政策,是争取他们的唯一方法,也是一国两制走下去的最后机会。

(本文主要根据九月廿五日在香港大学《从反送中运动看一国两制》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叶健民,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

读者评论 2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逢中必反 只要和大陆有关 就可以随意搜身人肉,打你揍你砸你店,并且不负任何责任。 这算什么?难道内地还要贴上另一边脸让你打吗?这就是先进的民主?有点自知之明吧。香港整座城已经疯了。

  2. 对自己价值认识不清是香港人闹起来的资本,以为自己的斤两可以上桌面。殊不知其实自己在一幅牌中充其量只是个Q,深圳再发展发展香港就变成J了。只有大小王和四个二才是能上桌的筹码。

  3.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香港资产的国有化。香港这个城市畸形的资产结构本身就是一个障碍,也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香港的经济命脉,应当逐渐从“和黄”们转移到“华润”们的手中。或者,“和黄”本身转移到华润们的手中。
    香港的市民么,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

  4. @牙总,美心不是中资,被抵制是因为伍淑清污蔑抗议者,要求处罚罢工罢课的人
    说Facebook 封蓝丝贴,只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观点?我没有见到过,通常被封的都是违法社区守则(比如宣扬暴力,或者伪造身份)如果你有具体例子,请放链接
    大陆就是因为有很多不会fact check ,听到什么都信的人,才会这么容易被民族主义洗脑

  5. @yancychina
    可以啊,哪個制?

  6. 在香港,大部分人都非常不喜欢一些手法卑劣的政客如何君尧,但这些人偏偏又从中央得到很多支持。香港很多人觉得一些警察滥暴,偏偏内地又把他们当作英雄。单是这些事情,已让民心难以回转。

  7. 对一国两制没有信心了,还是一国一制吧。

  8. 很簡單。就是一國包容不了兩制、兩制也抗拒一國。既然合不來,那就分開走吧!對大家都好。你過你喜歡的專制極權生活、我過我喜歡的民主自由。最重要的是人民可以有選擇權,將來無論結果如何、是食粥是食飯還是食屎都是自己承擔、怪不得他人。
    公投吧!看看香港人的選擇。是獨立還是繼續一國兩制。雖然公投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9. 非常扎實、中肯的文章,感謝作者和端,希望能多看到這種文章。

  10. @Sid 馬來亞恰保應該沒有漏字,殖民地時期是叫馬來亞的,馬來西亞是後來改的名字

  11. 据我在微博上的观察,固然内地网民激进声讨之声此起彼伏,但绝大部分是针对暴力行为而非全体香港人的。中央一直以来的表态也是呼吁与暴力割席。只不过这几个月来冲突愈演愈烈,内地网民逐渐看到香港社会对暴力不割席的民意基础如此广泛,感到越来越无奈也越来越不解(市民李姐这个梗就是因此而来)。所以我觉得说“煽动”内地和“所有香港人”的对立不妥。(当然了,不能忽视香港现在确实有巨大的民意基础支持暴力示威者,所以如果在这个背景下断定,中央在“煽动”两岸的对立,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微博上确实存在激进的民族主义的声音,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声讨批判举报拉黑。反观另一面,连登青年不也是因为某些企业是美心是中资就号召大家去搞破坏吗?fb的蓝丝账户不也被举报禁言吗。我想说的是,这种极端思想在哪里都有,现在已然归队完成,两边都群情激昂,中间派毫无市场,想叫停任何一方说你们冷静冷静都已无用。这就使弥合更加难以进行。
    再说“中央的回应对一国两制的破坏”。也是自己的观察,中央早期的各种表态呼吁,港媒基本不做报道或少量报道,或者过了一两天之后才想起来报道。和朋友讨论判断出港媒其实根本不了解也不愿去了解中央借央媒发声的话语体系,不懂这个玩法,更不了解这些话语背后的深意。所以导致一段时期中央的声音根本传不到香港来,就是给内地人看看罢了。后来,随着解放军武警进城的消息,港媒才开始关注内媒的消息。商业上的打击手法无法评价,但就舆论上的打法,我甚至觉得中央在自说自话,根本无法有效传递到香港社会产生回响,更遑论对一国两制的破坏?(如果硬要说这是煽动,参见第一段,我不觉得是对全体香港人的否定。人民日报微博甚至在十一早上发了一条短片回顾香港的回归前后到现在的重大事件,只字不提现在的乱象,最后的字幕是希望香港越来越好,下面评论都是说香港加油的。舆论两极化也许只是两种意识形态差异又找不到方法弥合的结果。)
    最后关于蓝营在微博设立账号,我还是觉得只不过是抱团取暖罢了。警队在香港成为人人过街喊打的老鼠,人的本能会想多听到一些支持的声音。更何况以渣浪一贯作风,即使是香港警察“如此正能量”的微博内容还是会被审查,也说不上有啥特殊待遇。
    我感觉内地对一国两制的症结看的挺透的了,就是“一国”在香港毫无地位。而香港人也会说对一国两制看的挺透的了,就是“两制”根本无法彻底落实。一边看重一国,另一边强调两制,横亘在中间的还有意识形态的无法调和。叶教授的建议是中央要有耐心去理解去应对这一挑战,可具体又能有哪些措施呢?总之本人已然悲观,这次修例风波只是暴露出这个一国两制终极矛盾其实无路可解。

  12. @Lolikon 贊同

  13. @Sid
    王賡武那個時代,當地是英屬馬來亞,尚未獨立,更未與新加坡、沙巴、砂拉越聯合成馬來西亞。稱為馬來亞怡保,並無問題。

  14. 说实话,在这场反送中风波之前,很多大陆人一直觉得陆港一家亲,真不知道,香港有少部分人对大陆已经敌视到如此程度了,大陆舆论引爆点就是机场发生的拘禁殴打两名内地人开始的,其实官方一直在一定程度压制大陆反港情绪。
    说一千道一万,希望这场风波尽快过去,希望一国两制继续维持,继续香港能够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东方明珠依旧璀璨!

  15. 小編麻煩查一下「馬來亞怡保」是不是漏了字

  16. 開頭的定性是對的。但是中央真的缺乏傳遞香港民情的渠道嗎?把香港問題換成西藏新疆,甚至各種維穩問題和律師打壓問題,就知道了。

  17. 确实网上民意撕裂是非常难看的,这个过程也需要当局以极大耐心去弥补当时的错误估计。
    那么,端既然转了这么多港台学者的文章,有没有考虑过转一下大陆学者的文章呢?(如果有的话)

  18. 早在八十年代中英談判時,巨大價值觀差異已有人指出了

  19. 我看了题目没看内容,真接留言:现在竟然仍有“什么什么最后机会”?对香港人和北京都是没搞清楚状况,因为看不出哪边会会妥协,还在想最后机会的大概是自己没看到政权已在不得已的地步,撑权能平息的不需要负责任,要负责任的是个傀儡,平民没有大台只有手足。
    这情况不是老人家们见过的,希望早点清醒。🙏

  20. @Lolikon
    認同,本來可以溫水煮蛙何必趕狗入窮巷。可能想以民族主義愚民想不到易請難送,反被民族主義挾持

  21. 其实到目前中央的舆论应对真的称得上是匪夷所思。不断用煽动性言论,假新闻和选择性报道煽动内地民众情绪,以及用官方立场为何君尧,光头警长等在香港已是人人唾弃的人物背书,无一不在扩大内地和香港民众之间本就存在的巨大割裂。这种做法哪怕单纯从策略的角度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能想到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央本身现在也在被某种情绪所裹挟,从而在某些决策上失去基本的判断力。长期来看,这可能是更危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