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搜索研究资料时,在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里留意到一篇学术文章Synthetic Experiences: How Popular Culture Matters for Imag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一早已把它放入“必读名单”之中。几日前,终于下定决心把文章看完。如释重负的同时(毕竟有种要尽快看完的责任),也想把心中的感想写下来。
作者J Furman Daniel, III和Paul Musgrave在文章起首便单刀直入撷问,为什么国际关系学界很少谈及流行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呢?为什么主流学派断言流行文化属于有欠“严肃”(serious)的课题,假设文化产物无助解释“客观存在”的世界?
作者批评主流学派的虚妄,源自后者以为人类能够轻易判断“事实”(facts)和“虚构”(fictions),因此凡与“事实”不符的流行文化信息都会一律被过滤掉,只留下历久不变、永恒的“事实”。所以,主流论述对电影、小说、音乐等文化产物不甚重视,顶多把它们归纳成反映事实的“镜象”。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坊间一些涉及国关的华文阅物中,也喜爱借用电影剧情述说重要的历史“事实”或当代政经议题,包括《国际政治梦工场I ─ IV》、《上一堂最生动的国际关系:20部经典电影》、《电影与国际关系》等;英语的话,则有Cynthia Weber的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David Drezner的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Zombies也是经典读物。然而,这些刊物的焦点,依然是阐述电影影像如何把“事实”“(再)呈现”((re)presentation)出来,“事实”依然是存在的,是“在那里”的(out there)。
“事实”存在与否,这个问题牵涉个人信仰、价值观、对“本体论”(ontology)的取态等等,难以从争拗之中得出结论。不过,在学界中执著于“事实”和“功用论”的论点成形,逐渐制造了学术研究的霸权,致使“有欠严肃”的讨论不获重视。
上述的论文便是以批评主流的“稚嫩”(naïve)作起点,继而逐步建立一套建基于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的方法及理论主张,说明“虚构”的世界观可以怎样透过影、音、视频及文字“呈现”,重构人类社会对世界的印象。每当政府官员及决策者要下决定时,便倾向依赖这些印象,自动自觉把政策变成合理,变成“常识”(common sense)。作为受众,我们去解读这些政策时,也会借着从流行文化得来的对事物的印象,去判断政策的本质及成效。这一连串的互动,稳定下来便成为社会规范(norms),约束行为,同时成为身份认同的量度准则(例如:违反规范的是“坏人”,遵守规范的便是“正常人”;“只有xx人才会这样子做事”等)。
著名阅物《快思慢想》便是针对人类的认知系统和习惯,归纳出我们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系统一”(直觉性思考)和“系统二”(逻辑性思考)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凭借印象草草了事,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东西合理(make sense),什么东西是不合理的(non-sense)。但“sense”仅仅是我们耳濡目染薰陶所建立的抽象信念,与“事实”的本来面貌可以是南辕北辙的。
真实与虚构混杂的合成经验
Daniel和Musgrave基于上述“事实”和“虚构”的模糊界线,建构“合成经验”(synthetic experience)的理论模型,意思是人类由于无法永远有效辨清“真实”和“虚构”的体验,我们轻易地假借流行文化的虚构情节叙述(narratives),套用到“现实”空间之中,以此判断外界事物,包括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合成经验”的威力在于,这套“真假”不分的常识在“现实”社会落地生根,产生或重构(re-produce)新的意义和诠释,建构新知识(knowledge),在“真实”世界中发挥作用。
具体举例说明一下,我们看过漫威电影《美国队长2》(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后,“明知”世上没有美国队长、没有神盾局、也没有World Security Council,但即使在爆出“剑桥分析”丑闻前,我们从“九头蛇”(Hydra)渗透神盾局的“经验”中已经学懂现实世界的Facebook、Amazon、微讯等通讯工具威胁我们的安全(因为我们日常活动受到严密监视、政府情报机关对私人信息虎视眈眈);《钢铁奇侠3》(Iron Man 3)之中“满大人”(Mandarin)纯属媒体假象建构的设定,也可能促使我们质疑欧美国家政府对恐怖主义者的修饰或诬蔑(frame)。
Daniel和Musgrave引述了其他学者的研究,引证流行文化怎样左右观众的国际关系观。例如曾经观看《摇尾狗》(Wag the Dog)的政治学系学生就较倾向相信阴谋论的说法(注:电影剧情讲述一个导演和政治顾问如何以假乱真,透过伪装的战争录影片段假装美国向外开战,以此转移民间视线,让一度饱受丑闻缠身的总统成功争取连任)、电视剧集《24》里歌颂美国反恐人员拷问囚犯的剧情,也驱使更多观众支持严刑逼供。
整篇文章花了不少篇幅辩护流行文化研究的潜力,值得仔细阅读。不过,论文相对美中不足的部分,落于实例研究(case studies)的考证部分,未能具说服力地表达流行文化可以怎样影响国际关系印象。作者使用过程追踪(process-tracing)的实例研究方法观察美国社会大众和精英,如何受到流行军事小说作家Tom Clancy的著作左右,借此验证“合成经验”的解释能力。
作者发现,国会议员、新闻节目主持、总统及国安会成员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上引述Clancy的小说作品剧情和修辞,对外解释国安问题本质和政策决定。在911事件后,作者更发现有新闻主播访问Tom Clancy,原因是劫机袭击美国本土的剧情与Tom Clancy的小说情节十分相似。但作者自己也承认,借用修辞的决定到底是一个潜意识反应,还是一个策略性决定(希望以大众语言把政策合理化),始终是一个未知数。民间读者对国际大事的印象如何受到Tom Clancy小说系列影响,亦难以轻易觅得数据。
话虽如此,作者的研究发现至少证明了一点,流行文化产品确实在某个方向影响及重构世界观念。把文化产品轻率地撇出研究对象之列,无助我们“还原”“事实”面孔,只怕是一个轻率举动。主流国关学派对“客观”、“理性”的先天假设,推断成不证自明的金科玉律,有时候纠缠于理论的概述能力(generalizability),甚至不惜把历史时空情境完全抽空,其观念并非全无破绽。近年学界兴起关于情绪(Emotions)、历史回忆(Historical Memory)、地位(Status)等非物质变数的讨论,正好是填补了主流对“理性”假设的过分信赖,提醒我们context的重要性。
后记
“合成经验”这课题很有趣,原因不只是我对漫威及DC英雄电影情有独钟,而是有关主题引导读者思考“事实”和“虚构”之间的分歧,是否一如我们在教课书上学习一样泾渭分明。
大学学科主张教导“批判性思考”,但就连教导“批判性思考”的领域中,我们也目睹了不少“权威”体系冒起,以“真理”的方式主导思考方向和原则。当教育系统都出现了这个现象时,社会其他系统情况又会如何?在当今这个信息科技发达到无孔不入的年代里,每日生活中都不断接触普天盖地的“真相”“虚构”论争,不断冲击、击碎、重整我们的生活秩序。时刻保持警醒,更能体会到“知易行难”这词语的重量。
(冯嘉诚,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博士生)
【编者按】:原文题为《流行文化与国际关系──合成经验、“事实”与“虚构故事”的界线》,端传媒邀请作者增补后编修转载。
肯定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去阅读review的……
我挺喜歡看這種review的,一來不是人人也有時間去看學術論文(要寫論文review也不容易),二來這種review最怕是作者毫無理據和實證研究就去超譯論文的觀點,例如加入什麼亞洲的例子去再詮釋(不少理論都有其context,不一定能夠世界通用)。一般做學術研究的,對詮釋和評價其他同行的研究時都會較為謹慎。對我來說,這種review能給我簡單知道那篇論文說了什麼關鍵重點,多一點的話可以提出一下批評的方向,已經很足夠了,有興趣的話我寧願自己去拜讀研究原文。
这似乎只是一篇journal review。如果端每天都放一篇review,虽然可以有无限资源填充內容,但就会欠缺了诚意。
就作者所写的“具體舉例說明一下”,其实並不具体,而且全都是荷里活电影及美劇。作为一篇华文的 review ,加上作者是亞太研究院的学生,起码自己举一些亞洲的例子,才能让读者觉得作者消化了那篇論文,並且也活用了。
说到底,这篇 review 较虚浮,草草说完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