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谭迪诗:“看不见”的城市粮食安全危机

在香港这美食之都的我们,有著多姿多彩的饮食选择,美酒佳肴层出不穷。在这背景讨论粮食不足,可能会让人觉得无事生非……
市民在街市选购食物。

有幸生活在香港这美食之都的我们,有著多姿多彩的饮食选择,美酒佳肴层出不穷。在这背景讨论粮食不足等问题,可能会让人觉得无事生非。

我们亦已习惯将粮食不足与饥饿,看成是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中经济体才有的问题。对他者指手画脚常常可以带来一种虚妄的安全感,然而粮食不足的问题实际上离我们更近。现今香港所依赖的食物系统并不稳固,城市对内对外,也有粮食安全脆弱情况,急需正视。

饿是一种因为进食不足而产生的生理感受,它可能是因为吃得不足够,也可能是因为吃得不够好。一个孩童骨瘦如柴,多半是长期挨饿的结果,这是饥饿最极端的形式。然而,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足也是导致饥饿的原因;无法获取正确种类的食物,亦可能造成饥饿感。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安全、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健康而积极的生活”。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供应──足够数量的食物被持续供应;

二、获取──拥有充分的(财力或其他)资源以获取营养饮食所需的恰当食品;

三、使用──具备营养与保健的基本知识,以及进食所需的充足水源和卫生条件。

繁荣香港的灰暗面

据报导,香港每四个儿童就有一人无法得享一日三餐,每三名长者中就有一人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方面有困难。

香港的坚尼系数(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当中最高的,远超丹麦,也高于法国、英国、澳洲、日本和南韩。当香港政府在2013年首次划定贫困线时,这座城市惊讶地发现,它的700万人口中竟有13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以平均收入的一半计算,一个生活在贫困线的单人家户,每月预算为港币3500元,其中每天仅有25.5元用于购买食品。

这或许正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经济体的灰暗面——香港追求一种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并以其在市场经济方面的成功为荣。然而,香港经济活力举世瞩目的同时,闪耀的并不都是光辉。熟谙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像天水围和深水埗这样的老旧地区,其贫困程度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当我们急于指摘较不光鲜的城区,往往会忽视了那些表面富裕区域的贫困程度。例如位于香港岛的心脏地带、身为商业中心和“城市名片”的中环,在一批年富力强、蒸蒸日上的中高收入职业大军进驻下,显得仿佛没有穷人。中西区在香港18区的贫困排名中,也仅位列第17。然而,该报告也显示,在都市贫民方面,中环有着全港最高的老年贫民聚集率,该区87.9%的长者都没有工作,且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贫困者所匮乏的,亦不仅仅是购买食物的金钱,更是体力,以及烹饪所需的时间,这使得很多疲于奔命的低收入者更加依赖加工食品。这些加工食品虽然能快煮速食,但缺乏营养。饥饿问题因此有了新的面孔,它更加难以察觉,在我们生活中深藏不露。

饥饿问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过于依赖经济能力获取粮食

然而,不只贫困会带来粮食不足和饥饿问题。

地球农作物因气候转变枯萎及经常失收, 石油峰值及能源危机令食品价格持续高涨出现粮食危机,听上可能以为是最新科幻电影的主题,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虚构画面。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报告》,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97亿。在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天气模式不稳和土壤肥力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农业产量将会减少,粮食需求却持续增加,粮食供不应求的危机正步步进逼。

尽管香港被称作亚洲的美食之城,但根据衡量食品价格对国家经济之影响的“野村粮食脆弱性指数”,香港的粮食脆弱性在全球80个最大经济体中,位列第9。这一排名的最大影响因素是香港在购买食品方面的花费:香港4.4%的 GDP 被用于食品进口,放眼全球无出其右,而香港在教育方面的花费则只占 GDP 的3.76%(世界银行2013年数据)。

由于香港依赖经济能力来获取粮食,我们实际上把自己暴露在了全球市场经济波动的风险之中。彭博社最近警告,十年内的第三次食品价格上涨即将到来,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又译“圣婴现象”)造成了天气失序,旱涝灾害将成为限制粮食供应的主要因素。不必推及全球市场,这一影响已然清晰可见:最近香港经历了59年来最寒冷的冬季,气温降至摄氏3度,为香港提供大部分新鲜蔬菜的华南地区也同样受此天气影响,鲜菜供应减少了20%。据蔬菜市场组织(VMO)报导,这段时间菜价最高上涨了50%,对消费者造成了极大影响。

更严重的是,香港在依赖进口食品的同时,也跟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样严重浪费食物。减少粮食浪费,在本土和世界范围内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旨,亦因此食物回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这个角度而言,在香港主要由一些非政府组织(NGO)牵头提供的食物回收服务(注一),意义尤其重大。

将食物回收纳入粮食体系

食物回收多以“关怀”和“慈善”的论述出现,突显其重要性主要在于关怀弱势和保护环境。“扶贫”、“环保”这两角度与官方话语契合,至少在关心和照顾这层意义上,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紧密相连。

然而,食物回收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应只扮演配角。

全球粮食体系迫在眉睫的危机,以及大都市对食品进口的依赖,都表明粮食安全不仅是弱势群体的议题。救食是城市粮食安全的重要对策,必须纳入食物体系的核心,而不应只屈居于社会的边缘,待善心人士或机构去处理。

全球范围内,人类所生产的粮食足以喂饱全世界的人口,但全球却有7.95亿人缺少足够的食物,以维持健康积极的生活。与此同时,每年却有13亿吨的食物丢失或被抛弃,这几乎是所生产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

香港乃是这一不可持续的全球粮食体系的缩影,我们一再重复这匪夷所思的循环──我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粮食生产,之后又将产品白白丢弃;我们每天丢弃3600吨食物,同时却有大量市民食不果腹。这种恶性循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损失。不管从伦理、扶贫、环保还是粮食体系安全的考虑出发,食物回收都是医治这弊病的第一步。

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曾提出“污物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这一著名理论。她指出,废物和污物一样都只是“不合时宜之物”,它们不合时宜只是因为它们在某个体系里无处安身,但不等于它们毫无价值。如果剩余物资除了被抛入堆填区就别无去处,那么这些物资就变成了垃圾。不过,食物并不会因为过了销售日期就不能再被食用,也不一定因为包装有(自然或其他的)瑕疵就变脏或被污染。通过检视我们粮食体系,我们能够发现废物产生的原因,并透过抢救和再利用剩余食物,变“废”为宝。这样就能改变这一不可持续的粮食体系,阻断废物产生的过程。

简而言之,食物回收对粮食体系功不可没,并且是食物供给和分配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绝不仅仅是无足轻重的配角。法国等欧洲国家已经立法禁止超市丢弃食品,为将剩余食物的捐赠纳入粮食体系跨出了第一步。香港应该见贤思齐,迈向更可持续和更符合伦理的粮食体系,以作为明日都市的表率。

(谭迪诗,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助理教授)

注一:目前,“地球之友食物捐赠联盟”列出的56家机构,均致力收集剩余食物或接受食物捐赠,并派送给有需要的人。规模较大的机构如“惜食堂”和“膳心连”有能力提供热餐,而像“乐饷社”等则提供罐头、大米等包装食物,以补贴家庭的粮食储备。这些 NGO 也提供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不过,这方面民社服务中心、天水围社区发展网络等地区性 NGO 更为擅长。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生活在象牙塔的人,只看書面數據,請作者去上水跑一趟就知道進口香港的食物根本就不全是香港消耗的。所以你的立論根本不值一晒,但還好的是你的觀察還是敏銳的,只是數據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