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顾尔德:民进党三十而立,太老?太嫩?

迈入而立,民进党要先完成台湾政治本土化——让“外来政权”国民党彻底下野是这未竟旧梦的最终仪式。
2015年9月19 日,台湾桃园,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中) 出席 党庆晚会。

9月19日晚上,台湾的民主进步党举行了党庆晚会,庆祝这个台湾第一个土生土长政党满29岁、步入而立之年。1986年的2月28日,民进党在戒严时期的台湾成立。

典礼上,主席蔡英文回忆7年前接掌这个政党后,开会时一个干部说,要赢得选举就得把人民热情找回来。蔡问大家:“热情怎么找,才会回来?”结果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7年前是民进党最黯淡的时刻,陈水扁在贪腐阴影中走出总统府,而民进党从国会选举到总统选举皆大败。用蔡英文的话说,当时民进党“跌得很重,曾经伤得不轻”。当天,蔡英文要告诉民众,这个曾经满身瘀青伤痕的小孩,如今找到了方向,而且“要带领所有的台湾人民,往那个方向前进。”

民主进步党的生日party其实是“小英总统”誓师大会,藉此宣示,她所带领的民进党已把人民热情找回来了。的确,从2006年陈水扁贪腐案爆发以来,民进党从未像此刻般前景看好──用当红的政治明星、台北市长柯文哲的话形容,“除非彗星撞地球”,否则明年台湾会发生第3次政党轮替。

即使未发生“彗星撞地球”,民进党作为台湾主要政党,30年才执政两次会不会太少?而自许为“改革力量”,30岁又是否太老?

二战结束70年之际,要回答这两个对新兴民主政治有普遍性、对台湾又有特殊性的问题,就从终战谈起吧!

民进党要先完成台湾政治本土化

二战后东西阵营冷战对峙 ,造就了日本与东亚四小龙的发展机遇;相对的,也把中国大陆锁进“铁幕”,断绝了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结,让它晚了三十年踏上发展之路。

天时地利下,四小龙以威权国家中心带动的发展模式,造就快速经济成长,却也带来了极度压缩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许多的不合理与不正义都被追求经济发展之名、或威权压迫之实给压抑下来,人民只得默默承受。

经过30年发展,民众生活渐无后顾之忧,社会有余裕以及较多自主空间,于是人民开始会做梦、敢说出梦想与不满,并和国家唱反调。

1980年代中期,台湾社会各领域要求改变之声此起彼落,从校园、工厂、农村到政治领域抗争层出不穷,要求组工会、反污染、扩大参政……民进党的成立正代表着台湾社会酝酿多年、沛然莫之能御的社会力,当时在国内外遭受各种挫败的国民党也无力压制。

国民党自称“全民政党”曾被民众嘲笑;吊诡的是,民进党也被迫成为“全民政党”。各种阶级、社群对国民党的不满,都把希望汇集到民进党身上,对未来社会的不同想象,保守的、进步的,左派的,右派的,都投射到民进党身上。

也因此,民进党的政策主张有太多矛盾。既想吸纳各种进步社运力量;又不自觉地承袭了以经济发展强化政权正当性的意识形态。既提出很激进的反核废核主张;又讨好资本家而提出各种发展论为中心的经济政策。

还好,这些矛盾政策与路线的上层,党的成员与支持者分享着一个共同愿望──建立台湾本位、实现台湾主体性的政治想望。

也正是这个本土化的想望延宕了民进党的执政──对“台湾人出头天”的期待,被投射到兼具政治能力与领袖魅力的首位台籍总统李登辉身上──即使他是国民党籍。台湾人民选择了李登辉,而民进党也有意无意协助这位本土领袖执政12年。

直到千禧年民进党才首度执政。在茱莉叶初恋的年纪,十四岁才掌权的民进党还是生嫩的。国民党还掌握着国会与大部分重要县市执政权,半世纪打下的政经根基不是民进党可一时翻转掉。国民党好整以暇地杯葛民进党施政,让民进党跌跌撞撞。

加上金融海啸之后,全球经济惨淡,唯独中国逆势兴起,让民进党政府内外面临重大压力。陈水扁政策进退失据,加上家人与亲信贪腐,让人民失望了。民进党首次执政未真正“轮替”掉国民党,反而学会国民党黑箱密室交易等政治手法。

从民进党执政中后期一直到国民党再度轮替上台后,社会对两大政党不满同时上升,将近30岁的民进党与百龄国民党都被视为陈腐老政治的代表。这种要求新政治的民意也在去年三一八运动达到高点。有如1980年代的新生民进党一样,太阳花汇集了社会求新求变的改革意图,最后也形成了这次选举中的“第三势力”。

不过,第三势力也出现分裂,重要分歧之一就是对民进党的态度。 这股社运势力的领袖之一黄国昌如今代表“时代力量”参选,他坦承,为了支持蔡英文而不惜与第三势力中另两个团体社民党、绿党合作破局。后者对民进党与小英更多批判,也不愿表态支持她。

从菁英到一般选民都对蔡英文呵护有加──为什么一年半前才痛批蓝绿两个党陈腐、不思改革,如今又对民进党不忍苛责?因为15年前陈水扁执政没有真正轮替掉国民党;如今眼看着国民党从地方到中央,从总统府到国会都要被轮替掉,许多长期投入、支持民主运动的人民,期待把握这个机会,让国民党这个准殖民政权彻底垮台。

即使蔡英文比过往蓝绿候选人都重视政策,但选民对小英的支持主要还是受到本土意识驱使。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李登辉,蔡英文背负着台湾民众对建立本土自主政权的期待。这个尚未完成的旧梦想,也压过了对新政治的企求。

迈入而立之年,民进党要先完成台湾政治本土化──让“外来政权”国民党彻底下野是这个未竟旧梦想的最终仪式;而第三势力标举的新政治想象,当下意义是在标志着下一场漫长斗争的开始──也许是另一个三十年。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