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8月下旬起,美国和中国就陷入了一场严重的“股灾”。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8月21日(周五)到25日(周二),纽约股市三天道琼工业指数从16990.69点大跌1324.25点,跌幅7.79%,之后略有回档,到9月11日为止为16433.09点。
中国股市也在8月24日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并且延续到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从3507.75点,大跌542.78点,跌幅15.47%,收在2964.97点,创下八年多来最大跌幅。之后同样有回档,9月11日收在3200.23点。
其他亚洲股市以及欧洲股市同期间也大幅下跌,这场风暴至今未歇。
这场股灾究竟怎么发生?会不会演成另一次2008金融风暴?一般而言,分析师认为这波全球股市震荡主要受三项因素影响: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会不会在九月升息;二是人民币八月中旬贬值与中国经济成长趋缓;三是原油和原物料价格下跌。
“美联储升息”和“人民币贬值”可以看成美国和中国为了脱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异常状态所采行的举措,以下讨论这两项措施会如何牵动全球经济走向。
美联储预计在16、17日两天召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讨论是否升息,这场会议备受全球关注。而回顾过去,美联储的主要利率自2008年以来一直维持不变。直到今年8月初,各界认为美联储很可能在九月中升息。
美联储之所以要升息,是要回收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QE)政策所放出的流动性(资金)。一是透过升高利率,希望引导在全世界泛滥,造成资产泡沬化的资金回流美国。二是美联储数年来持续购买国债,一旦经济复甦,货币流动逐渐上升,回流的货币会产生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所以美联储设定通膨率2%为指标,希望能在适当时机调升利率,及时把这些流动性收回,掌控通货膨胀压力,避免美元贬值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
今年美国经济似乎也在逐步复甦,升息的条件似乎愈来愈成熟:
例如商务部8月27日公布,美国经济第二季同比成长3.7%,高于七月初估的2.3%,也超越之前经济学家的预估。第二季成长上修的动力主要来自企业在建筑 设备和研发支出上的投资,企业投资成长从原估的0.6%上修为3.2%,显示企业对未来的需求表示乐观。
美国联博投信则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估计,美国下半年实质GDP成长率可在3%至3.5%之间。这份报告认为,美国劳动市场和劳动成本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成长,这符合了美联储首次升息的条件。
不过上述的情形是单只以美国为范围来考量。但美联储副主席费雪(Stanley Fischer) 8月29日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场未出现震荡之前,美联储9月升息的可能性很高。但现在则很难说,尽管升息仍是决策选项之一。
也就是整体来看,如果美联储只考虑国内经济情况,则在9月16、17日举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时升息的可能性不小,但是如果考虑全球经济的连动关系,则可能更加谨慎。但就算美联储九月不升息,一 般仍然看好年底前(10月或12月)升息的机会很大。
另一件影响全球经济的是八月中旬人民币贬值。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每日汇率中间价的定价机制,纳入前一日市场汇价。这使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6.2066元,贬到13日的6.3982元,贬值幅度约3%,创下2011年8月以来新低。
市场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官方为救出口而采取的手段。这样的推测是基于8月8日公布中国七月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兆)人民币,较去年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较去年同期下降8.9%,显示中国出口疲弱以及经济仍在持续下行。
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9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世界重要企业领袖座谈时,以“躺着也中枪”为中国叫屈。他反对“人民币贬值是掀起全球货币战元凶”的指控。李克强调,货币战对大陆“只有害、少有利”。
李克强更宣示:人民币“目前已基本保持稳定”,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稍早在一场“吹风会”上也说,指控中国官方想操作人民币贬值10%以促进出口,“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人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八月中旬说,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离岸人民币兑换价)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与权威性。这种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需要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在经过了8月11日以后数日的“一次性释放”后,之前的偏差校正大致已基本完成。这可以保持人民币相对平稳。
台北黄和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黄静中针对人民币贬值问题对端传媒指出,人行调整中间价机制是为了回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所提出的要求,跟促进出口的关系不大。
某些分析家认为它还有政治意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九月下旬访美,人行的用意在预先铺路,为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欧巴马讨论两国金融财经合作创造条件。
中国人行8月25日宣布同时调降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希望借“双降”提供成长趋缓的国内经济约7100亿人民币的流动性。接着又宣布调高对代客远期售汇的金融机构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借此增加企业套汇的成本,抑制市场的套利行为。
但市场如果仍预期人民币走贬,人行有多大能力与市场对做,显然各方都在估量。
IMF前中国区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dad)说,中国人民银行很难在不引发资本大规模流出与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黄静中告诉端传媒,她评估人民币年底可能从目前的1美元对6.4元,贬到6.7元。有分析家甚至预估汇率可能贬到7元人民币。
人民币是否会继续贬值,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经济能否重寻成长动能?习李执政下喊出的“新常态”究竟是什么?
中国官方7月公布,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率7%,全年有可能保七。但对于这项官方说法,国际媒体多持质疑态度:
“经济学人”周刊说,中国的统计数据可能经过修饰。伦敦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谘询公司根据客货运、海运、电力与房地产等资料,评估中国6月的年成长率约4.8%,只有7%的七成。另一家伦敦的Lombard Street Research谘询公司则根据另外一些数据,估计中国第二季成长率约3.7%,只有官方数据的五成三。
在其它指标方面:九月初,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8月跌到49.7,这个显示大型企业前景的指标跌破“荣枯线”50以下,创下2012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的PMI此前一直在50.3到49.8之间徘徊。但8月的PMI也使各界倾向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大概不会在第三季触底反弹,经济放缓还会持续一段期间。至于中国股市从六月上旬泡沫破灭,迄今跌幅将近四成,跌势未止。
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说,股市抛售不是问题,问题在经济本身。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夫 (Martin Wolf) 近日在“金融时报”上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说,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本身未必令人担忧,更需要担忧的是金融市场“为什么震荡”。
马丁沃夫说,股市下跌与人民币贬值本身未必重要,但中国官方大力救市无效,而且郑重面对人民币走贬这两件事,显示官方确实担忧外界对金融市场和汇率是否有信心,也担心实体经济的情况。
马丁沃夫因此直言: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官方如何因应与是否有能力处理过去几年遗留下来的过度投资与债务日增的问题。中国官方的上策是持续改革,扩大投资公共消费与环境保护事业,并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
笔者总结认为,中国官方目前同时面对三大难题:第一个是收回前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放出去的4万亿人民币,在清理的同时需避免金融危机出现。第二是调结构,如何将投资拉动的成长型态,转换为靠民间与公共消费的经济体。第三是在寻求达成上述两个目标时,维持总合需求的成长。
美联储周三、周四的会议决议升息或不升息,直接牵动西方热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的进退出处。中国股市和下行的经济趋势能不能止稳、官方将以什么样的政策因应,全球都绷紧着神经等待结果。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