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父母该做的,不是成为第一个让孩子心碎的人

育儿是需要学习的,孩子来到人世间多长,我们当父母的资历就多长,育儿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并在彼此心碎的时刻互相陪伴。
小孩地雷多,随便一件小事都能生气确实让人厌烦,但我也羡慕小孩能爽快承认自己在生气,还有好好“生完气”的机会。因为不知何时,我已经成为明明在生气还要说“没事”的成人。
家庭

最近我和四岁的儿子有一段关于“生气”的对话。

在厨房洗碗的我,听到他在客厅大吼大叫,似乎某个玩具站不好,他气得乱摔那个倒楣的玩具。我一边洗碗,一边随意回答:“你现在很生气是吗?可是生气对这件事有帮助吗?”他大吼:“没有帮助,可是我真的很生气!”我顺口回答:“嗯,虽然生气没用,有时候就是会很想生气耶,我正在忙没办法帮你,那我陪你一起生气好了。”儿子又是一句大吼:“好,我真的很生气,我快受不了了!”伴随这段对话的是乒乒乓乓乱摔玩具出气的声音。

我漫不经心地附和:“好,我也好生气喔,帮你生气!”儿子听了,突然说:“妈妈,不用啦,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我自己生气就可以了。”继续大喊:“我真的快受不了了!”我听了没再说话,等到整理好流理台,儿子这次的喊叫声带着喜悦:“我弄好了,没问题了,我现在不生气啦!”

看着一名四岁幼儿“走完”从怒到喜的情绪,我想到许多教养专家或育儿网红会说:“生气对这件事没有帮助,与其生气不如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坦白说,小孩地雷多,随便一件小事都能生气确实让人厌烦,但我也羡慕小孩能爽快承认自己在生气,还有好好“生完气”的机会。因为不知何时,我已经成为明明在生气还要说“没事”的成人。我从小听到的提醒与责备都是“不可以生气”,当我生气摔玩具时,爸妈会把我的玩具一把撕烂或是直接丢入垃圾桶,如果三十年前就有脸书,也许他们还会拍照上传。

以暴力让孩子屈服,名之为管教

就像艺人宥胜一样,“孩子的意愿是可以被尊重的,但是不能不懂‘规’与‘矩’。”他担心什么事都顺着孩子,会让孩子不懂怎么跟社会相处,变成霸王或公主,所以把孩子不收拾的玩具直接摧毁,还要痛哭的孩子跟垃圾桶里的玩具说对不起。 一时之间,带着幼儿周游列国的暖爸瞬间变虎爸,网友抽丝剥茧翻出旧新闻,原来宥胜不是第一次失控,他还曾经因女儿屡次翻倒牛奶,要求女儿握紧宝特瓶,自己再用力打掉多次,直到女儿“学会”正确握住东西,另外,谈及体罚女儿的经验,他还有句名言:“华人小孩非常需要揍。”

各种规矩都由成人所设,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还焦虑如果孩子不守规矩未来可能杀人放火,所以必须先以暴力让孩子屈服,并名之为管教。
各种规矩都由成人所设,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还焦虑如果孩子不守规矩未来可能杀人放火,所以必须先以暴力让孩子屈服,并名之为管教。

宥胜的贴文显露出他对儿童发展是多么无知,也点出台湾教育缺乏人类生命周期发展、心理社会发展论的问题。如果他愿意花点时间Google,就会知道幼儿手功能发展十分缓慢,满周岁的孩子即使能扶着行走,其实才开始学习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指端抓取物品后,再往手掌心放(例如捡起硬币放到手掌);接下来孩子的手部控制能力逐渐进步,但手指小肌肉还在发展中,所以两岁多的孩子握不住、拿不稳、频频掉落物品,种种父母眼中的“故意”,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发展过程。

更不用说两岁儿还处于“我”的发展阶段,他的世界就是从自己往外思考,对着路人大声吼叫、在公园捍卫“领地”动手打人、在家不收玩具,几乎所有的爸妈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折磨。若是无法理解小孩是个独立个体,而且还是身体、情绪都还在“发展中”的个体,父母实在很难换位思考,为什么成人偷懒时可以把衣服堆着明天再折、小孩的玩具必须立刻收拾;为什么成人可以在餐厅车厢走动说话滑手机、却要求孩子坐好安静不要沉迷3C(电子产品)。各种规矩都由成人所设,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还焦虑如果孩子不守规矩未来可能杀人放火,所以必须先以暴力让孩子屈服,并名之为管教。

暴力,是放弃引导孩子自控

成为全职妈妈育儿四年多,我比谁都明白,暴力通常是因为各种负担(经济或心理)而心力交瘁下的产物,成人要合理化自己用粗暴手段迁怒于孩子非常简单,但无论描述的文字多理性、说的道理能写上好几篇文章,都无法否认以暴力行为宣告“谁是老大”、并借此管教或控制孩子的心理。

可是当一个孩子生命中充满粗暴的对待,会让他在羞辱、自我憎恨与愤怒中苦苦挣扎(竟然还要被拍照上传到有111万名粉丝的粉丝页),很多人因此在童年时期早早关上感情的大门,成年后依旧无法了解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婚姻或家庭里继续愤怒、焦虑、沮丧。

我并不了解宥胜的成长背景如何,他的家庭经验是否影响了自己育儿的思考,但他可参考由两位儿童心理学家丹.金德伦与麦可.汤普森合著的《该隐的封印》,理解一件事:成人在体罚时,不是试着教孩子什么是负责、合乎道德的行为,而是放弃一个教育机会,放弃引导孩子以比较好的方式关照自我的态度与行为。粗暴的管教忽略了孩子自身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反而强化了一个观念,管教必须依靠来自外在的力量,孩子无法学习到同理、尊重及合理;多年之后,孩子会忘记发生什么事,但他会记得被处罚的情境与创伤经验、感受到的恐惧与父母扭曲的脸。

尽管支持暴力管教的父母都特别爱强调自己是不带情绪的体罚、毁坏玩具,但他们应该放面镜子在孩子身后,才会知道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因为在幼儿眼中,父母的身形是他的三倍,智慧无限,简直是能解决任何困难的超人。他们很容易被成人盛怒下的言行吓到,就算父母转身接电话还能有说有笑,或是立刻打开脸书点了一排“赞”与“爱心”,但孩子仍会困在被抛弃、被否定的焦虑与不安中,直到父母招手呼唤,随便牵动嘴角微笑,他们才能安心。

男性在成长过程中,因着社会的刻板印象、性别认同与对男孩身心发展差异的不理解,在幼儿阶段就被迫压抑情感、情绪反应与肢体本能活动。
男性在成长过程中,因着社会的刻板印象、性别认同与对男孩身心发展差异的不理解,在幼儿阶段就被迫压抑情感、情绪反应与肢体本能活动。

男孩世界的残酷文化

宥胜认为,“人类如果想要成长,心碎是第一步,而忍于让孩子心碎的人,只有爸爸。”这也点出了男孩世界残酷文化的问题。

男性在成长过程中,因着社会的刻板印象、性别认同与对男孩身心发展差异的不理解,在幼儿阶段就被迫压抑情感、情绪反应与肢体本能活动(男孩要勇敢、要冒险、比女童更容易遭受粗暴的对待);求学后在同侪团体压力下,残酷文化里强欺弱与恶意嘲弄情形更严重。虽然他们不一定会遭受生理的严重伤害,但许多男性在成年前,已经经历了生命中许多重要事物的消逝,例如友谊、自尊、信赖,难以发展出热情、敏感与温暖等被认为较阴柔的特质,这改变了某些男性看待自己与世界的眼光,造成他们感情上的封闭,对于自身脆弱十分恐惧,甚至深信心碎的创伤是成长必然的过程,

这种专属于男性的残酷文化,让台湾社会饱尝苦果。家庭中,我们的父亲、丈夫无法好好表达情绪,除了愤怒、激动与沉默,这些男性未曾有机会学会情感语言的表达。但现在,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社会文化,不分男女,对学龄前幼儿多解释自己的情绪,在幼儿表露情绪时不会给予负面的反应,孩子会对情绪有更丰富的认知,关心与同理心都能被强化,而非习惯与自己的感觉保持距离(即使做出残忍的举动还强调自己十分冷静理性),对别人的感受反应迟钝(以成长之名撕碎孩子的心)。许多研究已经指出:有暴力倾向、对社会较不认同的年轻人,他们的父亲比较习惯以愤怒相向。

育儿,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生活,他们敏感、内心充满情感。如果父母愿意,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非暴力的环境下成长。如果孩子进入社会后一定会心碎,那父母该做的,不是成为第一个让他们心碎的对象,而是在那之前,陪着孩子练习解决问题、思考以及表达情绪,把握让孩子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的机会。多活了二、三十年的我们,能够向孩子示范如何接受挫折、控制自己的脾气,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心理学家卡尔.罗哲斯的《成为一个人》里,提供了三个简单的育儿建议:真诚一致、无条件接纳、同理心,几乎所有育儿路上的冲突都能用来参照思考。我们的暴力行为语言与往往是为了发泄怒气,但心意并非如此,其实我们对孩子有无尽的牵挂与担忧,明明想传达的是关心与爱,愤怒的情绪却让孩子无所适从又害怕心碎。

当父母真的又忙又累,请以拥抱取代棍棒,让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让自己知道,育儿,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当父母真的又忙又累,请以拥抱取代棍棒,让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让自己知道,育儿,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如果我们能先无条件接纳充满矛盾情绪的自我,理解自己一直以来是多么缺乏与情绪共处的学习机会,才会利用孩子情感与生理上必须完全依赖父母的特点,作出情感要挟,我们就像是讨人厌的男女朋友,不断测验孩子的爱有多忠贞不移;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忽略孩子生理需求,他们容易饥饿与疲倦,对于不合心意的话充耳不闻是两三岁幼儿最有力的反抗方式,此时此刻他们需要的不是心碎,而是知道自己被无条件接纳与同理。

没有人是完美的,所有的父母都有机会犯错(或正在犯错),冒险王本来就不是育儿王。育儿是需要学习的,孩子来到人世间多长,我们当父母的资历就多长,育儿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并在彼此心碎的时刻互相陪伴。当父母真的又忙又累,时时必须演出不知道剧情走向的状况剧,请以拥抱取代棍棒,让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让自己知道,育儿,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谌淑婷,曾任报社记者,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文章提出的觀點不無道理,也很重要。
    我只是好奇一點。如果社會面對一個暴怒性的教育方式的普遍第一個反應是強調愛情,我們是否是在表達暴怒性的反感而沒有好好分析方式並且承認方式/孩子性格的多元化?

  2. @Hans2chan 认同。

  3. 如果作者只是提出那種軍隊長官式家長才是正確的反論,我覺得也不錯;但現實永遠不能一本通書到老,為何不可應嚴謹時嚴謹,應自由時自由呢…

  4. 谨慎地赞同吧。
    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工程,孩子不像机器设备,一味的管教或是放任都是偏颇的。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可能不一样。
    作为快当父亲的我来说,尽力感受他所能感受到的,并提供给他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要是还能影响一点他的成长方向,足以。

  5. 😭😭👏🏻

  6. 很可愛的孩子,很有耐性的母親。

  7. 标题是我在评论“黄荆条子出好人”一类言论时用到过的评论,可以说一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