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迷笛音乐节“盗窃”风波:地域黑与“警察效率高”,还有摇滚剩下么?

以前是迷笛躲警察,现在成了警察躲迷笛。
2023年9月30日,南阳迷笛音乐节。图:迷笛官方微博
大陆 政治 音乐 风物

一、“没文化”的村民给“有文化”的小布尔乔亚出了一道超纲题

9月29日至10月2日,中原迷笛音乐节(以下简称“南阳迷笛”)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绿野独白”演出现场举办。10月2日下午,迷笛音乐学校校长、迷笛音乐节创始人张帆在接受《南阳日报》采访时,称这次音乐节“太成功了,“创下了迷笛30年47届音乐节的最高票房纪录”。然而到了10月3日,却有大量乐迷在露营区丢失了物品。这些物品覆盖了从最低级到最高级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帐篷、睡袋、露营车,苹果手机、平板电脑、银行卡、现金,“满满写了一本的日记本”、“2015年到现在的迷笛手环”、“十几年来和家人的照片”,“千里迢迢奔赴南阳的人最深的牵挂”,“我的热情”、“我的激情”。

但这一行为又被“偷”东西的人否认是“偷”。网络流传的视频中,一位正在“偷”东西的女人义正严辞:“不是俺拿的”,“那边根本没人你知道不知道”。据现场歌迷称,这些村民“上到70岁的大妈大爷,下到10岁的小孩“,还开了不少电瓶车、三轮车和卡车,直接搞得“营地里到处都是志愿者和警察在逮村民的三轮车”。即使在音乐节丢东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却有不止一位乐迷称,这么严重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村民们给乐迷们出的这道超纲题被发到社交媒体上,导致了一个叫 #南阳音乐节盗窃事件的最大启示# 的微博热搜出现,引来了“理中客”们争着抢答。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17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中國文化,博中精深,來到這時代,偷呃拐騙,出神入化~

  2. 过于情绪化了朋友..

  3. 这篇文章真的很微博

  4. 哈哈哈,很幽默!

  5. 这篇文章就是骂得好哈哈哈

  6. 这文章质量也太差了

  7. 文章太差了,冷嘲热讽一顿就能算在“评论”“深度”里了?

  8. 这可不是在普及什么法律知识,显然是讽刺。

  9. “反正他们也只敢在音乐节喊喊下台了”。好骂!

  10. 这篇文章太差了,宛如微博发言

  11. 那条讲荷兰的微博难道不是反讽吗。。怎么变普及法律知识了

  12. 「不是歡迎笛迷的南陽人乾的」
    幹-乾 繁簡轉換低級錯誤⋯⋯

  13. 这篇文章像是把政治娱乐化了,不是很提倡这样的行为。

  14. 凡事都归因到公权力身上也不是不行,但实在是搞不懂作者梳理了一大通迷迪历史跟落点有啥关系。
    而且最后落到迷迪不行、观众不行、公权力不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怪怪的。

  15. 虽然我和作者的观点有几处重合,但是,这篇文章写得也太糟糕了,简直像是我微博里才应该出现的内容,缺少思考和条理,情绪化语言的滥用以致于完全没资格作为一篇严肃的评论被看待。

  16. 第一段看到马斯洛需求我就蚌埠住笑了

  17. 哈哈哈给大家展示了一下此地的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