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生活在香港這美食之都的我們,有著多姿多彩的飲食選擇,美酒佳餚層出不窮。在這背景討論糧食不足等問題,可能會讓人覺得無事生非。
我們亦已習慣將糧食不足與飢餓,看成是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中經濟體才有的問題。對他者指手畫腳常常可以帶來一種虛妄的安全感,然而糧食不足的問題實際上離我們更近。現今香港所依賴的食物系統並不穩固,城市對內對外,也有糧食安全脆弱情況,急需正視。
餓是一種因為進食不足而產生的生理感受,它可能是因為吃得不足夠,也可能是因為吃得不夠好。一個孩童骨瘦如柴,多半是長期捱餓的結果,這是飢餓最極端的形式。然而,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足也是導致飢餓的原因;無法獲取正確種類的食物,亦可能造成飢餓感。
因此,世界衞生組織將糧食安全定義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充足、安全、有營養的食物,以維持健康而積極的生活」。這一定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供應──足夠數量的食物被持續供應;
二、獲取──擁有充分的(財力或其他)資源以獲取營養飲食所需的恰當食品;
三、使用──具備營養與保健的基本知識,以及進食所需的充足水源和衛生條件。
繁榮香港的灰暗面
據報導,香港每四個兒童就有一人無法得享一日三餐,每三名長者中就有一人在滿足基本營養需求方面有困難。
香港的堅尼系數(對收入差距的衡量),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當中最高的,遠超丹麥,也高於法國、英國、澳洲、日本和南韓。當香港政府在2013年首次劃定貧困線時,這座城市驚訝地發現,它的700萬人口中竟有130萬人生活在貧困當中。以平均收入的一半計算,一個生活在貧困線的單人家戶,每月預算為港幣3500元,其中每天僅有25.5元用於購買食品。
這或許正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經濟體的灰暗面——香港追求一種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並以其在市場經濟方面的成功為榮。然而,香港經濟活力舉世矚目的同時,閃耀的並不都是光輝。熟諳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像天水圍和深水埗這樣的老舊地區,其貧困程度不容小覷。
另一方面,當我們急於指摘較不光鮮的城區,往往會忽視了那些表面富裕區域的貧困程度。例如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身為商業中心和「城市名片」的中環,在一批年富力強、蒸蒸日上的中高收入職業大軍進駐下,顯得彷彿沒有窮人。中西區在香港18區的貧困排名中,也僅位列第17。然而,該報告也顯示,在都市貧民方面,中環有着全港最高的老年貧民聚集率,該區87.9%的長者都沒有工作,且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貧困者所匱乏的,亦不僅僅是購買食物的金錢,更是體力,以及烹飪所需的時間,這使得很多疲於奔命的低收入者更加依賴加工食品。這些加工食品雖然能快煮速食,但缺乏營養。飢餓問題因此有了新的面孔,它更加難以察覺,在我們生活中深藏不露。
飢餓問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過於依賴經濟能力獲取糧食
然而,不只貧困會帶來糧食不足和飢餓問題。
地球農作物因氣候轉變枯萎及經常失收, 石油峰值及能源危機令食品價格持續高漲出現糧食危機,聽上可能以為是最新科幻電影的主題,但實際上這並不是虛構畫面。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報告》,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97億。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天氣模式不穩和土壤肥力下降的共同作用下,農業產量將會減少,糧食需求卻持續增加,糧食供不應求的危機正步步進逼。
儘管香港被稱作亞洲的美食之城,但根據衡量食品價格對國家經濟之影響的「野村糧食脆弱性指數」,香港的糧食脆弱性在全球80個最大經濟體中,位列第9。這一排名的最大影響因素是香港在購買食品方面的花費:香港4.4%的 GDP 被用於食品進口,放眼全球無出其右,而香港在教育方面的花費則只佔 GDP 的3.76%(世界銀行2013年數據)。
由於香港依賴經濟能力來獲取糧食,我們實際上把自己暴露在了全球市場經濟波動的風險之中。彭博社最近警告,十年內的第三次食品價格上漲即將到來,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又譯「聖嬰現象」)造成了天氣失序,旱澇災害將成為限制糧食供應的主要因素。不必推及全球市場,這一影響已然清晰可見:最近香港經歷了59年來最寒冷的冬季,氣溫降至攝氏3度,為香港提供大部分新鮮蔬菜的華南地區也同樣受此天氣影響,鮮菜供應減少了20%。據蔬菜市場組織(VMO)報導,這段時間菜價最高上漲了50%,對消費者造成了極大影響。
更嚴重的是,香港在依賴進口食品的同時,也跟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樣嚴重浪費食物。減少糧食浪費,在本土和世界範圍內都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旨,亦因此食物回收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從這個角度而言,在香港主要由一些非政府組織(NGO)牽頭提供的食物回收服務(註一),意義尤其重大。
將食物回收納入糧食體系
食物回收多以「關懷」和「慈善」的論述出現,突顯其重要性主要在於關懷弱勢和保護環境。「扶貧」、「環保」這兩角度與官方話語契合,至少在關心和照顧這層意義上,它與可持續發展的激勵機制緊密相連。
然而,食物回收在我們的社會中不應只扮演配角。
全球糧食體系迫在眉睫的危機,以及大都市對食品進口的依賴,都表明糧食安全不僅是弱勢群體的議題。救食是城市糧食安全的重要對策,必須納入食物體系的核心,而不應只屈居於社會的邊緣,待善心人士或機構去處理。
全球範圍內,人類所生產的糧食足以餵飽全世界的人口,但全球卻有7.95億人缺少足夠的食物,以維持健康積極的生活。與此同時,每年卻有13億噸的食物丟失或被拋棄,這幾乎是所生產糧食總量的三分之一。
香港乃是這一不可持續的全球糧食體系的縮影,我們一再重複這匪夷所思的循環──我們將有限的資源投入糧食生產,之後又將產品白白丟棄;我們每天丟棄3600噸食物,同時卻有大量市民食不果腹。這種惡性循環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損失。不管從倫理、扶貧、環保還是糧食體系安全的考慮出發,食物回收都是醫治這弊病的第一步。
英國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曾提出「污物不是一個既定的概念」這一著名理論。她指出,廢物和污物一樣都只是「不合時宜之物」,它們不合時宜只是因為它們在某個體系裏無處安身,但不等於它們毫無價值。如果剩餘物資除了被拋入堆填區就別無去處,那麼這些物資就變成了垃圾。不過,食物並不會因為過了銷售日期就不能再被食用,也不一定因為包裝有(自然或其他的)瑕疵就變髒或被污染。通過檢視我們糧食體系,我們能夠發現廢物產生的原因,並透過搶救和再利用剩餘食物,變「廢」為寶。這樣就能改變這一不可持續的糧食體系,阻斷廢物產生的過程。
簡而言之,食物回收對糧食體系功不可沒,並且是食物供給和分配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絕不僅僅是無足輕重的配角。法國等歐洲國家已經立法禁止超市丟棄食品,為將剩餘食物的捐贈納入糧食體系跨出了第一步。香港應該見賢思齊,邁向更可持續和更符合倫理的糧食體系,以作為明日都市的表率。
(譚迪詩,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註一:目前,「地球之友食物捐贈聯盟」列出的56家機構,均致力收集剩餘食物或接受食物捐贈,並派送給有需要的人。規模較大的機構如「惜食堂」和「膳心連」有能力提供熱餐,而像「樂餉社」等則提供罐頭、大米等包裝食物,以補貼家庭的糧食儲備。這些 NGO 也提供蔬菜水果等生鮮產品,不過,這方面民社服務中心、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等地區性 NGO 更為擅長。
生活在象牙塔的人,只看書面數據,請作者去上水跑一趟就知道進口香港的食物根本就不全是香港消耗的。所以你的立論根本不值一晒,但還好的是你的觀察還是敏銳的,只是數據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