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諮商筆記」募資打動了誰?為何引發爭議?

「理科太太宣稱諮商筆記不是諮商,卻吸引了想要諮商的受眾。」
電腦上顯示理科太太「諮商筆記」網頁。
台灣

「四年前的我,一定會買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任職台灣網路新媒體的資深記者王穎芝,四年前開始接受自費心理諮商,不過,對她來說,找到合適的諮商心理師並不是容易的事。

以講解知識型主題走紅的台灣YouTuber「理科太太」陳映彤,去(2022)年12月,與線上教育平台Hahow合作推出「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線上課程,並在募資文案稱,理科太太以「接受諮商100小時」的學姊身份分享諮商經驗,並提供方法供消費者自我覺察。

王穎芝便是被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文案打動的一員。但是已有幾年諮商經驗的她,在細看募資內容後,很快地感到不對勁:這樣的線上課程似乎有踩線的疑慮。

除了受輿論質疑,心理專業工作者也紛紛發聲指出,理科太太並非心理師,卻推出疑似提供諮商服務的商品,恐怕將誤導消費者。其中,課程介紹文字更提及「諮商」、「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詞,並附上「自評表」供消費者檢核,這些訊息更被質疑違反《心理師法》。在風波四起後,主管機關台北市衛生局也指出,若內容推出後有違法疑慮,將介入調查。

課程募資在2022年12月1日上線,累計有2,700名消費者購買,然而在面臨輿論強力質疑下,同月21日,課程團隊宣布停止課程,將退費給消費者,並將內容調整後免費釋出在Podcast上。理科太太聲明表示,選擇不再讓盈利與否、未知的內容模糊初衷;她也不認為「諮商筆記」內容可以取代心理專業,而是鼓勵大家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師。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網頁。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網頁。

找到「對的」心理師不是件容易的事

實習的心理師姊姊沒大我幾歲,半小時的心理諮商,要跟陌生人談論私密的心事,我覺得很尷尬。

2013年,王穎芝還在政治大學就讀碩士班,當時她因為被男友劈腿的陰影,自覺狀態不佳,找上學校的身心健康中心協助,即便學校提供完全免費的資源,但王穎芝坦言,「實習的心理師姊姊沒大我幾歲,半小時的心理諮商,要跟陌生人談論私密的心事,我覺得很尷尬。」

王穎芝說,諮商師告訴她接下來還有八次的諮商,「我當下很震驚,同時又有課業壓力,就再也沒去了。」不過她事後卻感到後悔,因為學校「免費」提供的諮商資源,在脫離學生身份後就再也沒有了。

過了兩年,王穎芝再次察覺到自己有諮商需求,她向政府單位叩門,到台北市聯合醫院的心理諮商門診掛號,一次費用是250元新台幣,然而諮商時間僅有半小時,王穎芝還來不及說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心理師就提醒時間快到了,「心理師急著給我建議,當下就是覺得聽不懂,也很抗拒。」她前後只去了三次諮商,後來因為約診困難而停止。

原生家庭造成的創傷,往往在遭遇重大事件時再度被喚醒,王穎芝曾試著解決當下的痛苦,即便想要解方,但問題往往難以馬上解決,導致她出現兩種複雜、矛盾的思緒:因為正在受苦,所以認為心理師所說都是對的;但她又不願承認是自己不好,進而否定心理師所說。

她現在仔細回想,當時心理師給的建議是正確的,只是彼時的她心理不夠強壯、狀態又不好,與心理師缺乏長期默契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理解他們的回饋。

直到2018年,王穎芝找上自費諮商,一次諮商費用為2,500元,心理師用溫柔同理的方式進行諮商,持續了兩年多,逐漸讓她心靈茁壯起來。不過,她仍同時嘗試了另一種風格的諮商:另名心理師以犀利、直接的談話方式,讓她學會在對話中建構更清晰的思路,然而,後者費用達3,600元。三次的諮商下來,讓王穎芝坦言吃不消,雖還想持續諮商,但存款見底的她也只得放棄。

「我也是累積超過100小時的諮商時間,」王穎芝笑說,自己也跟理科太太一樣,也算得上是「學姊」了。

目前在台灣進行心理諮商有三種模式:自費、健保補助及免費。自費是透過私人的心理諮商院所,由民眾自行約診,時間為一個小時,費用在1,600至4,000元不等。

而健保補助則是透過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或醫療院所,預約心理諮商,時間為30分鐘到50分鐘,費用為250至500元不等,不過,有次數限制,多為6到12次。免費資源則是透過大專院校的心輔中心,或是特殊個案向縣市衛生局約診。

由於健保補助的資源有限,多數要等待數月到半年之久,端傳媒2022年12月曾致電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詢問,接線人員表示,一個月內的諮商服務已約滿,下個月也無法保證能否預約到理想時段。

實際上,假設民眾有急切需求,在台北市也可透過心理衛生專線(02-33937885)即時求助。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長陳小燕回覆端傳媒詢問時表示,該專線設有專業心輔員,24小時都能即時回應。

不過,線上專線僅救急,並非諮商,透過政府補助轉介的心理諮商也僅提供約六次的服務。陳小燕指出,由於資源有限,政府對弱勢與高關懷個案會提供較多次數的諮商服務,但因為有個別差異,因此政府並不會大力宣傳。

諮商心理師郝柏瑋。
諮商心理師郝柏瑋。

誰購買諮商筆記?

我會想從她的分享找到方法,而不是從她的方法療癒自己;那種想要再努力一下、讓自己變好的心情,我懂。

即使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課程引發廣大爭議,但支持理科太太的粉絲則留言支持,他們寫下「從理科(太太)過去的訪談,學到很多,才能有勇氣踏進諮商室」、「不是每個人都有經濟條件去諮商」、「課程比起諮商相對便宜」等訊息。

對此,王穎芝說她感同身受,「我會想從她的分享找到方法,而不是從她的方法療癒自己。」她說:「那種想要再努力一下、讓自己變好的心情,我懂。」

諮商心理師郝柏瑋則說:「理科太太把自己嵌到一個位置,滿足一些想去諮商、卻還沒行動的人,透過筆記得以一窺諮商的世界。」

他以感冒比喻,「人們知道感冒要去看醫生,但還未普遍認識到,心理不舒服也可以找心理師諮商。」郝柏瑋認為,台灣社會對諮商還未有足夠的認識、政府推廣不足、自費的費用太高等都是問題。

除了對諮商的認識不足以外,台灣社會也普遍存在著對心理諮商的刻板印象,認為去諮商就是「心理出問題」。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監事、同時也是Podcast熱門節目「哇賽心理學」主持人的蔡宇哲觀察到,許多民眾難以接受心理出了問題、承認心理有狀況,去接受治療,好像就會被貼上「弱者」、「懦夫」等標籤。他指出,會主動進到諮商室的,已經是對心理學有基本認識的了。

「線上書店前十大排行榜有過半是心理相關書籍,這代表民眾有心理療癒的需求,」他表示,不是民眾不願意進到諮商室,而是心理專業工作者要走出諮商室、進入社區,以白話文讓人們理解心理學專業;網紅、身心靈老師之所以「成功」,便在於他們照顧到大眾的需求。

根據台灣主計處統計,2021年上班族的薪資中位數約為4.2萬元,如果以諮商一次2,500元,一週一次的頻率來計算,一個月得花上一萬元,相當於一名上班族的四分之一薪水,面對心理諮商,並非人人都消費得起。心理諮商費用「高昂」,似乎已是人們普遍感受,但心理師也有話說。

郝柏瑋以自己為例說明,他一個小時2,000元的諮商費用,進到他口袋的只有五成,有三成得要支付場地、行政人事等費用,其餘兩成則是為求精進,自費找督導討論個案內容等成本,心理師的收入不如外界想像的「高薪」。

郝柏瑋解釋,在台灣健保制度底下,支持性心理治療為97點,特殊心理治療為344點,換句話說,參與健保門診的心理師進行一次的支持性治療只能拿到97元。他說,高成本、低收入,正是醫院不願意增加健保心理門診的原因;對心理師而言,也沒有誘因投入健保門診中。

然而,面對現代人高壓的生活,呼籲政府增加心理資源預算的聲音逐漸浮現,2021年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召開記者會指出,衛福部在「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劃」中,人均預算26.84元、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畫僅占衛生福利部總預算0.03%、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平均由每106萬人共享一間。

「一個人26元,連我手上這杯紅茶都買不起,」郝柏瑋苦笑說,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心理健康上,不過健保已連年超支,他建議應該以勞保來支付有諮商需求的勞工,甚至比照法律扶助基金會的概念,成立「心理扶助基金會」,讓符合資格的人申請心理諮商資源。

不過,雖然心理諮商讓民眾感覺「所費不貲」,但諮商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媒體公關委員林士傑則說,「當伴侶吵架,會買一隻最新的iPhone送對方求和,一次三萬元的禮物相當於十多次的諮商費用,諮商比起禮物效果更好,更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林士傑認為,政府已提供不少補助資源,像是在COVID-19期間,也提供醫事人員免費六次諮商資源,軍警等公職人員也有補助諮商的額度,與其大撒幣,不如營造更友善的環境,讓民眾願意踏入諮商室。

王穎芝嘗試過健保諮商,認為效果不佳,找上自費後,卻又難以長期、持續的諮商,她說:「如果要健保補貼全民心理諮商的費用,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健保已經超載,也不可能委屈心理師,我反而認為是台灣社會沒有把心理健康放在更前面的位置」。

林士傑提供公費補助與自費諮商的服務,他認為,諮商效果如何,並非肇因健保或是自費的模式差異上,而是健保補助受到「次數」、「時間」等因素限制,在資源有限下,僅能優先處理部分問題,有些狀況更需要長年的諮商才會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他問:「同樣的費用,我們要給一個人使用30次?還是給五個人使用六次?」

最後,王穎芝則提及複雜的諮商心態,她說就算人們有經濟能力可以負擔自費諮商,但在台灣的氛圍下,跨出這一步是很大的門檻,「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去諮商,因為大家不懂怎麼被好好對待,這跟華人社會中強烈的階級、尊卑制度有關,不斷強調升學的重要性,卻忽略情感教育。」

執業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楊貴智。
執業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楊貴智。

諮商的界線,倫理的極限

心理師倫理規範,心理師在結束諮商的兩年內,不得與個案建立親密或性關係,而商業合作行為也可能被涵蓋其中。

嗅到心靈療癒商機的不只理科太太,早在她之前,坊間就有許多身心靈療癒的書籍、課程,甚至是宗教、神秘力量也涉足其中。「跟心理師競爭的不是理科太太,而是宗教、才藝班,理科(太太)只是名氣大,又可能有違法爭議,才會被放大檢視。」林士傑說。

依照台灣《心理師法》規定,取得心理師資格須經國家考試、且心理諮商應在指定處所進行,心理諮商是一項「醫療行為」,非法律所規範的心理專業人士不得進行。蔡宇哲強調,這是「風險控管」問題,心理專業工作者會依據不同個案採取不同諮商方式,「說錯一句話,對方可能就自殺了。」

因此,在諸多心理師的發聲中,均質疑理科太太文宣中使用「自我療癒」、「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語有觸法之疑慮,更讓心理師們不安的是,是理科太太將提供給消費者的「自評表」。「自評表是什麼?有專業人士把關嗎?怎麼評估?適用於她,不代表所有人都適用。」蔡宇哲反問。

站在主管機關的角度,陳小燕表示,理科太太的爭議事件將涉及《心理師法》規定:心理諮商的專業資格、諮商要在指定處所、非專業者不得廣告。陳小燕重申,主管機關不建議課程文宣使用「教學」,若使用「分享」的方式應該較為妥當。她強調,個案差異性很大,一套方式難以適用所有人,如果民眾有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一名不願具名的心理專業工作者則追問,理科太太與Hahow在放棄募資後的聲明根本沒有具體回應心理界的疑問:自評表等工具的專業性何在?團隊如何進行風險控管?放上Podcast的內容換湯不換藥,同樣會讓高風險的接收者的危險因子提高。

2020年,一名在台中任職高中教師的謝姓男子在臉書上經營「註冊組長」粉絲專頁,他發文自稱心理學專家,卻在沒有執照的情況下,在家中開設心理諮商工作室,收費2,500到3,000元不等,經民眾舉發後,台中地檢署依違反《心理師法》起訴。

「註冊組長」之所以受到關注,在於他在粉專上刊登「她被性侵的原因」一文,文中描述一名遭下藥性侵的女高中生向他求助,他分析女學生遭性侵是因為「穿太少」,罪犯的動物性因而被觸發,最後更建議女性的衣著要妥當。

這篇貼文在社群上被大量轉載與批評,謝男無照諮商的事也因而被網友揭露。此案在2022年底,遭台中地方法院判處五個月徒刑,得易科罰金15萬元,緩刑兩年,謝男需向公庫支付三萬元,並沒收所有犯罪所得。

林士傑認為,理科太太宣稱「我不是心理師,也沒有要進行諮商」等聲明並不能讓她免責,而是要看實際內容是否觸法,「註冊組長」的案例正為顯例。

他認為,理科太太也不願從治療者的位置下來,單純當一名分享者,而諮商筆記的宣傳文案更遊走法律灰色地帶。

就像是,理科太太提及她與「自己的心理師合作」,林士傑則指此已有違心理師倫理。心理師倫理規範,心理師在結束諮商的兩年內,不得與個案建立親密或性關係,而商業合作行為也可能被涵蓋其中。

網路法律新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分析指出,理科太太可能違反《心理師法》中規範的醫療廣告,其文宣影射了教導心理諮商以及透過教學達到心理治療效果,像是心理密醫。執業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楊貴智表示,是否違法得從實際行為來認定,免責聲明並不會有實質效果。

楊貴智認為,人們應該從這起爭議學習「尊重專業」,「專業」代表要為有需求的人負起責任,無論是律師還是心理師,都有公會做監督,民眾若認為對方有違反倫理、及法律的疑慮,都可以向上級單位申訴。

在事件延燒時,楊貴智收到了許多網友的訊息,「諮商很貴,我想透過一千多元的課程看看諮商在幹嘛?」他反問:「理科太太的課程,真能讓受眾理解完整的知識嗎?」

楊貴智指出,「她宣稱不是諮商,卻吸引了想要諮商的受眾,這樣的商業手法明顯做了錯誤引導。」不過,在此事件中,他提醒,最該負起責任的是Hahow,「以教育為主的平台卻用不專業的人來教課,如果出事了,他們該怎麼負責?」

對於外界的批評,理科太太卻在第一時間於粉專回應「酸民惦惦啦」(編按:惦惦,台語斥令要人安靜之意,泛指要人閉嘴),引發了更激烈的正反輿論;更有意見認為,心理師們是酸葡萄心態,見不得理科太太的課程大賣,反過來攻訐理科太太商業上的「成功」。

在台灣,要成為一名執業心理師必須先有碩士資格,才能參與心理師執照國家考試;考取執照後,還需經過一年的無薪實習(編按:部分醫療院所會提供實習生車馬費),郝柏瑋感嘆:「超過1500小時的實習時間,好像比不上100小時的諮商。」

不過,郝柏瑋也強調,理科太太願意分享她的諮商經驗是好事,對於推廣心理學也很有幫助,像是YouTuber阿滴也曾出書分享他罹患憂鬱症及諮商的歷程,看看別人的分享,對於有需求的民眾來說是好事。

蔡宇哲則反思,「為什麼民眾願意掏錢給網紅、宗教人士?因為他們可以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溝通。」他說,心理諮商可能不被當成一門專業,但事實上也不只是跟人聊聊天而已,心理學界不斷將專業知識、術語灌輸給心理師,卻忽略了心理師要溝通的對象是一般大眾,良好的表達能力也是心理師的重要技能。

蔡宇哲呼籲,心理學界要走出象牙塔與診間,走進社區、服務民眾。

 諮商心理師林士傑。
諮商心理師林士傑。

心理健康需要社會「一起」面對

如果聽到朋友在諮商,能給予一句「那滿好的」,或是分享自己諮商的經驗給親友,肯定比理科太太的推廣來的有用。

作為曾經渴求幫助的人,王穎芝知道自己相對有資源、也願意接受協助,但同樣也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持續向心理師敲門。

她認為,諮商筆記的風波,反映台灣社會急需心理健康的普及資訊。「理科太太教大家怎麼找適合的心理師,怎麼讓自己療癒,但這應該是政府、專業者來告訴大家的。」

「我們從小就知道,考試考不好,可以去補習班加強,但沒人教我們,人際關係不好怎麼辦?內心痛苦要找誰?」郝柏瑋說,台灣人不願明說內心的痛苦,不願承認心理生病,「受苦的人在哪裡?在廟裡、在教堂裡,在戶政事務所內、在法院中……。」

「諮商真的稱不上是愉快的過程,我見過有人拚命去上健身課,以為有更好的身材就會有自信,但實際上是他根本不喜歡自己;我也看過有拖延症的人去上管理時間課程,以為這樣就學會分配時間,但追根究底,他們不喜歡自己、有拖延症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林士傑說,如今人們普遍獨自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如果能一起面對,就會變得比較不困難一些。

「如果聽到朋友在諮商,能給予一句『那滿好的』,或是分享自己諮商的經驗給親友,肯定比理科太太的推廣來的有用⋯⋯就像碎片般,讓我們一塊塊拼起安全的環境。」他總結道。


【如你或身邊親友有需要,可致電24小時求助熱線】

中國大陸: 希望24熱線:4001619995

台灣: 自殺防治守護者-安心專線:1925 / 0800-788-99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香港: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生命熱線︰2382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澳門: 明愛生命熱線:28525222(中文)/2852 5777(外語)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這篇報導在理科太太爭議結束後快一個月才出台,其實只是拿爭議當個引子,主旨在於描述台灣心理諮商的環境和難處。還在糾結理科太太爭議的正方反方誰對誰錯,是搞錯方向了吧!
    台灣人已經習慣健保提供便宜的醫療,對於要自費心理諮商難以接受。自費心理諮商高價格讓即使有意願的人難以負擔,也是客觀的事實。這種困局只能說難解

  2. 是否香港的諮商,和台灣的諮商意思不同?用常理推斷,明顯影片是不能「諮商」。就如將鳳爪排骨視作「鳳」的爪,顯然是消費者的問題。

  3. 理科太太的爭議事件,我讀完這篇的收穫是「原來有人會這樣被打動」。
    為什麼心理學界不滿、法律界不滿,甚至我有些在諮商的朋友也不滿,有些意見根本無視專業學界不滿的原因,直接把專業工作者的不滿導向「專業傲慢」,這真的是可以省省力氣了。
    台灣輿論空間上對於理科太太的是與非已經有不少的討論,也已有相關定見,如果有網友認為理科太太沒問題,那為何最後好學校也要選擇下架?
    再強調一次,爭議點根本不在最後的內容,而是這種具有暗示性的廣告文案,使用專業詞彙、並暗示了諮商的目的。如果有支持者認為這文案沒問題,那就意味著台灣社會沒有大是大非,搞行銷的可以踩線也沒差,畢竟最後要看實質內容。
    台灣社會就是這樣,任合事前的批評跟警告都要高喊「看內容」,一堆立法都是災害式立法,沒出事前都沒事,請問出事了,網友要負責嗎?
    有網友批評沒有指出到底違反哪一條法,你如果放下你的成見跟情緒,細讀內文,其實在內文都略所提及,還是一定要寫什麼法第幾條第幾款第幾項?這是在寫報導還是寫判決書?

  4. 上面幾樓的留言搞不清楚這起爭議的本質,理科太太募資之所以被質疑,在於他的行銷「文案」本身,這篇報導我並未讀到針對「課程內容」討論。
    實際上,課程內容本來就已經無關本爭議宏旨,而是行銷用字透過暗示、引導的方式,隱晦間接的挑明「諮商」,不管她的諮商定義為何、實質內容又是什麼,而是這樣的廣告引導,會對消費者有不利影響。不然,要等到買了之後出事才能揪錯嗎?
    有些理科太太的支持的如同上幾樓的說法一樣,強調「一個預錄節目要怎麼諮商」?
    這種說法就是搞不清楚行銷的操作,甚至會為這樣踩在灰色地帶的辯詞說項,實在令人大感意外。

  5. tawada的留言點出了這次爭議的本質。其實我看完了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問題是貫徹始終卻一直沒能很好地討論和表述的。那就是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計劃滿足購買者的那些需要,以及購買者計劃買這一套筆記滿足他們的什麼需要?這也是tawada提到的缺乏「正方」觀點導致的。導致這篇文章描述了很多台灣心理諮商的背景與困境卻讓人覺得沒能切題的原因:究竟購買者是希望用這套筆記代替諮商?還是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諮商師?
    設計者是希望藉此幫助購買者找到合適的諮商師嗎?希望通過什麼方式做到?這樣的方式合適嗎?能幫助需要尋求心理諮商服務的來訪者找到需要且合適的諮商嗎?(最好有些專業意見)這些問題好像都沒有回答。

  6. tawada 的留言講得很棒,我只是稍微有看過這次事件在當時的討論,於是看到本文就很訝異:為何一個月以後發跟一個月以前極為相似的討論?便是因為tawada提出的質疑。
    在此引述我一位醫師(醫學界的醫師)朋友的評論:不要總把心理師類比醫師。確實醫師都比較臭屁一點啦,不過跟他們受過的訓練時間相比,心理師的資格就實在不能比,如果要用資格論的角度切入,要注意這裡其實也有很大差異。
    同樣是醫師朋友的觀點,他們MD從來不會反對一般的Doctor或者公衛,生醫,生技的人出來寫與醫學沾邊的科普文章,只要他們寫的不是在亂編就行。

  7. 感謝 tawada 對另一方的觀點補充,我對心理諮商本身了解並不深,報導文章一路看下來,覺得文章觀點問題不大,看到你的評論才意識到當中缺失之處,謝謝你的補充~
    不過,在看過文章和你的補充後,我感覺我還是更傾向反對方一些。我理解中,文中指出理科太太做法「有問題」的觀點,主要還是聚焦在「令人誤解這是諮商」的結果,包含對諮商定義產生誤解,和誤解若當真產生後可能的不良後果;也許理科提供的課程內容真的和「諮商」完全不一樣,但最大的問題本就不是「這是否諮商」(這是執法機關真要提告時才考慮的),而是「這是否容易讓人誤解是諮商」。
    正如你提到的「很難想像懂諮商的人認為看影片=作諮商」,就是因為會點進去買的受眾,很可能正正就是「不懂諮商的人」,才是關鍵所在。
    其實我理解中,本質上就是宣傳用詞不當啦,立意是好的,但剛好踩在一種灰色地帶上,「分享」和「諮商筆記」,始終後者說法會讓人更有疑慮一些。報導裏該提的都提了,但對受訪者觀點的鋪排可能要重組一下,核心的「令人誤解這是諮商」不太明顯。

  8. (承上則留言)
    我想提供幾個此課程「不是諮商」的觀點:
    --
    --
    1. 課程形式是預錄影片,根本不可能執行「諮商服務」:
    --
    諮商需要「心理師和個案建立一種獨特的人際關係,來協助個案處理心理問題」。
    而依據已下架的募資網頁(可以搜尋到截圖),這課程是一套「150 分鐘的預錄影片」,從頭到尾觀眾只能聽理科單向傳達資訊,資訊內容是談些心理學基本觀念(大家可以去搜當時公布的課綱)。
    上課過程就是看影片,無法建立講師和個案的人際關係,無法進入個案自身的問題。甚至不是直播或線上會議,沒有和講者一對一談話的機會。很難想像懂諮商的人認為看影片=作諮商。
    --
    --
    2課綱內容:更接近心理學科普
    --
    作者質疑「課程介紹文字提及『諮商』、『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詞」,我幫大家還原一下還有哪些「專業用詞」:依據課綱,她還會講卡普曼三角、依附理論、愛情三元論等等,實際上就是分享幾個她學到可以用來自我覺察的心理學概念,最後一單元是理科與自己的心理師對談「進入諮商室之前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挑選心理師等,幫助你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持續前進。」除了最後一單元的內容比較少見,其他都是已經有一大堆文章、影片在介紹的心理學基本觀念,不懂為什麼作者談之如黑魔法,如此諱莫如深。
    實質內容上,這課更接近一部稍長的心理學科普影片,跟「諮商服務」沾不上邊。我相信大部分論者都是看到課名有「諮商筆記」四個字就開槍,根本沒詳讀課綱內容。
    --
    --
    3 到底「可能」涉及哪些法條?
    文中寫了好幾次「違法疑慮」,為何不寫出具體法規來對照事實、逐條檢視?此事件最可能涉及的有三條:《心理師法》的第5條、第27條、第42條,規定只有取得心理師資格者,才可以:(5)自稱諮商心理師、(27)作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的廣告、(42)執行諮商心理師業務。
    --
    以法規對照事實:理科從未聲稱說她是心理師、不構成(5);心理學科普教學或諮商經驗分享依法並非「心理師業務」,不構成(42),與此相關的廣告自然就沒有違法(27)。
    --
    為什麼受訪的律師說「是否違法得從實際行為(aka 開課後的內容)來認定」、主管機關說「若內容推出後有違法疑慮,將介入調查」?因為課程當時還在募資預購,開課內容未知,執法者當然不敢代業者保證未來內容推出後不出問題。這也代表,當時他們判斷已公開的資訊還不構成違法(可以去查當時主管機關受訪新聞),否則鬧這麼大,主管機關早就表態或裁罰了。
    --
    「違法疑慮」其實說的是:目前還不違法,但如果開課後「是諮商」,就違法,而「不是諮商」的觀點我在上面已經說過。「自評表疑慮」同理,心理學界好像對「什麼什麼表」特別敏感,但你其實可以抓出課綱中任何一個小標題問同樣的問題「這是什麼?怎麼評估?有專業人士把關嗎?」,然後因為預購中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無法實質討論,最後依舊只能訴諸資格論:理科不是心理師,出來講心理學就是容易出問題。

  9. (承上則留言)
    我只例舉一個正方論點,也是這篇報導迴避掉的根本問題:這課程真的有「類似」諮商嗎?哪裡像、哪裡不像,論述在哪?
    --
    這篇報導簡述了事件背景,接著就開始討論諮商個案故事、台灣諮商現狀、諮商費用、甚至搬出行為完全不同的「在家中開設心理諮商工作室」無照諮商案件來類比…… 等一下,整件事核心爭議不就是「理科說非諮商,心理界懷疑是諮商」,才吵起來的嗎?
    ——作者沒有先論證為什麼懷疑這個課「是諮商」,全篇討論根本沒意義啊。
    --
    關於這點,作者只寫了兩行:『課程介紹文字更提及「諮商」、「自我覺察」等專業用詞,並附上「自評表」供消費者檢核,這些訊息更被質疑違反《心理師法》。』

  10. 我認為這篇比較接近社論,而非報導:作者並未並陳正反方論點,也沒有給予被批評方回應的機會。數了一下本篇的「實際受訪者」共有:
    【反理科方】四位心理界人士、一位法界人士(眾所皆知,這次事件罵最兇的就是心理界與法律圈);還有一位有諮商經驗的記者王穎芝(隨手搜尋就發現作者在端的另一篇報導〈使用定位 app 的台灣年輕人〉也同樣訪了王穎芝……每次寫稿都訪問朋友來為自己背書、還佔全篇不小篇幅,會不會太方便了?)
    【挺理科方】沒訪問任何人。只引述了官方聲明,及三句理科粉絲的「留言支持」。
    不知道作者有沒有試過聯繫事件主角 = 理科太太本人或 Hahow?就算辦不到,至少訪到一兩個支持者不難吧?(畢竟連「不願具名的心理專業工作者」都得到引述了?)
    我支持記者有自己的立場,且一篇好報導應呈現正反辯證、藉此讓記者的論點越辯越明,但這篇卻逃避去接觸、探索與作者持論相反的人群,僅僅重述了一個月前網路上反方已經說盡的單一觀點,猶如作者同溫層的社群貼文總整理,實在是很怠惰的寫法。我對端「深度」報導的品質真心失望。

  11. 如果看不懂 把角色換成醫生就清晰了 大概沒有人會隨便在網上找非專業人士辦的課程去學習如何醫治自己吧 類似的症狀也不代表病人患的是同一病症 更不代表同一套治療法適合

  12. 一般來說分享是不收錢,然後共享大概是一起承擔成本。他這種甚至還是聲稱心得分享。你不會跟別人說分享心得然後要收錢吧?那叫販售點子。
    再者他名字叫課程,也提供了評估工具,我覺得代替心理咨詢的意圖是挺明顯的。很多東西不是你說沒有就沒有,要看實際情況(事實)

  13. 并没购买也没仔细研究这课程,但当时知道理科太太要出心理咨询的课程的时候觉得还是件挺好的事情。理科太太回归之后做的一系列访谈都很好,当时觉得如果她能通过课程让大家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是很好的。不过现在看来,理科的确是有违法的可能性,当时如果的确是按照分享的角度来宣传的的话,应该会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