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称乌克兰不太可能收复领土及加入北约
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特朗普随后指双方将开启谈判结束俄乌战争,还指乌克兰不太可能收复领土,及他同意乌克兰不加入北约。
他还称将随后和普京在沙特阿拉伯会面。
据《卫报》报导,美俄双方总统还同意互访对方国家。
欧盟的最高外交官员、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回应称,“乌克兰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无条件的”。
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则呼吁美俄谈判纳入乌克兰参与。
美国防长指美国将不会把欧洲安全作为主要关注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2日在布鲁塞尔的会议上表示,美国将不会把欧洲安全作为主要关注,并指乌克兰恢复2014年的国境线“不切实际”。
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讲话稿,赫格塞斯指美国将优先集中力量面对“中国共产党这个同等竞争对手”,并指美国的“首要任务是阻止与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开战”。
关于乌克兰的安全,他指任何部署到乌克兰维持和平的欧洲军队都不会被北约的条约所保护。
他还指乌克兰的未来安全需要欧洲国家自己解决,并呼吁欧洲国家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的5%。
台中新光三越百货气爆,已致4人遇难包括2名澳门游客
2月13日上午11时30分,台湾台中市的新光三越百货公司12楼发生严重气爆事故,截至下午6点40分,共造成4人遇难,29人轻重伤。
多家媒体报导指,遇难者中有2名澳门旅客。事发时他们一家七口路过楼下,被爆炸时掉落的重物击中。一家人中祖父母身亡、2岁女童插管救回。台湾陆委会表示,已派员前往台中,并通知澳门政府,若家属要来台湾,陆委会将提供协助。
另两名死者为一名新光三越女员工和一名施工工人。
台中地方检察署指已经指挥专案小组侦办,检警在现场搜证,厘清气爆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归属,并通知在场施工5名工人,以证人身分到案询问。
有关台中气爆事件的更多资讯,请参阅Whatsnew栏目的报导。
香港记协主席郑嘉如私人检控《华尔街日报》开始答辩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2024年7月遭雇主《华尔街日报》解雇,当时她提出自己是因为参与工会而被针对。郑随后控告《华尔街日报》两项“阻止雇员参与工会”有关控罪。2025年2月13日,雇主方在香港东区法院答辩。
据独立媒体“法庭线”报导,郑嘉如一方指其曾就解雇投诉到劳工处,惟劳工处获律政司建议不起诉雇主。其还指私人检控也被律政司要求押后。
雇主方则指要花时间先行先评估案情,从海外取得指示,因案情涉及至少数名职员,其中部分人士可能不在港。
有关郑嘉如被解雇引发的争议,请参阅Whatsnew栏目之前的报导。
法国AI峰会,英美两国拒绝签署确保AI安全的宣言
包括法国、中国和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在巴黎举行的AI峰会上签署宣言,承诺以“开放”、“包容”和“道德”方式开发AI技术。但英美两国未参与签署。
据BBC报导,美国政府此前在会议上指对AI过度监管可能“扼杀”产业进步,英国政府则指对国家安全和“全球治理”有所担忧,因而不参与签署宣言。
有关巴黎AI峰会和多国间关于AI监管的分歧,请参阅Whatsnew栏目之后的报导。
2024年成为30年来最多媒体工作者被杀的一年
美国非政府组织保护记者委员会(CPJ)2月12日发布统计,指随着多场战争进行,2024年已经成为过去30年来最多记者被杀的一年。
根据路透社报导,保护记者委员会指2024年全年,来自18个国家的至少124名记者身亡。其中85人死于以色列军队的军事行动。惟以色列军队认为该数据难以验证。
数据还指在苏丹、巴基斯坦、海地、墨西哥和缅甸等地有至少24名记者被蓄意谋杀。
保护记者委员会还表示,以色列“试图扼杀对事件的调查”,并“将责任推给记者”。
报导还指,根据此前数据,单一年份最多记者身亡的纪录是2007年,当时有113名记者遇难。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