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多间大学都爆出梁振英安插亲信进入院校管治机构的新闻,惹起社会反对特首在高等院校滥用其校监身份,以及过大的人事权力。岭南大学近日再爆出涉及学历造假的丑闻,已辞职的协理副校长夏迪星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而争议的学历涉及岭大校董李以力旗下的“学历工厂”伪造文件,极速浓缩修业时间,量产博士学历。
近月先后有关港大副校长任命、岭大安插梁粉校董、中大校董会主席悬而未决等争议,经已使大学管治成为社会关注所在。亲政府政客一直重复诸如“按照既定程序”的台词,替梁振英放肆摆布大学人事任命而辩护,同时也刻意突出高等院校需要有官委校董代表政府,以体现社会整体对院校的监察。但今次的丑闻无疑是冲击了上述论点──所谓政府监管、特首任命,也有着有如此大的漏洞,涉及大学校董和管理高层。而社会应视这次事件为一个契机,思考突破目前官委垄断的高等院校管治体制。
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样的监察?
若果我们回头看香港各间院校的管治机构组成,岭大校董会的官委校董比例之高,是各间院校之中位居前列,仅次于教育学院与及公开大学,超过本地其余的大学。除了行政长官任命了其中过半数的18名校董外,还有岭南大学教育机构指定,由行政长官任命的七名校董。而李以力本人正是循岭南教育机构有限公司提名的方式,被梁振英委任为岭大校董和谘议会成员,同时又是岭南教育机构有限公司董事兼副主席,并且是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有限公司董事。这些资历,当然表示李以力与旧日的岭南关系深远,但这么多年以来,相信多届的旧生同学,都对李氏的角色,以至李氏背后所代表的机构的工作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