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糖的生活、被普京捆绑一切,俄罗斯“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革命?”

在逐渐成为“世界孤岛”的俄罗斯,真实的民意早已成了盲盒。
2022年3月18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总统普京出席一个在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的大型音乐会,纪念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8周年。

2月24日开战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有一条推特给我印象很深,大意是“乌克兰人现在是否可以理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情形?”推文接著说,“如果总统是普京,广场革命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推文是俄语写的,那是战争爆发的最初,除了震惊和愤怒,在现实层面乌克兰尚未遭受太严重的战争毁损,也还没有人真正因它而死。与这条推文在同一时间涌现在推特上的,还有无数俄罗斯推主——能被我刷到的绝大多数并非素人——发出的道歉贴。它们的大意完全一致:虽然我无法改变普京的行为,但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耻辱。

一个多月过去了,俄罗斯国内最新出炉的政治笑话是这样的:“普京悬赏泽连斯基的人头,赏金是10公斤糖。”

这一个多月里,乌克兰失去了数千人的生命,仅撤离到国外的人口就超过了三百万人,国内失去家园的人数无法统计,还有数个城市在俄军围困和炮击中苦苦忍耐。但与之同时,乌克兰也保住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正在赢得越来越明显的战场主控权,还有身后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和支持。在另一边,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信息方面迅速成为世界孤岛,隔绝仍在加深,俄罗斯政府不打算承认任何战场和国际外交上的颓势,普通人则开始重新习惯排队:起初是为了在swift断开前取到钱,后来是为了与优衣库、麦当劳“告别”,现在则是为了抢购基本物资和必需药品,比如白糖,或者胰岛素。

2022年3月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顾客在当地“宜家家私”店内排队购物。
2022年3月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顾客在当地“宜家家私”店内排队购物。

在我所能接触到的范围内,即使在2月24日战争爆发后的几天里,大多数俄罗斯人也仍维持着对于政治的惯性冷淡:很少有人能说清楚顿巴斯或乌克兰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同时无差别地反对使用战争手段。在过去的标准里,这样的立场属于“好俄罗斯人”,不相信任何宣传——无论是普京的,还是纳瓦利内的。

但是,开战后短短几天,标准已经改变,随著重重制裁而来的物价飞涨和物资短缺,是任何人都无法绕开的现实,乌克兰的伤亡人数每天都在增长,视而不见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沉默开始等于支持,发声则意味着可能被捕。

载着囚犯的警车

这几乎就是具象化的今天的俄罗斯,高速飙车,即将侧翻,车上除了警察就是被铐住的公民。

几年前,在一次和俄罗斯朋友的闲聊里,我提到过俄罗斯文学里的“监狱情结”——似乎每个著名俄罗斯作家和文学家都有过监狱(或者是流放)经验,给人一种在俄罗斯进监狱十分普遍的印象。当时我的朋友十分震惊,表示这种看法纯属误解:“我就没进过监狱,我也不认识进过监狱的人,没有,没有。”可是,他一边说一边用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给我比了个“井”字,这是代表监狱的特殊手势。

战争开始两周时,他问我是不是还记得关于监狱的谈话。“我们现在快了。”他说,没有笑。

从2月24日晚上的第一次反战游行开始,过去一个多月里,俄罗斯每一个近于“表态”的举动都伴随着大规模抓捕,有人因为在阳台上挂出“反对战争”而被捕,有人因为举起了一张白纸被捕。在内务部公布的官方数据里,几次规模较大的反战游行的逮捕人数都接近总参与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3月初,为了对付反战派俄罗斯已经修改了刑法,最高刑期可达15年监禁,而在这之前,“反对战争”面临的是极端主义罪名——战争即和平,在今天的俄罗斯,这是一句对现实的客观描述。

3月6日的反战游行后,莫斯科一辆拉着被捕者的警车因为高速闯行而在路口与一辆客车相撞,乃至侧翻——公路监控拍下的画面被做成GIF,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成千上万次转发,大多数人在其中看见了真正的现实相似性:这几乎就是具象化的今天的俄罗斯,高速飙车,即将侧翻,车上除了警察就是被铐住的公民。

另一段视频同样在社交网络上疯传:无论是只敢在纸片上写“两个词”的谨慎的抗议者,还是面对记者表示“你们只拍反对者吗,我对战争有不同看法”的事实上的支持者,均在红场上被全副武装的军警一波带走。3月22日,视频中露出“两个词”纸片的抗议者德米特里耶娃被宣布罚款20000卢布。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民众到市中心参加反战示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民众到市中心参加反战示威。

2月24日开战之初,俄罗斯民间举国震惊,从普通人的感受出发,这次战争甚至可以算是没有做任何事先的铺垫和动员——尽管关于乌东顿巴斯地区的交战消息比以往稍微密集,俄乌边境形势也因为美国持续三个多月喋喋不休的爆料而在新闻节目里占据了一些版面,但它们实在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过去八年里,相似内容的信息反复轰炸和循环,早已经耗尽了本就不多的好奇心和忍耐力。

这让普京听上去充满历史野心和颠覆性结论的两次演说完全脱离了俄罗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语境,也让这场战争彻底变成了普京一个人的战争——普京并不真的认为他需要说服民众,至少在他决定开战的时候是如此。

在此后的几周里,这种预设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恰恰相反,随着战场上的不利态势逐渐明朗,形势正在滑向俄罗斯人绝不陌生的、最坏的方向:普京很显然认为没有自动拥护和支持他的那些人不值得他花费任何精神,而应当采取更直接的手段来解决。几天前,普京开始在讲话中讨论“区分爱国公民和叛徒”,3月21日,杜马有党派推出“社会项目”,受理并鼓励民众就“不爱国行为”相互举报。

“历史使命⋯⋯”我的朋友向窗外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并且换成了英语,“这就是疯人在想的东西。”他住在莫斯科临近主干道的一片老小区,三楼,窗外是街。

“如果你看电视的话,那至少你会相信战争有它的理由”

在如此政治高压之下,真实的民意早已成为盲盒——无论在内还是在外,每一个人都只能尝试盲人摸象。

3月的第一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同时出现了两份内容截然相反的签名信——反对战争的信件由圣大高级管理学院毕业生玛丽娜·鲁德涅娃在3月2日发起,文本由圣大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协助起草,在当时,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和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等俄罗斯国内主要高校都已经发出了本校师生反对战争的公开信,这封信与它们措辞类似:首先将“特别军事行动”称为战争,谴责战争并强调战争除了制造罪行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认为,当人们在邻国不断死去的时候,站在一边保持沉默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3月3日,圣大新闻学院教授柳德米拉·普罗莫娃在自己的VK页面上发起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另一封联名公开信,指责国内的“和平主义者”们是在选择性无视此前顿巴斯地区持续八年的战争,这封将普京本人作为收件人的信件以“对您表达真诚的支持”开头,认为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别无选择”,俄罗斯军队“不仅保护俄罗斯国家的安全,也在保护世界的安全”,并在信件结尾将乌克兰的“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当作了重建和平、恢复俄乌之间“友好关系”的必要条件。

这让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社会观察样本——尽管正在讨论同一个话题,但双方的表述却如同两起独立事件。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名被拘留的示威者坐在一辆警车上,举著“禁止战争!”的反战标语。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名被拘留的示威者坐在一辆警车上,举著“禁止战争!”的反战标语。

自开战以来,外界对于俄罗斯社会的看法在两极之间摇摆不定,有时是一天之内数千因为反战游行而被捕的普通人,也有时是高达60%以上在民调里回答“支持特别军事行动”的受访者。正如公开信事件中所展示的那样,在俄罗斯国内,对事态截然相反的两种表述之间的距离甚至比这还要更远:一边是轰炸视频、抵抗、游行和难民,来自社交网络和独立媒体;另一边则是纳粹,“种族灭绝”,“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来自国家媒体;一方在说乌克兰,另一方则持续讨论顿巴斯。

为了压制另一种表述,截至3月20日,俄罗斯几乎所有独立媒体都已被封锁,外国媒体宣布撤出,硕果仅存的几家则迫于新刑法修正案的威胁而放弃了战争报导。前后不到三周,俄政府以“保护俄罗斯人的心理健康”为由禁掉了除YouTube、Telegram和Whatsapp之外的所有流行社交软件,同时将Facebook以及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宣布为“极端组织”。

甄别信息在全世界都非易事,而在今天的俄罗斯,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它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已经高到难以承受,个人的意见除了给自己招来更多麻烦,并不能改变什么。

“我可以说,认识的人里没有人喜欢战争。”一个俄罗斯朋友说,“但区别是看不看电视。如果你看电视的话,那么至少你会相信战争有它的理由。”她指的是国家媒体里铺天盖地的,关于顿巴斯地区器官贩卖、人肉盾牌、种族灭绝和屠杀等等消息。尽管她自己不看电视,也足够熟悉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主要信息来源的Telegram,但是,她依然面临严重的信息甄别问题,如今她甚至已经不再想要知道真相。

她无法确知,身边真诚地相信和支持“特别军事行动”的人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出自于迎合政治风向以图自保。无论立场如何,如今,每一个人都怀疑自己是社会中的极少数,而并不知道“大多数人”在想些什么。

3月18日是克里米亚“回归”八周年纪念日,当下,这个日期的政治象征意味尤为浓重。今年3月18日,莫斯科在卢日尼基体育馆举行的纪念日音乐会获得了超过十万人的参与数据——其中包括一些被迫出席以充人数的国企员工或高校学生,但势必仍然包括一部分发自真心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者。

截至3月19日,圣大的第一封信已有近2700人签字,与之相反的第二封至3月21日也赢得了1073人背书,两份名单中均不乏学院院长或各学科知名教授的名字。迫于保护签名者安全的考虑,鲁德涅娃在3月7日将反对战争的署名名单改为了不公开形式,在另一边,普罗莫娃则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邀约。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当地民众在乘搭地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当地民众在乘搭地铁。

失去糖的生活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更糟糕的时刻还在后面,而在当下,忍耐看起来仍是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选项。

无论如何,入侵和战争的代价正在由所有俄罗斯人共同承担。这个三月,大量年轻人逃向中亚或外高加索,俄罗斯年通胀率已经达到18.3%,全国范围内物资短缺都不再是新闻,糖成了全国最难抢到的东西,药店则永远人满为患。3月22日,一项由全俄3300余位医生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种常用药物在俄发生短缺,位居榜首的是胰岛素和包括二甲双胍在内的其他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更糟糕的时刻还在后面,而在当下,忍耐看起来仍是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选项。“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革命?”我那位莫斯科朋友这样问我,“我也想知道。”

开战一个多月以来,俄罗斯国内因反战表态被捕的总人数已经超过15000,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行动并未因身后国内的非议而受到任何干扰,直到目前,也仍没有出现任何可能演变成大规模街头抗议的迹象。3月22日,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再次因无足轻重的罪名被追加了九年刑期,依然没有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任何可见的反应——尽管同时也很少有人怀疑,今天的俄罗斯比过去三十年里的任何一刻都更接近革命。

关于1905和1917的回顾和讨论越来越频繁,一个世纪前外部战争失利诱发国内暴力革命的历史记忆如今仍然鲜明,然而,讨论仍然只是讨论。

在如今对于俄罗斯而言已不“合法”的几个社交媒体上,关于共同战争责任的探讨同样每一天都在发生,没有人知道对于今天的俄罗斯人来说,做到哪一步才算是承担或践行了自己的道德责任。3月15日在早间新闻节目中手持反战标语闯进直播间的第一频道编辑玛丽娜·奥夫扬尼科娃仍然因为自己并没有上街参与抗议,而反过来呼吁其他人走上街头而遭到质疑,著名女演员楚尔潘·哈玛托娃因公开反战立场遭遇压力,在几天前选择离开俄罗斯,此前她曾热情支持普京,如今的这一决定同样招致了普遍质疑。

更多的人只是保持沉默,忍受一天多过一天的坏消息,在各种消遣中暂时逃避现实。几乎没有人相信普京会因为害怕民众的抗议而决定停下来,而如今即使将这些事情做到极致,恐怕也已经无法改变俄罗斯的命运。

没有人知道这场战争将以何种形式收场,尤其是,未来俄罗斯的国际处境和俄罗斯民众的生活,还会不会有得到改善的一天。

3月14日,基辅市长克里钦科在社交网络上发出情绪激动的给俄罗斯人的视频消息,在其中他毫不客气地指责,如今认为俄罗斯政府所为与俄罗斯普通人无关的说法毫无意义,世界上已不存在“好俄罗斯人”与“坏俄罗斯人”的分别,“是你们相信了政府卑鄙的宣传,是你们在你们的国家占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以后保持了八年的沉默,是你们傲慢自大,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乌克兰民族……”

这无疑是一些难于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但也或许它们并不真的需要回答——如今在任何意义上,普京都已经全权代表了俄罗斯。

2022年3月1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行人专用区。
2022年3月1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行人专用区。

未知但注定黯淡的未来

“我们正在回到苏联。”我的朋友说,“这是只有在苏联才会发生的事情。”

他指的是3月18日那场在卢日尼基体育馆举办的十万人音乐会。他的家人在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一个下属子公司工作,3月17日与另几个同事一起,被领导当面点名要求参加那次活动。“以前即使有类似的事情,他们至少会说‘请’,也可以拒绝。现在是命令,没有人问你的意见——这只会发生在苏联。”

我告诉他,国家媒体俄新社刚刚发了一篇意有所指的评论,题目就叫做《俄罗斯——向著苏联前进》,虽然仅仅一个多月之前,普京还在他的长篇演讲里大肆抨击列宁和苏联共产党。

我的朋友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自己摇了摇头。

苏联当然已经不会复现,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已再也无法挽留,波罗的海三国更加不可能回头,但对于普京来说,在俄罗斯国内重建“没有加盟共和国的苏联”看上去并不是不可能的题目:从开战那天起,俄罗斯联邦会议国家杜马就在讨论恢复死刑,如今它看上去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失去了互联网和国际贸易,现在,不仅俄罗斯的孤立状态令人想起苏联,国内的压抑气氛也同样。何况,俄罗斯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最近还在尝试,要与朝鲜发展更深入的双边关系。

最让人想起苏联的还是今天为了糖而排起的长队。1980年代末,在俄罗斯很多地区,糖只能论匙卖,主妇需要每天排3-4个小时,以获得能够用于三餐的一匙糖;对于一些更年长的俄罗斯人来说,在那个年代帮助妈妈排队甚至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俄罗斯事实上并不缺糖,政府每一天也都在向民众保证糖储量充足,但随著限购通知再一次贴上货架,历史可能重演的阴影,仍比现实中的物流状况强大得多: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此时此刻,谁还敢相信政府的保证呢?

读者评论 2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感觉执笔此文的作者 好像是上月端小聚的嘉宾路尘

  2. “根据普京幕僚的回忆,在一个温暖的夏夜,普京和自己身边的人聊起了国家未来的命运,他问道:谁才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叛国贼?身边的人还没有回答,普京就公布了他心中的答案,这个答案无疑是他真诚的独白: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罪犯,就是那些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疯子捡起来的怯懦者,比如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比如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现在再看这段话……

  3. 应该来说,很informative的分享。
    评论数量超过20了,注意甄别。

  4. ‘她無法確知,身邊真誠地相信和支持「特別軍事行動」的人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出自於迎合政治風向以圖自保。無論立場如何,如今,每一個人都懷疑自己是社會中的極少數,而並不知道「大多數人」在想些什麽。’
    這才是最恐怖和絕望的。

  5. @白野
    美俄都有侵略戰爭,但得到的國際反饋卻大有不同。除開美國有眾多盟友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1. 美國出兵打擊基本條件一是國際普遍公認的獨裁政權引發國內外抗議,二是該國陷入全國混戰。2,美國不以吞併領土為目的。
    反觀俄國,對烏克蘭的兩次戰爭都是在烏克蘭民選總統執政的相對和平時期,以吞併領土為目的。自然引發大規模抗議和制裁。

  6. 讀完這篇報導,更多人的思考是:中國(人)會不會步此後塵

  7. 难保对历史地位充满野心的习主席,在未来某一天不会学普京,那时候我们也会问“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革命?”,因为大多数人相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统一。

  8. 正在贏得越來越明顯的戰場主控權。我:?

  9. “甄別信息在全世界都非易事,而在今天的俄羅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它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已經高到難以承受,個人的意見除了給自己招來更多麻煩,並不能改變什麼。”
    看到這段文字特別感觸,大陸網民在接受19年的反修例運動的資訊時也是如此。

  10. 如果说这次战争对中国真的有什么好处,那就是让人看到全球化的今天发动战争要承受多大的代价

  11. @白野,我没有統計美國是不是發動了世上最多戰爭,但有些帽子確實是硬扣上去的。例如說美國入侵敘利亞,可是俄羅斯也有份支持敍利亞內戰中一方啊(政府軍),在這個論述中俄羅斯完全隱身了,很怪。利比亞也是一個道理。如果要whataboutlism就一起whataboutlism 啊,問他當年俄入侵格魯吉亞時他有没有發聲,打車臣時有没有出聲,南聯盟種族屠殺時有没有出聲…..可以無限伸延下去。

  12. 私以為北約東擴這個說法很奇妙,畢竟是東歐諸國主動投誠想加入北約而不是北約要求他們加入的,這種說法無視東歐諸國的主體性。他們的國民有想親近某種價值觀,加入某個同盟的自由。強姦犯和因為長得帥所以一堆女人來約炮是兩碼子事。

  13. 普京這次的軍事行動已經事實上打破了自己過去作為立身之本的鐵血有為形象,底下必然是暗流湧動。誰將是普京的接班人這個問題也會馬上被提到議事日程。至於樓下有人提到皇俄上台的問題,我只能說若真的是如此,那時的俄羅斯只會成為其南邊某大國的長期負累,團結歐洲和北約的假想敵,歐洲版的北韓。這樣未必不是一個好結果。不說遠的,現在一帶一路在歐洲的重要節點烏克蘭和哈薩克就因為俄國的行動打亂了計劃。俄國現在一拳打不開,惹得百拳來,連傳統勢力範圍內的高加索和中亞地區都在出亂子。要真是皇俄上台,我只怕俄羅斯又會裂開幾塊。

  14. 這不是很顯而易見嗎?政府防止革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對外發動戰爭轉移國內壓力,而且一定要戰勝。俄國的鄰國也在跟著俄國互相學習呢

  15. 甚至就是中国的今天。每个被封城的城市都在上演和现在的俄罗斯相似的事。

  16. 这个问题,我也想想问问另一个国家。

  17. 簡體轉換至繁體時很多錯誤,請小編更正,例如是制裁,不是製裁。

    1. 感謝指出,已修正。

  18. 請千萬不可發生革命,否則大帝無法一條路走到黑,世界給予俄羅斯喘息機會之後,俄羅斯孝子們又會對俄羅斯黨中央山呼萬歲。

  19. 就算用的是繁體版,仍然有不少的殘體字與完全沒有轉換的中國用語,端不打算改善?

    1. 感謝指出,已修正。

  20. 人在大陆。和一个朋友聊起俄乌。他是支持俄罗斯的。他的论据是北约违反协议数次东扩,俄罗斯是自卫。以及反战首先要反美(美国确实发动了当代最多的侵略战争?)。我认为哪怕这样他国的罪恶也不是自己罪恶的借口。但我还是不清楚,美国确实如俄罗斯一般罪恶吗?如何理清这其中的逻辑线索?

  21. 是啊,为啥还没发生革命呢?念经念多了,就会觉得现实和想象不一样,肯定是现实错了。话又说回来,发生了革命要是上台的是你们更不喜欢的人呢?比如斯特列科夫或者检察长大人之流的鹰派皇俄,到时候就有更大的烟花可以看了😆满期待的

  22. 同情俄罗斯人的同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明天。

  23. 謝謝端,我真的好想知道俄羅斯人民的想法。對於暴政統治下的不服從卻又無能為力的人民寄予無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