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见黄奇智编著,《时代曲的流光岁月1930-1970》,2000。
注三:见容世诚著,《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 2005. 并可参照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著,宋伟航译:《留声中国 : 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2004。
注四:见黄湛森《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 2003,博士论文,香港大学. 以及〈黄湛森:菲律宾音乐人—双城音乐传承,香港记忆〉,黄霑书房。
注五:在1930年代的录音载体主要为78转黑胶唱片,每一面只能播放大概三分钟的音乐,这样并不利于古典音乐的录制,反而催生了 AABA 曲式的现代流行曲。AABA 泛指由“A 主段”(Verse)和 “B 副歌”(chorus)组成的乐曲,基本上和中国传统文学的“起承转合”相类似,脉络分明,句句相扣,便于记忆和传唱。
注六:音乐评论人黄志华在其2014年作品《原创先锋-粤曲人的流行曲调创作》中为早期粤语歌曲平反。他研究指出,粤曲人在1920年开始就不断进行新尝试,包括撰写小曲和新曲,当中也不乏精品。并且,早在20世纪初,粤剧名伶就已经在传统表演中融入西方元素,例如薛觉先的西装戏,马师曾演唱时候的西洋乐器伴奏。
注七:Soundtrack to the city: how Filipino musicians rocked Hong 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November 20, 2005.
注八:李信佳著,《港式西洋风——六十年代香港乐队潮流》,2016。
謝謝作者這篇詳細的文章,跟中文讀者引介這較少人熟知的文化關連,也有助擴闊港菲關係的想像。不過我覺得談到有關菲律賓音樂文化的部份,單單說是受美國流行音樂影響,有些不夠全面。其一是菲律賓人愛好歌唱的文化,很難不是受到天主教教會的影響(即使在香港,有好些少時接觸聲樂與樂器的人都是緣於參與教會活動或合唱團);其二是那種對音樂、節慶與好客的熱情,多少也有著拉美文化的淵源(在美國之前,西班牙的殖民影響更長時間)。我自己頗有興趣知道除了黃霑,有沒有其他學者或文化評論者有研究過或提出過其他觀點。
另外,我同意那種「要被罩上一個『先進地區』歌手的面具」甚至「洗白」背後的文化歧見,很大程度影響了菲裔音樂人在香港樂壇的地位,但我覺得他們並未絕跡。如果不提文中的杜德偉、賈思樂,衛蘭會是一個更貼近新世代的例子,她的歌星路跟菲籍父親的工作密不可分。而且除了酒館、遊輪,很多在高級酒店辦的婚宴派對都有菲籍樂手演唱。這些菲籍樂手難以有當年的影響力與機遇,但也確實是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