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胡采苹:我所熟悉的,那些造就金融海啸的"鲨鱼"──读《与鲨鱼游泳》

“深入中东五年、人类学背景、荷兰记者、卧底英国伦敦金融城……”,一看到这本书《与鲨鱼游泳》的关键字,我简直无法抵抗……
读书时间

做财经报导十多年了,一开始就是从投资银行新闻入手,伦敦金融城在英国的地位,就像是我经常混迹的台北远企中心(高盛、美林证券的台北办公室所在地)、北京金融街(大半中国金融机构总部都在那里,中国证监会也在那),我其实也很想知道,不是我们这条路线的同业(他还受过人类学训练!),会怎么看我所熟悉的这群人;在其他记者的眼里,我在做的事情,看起来会是什么样的?

看完第一遍书稿,我觉得有些惊讶,“从崩盘之后,四年来,他的银行每一季都会裁员,大家一直讨论接下来谁会走……”“人资会告诉你到今天为止,你连回座位的机会都没有,门禁卡已经停用了,座位上的东西就由人资整理好”“你错过一位好朋友的婚礼,甚至孩子的出生,你的父母从澳大利亚、阿根廷或新加坡飞过来看你,而你的主管还是让你工作到几乎见不到他们……”。

中后台的人说他们很弱势,女行政员工期盼着嫁给 banker,核心赚钱单位的人眼里没有别人……一个又一个访问,写的就是那些我所熟悉的人、我所熟悉的事情,甚至连说话方式都那么类似,好几句 quote 我真的都听过一模一样的。原来无论是用中文思考还是用英文思考,职业习惯主宰每个人思想和行为模式的程度可能超过了我们的想像,而原来这真的可以是一个人类学研究:进到这个职业领域的人,很可能会变成“同一种人类”。

惊讶的另一面,却又有些失望。那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吗?没有。我期待的内幕、揭密、惊天奇案,通通没有。哪里有鲨鱼呢?

把书稿丢在一边,在厨房里寻常的洗洗切切,突然之间我有些懂了,大概在别人的眼中,我所熟悉的那些 banker、analyst、trader,甚至包括我自己,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就是那个样子的。那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习惯、职业惯性,造就了最后的金融海啸。那就是“鲨鱼”。

新鲜水果和快坏掉的芭乐打成的果汁

事情的发生有迹可寻,甚至那时不满三十岁的我,一个年轻记者,也隐隐约约能察觉到不对劲。

我是台湾最早报导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一批金融记者,因为这种产品由投资银行引进,是我负责的路线。CDO 的全名是债务担保证券,它把各种不同风险等级的债券拆开,依照好资产、坏资产分类,重新打包在一起,零售给大型投资人。

例如银行有一大批车贷,它会把首次贷款、二胎贷款、已经出现延迟缴款的车贷分批,挑选其中的不同贷款组成一档证券,风险低、还款稳定的那组证券利息低,而风险高、还款不稳定的那组证券利息高,把它们卖给需要投资的机构,专业术语称为 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资产担保证券)。

如此一来,发行车贷的银行可以很快把钱拿回来,再借给其他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再收取利息。类似 ABS 的债权证券还有很多种,把各种证券再拆开来组合,就成为 CDO。

在格林斯潘(葛林斯班)主掌美国联准会的宽松货币环境下,热钱四处飞、房地产屡创新高,很多金融机构、公司行号手上都有大笔闲钱,只恨找不到投资标的。CDO 的出现为大家创造了很多可以买的东西,因而大行其道。

当时我年纪很轻,凡事不敢装懂,采访一个聪明绝顶、代理了 CDO 销售的银行财务长时,我问,为什么要把证券一直拆开再打包,为什么不就买原本那些债券就好?财务长的回答简直妙语如珠:“好债券就像是新鲜的苹果,风险高的债券就像是快要坏掉的芭乐,你把新鲜的水果和快坏掉的芭乐打成一杯果汁,是不是又变得很好喝?”

信用评等高的证券,和信用评等低的证券,拆开来再组合,理论上的确会达到中和信用等级的结果。我听后大喜,写在稿子里,但是写稿时我也隐约想到了问题所在:“快要坏掉的芭乐打成汁,它其实还是会很快坏掉,而害得果汁酸掉,不是吗?”

美国纽约,华尔街。
美国纽约,华尔街。

那一阵子 CDO 的热门程度无法想像,台湾很快也有金融机构尝试推出自己的证券(最初阶的证券包装不复杂,品质其实是优于欧美证券的),我于是拜访了为那些证券进行评价的信用评等机构。当我问一家信评机构总经理,今年业务上如何打算时,他回答我,要多争取一些 CDO 的生意,竞争很激烈。

“所以你要向你打分数的公司,包揽生意吗?”我很快问他,你不会因为想要拿到这笔生意,而给比较高的分数吗?那个总经理告诉我,这就像美国私立大学,可以对学生打分数,还可以收那么高的学费一样,业界努力的方向是如此。

许许多多我感到奇怪的事情,都因为当时不够资深,我和我的同业们,都以为这是最新、最高深的金融趋势,我们没有那么懂,所以我们只想往前追赶,学习更多。后来我才发现,所有人跟我们都是一样的,财务长、信评机构、投资银行销售人员、产品设计人员,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我想我们都以为事情是这样。

直到金融海啸爆发的那一刻,2008年9月15日,一百六十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走入历史(甚或更早,之前已经有多家房贷公司倒闭),我们大家心中的疑问,到那一刻才成为真实。

那时候我遇到一个之前认识的美林证券 CDO 销售人员,我问他,你之前都没有感觉到那些 CDO 怪怪的吗?他告诉我,其实他查过里面的组合,有一些似乎是在北美洲不知名沙漠里的停车场,他就拒绝了这种证券。

“可是我不可能每一档证券的所有资产都去查。”由于经过了好几道的拆开再重组,事实上 CDO 最终的资产组合非常难以辨认,连专业人员都未必清楚自己正在销售什么资产。

灾难过后的金融圈

那后来呢?

2010年我到北京《财经杂志》工作,有机会见到许多当时主政的华尔街 CEO,那时候各种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起云涌,美国证管会到处起诉投资银行,banker们简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我问过所有我见到的华尔街券商 CEO 同一个问题,当时到底知不知道会这样?所有人的答案竟然出奇一致,大家都告诉我,他们觉得有危险,但是不知道会有多危险,想要抑制业务部门往前冲,可是面临公司里各种压力,销售主管拍桌、竞争对手比你还狠、天价交易的消息不断传出,于是这就成了一场走在钢索上的竞赛。

“所以你怎么看投资银行的未来?”一个一辈子都在华尔街上班的硬汉董事长这么回答我的问题:“我希望,这还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我的员工,回去告诉他们的孩子爸爸在做什么的时候,还能像以前一样,觉得骄傲。”

很可惜的,事情未能如愿。到了今天的2017年,我们大家都知道,投资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没有天价 bonus;而做一个 banker 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如天之骄子般可以无视世界的存在。那样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世界、正常的人生。

是的,这是我的“与鲨鱼游泳”故事,接下来你会看到一整本这样的故事,一个我的外国同行,在灾难过后,拜访伦敦金融城的所见所闻。

(胡采苹, 专栏作家,曾任职商业周刊(台北)、财经杂志(北京)、阿里巴巴集团《天下网商》执行主编(杭州))

【编者按】:此文是台湾专栏作家胡采苹为《与鲨鱼游泳──深入伦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所撰的推荐序,《端》传媒获时报出版授权刊载。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想深一層,緣由就在你眼前。社會的人們看似複雜的系統,其實簡單得可怕。

  2. 還以爲本文會給出08年金融海嘯的緣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