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艺文青年的劳动贫穷,与艺术教育的僵化

这些青年艺文工作者们,十之八九经历过类似的尴尬经验──不断被家人朋友询问:“你的薪水有多少?”……
台北桃园年轻人参观艺术展览。

台湾有许多青年艺文工作者,或许透过专业艺术教育,或在求学过程中得以亲近艺术,累积了对艺术的热爱,更向往进入艺文领域。从大学到社会,他们投身创作,或许担任艺文行销、策展、艺术行政等工作,各自在不同岗位实现自我对艺术的热忱。

但是这些青年艺文工作者们,十之八九经历过类似的尴尬经验──不断被家人朋友询问:“你的薪水有多少?”、“假日还在加班?”、“你的工作到底在做什么?”等。

显然,艺术领域的劳动现况,依旧存在许多尚未被正视与解决的问题之中。除了企业普遍采用的22K薪资之外,许多艺术企业也倾向使用更廉价,也更缺乏劳动保障的派遣人力,使得青年艺文工作者的劳动状况长期处于弱势,更陷入自我剥削的层层轮回。

艺文青年的劳动调查

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2015年的平均经常性薪资为38,716元;非经常性薪资平均则为48,490元。虽然台湾受雇员工薪资逐年创下新高,但是社会大众于生活中却未感受到一丝变化,因为薪资与生活开销等依旧无法相互平衡。艺术领域的薪资,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然而现实生活中“艺文工作者”,薪资却总是与政府公告的平均数字相去甚远。

为了更了解现实状况,台湾文化政策研究学会与艺文各界组织再次联合发起“民间文化政策行动论坛2.0”。在论坛开幕前,首先透过网路问卷平台,发送“青年艺文劳动与薪资现况调查表”问卷,开放至今。截至本文截稿,已收到 423 则回应。

在目前已回应的受调查者中,计薪方式多以月薪为主;但独立接案,以案件计酬的形式逐渐普遍。受雇于机构组织的艺文工作者,有半数以上为临时性人员、派遣人力、约聘雇员或职务代理等“非典型劳动者”;甚至有不少身兼多职的情形。对照正职人员与其他“非典型工作”的劳动条件,能清楚看见两者在薪资与福利保障之间的差异。

截至目前为止的统计结果中,青年艺文工作者有 75.8% 的年收落在 40 万元以下,31.8% 年收不到 25 万元。平均月薪有 31% 在 3 到 4 万元之间,有 43.4% 不满 3 万元,另有 14.2% 为无固定月收入。问卷回应者中,仅有 4% 对薪资非常满意。

其中,有三分之二每日工作时数超过八小时,其中有13%平均工作十小时以上;加班十分普遍,但通常没有加班费。调查结果显示青年艺文工作者的劳动,普遍有“薪资低廉”、“工时长”、“工作多”、“假日加班”等状况。许多无形的工作能力与压力范围,包含精神性的劳动成本等,更加无法利用数据作评估。

资料来源:民间文化政策行动论坛2.0。
资料来源:民间文化政策行动论坛2.0。

在调查中,约只有两成对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工作福利仅限于基本劳健保与意外险,欠缺依工作内容调薪的基本机制、升迁困难、工作年资更无法转换与累积。以及工作内容临时性的被更动等,使艺文工作者的人身权益不断受损。

这份调查,体现许多人对于“抱著热情进入艺文圈,带著失落感转换跑道”心境及原因,某些程度更能反映多数人的心声。难道,进入艺文界的人才们,皆应该理想化各自的工作,具备为艺术牺牲的觉悟吗?

艺文界长期过劳的漠视

艺术领域长期漠视艺文工作者的过劳,与低劣的薪资福利。早是许多艺文青年胸中之痛。许多艺文机构的雇主,常利用约聘、专案助理、实习生等名义征才,给予低廉的薪资待遇,却以“责任制”为名,要求青年艺文工作者们执行与正职相同的工作。甚至,某些机构征求的“专案助理”,实际工作与加班时数还多于正职人员。

雇主时常用因为公司财务营运吃紧,竭尽所能地压低人事成本,曾听过的理由像是“新鲜人就该起薪低,因为我们还要教育他们”、“行政职不是什么高门槛的职务,由谁做都行”、“员工不想做,再请就有了,会有人接受这薪资的。”

此外,雇主也常额外要求“情义相挺的赞助”、“以志工的身份来协助艺文相关活动”、“正向增加自我工作能力”,与“同为事艺文爱好者”等说词,推托应有雇主的责任。甚至许多艺文工作者,也碰过熟悉亲友种种“顺便帮个忙”的要求。显见台湾整个社会仍欠缺对艺文劳动的尊重。

这种对劳动的不尊重,也反映在政府政策中,例如现行艺文补助政策中,并未纳入“人事费”项目,劳动者薪资都只能包在其他项目中。论坛当日,就有艺文工作者要求,未来艺文补助下需增加“人事费”,用以支付设计、执行与制作费用等多项细项,并提供制度与各项报表模式以利后续核销等。针对工时超长以及请假、加班等问题,与会者也期望工作单位与政府劳动部门共同协调与评估,改善劳动模式,提升艺文工作者的劳动条件与待遇,更重视艺文工作者所付出的专业。

过往,这些状况的积累,背后也有不少艺文工作者的容忍与沉默。现在正需要开始被改变。

每年一批批艺术专业学子踏入社会,后来能留在艺文相关单位的,可能不到半数,原本艺术科系毕业的同仁,也几乎另谋高就,甚至转行从事网路电商、广告行销业。有趣的是,所遇过的艺文工作者们七成是非本科系,共同点都是喜爱艺术,所以愿意投入并作为志业。对于艺术科系背景的人,还未必毕业后选择艺文圈。

艺文工作者的普遍低薪的问题,是对艺术爱好的“我们”时常“讨论”的议题。如果想薪水不差且有保障的艺文工作,考公务员是最佳的捷径。但“文化行政”的缺额每年少之又少,而具有教育行政职者也能在博物馆、美术馆工作,竞争更是激烈。而私人单位经营的基金会或画廊,为何无法给予适当薪资,还是不愿给予等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青年艺文工作者超量的劳动与时间,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反省台湾艺术教育体制

青年艺文工作者的劳动处境,前景黯淡。而在其他方面的业界也时常抱怨,“艺术行政人才不太好用”;相对而言,他们总觉得企业管理、法律、语言和商科毕业的学生,只要有一点“艺术涉猎”,就能做的更好。从这些话题出发,我们总会开始反省台湾艺术教育体制的设计,以及从艺术大学至业界的落差:

第一,喜欢艺术的人不少,但是最终会以其为志业的人不多。这是艺术教育和观念不健全所致,还是青年们未曾想清楚,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商管”产值效益评估,艺术终将很难满足世人的期待。

艺术教育并非只是教导艺术创作。对于“美感”的养成、对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诸如品牌的打造、城市景观、商品包装、行销等都需要艺术专业,让社会呈现自然的艺术氛围,这样艺术教育才算成功。不过台湾目前传统艺术科班太注重“绘画”等专业技术训练,忽略更健全的美学养成。另一方面,普通班的美术课程,又导致一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艺术文化产生疏离,间接导致文化的消费人口,仅限于特定的“少数人”族群,这亦影响到艺文产业的发展空间。

若能以更谨慎和真诚态度,看待文化作为社会的传承基石,就不会有缺乏文化内涵的高跟鞋教堂、仿造国外文化的艺术村、古迹随时被处于被拆除的危机,与仅剩拍照打卡的展览等现象出现。

第二,青年们需要思考艺术之于自我是什么?在台湾传统教育体系中,艺术,好像就只局限于“美术”与“音乐”,相对偏废表演艺术,更不用提多媒体艺术或摄影。台艺大校友吴尚邕在论坛里,提到自己身为22年“资深美术班学生”,指出个人经验:

“艺术一定要拿画笔吗?国内美术班机制相当很奇怪,现在艺术提倡多元,但是美术班限制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永远只有素描和水彩为主,过度注重训练艺术的技艺;大学以前应该要废除美术班,艺术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多领域的发展。那这对影像有兴趣的人该怎么办?”

艺术工作,不等同于狭隘的绘画艺术创作,更应该还需要对艺术更跨界、宏观的了解。例如舞台戏剧、摄影、文学、音乐,都是当前多元艺术创作的基本媒材。此外,要成为成功的艺文工作者,也还需要熟悉包括更根本的人文哲学涵养、社会议题洞察,以及行销管理后勤等技术等能力,这都是传统狭隘的“艺术教育”欠缺的。

论坛中,台艺大校友徐子桓说明,自己于大学时期,即积极地参与实习与工读,兼顾学术训练与业界实务经验,使得毕业后至工作上的衔接顺畅许多,与其抱怨不满艺术教育,亦深知艺术教育体系的僵化非短期内可被改变,不如思考可以运用的资源,和自己的机会点与筹码是什么,因“学术”和“实务”偏重任何一方,都有失专业之养成。

第三,社会需要建立对艺术与艺术管理专业的尊重。培养一个艺术家、某种艺术专长,或是艺术行政专业,其实是和培养一位“医生”一样困难。如果认知到这点,就不该常听到因为一张画、一张设计稿,变成像似买菜般杀价。而艺文工作者普遍低薪,扼杀了有志者的热情,更对台湾整体发展绝对有害。

同样的,拥有艺术行政与管理背景的专业人才,不是“不好用”,而是许多雇主不懂得如何运用。在台湾,没有一所大学有艺术管理科系,仅有研究所,艺术管理毕业生都需经过跨领域的学习训练。况且艺术管理的行政职有其专业,并非任何人做都行,而是雇主愿不愿意改变想法、尊重专业、投入成本与时间,请到适合及有能力的的人才,并做到“一定品质”。

如今,艺术教育体制的问题,同时于未能与时俱进的调整课程中,以单一套教育方式用到底,导致对新知的渴求步伐缓慢。当艺术相关背景的学生,面对这些困境时,除了本科专业学习,也必须常透过艺术欣赏和看展览累积涵养,并多方涉略不同领域知识技能为辅──像是广告行销、网路媒体、社会观察,及商管、人资等知识。如此,才能在原有专业上更加成长。

最后,我们并不是想去“惯”老板,而是太喜欢艺术了。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