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我,一定会买理科太太的咨商笔记,”任职台湾网路新媒体的资深记者王颖芝,四年前开始接受自费心理咨商,不过,对她来说,找到合适的咨商心理师并不是容易的事。
以讲解知识型主题走红的台湾YouTuber“理科太太”陈映彤,去(2022)年12月,与线上教育平台Hahow合作推出“理科太太的咨商笔记”线上课程,并在募资文案称,理科太太以“接受咨商100小时”的学姊身份分享咨商经验,并提供方法供消费者自我觉察。
王颖芝便是被理科太太的咨商笔记文案打动的一员。但是已有几年咨商经验的她,在细看募资内容后,很快地感到不对劲:这样的线上课程似乎有踩线的疑虑。
除了受舆论质疑,心理专业工作者也纷纷发声指出,理科太太并非心理师,却推出疑似提供咨商服务的商品,恐怕将误导消费者。其中,课程介绍文字更提及“咨商”、“自我觉察”等专业用词,并附上“自评表”供消费者检核,这些讯息更被质疑违反《心理师法》。在风波四起后,主管机关台北市卫生局也指出,若内容推出后有违法疑虑,将介入调查。
课程募资在2022年12月1日上线,累计有2,700名消费者购买,然而在面临舆论强力质疑下,同月21日,课程团队宣布停止课程,将退费给消费者,并将内容调整后免费释出在Podcast上。理科太太声明表示,选择不再让盈利与否、未知的内容模糊初衷;她也不认为“咨商笔记”内容可以取代心理专业,而是鼓励大家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师。
找到“对的”心理师不是件容易的事
实习的心理师姊姊没大我几岁,半小时的心理咨商,要跟陌生人谈论私密的心事,我觉得很尴尬。
2013年,王颖芝还在政治大学就读硕士班,当时她因为被男友劈腿的阴影,自觉状态不佳,找上学校的身心健康中心协助,即便学校提供完全免费的资源,但王颖芝坦言,“实习的心理师姊姊没大我几岁,半小时的心理咨商,要跟陌生人谈论私密的心事,我觉得很尴尬。”
王颖芝说,咨商师告诉她接下来还有八次的咨商,“我当下很震惊,同时又有课业压力,就再也没去了。”不过她事后却感到后悔,因为学校“免费”提供的咨商资源,在脱离学生身份后就再也没有了。
过了两年,王颖芝再次察觉到自己有咨商需求,她向政府单位叩门,到台北市联合医院的心理咨商门诊挂号,一次费用是250元新台币,然而咨商时间仅有半小时,王颖芝还来不及说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心理师就提醒时间快到了,“心理师急著给我建议,当下就是觉得听不懂,也很抗拒。”她前后只去了三次咨商,后来因为约诊困难而停止。
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往往在遭遇重大事件时再度被唤醒,王颖芝曾试著解决当下的痛苦,即便想要解方,但问题往往难以马上解决,导致她出现两种复杂、矛盾的思绪:因为正在受苦,所以认为心理师所说都是对的;但她又不愿承认是自己不好,进而否定心理师所说。
她现在仔细回想,当时心理师给的建议是正确的,只是彼时的她心理不够强壮、状态又不好,与心理师缺乏长期默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回馈。
直到2018年,王颖芝找上自费咨商,一次咨商费用为2,500元,心理师用温柔同理的方式进行咨商,持续了两年多,逐渐让她心灵茁壮起来。不过,她仍同时尝试了另一种风格的咨商:另名心理师以犀利、直接的谈话方式,让她学会在对话中建构更清晰的思路,然而,后者费用达3,600元。三次的咨商下来,让王颖芝坦言吃不消,虽还想持续咨商,但存款见底的她也只得放弃。
“我也是累积超过100小时的咨商时间,”王颖芝笑说,自己也跟理科太太一样,也算得上是“学姊”了。
目前在台湾进行心理咨商有三种模式:自费、健保补助及免费。自费是透过私人的心理咨商院所,由民众自行约诊,时间为一个小时,费用在1,600至4,000元不等。
而健保补助则是透过各县市社区心理咨商服务或医疗院所,预约心理咨商,时间为30分钟到50分钟,费用为250至500元不等,不过,有次数限制,多为6到12次。免费资源则是透过大专院校的心辅中心,或是特殊个案向县市卫生局约诊。
由于健保补助的资源有限,多数要等待数月到半年之久,端传媒2022年12月曾致电台北市心理卫生中心询问,接线人员表示,一个月内的咨商服务已约满,下个月也无法保证能否预约到理想时段。
实际上,假设民众有急切需求,在台北市也可透过心理卫生专线(02-33937885)即时求助。台北市卫生局心理卫生科长陈小燕回复端传媒询问时表示,该专线设有专业心辅员,24小时都能即时回应。
不过,线上专线仅救急,并非咨商,透过政府补助转介的心理咨商也仅提供约六次的服务。陈小燕指出,由于资源有限,政府对弱势与高关怀个案会提供较多次数的咨商服务,但因为有个别差异,因此政府并不会大力宣传。
谁购买咨商笔记?
我会想从她的分享找到方法,而不是从她的方法疗愈自己;那种想要再努力一下、让自己变好的心情,我懂。
即使理科太太的咨商笔记课程引发广大争议,但支持理科太太的粉丝则留言支持,他们写下“从理科(太太)过去的访谈,学到很多,才能有勇气踏进咨商室”、“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条件去咨商”、“课程比起咨商相对便宜”等讯息。
对此,王颖芝说她感同身受,“我会想从她的分享找到方法,而不是从她的方法疗愈自己。”她说:“那种想要再努力一下、让自己变好的心情,我懂。”
咨商心理师郝柏玮则说:“理科太太把自己嵌到一个位置,满足一些想去咨商、却还没行动的人,透过笔记得以一窥咨商的世界。”
他以感冒比喻,“人们知道感冒要去看医生,但还未普遍认识到,心理不舒服也可以找心理师咨商。”郝柏玮认为,台湾社会对咨商还未有足够的认识、政府推广不足、自费的费用太高等都是问题。
除了对咨商的认识不足以外,台湾社会也普遍存在著对心理咨商的刻板印象,认为去咨商就是“心理出问题”。
台湾应用心理学会监事、同时也是Podcast热门节目“哇赛心理学”主持人的蔡宇哲观察到,许多民众难以接受心理出了问题、承认心理有状况,去接受治疗,好像就会被贴上“弱者”、“懦夫”等标签。他指出,会主动进到咨商室的,已经是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的了。
“线上书店前十大排行榜有过半是心理相关书籍,这代表民众有心理疗愈的需求,”他表示,不是民众不愿意进到咨商室,而是心理专业工作者要走出咨商室、进入社区,以白话文让人们理解心理学专业;网红、身心灵老师之所以“成功”,便在于他们照顾到大众的需求。
根据台湾主计处统计,2021年上班族的薪资中位数约为4.2万元,如果以咨商一次2,500元,一周一次的频率来计算,一个月得花上一万元,相当于一名上班族的四分之一薪水,面对心理咨商,并非人人都消费得起。心理咨商费用“高昂”,似乎已是人们普遍感受,但心理师也有话说。
郝柏玮以自己为例说明,他一个小时2,000元的咨商费用,进到他口袋的只有五成,有三成得要支付场地、行政人事等费用,其余两成则是为求精进,自费找督导讨论个案内容等成本,心理师的收入不如外界想像的“高薪”。
郝柏玮解释,在台湾健保制度底下,支持性心理治疗为97点,特殊心理治疗为344点,换句话说,参与健保门诊的心理师进行一次的支持性治疗只能拿到97元。他说,高成本、低收入,正是医院不愿意增加健保心理门诊的原因;对心理师而言,也没有诱因投入健保门诊中。
然而,面对现代人高压的生活,呼吁政府增加心理资源预算的声音逐渐浮现,2021年民众党立委邱臣远召开记者会指出,卫福部在“国民心理健康促进计划”中,人均预算26.84元、国民心理健康促进计划仅占卫生福利部总预算0.03%、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平均由每106万人共享一间。
“一个人26元,连我手上这杯红茶都买不起,”郝柏玮苦笑说,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在心理健康上,不过健保已连年超支,他建议应该以劳保来支付有咨商需求的劳工,甚至比照法律扶助基金会的概念,成立“心理扶助基金会”,让符合资格的人申请心理咨商资源。
不过,虽然心理咨商让民众感觉“所费不赀”,但咨商心理师、咨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媒体公关委员林士杰则说,“当伴侣吵架,会买一只最新的iPhone送对方求和,一次三万元的礼物相当于十多次的咨商费用,咨商比起礼物效果更好,更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林士杰认为,政府已提供不少补助资源,像是在COVID-19期间,也提供医事人员免费六次咨商资源,军警等公职人员也有补助咨商的额度,与其大撒币,不如营造更友善的环境,让民众愿意踏入咨商室。
王颖芝尝试过健保咨商,认为效果不佳,找上自费后,却又难以长期、持续的咨商,她说:“如果要健保补贴全民心理咨商的费用,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健保已经超载,也不可能委屈心理师,我反而认为是台湾社会没有把心理健康放在更前面的位置”。
林士杰提供公费补助与自费咨商的服务,他认为,咨商效果如何,并非肇因健保或是自费的模式差异上,而是健保补助受到“次数”、“时间”等因素限制,在资源有限下,仅能优先处理部分问题,有些状况更需要长年的咨商才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他问:“同样的费用,我们要给一个人使用30次?还是给五个人使用六次?”
最后,王颖芝则提及复杂的咨商心态,她说就算人们有经济能力可以负担自费咨商,但在台湾的氛围下,跨出这一步是很大的门槛,“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去咨商,因为大家不懂怎么被好好对待,这跟华人社会中强烈的阶级、尊卑制度有关,不断强调升学的重要性,却忽略情感教育。”
咨商的界线,伦理的极限
心理师伦理规范,心理师在结束咨商的两年内,不得与个案建立亲密或性关系,而商业合作行为也可能被涵盖其中。
嗅到心灵疗愈商机的不只理科太太,早在她之前,坊间就有许多身心灵疗愈的书籍、课程,甚至是宗教、神秘力量也涉足其中。“跟心理师竞争的不是理科太太,而是宗教、才艺班,理科(太太)只是名气大,又可能有违法争议,才会被放大检视。”林士杰说。
依照台湾《心理师法》规定,取得心理师资格须经国家考试、且心理咨商应在指定处所进行,心理咨商是一项“医疗行为”,非法律所规范的心理专业人士不得进行。蔡宇哲强调,这是“风险控管”问题,心理专业工作者会依据不同个案采取不同咨商方式,“说错一句话,对方可能就自杀了。”
因此,在诸多心理师的发声中,均质疑理科太太文宣中使用“自我疗愈”、“自我觉察”等专业用语有触法之疑虑,更让心理师们不安的是,是理科太太将提供给消费者的“自评表”。“自评表是什么?有专业人士把关吗?怎么评估?适用于她,不代表所有人都适用。”蔡宇哲反问。
站在主管机关的角度,陈小燕表示,理科太太的争议事件将涉及《心理师法》规定:心理咨商的专业资格、咨商要在指定处所、非专业者不得广告。陈小燕重申,主管机关不建议课程文宣使用“教学”,若使用“分享”的方式应该较为妥当。她强调,个案差异性很大,一套方式难以适用所有人,如果民众有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寻求专业协助。
一名不愿具名的心理专业工作者则追问,理科太太与Hahow在放弃募资后的声明根本没有具体回应心理界的疑问:自评表等工具的专业性何在?团队如何进行风险控管?放上Podcast的内容换汤不换药,同样会让高风险的接收者的危险因子提高。
2020年,一名在台中任职高中教师的谢姓男子在脸书上经营“注册组长”粉丝专页,他发文自称心理学专家,却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在家中开设心理咨商工作室,收费2,500到3,000元不等,经民众举发后,台中地检署依违反《心理师法》起诉。
“注册组长”之所以受到关注,在于他在粉专上刊登“她被性侵的原因”一文,文中描述一名遭下药性侵的女高中生向他求助,他分析女学生遭性侵是因为“穿太少”,罪犯的动物性因而被触发,最后更建议女性的衣著要妥当。
这篇贴文在社群上被大量转载与批评,谢男无照咨商的事也因而被网友揭露。此案在2022年底,遭台中地方法院判处五个月徒刑,得易科罚金15万元,缓刑两年,谢男需向公库支付三万元,并没收所有犯罪所得。
林士杰认为,理科太太宣称“我不是心理师,也没有要进行咨商”等声明并不能让她免责,而是要看实际内容是否触法,“注册组长”的案例正为显例。
他认为,理科太太也不愿从治疗者的位置下来,单纯当一名分享者,而咨商笔记的宣传文案更游走法律灰色地带。
就像是,理科太太提及她与“自己的心理师合作”,林士杰则指此已有违心理师伦理。心理师伦理规范,心理师在结束咨商的两年内,不得与个案建立亲密或性关系,而商业合作行为也可能被涵盖其中。
网路法律新媒体“法律白话文运动”分析指出,理科太太可能违反《心理师法》中规范的医疗广告,其文宣影射了教导心理咨商以及透过教学达到心理治疗效果,像是心理密医。执业律师、法律白话文运动站长杨贵智表示,是否违法得从实际行为来认定,免责声明并不会有实质效果。
杨贵智认为,人们应该从这起争议学习“尊重专业”,“专业”代表要为有需求的人负起责任,无论是律师还是心理师,都有公会做监督,民众若认为对方有违反伦理、及法律的疑虑,都可以向上级单位申诉。
在事件延烧时,杨贵智收到了许多网友的讯息,“咨商很贵,我想透过一千多元的课程看看咨商在干嘛?”他反问:“理科太太的课程,真能让受众理解完整的知识吗?”
杨贵智指出,“她宣称不是咨商,却吸引了想要咨商的受众,这样的商业手法明显做了错误引导。”不过,在此事件中,他提醒,最该负起责任的是Hahow,“以教育为主的平台却用不专业的人来教课,如果出事了,他们该怎么负责?”
对于外界的批评,理科太太却在第一时间于粉专回应“酸民惦惦啦”(编按:惦惦,台语斥令要人安静之意,泛指要人闭嘴),引发了更激烈的正反舆论;更有意见认为,心理师们是酸葡萄心态,见不得理科太太的课程大卖,反过来攻讦理科太太商业上的“成功”。
在台湾,要成为一名执业心理师必须先有硕士资格,才能参与心理师执照国家考试;考取执照后,还需经过一年的无薪实习(编按:部分医疗院所会提供实习生车马费),郝柏玮感叹:“超过1500小时的实习时间,好像比不上100小时的咨商。”
不过,郝柏玮也强调,理科太太愿意分享她的咨商经验是好事,对于推广心理学也很有帮助,像是YouTuber阿滴也曾出书分享他罹患忧郁症及咨商的历程,看看别人的分享,对于有需求的民众来说是好事。
蔡宇哲则反思,“为什么民众愿意掏钱给网红、宗教人士?因为他们可以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沟通。”他说,心理咨商可能不被当成一门专业,但事实上也不只是跟人聊聊天而已,心理学界不断将专业知识、术语灌输给心理师,却忽略了心理师要沟通的对象是一般大众,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是心理师的重要技能。
蔡宇哲呼吁,心理学界要走出象牙塔与诊间,走进社区、服务民众。
心理健康需要社会“一起”面对
如果听到朋友在咨商,能给予一句“那满好的”,或是分享自己咨商的经验给亲友,肯定比理科太太的推广来的有用。
作为曾经渴求帮助的人,王颖芝知道自己相对有资源、也愿意接受协助,但同样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持续向心理师敲门。
她认为,咨商笔记的风波,反映台湾社会急需心理健康的普及资讯。“理科太太教大家怎么找适合的心理师,怎么让自己疗愈,但这应该是政府、专业者来告诉大家的。”
“我们从小就知道,考试考不好,可以去补习班加强,但没人教我们,人际关系不好怎么办?内心痛苦要找谁?”郝柏玮说,台湾人不愿明说内心的痛苦,不愿承认心理生病,“受苦的人在哪里?在庙里、在教堂里,在户政事务所内、在法院中……。”
“咨商真的称不上是愉快的过程,我见过有人拚命去上健身课,以为有更好的身材就会有自信,但实际上是他根本不喜欢自己;我也看过有拖延症的人去上管理时间课程,以为这样就学会分配时间,但追根究底,他们不喜欢自己、有拖延症的背后一定有原因。”
林士杰说,如今人们普遍独自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能一起面对,就会变得比较不困难一些。
“如果听到朋友在咨商,能给予一句‘那满好的’,或是分享自己咨商的经验给亲友,肯定比理科太太的推广来的有用⋯⋯就像碎片般,让我们一块块拼起安全的环境。”他总结道。
【如你或身边亲友有需要,可致电24小时求助热线】
中国大陆: 希望24热线:4001619995
台湾: 自杀防治守护者-安心专线:1925 / 0800-788-99 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
香港: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2389 2222 撒玛利亚会热线(多种语言)︰2896 0000 生命热线︰2382 0000 东华三院芷若园热线︰18281 明爱向晴热线:18288
澳门: 明爱生命热线:28525222(中文)/2852 5777(外语)
這篇報導在理科太太爭議結束後快一個月才出台,其實只是拿爭議當個引子,主旨在於描述台灣心理諮商的環境和難處。還在糾結理科太太爭議的正方反方誰對誰錯,是搞錯方向了吧!
台灣人已經習慣健保提供便宜的醫療,對於要自費心理諮商難以接受。自費心理諮商高價格讓即使有意願的人難以負擔,也是客觀的事實。這種困局只能說難解
是否香港的諮商,和台灣的諮商意思不同?用常理推斷,明顯影片是不能「諮商」。就如將鳳爪排骨視作「鳳」的爪,顯然是消費者的問題。
理科太太的爭議事件,我讀完這篇的收穫是「原來有人會這樣被打動」。
為什麼心理學界不滿、法律界不滿,甚至我有些在諮商的朋友也不滿,有些意見根本無視專業學界不滿的原因,直接把專業工作者的不滿導向「專業傲慢」,這真的是可以省省力氣了。
台灣輿論空間上對於理科太太的是與非已經有不少的討論,也已有相關定見,如果有網友認為理科太太沒問題,那為何最後好學校也要選擇下架?
再強調一次,爭議點根本不在最後的內容,而是這種具有暗示性的廣告文案,使用專業詞彙、並暗示了諮商的目的。如果有支持者認為這文案沒問題,那就意味著台灣社會沒有大是大非,搞行銷的可以踩線也沒差,畢竟最後要看實質內容。
台灣社會就是這樣,任合事前的批評跟警告都要高喊「看內容」,一堆立法都是災害式立法,沒出事前都沒事,請問出事了,網友要負責嗎?
有網友批評沒有指出到底違反哪一條法,你如果放下你的成見跟情緒,細讀內文,其實在內文都略所提及,還是一定要寫什麼法第幾條第幾款第幾項?這是在寫報導還是寫判決書?
上面幾樓的留言搞不清楚這起爭議的本質,理科太太募資之所以被質疑,在於他的行銷「文案」本身,這篇報導我並未讀到針對「課程內容」討論。
實際上,課程內容本來就已經無關本爭議宏旨,而是行銷用字透過暗示、引導的方式,隱晦間接的挑明「諮商」,不管她的諮商定義為何、實質內容又是什麼,而是這樣的廣告引導,會對消費者有不利影響。不然,要等到買了之後出事才能揪錯嗎?
有些理科太太的支持的如同上幾樓的說法一樣,強調「一個預錄節目要怎麼諮商」?
這種說法就是搞不清楚行銷的操作,甚至會為這樣踩在灰色地帶的辯詞說項,實在令人大感意外。
tawada的留言點出了這次爭議的本質。其實我看完了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問題是貫徹始終卻一直沒能很好地討論和表述的。那就是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計劃滿足購買者的那些需要,以及購買者計劃買這一套筆記滿足他們的什麼需要?這也是tawada提到的缺乏「正方」觀點導致的。導致這篇文章描述了很多台灣心理諮商的背景與困境卻讓人覺得沒能切題的原因:究竟購買者是希望用這套筆記代替諮商?還是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諮商師?
設計者是希望藉此幫助購買者找到合適的諮商師嗎?希望通過什麼方式做到?這樣的方式合適嗎?能幫助需要尋求心理諮商服務的來訪者找到需要且合適的諮商嗎?(最好有些專業意見)這些問題好像都沒有回答。
tawada 的留言講得很棒,我只是稍微有看過這次事件在當時的討論,於是看到本文就很訝異:為何一個月以後發跟一個月以前極為相似的討論?便是因為tawada提出的質疑。
在此引述我一位醫師(醫學界的醫師)朋友的評論:不要總把心理師類比醫師。確實醫師都比較臭屁一點啦,不過跟他們受過的訓練時間相比,心理師的資格就實在不能比,如果要用資格論的角度切入,要注意這裡其實也有很大差異。
同樣是醫師朋友的觀點,他們MD從來不會反對一般的Doctor或者公衛,生醫,生技的人出來寫與醫學沾邊的科普文章,只要他們寫的不是在亂編就行。
感謝 tawada 對另一方的觀點補充,我對心理諮商本身了解並不深,報導文章一路看下來,覺得文章觀點問題不大,看到你的評論才意識到當中缺失之處,謝謝你的補充~
不過,在看過文章和你的補充後,我感覺我還是更傾向反對方一些。我理解中,文中指出理科太太做法「有問題」的觀點,主要還是聚焦在「令人誤解這是諮商」的結果,包含對諮商定義產生誤解,和誤解若當真產生後可能的不良後果;也許理科提供的課程內容真的和「諮商」完全不一樣,但最大的問題本就不是「這是否諮商」(這是執法機關真要提告時才考慮的),而是「這是否容易讓人誤解是諮商」。
正如你提到的「很難想像懂諮商的人認為看影片=作諮商」,就是因為會點進去買的受眾,很可能正正就是「不懂諮商的人」,才是關鍵所在。
其實我理解中,本質上就是宣傳用詞不當啦,立意是好的,但剛好踩在一種灰色地帶上,「分享」和「諮商筆記」,始終後者說法會讓人更有疑慮一些。報導裏該提的都提了,但對受訪者觀點的鋪排可能要重組一下,核心的「令人誤解這是諮商」不太明顯。
(承上則留言)
我想提供幾個此課程「不是諮商」的觀點:
—
—
1. 課程形式是預錄影片,根本不可能執行「諮商服務」:
—
諮商需要「心理師和個案建立一種獨特的人際關係,來協助個案處理心理問題」。
而依據已下架的募資網頁(可以搜尋到截圖),這課程是一套「150 分鐘的預錄影片」,從頭到尾觀眾只能聽理科單向傳達資訊,資訊內容是談些心理學基本觀念(大家可以去搜當時公布的課綱)。
上課過程就是看影片,無法建立講師和個案的人際關係,無法進入個案自身的問題。甚至不是直播或線上會議,沒有和講者一對一談話的機會。很難想像懂諮商的人認為看影片=作諮商。
—
—
2課綱內容:更接近心理學科普
—
作者質疑「課程介紹文字提及『諮商』、『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詞」,我幫大家還原一下還有哪些「專業用詞」:依據課綱,她還會講卡普曼三角、依附理論、愛情三元論等等,實際上就是分享幾個她學到可以用來自我覺察的心理學概念,最後一單元是理科與自己的心理師對談「進入諮商室之前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挑選心理師等,幫助你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持續前進。」除了最後一單元的內容比較少見,其他都是已經有一大堆文章、影片在介紹的心理學基本觀念,不懂為什麼作者談之如黑魔法,如此諱莫如深。
實質內容上,這課更接近一部稍長的心理學科普影片,跟「諮商服務」沾不上邊。我相信大部分論者都是看到課名有「諮商筆記」四個字就開槍,根本沒詳讀課綱內容。
—
—
3 到底「可能」涉及哪些法條?
文中寫了好幾次「違法疑慮」,為何不寫出具體法規來對照事實、逐條檢視?此事件最可能涉及的有三條:《心理師法》的第5條、第27條、第42條,規定只有取得心理師資格者,才可以:(5)自稱諮商心理師、(27)作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的廣告、(42)執行諮商心理師業務。
—
以法規對照事實:理科從未聲稱說她是心理師、不構成(5);心理學科普教學或諮商經驗分享依法並非「心理師業務」,不構成(42),與此相關的廣告自然就沒有違法(27)。
—
為什麼受訪的律師說「是否違法得從實際行為(aka 開課後的內容)來認定」、主管機關說「若內容推出後有違法疑慮,將介入調查」?因為課程當時還在募資預購,開課內容未知,執法者當然不敢代業者保證未來內容推出後不出問題。這也代表,當時他們判斷已公開的資訊還不構成違法(可以去查當時主管機關受訪新聞),否則鬧這麼大,主管機關早就表態或裁罰了。
—
「違法疑慮」其實說的是:目前還不違法,但如果開課後「是諮商」,就違法,而「不是諮商」的觀點我在上面已經說過。「自評表疑慮」同理,心理學界好像對「什麼什麼表」特別敏感,但你其實可以抓出課綱中任何一個小標題問同樣的問題「這是什麼?怎麼評估?有專業人士把關嗎?」,然後因為預購中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無法實質討論,最後依舊只能訴諸資格論:理科不是心理師,出來講心理學就是容易出問題。
(承上則留言)
我只例舉一個正方論點,也是這篇報導迴避掉的根本問題:這課程真的有「類似」諮商嗎?哪裡像、哪裡不像,論述在哪?
—
這篇報導簡述了事件背景,接著就開始討論諮商個案故事、台灣諮商現狀、諮商費用、甚至搬出行為完全不同的「在家中開設心理諮商工作室」無照諮商案件來類比…… 等一下,整件事核心爭議不就是「理科說非諮商,心理界懷疑是諮商」,才吵起來的嗎?
——作者沒有先論證為什麼懷疑這個課「是諮商」,全篇討論根本沒意義啊。
—
關於這點,作者只寫了兩行:『課程介紹文字更提及「諮商」、「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詞,並附上「自評表」供消費者檢核,這些訊息更被質疑違反《心理師法》。』
我認為這篇比較接近社論,而非報導:作者並未並陳正反方論點,也沒有給予被批評方回應的機會。數了一下本篇的「實際受訪者」共有:
【反理科方】四位心理界人士、一位法界人士(眾所皆知,這次事件罵最兇的就是心理界與法律圈);還有一位有諮商經驗的記者王穎芝(隨手搜尋就發現作者在端的另一篇報導〈使用定位 app 的台灣年輕人〉也同樣訪了王穎芝……每次寫稿都訪問朋友來為自己背書、還佔全篇不小篇幅,會不會太方便了?)
【挺理科方】沒訪問任何人。只引述了官方聲明,及三句理科粉絲的「留言支持」。
不知道作者有沒有試過聯繫事件主角 = 理科太太本人或 Hahow?就算辦不到,至少訪到一兩個支持者不難吧?(畢竟連「不願具名的心理專業工作者」都得到引述了?)
我支持記者有自己的立場,且一篇好報導應呈現正反辯證、藉此讓記者的論點越辯越明,但這篇卻逃避去接觸、探索與作者持論相反的人群,僅僅重述了一個月前網路上反方已經說盡的單一觀點,猶如作者同溫層的社群貼文總整理,實在是很怠惰的寫法。我對端「深度」報導的品質真心失望。
如果看不懂 把角色換成醫生就清晰了 大概沒有人會隨便在網上找非專業人士辦的課程去學習如何醫治自己吧 類似的症狀也不代表病人患的是同一病症 更不代表同一套治療法適合
一般來說分享是不收錢,然後共享大概是一起承擔成本。他這種甚至還是聲稱心得分享。你不會跟別人說分享心得然後要收錢吧?那叫販售點子。
再者他名字叫課程,也提供了評估工具,我覺得代替心理咨詢的意圖是挺明顯的。很多東西不是你說沒有就沒有,要看實際情況(事實)
并没购买也没仔细研究这课程,但当时知道理科太太要出心理咨询的课程的时候觉得还是件挺好的事情。理科太太回归之后做的一系列访谈都很好,当时觉得如果她能通过课程让大家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是很好的。不过现在看来,理科的确是有违法的可能性,当时如果的确是按照分享的角度来宣传的的话,应该会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