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要保卫什么?怎样保卫?笔者的看法是,要将“香港”提升到一个“理论的”、“原理”的水平来思考、反省,这样才是更有效地保卫香港,并将香港发扬光大的进路。要说明这个道理,就先要谈各层文化之间的关系,而最终我们需要的,是要对香港文化核心价值的反省。
什么是文化?粤剧潮剧、张国荣刘德华,以至牛顿物理学、莎士比亚、孔子孟子,自然是文化;鱼蛋烧卖、蛋挞奶茶、跑马拉松,可以是广义的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之间有没有关系?怎样将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归类、分析?
文化的五个层次
文化是个多层次的现象,最外层的是行为层面,例如“笃鱼蛋”(串鱼蛋)、说潮语、穿窄脚裤等;又如台湾多年前的单车热、香港近年的跑步热,也是文化的外显行为。但文化不只有这些,较深入的是英雄、大师级人物、著名艺术家、运动员、魅力领袖等。这些人物是当地某项文化的体现、结晶。往住是这类大师级人物带领了当地人穿阔脚裤或窄脚裤、说哪种有趣的口头语等。就看李丽珊1996年拿了奥运冠军后,带起香港的滑浪风帆热潮,即可见一斑。
比起大师英雄更深入一层的是各种仪式。中国人祭祖就是一种仪式;香港每年马季开锣、马迷追捧名骑师练马师;或是大型运动比赛,赛前全城热话,业余参与者也努力练习,也可看成是一个该群体的仪式。这些活动与大坑舞火龙、长洲抢包山、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一般,也可视为文化活动。各类文化活动凝聚了不同投入程度的参与者,亦是大师们展现身手的好机会,大家乐在其中,也使这套文化能传承下去。
比仪式再深入一层的就是知识体系。再以运动为例,跑马拉松不只跑跑而已,要做得好便需要大量运动科学的知识来支持,例如不同派别的跑姿、各种训练规划等。要特别强调的是,运动科学的背后是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例如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内的各种能量储存及使用方式,用在运动科学上,便成了运动员备战及临阵时的重要参考。这些看似抽象的东西,深深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表现。香港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就曾提过,香港在运动科学上的发展还要再加把劲,就是看到这个层次的重要性。
比起运动科学及基础学科知识更根本的,就是世界观、宗教层次的内容,这是一个文化的最核心内容。就以运动为例,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运动重要?古希腊人重视运动,源于其哲学思想;现代人重视运动、认为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是有意义的,这是传承自西方启蒙运动以降的思想。在中国及犹太人的传统文化里,对体育运动就没那么重视了。这类世界观、文化价值,指导了人生于世有何意义、有何值得奋斗、追求等,更宏大的就是说明了世界的本质、宇宙是怎样的一回事。这些事情看似非常抽象,“完全离地”,但正正是这类文化的核心价值,对群体发挥了最深厚的影响。
各层文化环环相扣
举一个例子便能看到各个层面的文化是如何环环相扣的。“中国制造”常被指为只有水平低的高仿产品。当然,中国制造是个巨大范畴,也不见得全都是这样。这种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之所以成了定型,往往是一些中国厂家抄袭了外国产品的成功版本,但缺乏孕育这些成功版本的较深层次文化土壤。
例如比赛用的小帆船、高性能的玩具遥控车、跑步及三项铁人训练专用的计时工具,也面对这类困境。外国能造出高效能的小帆船,不只是玻纤工艺到家,而是背后整个运动科学、造船工艺、帆船运动员,以至是大量业余爱好者的投入使然。跑步、三铁用的专用手表也是如此,外国领导市场的大牌子,是结连起一批该项运动的顶级运动员及教练,加上大量业余参与者的贡献,一起研究新产品需要什么功能。中国的工厂或能到手一艘高效能的外国小赛艇,以其制作玻纤的工艺生产一个高仿品;中国玩具工厂能高仿出一个外国最新型的号遥控车,但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中国具备工业生产能力,但在其他方面的文化基础未到位,只能透过高仿赚一次性的利润,相信这就是不少人认为中国厂商短视的意思。具备创新能力的研发者,便能不断推陈出新,甚至成为带领着该项活动的先锋。
这里所需的,不只是工程师,而是各个层面的文化也有相当发展,而各个层面又能互相支持。要有很多人热爱跑步、三铁,才能产生出大师级人马。这些大师级人马将自己的经验凝聚,或成为一个跑步门派,或成为一种训练方式,便能流传后世。要达致这个水平,不只是他们的天赋,而是要有基础学科的支持。而更深层的就是文化价值的问题,即该社群的人在解决了基本温饱后,会热爱做运动、追求不断突破自己、专心致意生产出最高效能的产品,而不是光爱吃零食看电视,或赚了第一桶金便拿钱炒楼。
如何提炼“香港模式”?
说了许多文化是什么,是要提供一个思考香港问题的框架。在这阶段谈到香港特色、香港文化、香港价值,会谈街头小食、老店、旧建筑、旧街区、广东话。远一点的可能会讲粤剧、广东歌、功夫片;以至是廉洁、公平公正(至少部分人认为是这样吧)。现在所谈到的保护本土文化,大多都从这个方面着手,用上文的分类来看,就是行为层次与仪式层次,未达至对文化核心的反省。
于是乎,保护旧区、保护街头小食、保卫“纯正广东话”等,便成为保护香港的代表。而我们的失望、受挫的感觉,也往往是看这条战线上的成败。例如看到一些好像是贪污事件,或违反了我们对公平公正、法治期望的事件,便视之为香港最黑暗的日子来临了。也有人只视参与保卫外显行为者才算是有价值,做其他事情的都斥之为“完全离地”、“书生之见”。不是说这些事件都没问题,但不能停留在这里,在这个层次以外还可有更深层的努力方向。
思考保护香港,要想怎样将香港经验提升至较深刻的层次,进而是将“香港模式”发扬光大。例如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合气道等,既有外显的肢体动作,也包括知识、武者应有的态度等。唯其如此,日、韩的武术家才能提取他们武术的精髓,并将之制度化,成为一种贡献于人类文明的文化。
李小龙也有这方面的尝试,他的武术集各家之大成,尝试悟出一套他自己对武术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发展。笔者于中学时已追看周星驰的作品,大学时开始看王家卫、许鞍华,他们何尝不是有一套自己对电影的独特了解、独特技巧,足以抽取其精髓,而成为一套门派?就如自廉政公署成立后,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的反贪污工作做得相当到家,以至香港经验可以成为后进地区的借鉴。
我们要思考的,不只是保护一些外显的文化行为,而是要在这些外显文化行为中,提炼出一套独有的原理,成为一种或多种“香港模式”,这才是一个保护及将香港发扬光大、贡献人类文明的更深层次工程。
独立自尊,发扬光大
不过谈到“将香港发扬光大、贡献人类文明”,相信不少人对此的本能反应是觉得夸张兼肉麻。其实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不是成功地在香港的文化土壤中,发展出一种对全世界也有影响的东西吗?广东歌曾几何时是全球华语音乐的重要流派,连台湾创作人也曾经来香港唱作广东歌。为何香港制造就不足以贡献人类文明?为什么思考香港的时候,只老是往保护既有东西的方向去想,而不是往发扬光大的方向去想?
这种“夸张兼肉麻”的本能反应,正是保卫香港的一大心理障碍,也是文首所说,要反省香港文化核心的意思。是否我们一直难以相信香港可以贡献于人类文明?是否香港人一直的自我形象是活在大国边缘,只是跟随别人的游戏规则,缺乏一种卓然傲立于天地之间的气魄?就是说,我们心底里是否其实都不大相信香港算得上是什么,以至一谈起“香港要贡献人类文明”便连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觉得这只是“他们”才有能力做到的事?
事情并不那么神秘,也不是什么伟大的东西。每个社群也面对其独特的困难,也有其独特的条件,深刻反省自己的处境,有勇气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走出一条路来,这已经很好;能整理这些经验而成为一套知识,便足以让他人借镜,贡献于人类社会。贪污不是好东西,但曾几何时反贪污也成为香港贡献于人类文明的一块金砖。Facebook 的出现,也是源于“既然没有现成,就由我来发明”的气概。
这当中最需要的,就是“独立自尊”的精神,不是说我比别人聪明,只是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找到自己的路,假以时日我也能够。问题是,这是香港人习惯的思考方式吗?还是我们太习惯寻找“外国经验”、寻找速食之道,老认为由我来自行研发、另辟蹊径是难以想像的?
当我们谈保卫香港文化、香港价值的时候,不应只在于保卫具体的行为层面。怎样将各种香港经验,抽象提纯而成为一种模式、一套知识,才是长远建设的方向。努力的方向不只是在街头,也不只是在政治或公众议题的层面,而是每一日生活里,思考怎样将每一件事都做得最好。例如,跑步的、烧菜的,便要求自己跑得最好、烧得好吃一点,钻研最佳的跑姿与烹饪技巧,因着这股投入,进而钻研烹饪技术营养学运动科学。
固然际遇与天赋的限制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这种认真投入的态度,便成为了支持高尖精的土壤。但何以我们有意欲将事情做到最好?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具备“独立自尊”的精神?在香港人的价值体系里,什么才是最值得委身投入?这都是有意保卫香港、建设香港的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我心目中的保卫香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多层文化的反省与建设。
(刘绍麟,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沒有要保衛的文化,文化是活的,不停在進化創新,適者生存,仍自然定律。此仍吃飽飯沒事幹的所謂知識份子的空談。
"如何提煉「香港模式」"章節第四段中一句,“大學時開始看黃家衛”,請查證“黃家衛”,謝謝
謝謝讀者指正,已修改。
有想過一個狀況,是不是其實香港模式,可能是無法排除也包含中英權力交接期的狀態,而不是任何一方單獨掌握的狀態。 畢竟香港的經濟體系,某些時期應該是高度對應於大陸的開埠狀況,在現代這個幾乎各省級都有國際港口以及對外貿易與金融企業的狀況,而且實際上的各種法規條例,各省級單位都是要出台實行辦法後才會執行,可能某些物流、金流真的不再需要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