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梁启智:对“伟大工程”无感,港珠澳大桥开通背后的香港心态

这种内地热香港冷的的态度落差近年并不罕见,早前通车的高铁香港段亦是一例。然而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再拉远一点的话,却会发现眼前的中港落差在过去曾经完全对倒。

梁启智:对“伟大工程”无感,港珠澳大桥开通背后的香港心态
相对来说,香港这边无论是媒体或是民间舆情都要冷淡得多。在脸书上,讨论大多集中于比较接驳巴士和传统乘船到澳门的票价,也少不了对工程质量的揶揄质疑;把大桥当作“社会发展”的指标来赞颂的可谓绝无仅有。

港珠澳大桥通车,对内地传媒来说是一件已经准备了一整年的盛事。先是今年除夕晚的亮灯仪式和烟花庆祝,到央视春晚的“珠海分场”插入大桥“海陆空”科技表演,再把台风“山竹”来袭称为“地球君验收”,终以昨日(10月23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见证开通作结。看微博留言,内地网友纷纷对大桥点赞引以为傲。

相对来说,香港这边无论是媒体或是民间舆情都要冷淡得多。在脸书上,讨论大多集中于比较接驳巴士和传统乘船到澳门的票价,也少不了对工程质量的揶揄质疑;把大桥当作“社会发展”的指标来赞颂的可谓绝无仅有。

这种内地热香港冷的态度落差近年并不罕见,早前通车的高铁香港段亦是一例。然而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再拉远一点的话,却会发现眼前的中港落差在过去曾经完全对倒。毕竟,港珠澳大桥的历史横跨香港四任特首,无论中国内地或是香港的政治环境都已转了不知多少道弯。中港舆论对港珠澳大桥的态度改变,背后也是中港关系重构的见证。

维权英雄还是司法滥用?颠倒的十五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