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華思睿:當劍橋分析的「偏見」,遇到Facebook的「傲慢」

雖然遭到千夫所指,但「劍橋分析」從Facebook違規獲取的數據,在大選最關鍵的時刻很可能根本沒有派上用場。真正值得關注的,或許是Facebook究竟錯在哪裡?

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被指曾盜用5000萬名美國 Facebook 用戶個人信息以幫助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

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被指曾盜用5000萬名美國 Facebook 用戶個人信息以幫助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攝: Chesnot/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3-27

#華思睿#評論#媒體觀察

2018年3月中旬,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觀察家報》(《衞報》週日版)根據數據處理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前員工懷利(Christopher Wylie)的爆料先後發出報導,稱這家在2016年競選中受僱於特朗普(川普)團隊的公司,曾經違規獲取了超過5000萬Facebook用戶的個人信息。

這5000萬用戶數據,並非「劍橋分析」使用非法手段從Facebook竊取的,而是通過劍橋大學的一名研究員科甘(Aleksandr Kogan)以學術用途為名,使用少量獎金吸引27萬人下載App,然後使用Facebook賬號登陸並填寫調查問卷。

根據Facebook在2010年推出的接口Graph API 1.0的設置,第三方App不僅可以獲取這些用戶的信息,還可以獲取這些用戶的好友的大量詳細信息,包括名字、地點、衍生好友、家人、工作歷史、教育背景、生日、打卡地點、參加活動、家鄉、點讚的內容、照片、情感狀態、信仰和政治傾向。通過這樣的方式,科甘獲取了超過50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並違反Facebook的規定將其交給了「劍橋分析」。

很快英國電視台Channel 4也發布了卧底獲取的錄像,「劍橋分析」的CEO尼克斯(Alexander Nix)在片中誇耀自己公司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發揮的影響力,以及在世界各地使用色誘、偽造行賄視頻等手段影響政治競選。一時之間,「大數據」、「心理丈量」等詞語漫天飛舞,「劍橋分析」彷佛成為了2016年美國大選中俄羅斯以外的另一黑手,通過數據操控了選民的心理,最終幫助特朗普在輸掉普選票的情況下贏得了勝利。然而,「劍橋分析」真的有這樣的影響力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