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半,中国大陆进入春运返程高峰。封城、核酸、健康码、大白、非必要不XX,正迅速地成为过去。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戏剧性转折,将动态清零扔进了故纸堆。正常的生活在感染海啸过境之后,以报复性的姿态回归。三年的记忆和创伤,被暂时搁置。
在假日的余韵散尽之前,端传媒回访了7位普通中国人,覆盘过去一年他们的生活与情绪。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有普通白领、生鲜店老板、房地产高管、资深猎头、外贸和文化行业从业者。回望2022年,封控导致的经济萧条严重干扰和打击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少有的幸存者在偶得的“小确幸”中收获了幸福。但无论乐观与否,对于2023年,他们都不敢有太高期待。观望和维持,是他们对新一年的共通态度。
餐饮、生鲜店老板娘 山东 年收入15万~20万元
有对年轻的两口子以前花钱不眨眼,现在每次都买特价菜。
疫情三年,中式快餐店干了三年。不挣不赔。因为我的快餐店比较小,如果是大店肯定要赔钱。第一年生意特别好,夏天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五六千块钱以上,冬天稍微差一点,两三千块钱那样。快餐店利润大一些,能到30%左右。一年差不多二三十万。2022年没有赚到钱。每个月给工人开完工资、交完水电物业费,就剩不下钱了。11月快餐店不干了,转出去了。
生鲜店和快餐店离得很近,干了6年了,现在一年的流水有100来万,利润15%-20%。生鲜店按年租13万多元,因为疫情给我降了房租,之前近16万。
这两个行业都是辛苦钱,一般人干不了,吃不了这种苦。我每天早上5点前起床去批发市场拉货,晚上最晚9点半下班,回到家就开始订货,12点睡觉。
生鲜店除了日用品,肉、蔬菜、水果、调料、熟食等吃的东西都有。开了6年包括疫情3年,一直赚钱。一个人可以不下馆子,不买别的东西,但必须要吃饭。
疫情第一年收入很可观,大家手里边还是有点钱的。再加上尽量都不想出门,所以特别舍得花钱。第二年就比第一年差一点了。到了2022年,就差了很多。
生鲜店靠近外国语学院,学费很高,我们面对的都是稍微高端一点、消费高一些的客户。没有疫情的时候,他们买东西从来不看价格,想吃就买,那时候什么榴莲、山竹那种特别贵的水果卖得很好。但是差不多从2021年开始,只要价格超过二三十块钱的水果都卖得很慢。他们结账时会说怎么那么多钱,以前不会这样。2022年更为明显,花钱更心疼。
有很多顾客跟我特别熟,去了就和我聊天,他们做生意的很多都倒闭了,特别难干,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少贷款。因为疫情原因不能正常生产、正常发货。很多行业不让开门,东西卖不出去,厂子就放假,最后实在撑不下去,就倒闭了。
在这边买房子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贷款买的。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这些人身上。很多年轻人来我这儿刷花呗、借呗套现,因为没有钱买东西,没有钱还贷款了。有人降薪,有人丢了工作,有人做生意倒闭了。有对年轻的两口子以前做校外辅导,花钱不眨眼那种,现在每次去我家都买特价菜,有时候甚至50块钱都刷不出来。现在她老公去外地开大货车了。
放开了以后,对于未来,感觉看到希望了。2022年心里特别没底。疫情这几年虽然在赚钱,但是特别不开心,老感觉挺难过的,天都是灰暗的,因为生活不正常,什么都不正常。2023年希望一切都恢复正常,大家都尽快好起来。
资深猎头顾问 北京 年收入50万元
职位少了1/2,但求职的人不少反多。
我和团队服务的客户主要是新能源车以及网红新消费两个领域。2022年我们整体的业绩目标,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没有达成,这在猎头行业也比较普遍。2021年我的奖金加上薪资差不多100多万。2022年减半,只有50万左右。
2021年能超额完成业绩主要是因为疫情封控不像2022年那么多、那么严,所以和候选人以及客户沟通比较顺畅,节奏比较紧凑。新能源车这些明星企业在2021年的招聘量还是蛮大的,因为它们代表了新的赛道,很多传统车企的人想进入新能源车赛道。所以是双向的,行业也好,人也好,都是想往里进。
2022年春节之后,整个市场就开始出现不好的迹象,经常会出现企业在最后忽然说这个职位不招了的情况,这在上半年很普遍。我们整个团队一年有五六百位候选人。他们从上一段工作到下一段工作的平均周期是两个月。这是2022年的情况,找工作的周期比往年更长。
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很多人争取同一个机会的情况。以前一个职位,我推3到5个人差不多就能定了,去年下半年可能要推8个或者10个人,才能拿到1个机会。新消费和新能源的职位量比2021年少了1/2,但参与竞争的人供过于求。
2021年跳槽去新能源车的朋友都涨薪10%、20%、30%,2022年是另外一个行情,很多人都是平薪甚至降薪跳槽。很多候选人在心态上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错过了一些机会。再加上2021年年末“双减”,新东方等校外培训巨头出来第一批人,2022年下半年,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大厂一大批被裁员的人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
这些高管也明白了,以前企业的高增长并不一定来源于自身,他们的高薪可能是来自于一级市场投资方给大厂投的钱,不在于他本身的能力,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
现在国家的政策方向是脱虚向实,移动互联网并不是重点,比较扶植的是硬科技赛道。比如,现在国家重点发展一些被国外卡脖子的行业,像芯片半导体。当政策不扶持时,资本又觉得赛道已经非常成熟,很难再产生出一个所谓的独角兽企业,钱也不会往这里去用。
从2021年忽然整个教培行业没了,到2022年打压房地产,都是政策性市场的信号。同样,在国家鼓励一些企业发展的情况下,也会有政策的倾斜。有一个词叫做政策性市场,它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在中国,很多事情并不是按照经济情况来的,还要考虑政策背后的政治因素。
我不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很难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我只是觉得在这样的市场下,候选人要先选准一个赛道,再选准公司,再去考虑其他因素。我会劝一些候选人在考虑职业转换时,把赛道和行业作为第一要素,这样才能有长足的发展,这是我现在新的职业思考。如果行业和赛道是国家所反对的,哪怕这个公司再好,你也要想一想是否要去。
经过2022年,我觉得整个社会发展是看不清的、非线性的,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多。2023年放开,大家整体感觉会比2022年好很多,但到底会好多少,还是有一个疑问在的。
房地产代理公司高层 广东 年收入近100万元
80%、90%的房子都在跌,打工仔没钱买房了。
2022年市场低迷,成交量低。整个开发商都是爆雷、债务危机,代理公司的业务很差,收入减少是肯定的。但没有想到2022年会这么差。我们在2021年预判2022年应该是恢复或者说稳定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我1992年入行,从业今年是31年了。过去10多年,每年基本上税前是300万到500万的收入,2009年至2013年的高峰期接近500万。但是疫情这三年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每年可能只有100万左右,到2022年连100万都没有了。不单是佣金打折、底薪打折。
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这样,如果是普通的一线房产代理,刚入行的直接就离开了,因为他没办法生存。我们公司在2017年最高峰有6000多人,现在可能才2000多人。这三年减员了30%左右,是减员比例最大的时期。
“五一”“十一”两个黄金月,基本上没有大的成交。广州疫情放开后,我们当时以为会有一波小反弹,但恰恰相反。大家都有症状,都不愿意看房买房,所以导致12月份最后一个月的意外,代表市场的楼价和买房人越来越分化。个别楼盘越来越好,最多可以10多万以上一平,但更多楼盘是两三万一平就减价滞销,非常惨淡。支撑这个市场肯定是刚需和改善型用房。
成交量下降最主要原因是经济不稳定和下滑,购房刚需人群收入和预期下降,导致购房意愿减少或者说没钱买房。
有一段时间全国有个断供潮,但是在广州等一线城市没有明显发生。所以我个人认为断供只是阶段性和局部的,是受当地经济影响和政府后来的救市。主要的品牌民企80%都有问题,这跟以前的粗放式发展有关系,暴雷是必然的。国家希望脱离房地产带动经济的这种模式,让房地产只是行业之一,但短时间内做不到。暴雷也是民企,我们没有发现央企暴雷,是吧?国家明面不救市,实际上是托底,也不可能完全不管,因为它是民生问题,但也不会让它活得很好。
价格上的分化在2021年已经开始,2022年更明显。以广州为例,一线城市优质房产不仅能卖而且还卖得不错。很多有钱人或者说有能力的超级改善型买家,他的资金还是要有出入,就必须买一些优质房产作为保证或自用。而且疫情过后,很多消费者的观念也有所改变,身体第一、享受第一,不再只是投资这么简单,我就要买最好的房子来住;还有一种人是,结束了实体经济,赚回几千万就不做生意了,直接作为长远投资,几千万肯定买好房子。这是顶端买家疫情之下的变化。
但80%或90%以上的房子价格都在平稳下降,广州有些外围区域下降幅度惊人,个别区域个别楼盘降幅达到30%,可能之前卖2万,现在只卖14000了。以前是9折或者85折,没有过7折这么严重,也就是说刚需或者普通改善型房子都受到了影响。打工仔他没钱买房了。
我还是相对乐观,2023年肯定比2022年要好。一是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不断来刺激,第二经济环境改善。疫情高峰期过后,它必须要恢复增长。新的一年,我个人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公司稳定,不要倒在黎明前。是看到黎明前的曙光了,但只是曙光,还没有阳光灿烂。
日化用品工厂老板 浙江 外贸停滞、营业额断崖下跌
疫情这几年,经营困难不是设备上有困难,技术上有困难,而是大家需求没那么多了。
工厂2012年12月开始运营,2013年产值600万,2015年2100万,到2019年6000万。2012年开始国内经济应该是进入了快速上升阶段,化妆品、日用品这类快消品也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阶段。各种营销模式、新零售模式都在兴起,促进了各种新品牌出现,工厂就有了很多新的客户,所以营业额一年一年上涨。
我们属于行业中间,赚的相当于加工费,利润率比较低。一个产品的毛利率也就40%左右,纯利润有10%就很不错了。我们主要生产化妆品、消毒用品、日化品、还有就是代工。主要收益来源于产品的销售。2015年之前,我们以外贸为主,大概占全部业务80%以上。
2020年疫情爆发,当时企业还不能复工,二月春节时我们开始调整,转向生产消杀产品。大概三四月份时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我们就接着做出口。当时国外疫情非常严重,对消杀产品需求很旺盛,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和澳大利亚,一直生产到七八月份。做消杀用品这一块,我们收益也不错,2020年产值达到高峰,有1.1亿元。再之后外贸慢慢变少,2021年后外贸几乎全部断了,现在内贸占总业务90%。
在这个过程中,化妆品业务基本停滞。2020年下半年才慢慢重拾这块业务,因为消杀用品的需求在收缩。到八九月份,消杀产品只占生产的20%左右。四月时我就已经有收缩意识,当时说要警惕,原料、包装材料不能太满仓,但是当你全速开进时,订单一个一个涌进来时,根本刹不住车。后来这些多出来的原材料就只能慢慢消耗掉。
回归化妆品困难也很大,原来的合作品牌商不再合作,因为销售下降了,总的需求下降了,化妆用品整个行业都不景气。正常时一个月化妆品业务有三四百万,到2021年一个月就100来万。从2020年八九月份开始,工厂就有不少工人主动离职,觉得你这行不景气了,不行了。
2021年一年都在生产化妆品,消杀用品有生产但不多,因为国内还有零星疫情。我们这种类型的工厂也说不上有什么规划,不是主动跟市场接轨,是相对被动去接单,这意味着没有订单就没有收益。2021年订单数明显下降,原来一笔订单可以给到10万块钱,2021年可能就一两万,因为品牌商不再过多存货。2021年一年的营收是2200万。
2022年影响比较大的是三四月份上海疫情。生产化妆品的很多原料、包装材料都是从上海过来的,货根本就发不出来。刚开始,原料供应商没料到会封控两个多月,所以也没有应变措施,说先等等看,过了这个星期就好了,就一个一个星期这么推,等到真正着急的时候,已经没办法运出来了。
另外一个比较影响营业额的是换新厂。上海解封之后,我们6月份时换新厂,但新工厂生产许可证当时还没办好,6月份停工后生产就先暂停了。2022年营业额是1800万。
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工厂之间差异化不大,大环境直接影响营业额。疫情这几年,经营中的困难不是设备上有困难,技术上有困难,而是需求没那么多了。我们工厂还算好的,有的工厂10条生产线最多开一两条,开工率严重不足,很多就这样倒闭了。
放开后,我当然希望工厂发展能更好。但说实话,我觉得2023年工厂发展态势应该好不到哪儿去,还是要靠整个经济走出低谷来带动快消行业。所以我感觉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比较悲观。但我对行业长远规划还是比较看好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不发展是没道理的,它可能一时停滞,不可能长时间停滞。
医药公司运营经理 北京 年收入约50万元
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其他我都能忍。
2022年下半年,我们经历了三波裁员。我们是总公司新成立的数字化业务,才一年多时间。裁员后,从顶峰时期的250多人到现在50多人。现在就是维持状态。
这两年疫情和经济让我们随时处在焦虑和危机状态下,没办法安静下来。我只有在不断学习(考证)的时候才感觉是平静的。一旦放松两三个月,就会陷入新的焦虑。虽然说这是一个时代里小的插曲,但是于我个人来说,它就是一个重担。
我有35岁危机感。总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35岁被暴力裁员,没有任何沟通、任何补偿就被开掉了。即使有补偿,身边很多人在找一份新工作时,要不就是找个不如意的公司,要不就必须跨行降级才能维持生计。2022年很多人房子断供,甚至从一二线城市回到三四线城市降低支出。
这些不确定性都不断加在我身上,给我的压力都特别大。我距离35岁也只有三年了。这三年时间,我必须更进一步才能得到一个还算可以的位置,保证我的收入能到一定程度,后续生活条件才能有所保障。
我们部门没被裁员的人大多数也没有换工作,现在工作太难找了。部门里95后相对多一点,但他们也已经经历过四五家公司,换过好多个工作。一年都算工作比较久的,有的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了半年多就被开了。虽然只工作了几年,但很多人戏称自己是行业“冥灯”。他们成了一个信号,他们去哪儿哪家公司就不行,或者整个行业就会不行。
我在每一份工作上都有不安感,有焦虑感,这种感觉会推动我不断进步。近几年反而2022年是最顺的一年,这一年工作稳定,终于有了一些以前没有过的储蓄突破,自己和家人的保险也安排好了。
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其他事情我都能忍。我正式步入职场7年,但有5年多都很不顺,导致我觉得即使是2022年,只要有份收入就一直能做下去,可能我的阈值跟别人不一样。
大的环境我并不看好。2022年的这些焦虑,不论是裁员、降薪,还是跳槽艰难对我来说还是存在的。可能由于2022年的消耗,公司2023年的投入会进一步萎缩,没有耐心等待业务再有起色就继续裁员。我只能不断向前,不断提升自己,按照之前的规划及时做调整,应对这些危机。
街道工作人员 广东 年收入约15万元
2022年的感受是很幸福,因为我结婚了。有这种幸福打底,就觉得外面世界再怎么样都没什么。
我不是在编的,属于派遣类。如果是在编人员,基层公务员工资有时比区级、市级要高一些的,因为有基层补贴,所以不存在说街道的人工资低这件事情。
我们派遣制是跟第三方签合同,街道发工资。我是研究生毕业,基本工资9000多元,加上绩效奖金,最后到手是1万多一点。我们没有编制内工作人员的年底奖金。如果每个月评级能拿到全奖,一年总收入在14万到15万之间。涨薪幅度也很小,如果是年度优秀可能第二年基础工资能涨几百块钱。
在编又分成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编制。非在编就是合同制,包括派遣、第三方购买服务等,都属于编外。公务员科一级以前一年有30来万元,根据不同级别,副处之类的要再高一点,可能40万元左右。事业单位编制要少一点,现在可能也就20多万。
但其实每个月到手可能没有那么多,主要靠年底绩效奖金。按照级别,编制内人员每年会有一笔年终绩效,是占一年全部收入的大头。疫情后,我们市连降了两轮薪,绩效全砍了,减了8到10万元。两轮降薪都是编制内。
我的工作是写材料,防疫是一方面,占工作1/3。另外2/3,去年最大的压力是二十大,当时加班很严重。8月底到10月初,基本上连单休都没有,因为临时的事情特别多。平时日常基层防疫,核酸检测还特别严格时,周末怎么也得加一天班,但也还好。防疫把很多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压垮了,街道在社区上一层,我们下面有9个社区,负责几十万居民。街道加上社区的人一共才五六百人。
我觉得工作不能影响我的生活,所以尽量只在工作时间处理这些事情。我个人非常反感这些,看不惯但也习惯了,就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我本身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政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内容简单、时间可控,接受这份工作是不想那么累。我之前在互联网企业,工作压力比较大,那时身体也不太好。
2022年,我总体的感受是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今年我结婚了。我跟我老公才认识一年多,认识一周年时领了证。我之前离过一次婚,现在的老公跟我有共鸣,家庭也非常幸福稳定,双方家庭6个人在一起时非常开心。有这种幸福打底的话,外面世界再怎么样都没什么。我去年的感受就是这样,觉得其他事情真的都不重要。
2023年,我的想法就是要继续保持这种幸福感。
民营博物馆馆长 湖南 年亏损100万元
这几年下来,没有债务缠身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疫情打乱了很多计划。我们是一家汉字主题博物馆,以汉字艺术为主要载体。2018年开馆,2019年很快就进入状态,所以收支最平衡的是2019年,这对于一家民营博物馆是很难得的。
我们主要靠知识付费、文创产品、政府购买服务来“造血”。2019年一过,疫情一来,我们的收支就不平衡了。2021年和2022年营收很少,每年不到100万元,但每年开销200多万元。
2020年,我们计划去英国做展览,在国内开展青少年成长营。当时向银行贷款310万。1月10日银行那边钱刚批下来,刚到位,1月23日武汉就封城了。这笔钱就在账上整整放了一年,每个月还有16000元左右的利息,一年就背了几十万的利息,没有任何收益。
二线城市没有完整的融资贷款系统,贷款能批下来都很不容易。我们一直期待疫情很快就过去,一直在期待,以为二三四个月就过去了。在等待过程中,我们时刻都准备着去干去奋斗,但是一拖就是三年。
2020年上半年基本上没有营收,下半年活跃了很多。年末各政府单位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市场活跃,也分别到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但是整体来说,经济还是没有带起来。2020年后,我们每年做计划都非常被动,所有的计划都要考虑成本,这几年相对来说都比较保守。因为首先要活下来。所以我们不会大量投资开发。这几年很多产业、很多部门都是这样的运营节奏,大家都比较困难,都不会放很多钱去做一个项目,都比较注重整体形势。
2021年当出台“双减”政策,我们正好有资格和内容可以提供服务给学校。像我们这种博物馆机构走进学校其实成本高,收益却不大。疫情一来,我们就不能开课了。疫情严重时,所有校外老师都不能进校,疫情不严重时进校要做核酸检测,检测费用博物馆承担,每位老师做一次核酸是16元,也有32元的。
教育局最终批下这笔钱需要一段时间。可能因为近几年财政比较紧张,批这笔钱不会很快,但相对于其他主体,我们还算快。有的企业2021年的资金,政府到了2022年还没给。走进学校其实也不赚钱,我们是像做一个公益项目去做。2021年营收状况相比来说的确好一些,但其实开销、费用又高一些。80%的人都是参加免费项目,只有20%的人会参加付费项目。
2022年疫情波动更大,我们也没有国际规划,就想着去拓展国内业务、线上业务,想把产业搬到线上去。2022年,我们进学校的研学项目没开,是教育局的决定。这一年长沙疫情管控6次,像我们公共场馆就会闭馆,学校会更加考虑这个因素。
博物馆最大的难题是,大家不消费了,来了之后没有付费参加活动或者买文创产品,这也跟我们整年比较保守的状态有关。整个经济没有流通,没有现金流,就很被动。
回顾这三年,疫情对博物馆最大的影响是放慢了脚步,整个团队都不那么敢放手去做了。前一段时间我们还说,大家“阳过”之后,觉得活着就好,活着很幸福,没有人来催你的债、催你的钱,以至于让你不能正常生活。这几年下来没有债务缠身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能问一些社会底层或者年轻人的观点吗?你这问的大多数都是中高收入,没什么代表意义。
看到那个非编街道办就该知道在中国的终点了
每次看到赛道这个词都很不舒服,好像人生是一场到死为止的竞争,只要你在主要赛场上失利,生命就毫无意义了。
感觉标题和内容预期有些出入。如madlex提到实际内容本文更反映行业现状。而采访人员7位中,包含 老板娘、资深顾问、高层、老板、经理、馆长均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相应行业内收入处于金字塔高层的人物。 标题和小标题提及收入和具体数字,显然与读者的期待有所脱钩。
本文更多地應是想反映行業的狀況。
看完感觉比知乎的人均年收入还高,全世界只有我还没有脱贫😂
這幾個人的代表性沒有那麽高吧
你问的都是什么几把人
2022是奴隸韮菜,2023也繼續是奴隸韮菜,沒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