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藝文青年的勞動貧窮,與藝術教育的僵化

這些青年藝文工作者們,十之八九經歷過類似的尷尬經驗──不斷被家人朋友詢問:「你的薪水有多少?」……
台北桃園年輕人參觀藝術展覽。

台灣有許多青年藝文工作者,或許透過專業藝術教育,或在求學過程中得以親近藝術,累積了對藝術的熱愛,更嚮往進入藝文領域。從大學到社會,他們投身創作,或許擔任藝文行銷、策展、藝術行政等工作,各自在不同崗位實現自我對藝術的熱忱。

但是這些青年藝文工作者們,十之八九經歷過類似的尷尬經驗──不斷被家人朋友詢問:「你的薪水有多少?」、「假日還在加班?」、「你的工作到底在做什麼?」等。

顯然,藝術領域的勞動現況,依舊存在許多尚未被正視與解決的問題之中。除了企業普遍採用的22K薪資之外,許多藝術企業也傾向使用更廉價,也更缺乏勞動保障的派遣人力,使得青年藝文工作者的勞動狀況長期處於弱勢,更陷入自我剝削的層層輪迴。

藝文青年的勞動調查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2015年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38,716元;非經常性薪資平均則為48,490元。雖然台灣受雇員工薪資逐年創下新高,但是社會大眾於生活中卻未感受到一絲變化,因為薪資與生活開銷等依舊無法相互平衡。藝術領域的薪資,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然而現實生活中「藝文工作者」,薪資卻總是與政府公告的平均數字相去甚遠。

為了更瞭解現實狀況,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與藝文各界組織再次聯合發起「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2.0」。在論壇開幕前,首先透過網路問卷平台,發送「青年藝文勞動與薪資現況調查表」問卷,開放至今。截至本文截稿,已收到 423 則回應。

在目前已回應的受調查者中,計薪方式多以月薪為主;但獨立接案,以案件計酬的形式逐漸普遍。受僱於機構組織的藝文工作者,有半數以上為臨時性人員、派遣人力、約聘僱員或職務代理等「非典型勞動者」;甚至有不少身兼多職的情形。對照正職人員與其他「非典型工作」的勞動條件,能清楚看見兩者在薪資與福利保障之間的差異。

截至目前為止的統計結果中,青年藝文工作者有 75.8% 的年收落在 40 萬元以下,31.8% 年收不到 25 萬元。平均月薪有 31% 在 3 到 4 萬元之間,有 43.4% 不滿 3 萬元,另有 14.2% 為無固定月收入。問卷回應者中,僅有 4% 對薪資非常滿意。

其中,有三分之二每日工作時數超過八小時,其中有13%平均工作十小時以上;加班十分普遍,但通常沒有加班費。調查結果顯示青年藝文工作者的勞動,普遍有「薪資低廉」、「工時長」、「工作多」、「假日加班」等狀況。許多無形的工作能力與壓力範圍,包含精神性的勞動成本等,更加無法利用數據作評估。

資料來源: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2.0。
資料來源: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2.0。

在調查中,約只有兩成對工作感到滿意或很滿意。工作福利僅限於基本勞健保與意外險,欠缺依工作內容調薪的基本機制、升遷困難、工作年資更無法轉換與累積。以及工作內容臨時性的被更動等,使藝文工作者的人身權益不斷受損。

這份調查,體現許多人對於「抱著熱情進入藝文圈,帶著失落感轉換跑道」心境及原因,某些程度更能反映多數人的心聲。難道,進入藝文界的人才們,皆應該理想化各自的工作,具備為藝術犧牲的覺悟嗎?

藝文界長期過勞的漠視

藝術領域長期漠視藝文工作者的過勞,與低劣的薪資福利。早是許多藝文青年胸中之痛。許多藝文機構的雇主,常利用約聘、專案助理、實習生等名義徵才,給予低廉的薪資待遇,卻以「責任制」為名,要求青年藝文工作者們執行與正職相同的工作。甚至,某些機構徵求的「專案助理」,實際工作與加班時數還多於正職人員。

雇主時常用因為公司財務營運吃緊,竭盡所能地壓低人事成本,曾聽過的理由像是「新鮮人就該起薪低,因為我們還要教育他們」、「行政職不是什麼高門檻的職務,由誰做都行」、「員工不想做,再請就有了,會有人接受這薪資的。」

此外,雇主也常額外要求「情義相挺的贊助」、「以志工的身份來協助藝文相關活動」、「正向增加自我工作能力」,與「同為事藝文愛好者」等說詞,推託應有雇主的責任。甚至許多藝文工作者,也碰過熟悉親友種種「順便幫個忙」的要求。顯見台灣整個社會仍欠缺對藝文勞動的尊重。

這種對勞動的不尊重,也反映在政府政策中,例如現行藝文補助政策中,並未納入「人事費」項目,勞動者薪資都只能包在其他項目中。論壇當日,就有藝文工作者要求,未來藝文補助下需增加「人事費」,用以支付設計、執行與製作費用等多項細項,並提供制度與各項報表模式以利後續核銷等。針對工時超長以及請假、加班等問題,與會者也期望工作單位與政府勞動部門共同協調與評估,改善勞動模式,提升藝文工作者的勞動條件與待遇,更重視藝文工作者所付出的專業。

過往,這些狀況的積累,背後也有不少藝文工作者的容忍與沈默。現在正需要開始被改變。

每年一批批藝術專業學子踏入社會,後來能留在藝文相關單位的,可能不到半數,原本藝術科系畢業的同仁,也幾乎另謀高就,甚至轉行從事網路電商、廣告行銷業。有趣的是,所遇過的藝文工作者們七成是非本科系,共同點都是喜愛藝術,所以願意投入並作為志業。對於藝術科系背景的人,還未必畢業後選擇藝文圈。

藝文工作者的普遍低薪的問題,是對藝術愛好的「我們」時常「討論」的議題。如果想薪水不差且有保障的藝文工作,考公務員是最佳的捷徑。但「文化行政」的缺額每年少之又少,而具有教育行政職者也能在博物館、美術館工作,競爭更是激烈。而私人單位經營的基金會或畫廊,為何無法給予適當薪資,還是不願給予等因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青年藝文工作者超量的勞動與時間,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反省台灣藝術教育體制

青年藝文工作者的勞動處境,前景黯淡。而在其他方面的業界也時常抱怨,「藝術行政人才不太好用」;相對而言,他們總覺得企業管理、法律、語言和商科畢業的學生,只要有一點「藝術涉獵」,就能做的更好。從這些話題出發,我們總會開始反省台灣藝術教育體制的設計,以及從藝術大學至業界的落差:

第一,喜歡藝術的人不少,但是最終會以其為志業的人不多。這是藝術教育和觀念不健全所致,還是青年們未曾想清楚,接受藝術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以「商管」產值效益評估,藝術終將很難滿足世人的期待。

藝術教育並非只是教導藝術創作。對於「美感」的養成、對文化認同至關重要。諸如品牌的打造、城市景觀、商品包裝、行銷等都需要藝術專業,讓社會呈現自然的藝術氛圍,這樣藝術教育才算成功。不過台灣目前傳統藝術科班太注重「繪畫」等專業技術訓練,忽略更健全的美學養成。另一方面,普通班的美術課程,又導致一般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與藝術文化產生疏離,間接導致文化的消費人口,僅限於特定的「少數人」族群,這亦影響到藝文產業的發展空間。

若能以更謹慎和真誠態度,看待文化作為社會的傳承基石,就不會有缺乏文化內涵的高跟鞋教堂、仿造國外文化的藝術村、古蹟隨時被處於被拆除的危機,與僅剩拍照打卡的展覽等現象出現。

第二,青年們需要思考藝術之於自我是什麼?在台灣傳統教育體系中,藝術,好像就只局限於「美術」與「音樂」,相對偏廢表演藝術,更不用提多媒體藝術或攝影。台藝大校友吳尚邕在論壇裡,提到自己身為22年「資深美術班學生」,指出個人經驗:

「藝術一定要拿畫筆嗎?國內美術班機制相當很奇怪,現在藝術提倡多元,但是美術班限制了藝術的表現形式,永遠只有素描和水彩為主,過度注重訓練藝術的技藝;大學以前應該要廢除美術班,藝術為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多領域的發展。那這對影像有興趣的人該怎麼辦?」

藝術工作,不等同於狹隘的繪畫藝術創作,更應該還需要對藝術更跨界、宏觀的瞭解。例如舞台戲劇、攝影、文學、音樂,都是當前多元藝術創作的基本媒材。此外,要成為成功的藝文工作者,也還需要熟悉包括更根本的人文哲學涵養、社會議題洞察,以及行銷管理後勤等技術等能力,這都是傳統狹隘的「藝術教育」欠缺的。

論壇中,台藝大校友徐子桓說明,自己於大學時期,即積極地參與實習與工讀,兼顧學術訓練與業界實務經驗,使得畢業後至工作上的銜接順暢許多,與其抱怨不滿藝術教育,亦深知藝術教育體系的僵化非短期內可被改變,不如思考可以運用的資源,和自己的機會點與籌碼是什麼,因「學術」和「實務」偏重任何一方,都有失專業之養成。

第三,社會需要建立對藝術與藝術管理專業的尊重。培養一個藝術家、某種藝術專長,或是藝術行政專業,其實是和培養一位「醫生」一樣困難。如果認知到這點,就不該常聽到因為一張畫、一張設計稿,變成像似買菜般殺價。而藝文工作者普遍低薪,扼殺了有志者的熱情,更對台灣整體發展絕對有害。

同樣的,擁有藝術行政與管理背景的專業人才,不是「不好用」,而是許多雇主不懂得如何運用。在台灣,沒有一所大學有藝術管理科系,僅有研究所,藝術管理畢業生都需經過跨領域的學習訓練。況且藝術管理的行政職有其專業,並非任何人做都行,而是雇主願不願意改變想法、尊重專業、投入成本與時間,請到適合及有能力的的人才,並做到「一定品質」。

如今,藝術教育體制的問題,同時於未能與時俱進的調整課程中,以單一套教育方式用到底,導致對新知的渴求步伐緩慢。當藝術相關背景的學生,面對這些困境時,除了本科專業學習,也必須常透過藝術欣賞和看展覽累積涵養,並多方涉略不同領域知識技能為輔──像是廣告行銷、網路媒體、社會觀察,及商管、人資等知識。如此,才能在原有專業上更加成長。

最後,我們並不是想去「慣」老闆,而是太喜歡藝術了。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