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香港法庭:张举能承认延聘海外法官不顺;林卓廷发求情信全文等|Whatsnew

黎智英作供被问到台美关系;毛乐礼当选大律师公会新主席;民间组织建“反修例运动”案件数据库。
2025年1月20日,2025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致辞时,承认香港司法机构延聘海外法官不如以往顺畅。摄:林振东/端传媒

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张举能主持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承认延聘海外法官不如以往顺畅

2025年香港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于1月20日举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致辞时,承认香港司法机构延聘海外法官不如以往顺畅,但强调个别法官的去留不会削弱制度的基础和健全。

张举能将困难归咎于近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部份海外法官遭受“有组织滋扰和施压”。他指相关情况应受谴责,显示海外非常任法官的职位“变得政治化”。他表示,近年有少数海外法官认为无法继续在港服务,情况令人遗憾,但他们有权抱持其意见,决定也应该受到尊重。

他强调这不意味司法机构的质素或独立性减低,不会削弱制度的基础和健全,香港法官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而且终院依然拥有深受尊崇的海外和本地非常任法官留任,说明终院具备持久实力和承受挑战的能力。

张举能致辞也提到《港区国安法》、《基本法》23条相继实施以来出现的一些“政治敏感”案件。他表示,国安案件与其他案件均采用相同的法律原则,包括无罪推定、罪行必须证明至“毫无合理疑点”、公平审讯权利等;法官行事也受法律原则约束,不为政治目的;法庭非舆论的仲裁者,也非检控机关的延伸。

他指出,国安案件只占法院工作的一小部份,司法机构负责的司法工作范畴广泛,包括清洗黑钱法例、仲裁、同性平权申索等,都证明司法机构在社会活动上几乎方方面面都担当着维护公义的核心角色。

他还指香港法院的判例备受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重视,香港是一个案件复杂、种类繁多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法院行使职责的范畴远宽于政治色彩浓厚的案件,若只聚焦于国安或公共秩序案件,会对香港法治或司法独立状况“作出以偏概全的结论”,误解司法机构的角色和职责全貌。

90岁贺辅明获延任海外非常任法官三年

司法机构于1月10日公布,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建议延任海外非常任法官贺辅明(Leonard Hubert Hoffmann)三年任期,建议已获特首李家超接纳。贺辅明的90岁高龄,再次引起外界对终院多位海外法官离职后,海外法官人数不足的忧虑。

张举能在新闻公报称,贺辅明自1998年起担任终院非常任法官,是历来终院任职时间最长的海外非常任法官;贺辅明愿意继续参与终院工作,正好体现他对香港法治和司法独立的有力支持。

张举能于1月20日主持法律年度开启典礼后出席记者会,也谈到贺辅明续任的消息。张形容贺辅明是“法律界巨人”,也是法庭内最有活力的一个,指他闲时热爱踏单车,认为他的体力和精神皆能胜任法官工作,而且贺辅明续任不代表没有更年轻的海外法官任职。

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人数在高峰时期为15,至今只有6人。2024年,5名海外法官先后不续任或提前请辞,不续任的包括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纪立信、加拿大前首席大法官麦嘉琳、英国最高法院前院长范理申,而提早请辞的包括英国最高法院前法官郝廉思和岑耀信。其中,岑耀信离任后先后在报章发表文章及在访问中发表言论,形容香港法治已经岌岌可危,称“泛民初选47人案”是促使他辞任海外法官的最后一根稻草,说法惹来香港特首、律政司长等的反驳和批评。

黎智英继续作供,否认担当台美协调的“中间人”

壹传媒(已停运)创办人黎智英及《苹果日报》相关的三间公司分别被控《港区国安法》下“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及或复制煽动刊物罪”,1月审讯继续由黎智英作供,审讯于月中开始由辩方提问转入控方提问。

1月6日、第114日审讯,辩方提到黎智英曾在访谈节目上称“Taiwan will be a very unique country(台湾将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问黎所指的“国家”是甚么意思。黎回答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辩方追问黎是否主张台湾应该成为一个国家,黎否认,并指他若真的提倡这一观点,当日节目上会说出“独立”字眼。

法官杜丽冰也就此提出疑问,指黎一方面称不是提倡台湾是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在节目上称“Taiwan is creating a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 is becoming its future.(台湾正在创建一个国家,其前途在于台美关系。)”是甚么意思。黎解释,他当日认为台湾通过跟美国建立关系,而变成“stronger place(更强大的地方)”,但同时间台方仍然犹豫应否遵循美方政策。杜丽冰追问黎提及的“创建国家”是否指独立国家。黎承认“maybe that’s a better word to use, place(也许用这个措词会比较恰当——地方)”,并重申自己已经表明台湾不是主权国家。

第115日审讯,庭上提到黎曾在节目上称“认为拜登政府应该让台湾成为‘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黎解释,自己并不是提倡台湾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共同采取对抗中国的行动,而是认为台湾加入QUAD可以得到保护、免受外部压迫。法官杜丽冰问黎所指的“外部”是甚么,黎回答是中国。杜丽冰质疑QUAD成员均为独立国家,但台湾不是,法官李素兰也加入追问黎是否希望台湾成为独立国家。黎回答不是,强调台湾的地位不可改变,但可以非国家身份加入QUAD。

杜丽冰反问“怎么可能”,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不能独立于中国,但黎希望台湾加入其他国家的联盟,跟其他国家一起反对中国,质疑黎的愿望并不合理。黎回应:“你可以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但这并非台湾所主张的,台湾视中国为威胁。”

杜丽冰再度询问黎是否指台湾独立。黎回答称台湾不能独立,但不代表台湾不能得到更多保护。杜丽冰表示不明白,并以父子关系比喻两岸关系举例:“在你的家庭,你有一个孩子,而他不能独立于你。然后你的孩子对其他父母说——‘看,你最好保护我,反对我的父亲’,这如何实行呢?”黎回答:“这是可行的,因为孩子不承认这个父亲,他也无法宣称自己是别人的儿子,这不是孩子想要的。”

第116日审讯,辩方提到黎曾在节目上称《港区国安法》“完全恐吓了这里的人”,令人不能举行任何示威活动,没有空间为法治和自由而战。辩方称《国安法》有条文保护法治和自由,黎回应指若有政治犯出现,就无法令人相信有法治和自由,而《国安法》生效后他确信香港会有政治犯,后来他自己也被拘捕了。法官杜丽冰闻言后提出质疑:“你说你是政治犯,你不明白自己是因为刑事控罪而被捕的吗?你不是因为政治主张而被捕的。”黎只好连番回答“OK”和“明白”。

第117日审讯,庭上谈到黎曾在节目上形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最绝对的独裁者”,并称西方应该警惕习这个“毛泽东二号”。辩方提问黎形容习是“毛泽东二号”,是否煽动憎恨中央政府。黎反问:“如果说毛泽东就是煽动憎恨,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最可憎的人?”辩方澄清这是控方的指控,黎于是重新反问——如果说习是“毛泽东二号”即属煽动,则控方认为毛泽东是最可憎的人?黎最后重申,自己并不是煽动憎恨。

第119日审讯,控方开始盘问黎智英,预计需时10至15天。黎回应盘问之下,确认他曾介绍美国退休将军兼前副参谋长Jack Keane及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Paul Wolfowitz予台湾时任总统蔡英文认识,认为两人了解美国政府的想法,可向蔡解释美方对台想法和态度。黎还承认是由他支付两人访台旅费,以及通过助手向Jack Keane支付顾问费,合共涉及款项约1490万港元。

2020年8月14日,黎智英在壹传媒大楼。摄:Paul Ye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法官李运腾询问为何不是由台湾政府付钱,黎回答因为是由他安排两人访台,而且他与Jack Keane是朋友,因此请他帮忙,而蔡不知他有向Jack Keane付钱。控方询问是否黎主动向两人付费,以换取两人的服务。黎同意。

庭上谈论更多黎参与的台美官员、前官员等之互动后,法官李素兰质疑黎是否在台美双方之间协调的“中间人”。黎否认,强调自己不会成为中间人,也没有资格那样做。

第123日审讯,控方提到黎曾在不同文章呼吁美国拒绝向中国和香港官员的子女发出学生签证,后来呼吁美方撤销他们已经持有的签证。法官杜丽冰问撤销官员子女签证是否属于制裁,黎回答:“你可以这么说。”控方追问黎的相关提议是否越趋激进,黎回答:“就这部份,是的。”

第125日审讯,控方谈及《马格尼茨基人权法案》,黎称大致了解该法案与制裁有关,但不了解详情。控方展示电邮记录,指有美国前官员分别提到香港法官郭伟健及中联办前主任骆惠宁,黎承认相关美国前官员提倡制裁两人,而他在电邮回复“好主意”。黎解释,相关回复仅表达鼓励和欣赏。

回应盘问之下,黎承认过去不同意美方撤销香港的特殊地位,直至《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改为同意。控方问黎的想法是否变得激进,黎否认,澄清想法是变得悲观。控方指黎不在乎牺牲香港利益,属于“揽抄”。黎反驳称香港利益早在《国安法》实施后已被犠牲,没有利益可言。

林卓廷在社交平台发布“721 非白衣人案”求情信全文

香港立法会前议员林卓廷在“721 非白衣人案”中,连同另外6名“非白衣人”被裁定暴动罪罪名成立。1月22日,区域法院处理7人求情,定于2月27日判刑。

林卓廷在Facebook专页发布求情信全文,提到“721 案”是他的第三宗罪,至本案判刑时他已将被囚整整四年。他表示,这些年自己经历过数不清的拘捕、检控、审讯和判刑,深明过往自以为“是”的,今天已成“非”、甚至是罪,但他对此“无怨无悔”。

2020年12月28日,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左在东区裁判法院。摄:Roy Li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林卓廷提到在被囚之初,想起母校新亚书院的校歌,形容自己虽然失去太多“珍贵的自由”,但仍然拥有无法剥夺的“选择的自由”,包括选择以什么态度面对苦难的自由。他写道:“虽然我已被隔绝于外在世界,仍可追寻内在的自由;虽然我无法驱走牢狱的黑夜,仍可选择言论内心的光明。自此,我多读书,常运动,磨练身心灵。今天我们有信、望、爱,常怀平安、喜乐、恩典,心中自由。”

林卓廷提到自己早年选择自廉政公署(ICAC)离职、重返民主党,及后针对黑社会操控楼宇维修发起“反围标运动”,至2019年参与多宗社会事件。他表示,明白自己的选择让父母、妻子和儿女承受了不应承受的“重压和伤痛”,他对于家人只有歉疚,同时为父母的豁达知命、妻子的贤慧坚毅、儿女的庄敬自强和奋发向上感到感恩和骄傲。

另一方面,林卓廷早前披露负责调查元朗“721 事件”的警司游乃强受廉政公署调查,被控涉嫌违反三项《防止贿赂条例》下的“披露受查人身份罪”,原审被判罪成,但上诉得直获撤罪。律政司随后提出“终极上诉”,终审法院定于2月12日开庭审理。终院网站于1月27日发布资讯,指海外非常任法官欧颂律(James Allsop)将参与是次审讯。

据终院网站介绍,欧颂律于2001年获任命为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法官,2008年至2013年担任新南威尔斯州上诉法庭庭长,2013年至2023年担任澳大利亚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去年5月,欧颂律获香港特首李家超任命为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许金山涉谋杀妻女案重审,陪审团一致裁定许两项谋杀罪名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前副教授许金山早年涉嫌通过将注满一氧化碳的瑜珈球放于私家车内杀害妻女,原审被裁定两项谋杀罪罪名成立。法庭后来接纳许金山的上诉申请,下令案件发还重审,许否认两项谋杀罪。高等法院经过逾40天审讯,陪审团于1月14日早上退庭商议近四个小时,最终一致裁定许金山两项谋杀罪名成立,暂委法官祁彦辉(Brian Keith)依例判处许金山终身监禁。

控方开案陈词,指许金山妻子及次女当日被发现在私家车内,及后证实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许当时是医学院副教授,清楚知道吸入过多一氧化碳可以致命,他将瑜珈球放在车内释出一氧化碳,以为是完美犯罪,不会被察觉。

许金山原本由大律师 Andrew J. Raffell 代表,但在审讯期间通过法官向陪审团表示认为自辩对他而言最有利,并获批准辩方法律团队退出案件。许出庭作供期间,称妻子起初对他有婚外情感到不高兴,但后来已经接纳他出轨,两人相处融洽。许又称,认为是妻子或次女将一氧化碳瑜珈球于于车内,强调本案缺乏直接证据证明他毒杀妻女,请求陪审团谨慎考虑所有证据。

不过,控方在结案陈词指出,许妻在事发前一年提出离婚,希望重掌人生,但遭许拒绝。此外,其的家庭医生和密友均认为黄不会自杀。就许供称以一氧化碳灭鼠,控方提出质疑,指许的真正目的是杀妻,并指许是最有动机放置毒气瑜珈球的人。

据报道,许金山庭上闻判时望向陪审团的方向,表现平静。法官问许有没有任何发言时,许回答没有,随后在惩教人员陪同下步入囚室。法官指本案审期长,而且证据复杂,颁令终身豁免各人再任陪审员,并且提到希望各人从中理解陪审团制度对香港司法之重要。组织指出,相关法庭记录至今仍在香港司法机构网站上保存,但未来是否一直开放予公众查阅是未知之数,因此组织利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建立资料数据库,一方面确保数据的透明度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一方面作为抵抗审查的一种手段。

2025年1月23日,香港大律师公会于举行周年大会,会上进行执委会换届选举。在没有竞争之下,资深大律师毛乐礼自动当选新一届公会主席。图:Three Verulam Buildings Barristers.

毛乐礼自动当选大律师公会新一届主席

香港大律师公会于1月23日举行周年大会,会上进行执委会换届选举。在没有竞争之下,资深大律师毛乐礼自动当选新一届公会主席,资深大律师许绍鼎及薛日华自动当选副主席。

毛乐礼曾两度出任大律师公会副主席。他于2000年取得香港大律师执业资格,2016年获委任为资深大律师,擅长民事诉讼、公司法、国际事务等领域。2018年至2021年,他担任高等法院暂委法官,2021年10月获委任为原讼法庭特委法官。

毛乐礼等新一届执委在周年大会后会见传媒。毛指出,今次换届有约四分之三委员留任或再次当选,反映公会团结一致,公会不会改变以维护法治和司法独立作为核心价值。毛提到,社会上有声音指今年是香港专注发展经济的一年,他认为经济与法治没有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可以确保香港长期稳定。他重申,公会作为专业团体,未来会继续在重大法治议题上发声。

谈到目前香港终审法院的海外法官进一步减少到6人,毛乐礼认为不会影响终院的工作。毛称明白到一些因素对聘任海外法官构成挑战,但公会依然对委任新的海外法官感到乐观。

关于《港区国安法》,毛指相关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行使权力时越要小心。不过,他未有正面回应《国安法》实行以来当局有否合理行使权力的提问,仅指当中涉及判断,包括政治判断。

民间组织建立“反修例运动”案件数据库,指担心相关法庭纪录未来不对公众开放

亚洲研究组织“韧性创新实验室”(Resilience Innovation Lab, RIL)于1月发布香港“反修例运动”相关案件的数据库,当前数据涵盖时间段为2019年6月9日至2024年年中。

该组织指,香港法庭在五年间颁布了近3000个涉及“反修例运动”的刑事裁决,判词记录了官方对运动的描述、法庭定罪与否的理由、相关刑事法例起诉和定罪的推论等,文本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据组织介绍,数据库资料通过至少两个独立来源的验证,首先是由记者、法律系学生等亲身出席法庭审讯而收集和汇整的资料,再由组织内部研究人员随机抽样,以交叉验证方法进行“三角验证”,另有直接从香港司法机构网站提取的裁决和判词资料。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