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汉读大学,寒假在日语学校上课,想学到N1(编注:日语能力考试最高等级),以后去日本做声优方面的工作。
周五(1月17日)我还在上课,开始感觉身体有点酸痛。我那段时间比较频繁感冒,没有在意,通过吃感冒药来缓解,继续上课。但是这一次感冒药的效果没有以前好,酸痛没有缓解。其实那时武汉已经有肺炎的消息传出来了,但大家还不是很在意,也没戴口罩。我学校离华南海鲜市场就四、五站地铁,从家开车去也就10分钟。我根本没有接近那个地方就被传染,太可怕了。
20号,我去我家楼下一家非常正宗的广式烧腊吃午饭,发现食欲不太好,没吃完,平常都会吃得精光。后来我看到钟南山的消息(编注:钟南山于1月20日表示新冠病毒肺炎明确人传人,此后各地开始通报大量疫情信息),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这个病,不过我从20号就开始戴口罩了,但戴的是那种防pm2.5的口罩,估计没办法拦住这个东西(编注:指病毒),同学也开始戴口罩,但还不是全部。
我家里有人懂药,在钟南山发言前,他们就研究非典时期相关报导,根据自己的经验囤了一些药,这减少了我后来多次跑医院开药的次数,也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21号中午我完全吃不下饭了,酸痛加剧。当时收到亲戚的微信消息,让我吃一个品牌的维C片,但我问所有的店都没有那个品牌,口罩也卖完了。我有点慌,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然后我回学校,发现还是不舒服,考虑再三决定回家。我跟我爸打电话,讲我从上周五开始就已经有点酸痛,现在吃不下东西,酸痛还加剧了,我爸很敏锐,很激动地让我赶快回家。
我和奶奶、哥哥住在一起。那天傍晚我们一起在家吃了个火锅,边吃边看新闻在滚动播放疫情的消息,觉得有点不对劲,前段时间他们(编注:指武汉卫健委)说“有限人传人”、“不是SARS”,和之前我爸在家庭群发的消息不太一样。所以当时也是有点想法,但没想到,真的就砸在自己头上了。
“那几天看动漫会哭,因为那种平静的日常生活,我可能再也没有了”
我第一次测体温是边吃火锅边测,觉得不太科学,就跟我妈打电话讲,要不晚一点再测一次,如果第二次还是高温,我就去医院。我去睡了一觉,爬起来一看高于37度3,就立马去了医院。
武汉是首诊负责制(编注:中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十二项核心制度之一,即第一位接诊的医生、科室、医院应当对病人的本次就诊的医疗活动负责),来这家医院挂上号以后,除非医生说转诊,否则只能去这家医院,其他医院大概率拒绝诊疗,我之前一直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即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当时有一个发热收治定点门诊名单,其中有肺科医院。但我还是想先去同济看一下,因为同济、协和是武汉最好的医院。
那天街上和平时一样,我戴着口罩,下楼就打到的士了。的士司机听到我说要去同济说了一句话:“这个点去同济也不是什么好事”。司机也戴着口罩。
到同济人山人海,他们直接把一个楼整个做成发热门诊,第一次看到医生穿隔离服,气氛不太对劲,那时是晚上12点多,病患多,医生也多,不过大家秩序都还行,大家也戴了口罩。
我看到堆积成山的病例,果断决定去不远处的肺科医院,非常顺利,发热门诊只有几个人,大厅里一个人都没有,我还以为是不是搞错了,明明也在发热定点门诊名单上。顺利挂上急诊,做了CT、血常规、胆肝功能,还查了DNA,用来排除是否是以前那种流感,比如中东呼吸综合征。
CT当晚就出结果了,斑片状影,双下肺感染。但我当时比较放心,毕竟血常规一切正常,DNA检测全是阴性,肝功能也都正常,也就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一点,所以我当时想可能就是普通肺炎。医生就说三天后复查,开了一些口服药。
去肺科医院看病时,还有一个其他医院的人在分诊台跟护士吵架,那是个中老年人,想要他家人转院进来。他说他原来的医院已经发出转院请求了,但我估计肺科医院没有收到或还没有同意,他就跟医护吵。护士一再强调首诊负责制是医院核心制度,无法收入其他医院来的病患,要走程序。我就开始劝架,说声音小点,要理解医院。说实话挺无助的,都是为了自己家人的安危,但医院也确实走不了这个程序,这个疫情对底层人民真的是巨大的打击。
这些搞完凌晨两三点了,很幸运那时候还有的士,因为后来我第1次复查回家就没的士了。
我就想必须得让自己开心起来,就开始看动漫。那几天看的时候会哭,因为那种平静的日常生活,我可能再也没有了。他们过得越好,我就越伤心。
从21号到25号第一次复查之间,我一直在家,那是病情最厉害的时候,咳嗽越来越严重,无法吸入冷空气,吸入冷空气就会加剧咳嗽,咳久了还会导致肚子疼、背疼,酸痛也没有减缓。发低烧、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就是啥情况都有,真的折腾。
生病的这些天,我爸妈为了我弟和他们的健康,在其他房子隔离,没来见过我。我和奶奶、哥哥先住家里。我的卧室有厕所,生活需求都可以在自己卧室解决,那几天就一直呆在自己房间,几乎不出来。奶奶把饭做好,戴口罩送进来,用的是一次性餐具。我饭也吃不下去,只能吃鸡蛋,吃鸡蛋也是硬着头皮吃。睡眠时间比平常长,也买了不少零食,因为我需要摄入糖类、蛋白质,让免疫系统工作起来。但吃啥就吐,很难受。我爸妈一直给我发消息、给我送药,把车开到门口,我拿上去他就走。
我就想必须得让自己开心起来,就开始看动漫,当时精神支柱只有《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那是一部描述年轻偶像日常生活的剧,工作完去吃个饭,平常各种各样跳舞练习,就这种平静美好的日常生活。那几天看的时候会哭,因为那种平静的日常生活,我可能再也没有了。他们过得越好,我就越伤心。
下周日偶像大师有个演唱会,我原本要去,票已经买好,机票、酒店都准备好了。其实我全程不担心自己,我只担心能不能去日本,看我偶像演唱会。我这七天梦过两次我的偶像,真的从没如此频繁地梦到过偶像,所以说是精神支柱,然后家里的物理支柱就是我爹,还有他的车。
假如武汉没有肺炎,这个寒假我应该是好好上课、好好过年,拿很多压岁钱,最后去日本看演唱会。现在啥都没有:压岁钱没有,没有拜上年,过年爸妈也没接触到,没办法,毕竟命重要。
殡仪馆的黑色面包车停在发热门诊侧面,我们看着车不说话
25号去复查,上车时咳得特别厉害,因为我没有办法吹冷风,一吹冷风就会咳嗽,出很多汗。
这次复查时车不少。其实我觉得机动车限行基本上名存实亡。当时政府原本想的是机动车不出去,让社区雇佣出租车送病人,结果没有出租车来报名。所以最后的实际情况是没有收到短信的就可以上路(编注:指1月26日武汉市关于机动车禁行管控的第9号通告,没有接到短信通知的机动车可以通行)。其实大家都没有收短信,外面车挺多的。
那天医院人多起来,但也还好,只等了大概5到10分钟。做了检查,CT结果当场出,感染从双下肺扩展到双肺。当时想确认一下,我就问医生怎么开试剂盒,他说必须由专家组会诊你的片子后才行,但专家组不是每天上班。
我没住院,因为医院床位很紧张,肺科医院把所有结核病病人清退回家,隔离病房全部接纳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同济、协和又都只看病、不收人。医疗资源紧张这个事没办法,封城了,当然不仅是因为封城,确实医院太少。
晚上回家时发现没有车,我爹考虑再三,决定来接我,因为一旦跟我密切接触,他就要隔离。之后都是我爸接送,所以说家里有辆车是很重要的。回去路上,他直接告诉我:“你妈刚刚问了学医的同学,你是高度疑似。”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去不了日本的偶像大师演唱会了。31日上午,安倍晋三宣布禁止新冠肺炎旅客赴日,晚上又宣布禁止湖北签发护照赴日,就知道完全没有希望了,把机票、酒店都退掉了。
医生开了输液,我26号开始打第一天的针。那天我去得比较早,发现起床打寒战,非常冷,经验告诉我可能发高烧了,一量真的39度多。突然发高烧说明免疫系统已经警戒起来,这个病中后期进展极快。我在被窝里赖着,但是必须得起来,我就开了偶像大师演唱会的视频,把声音开到最大,听听听,慢慢来劲了,就去医院。其实出门冷风一吹,反而不觉得冷了。
发热门诊在医院的侧厅,侧面有个停车场,有一辆汉口殡仪馆的黑色面包车,停在发热门诊的侧面,一看就是运尸车,我们都看着这个车不说话,感觉很不好。
输液的时候也看到不少悲惨的事。输液的人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还有需要吸氧的,吸氧就说明你的肺部已经无法满足你所需了,很多人最后都是这么死的,挺可怜的。医护人员就在各种准备,排药、换药,人手不够。
好几次都碰到医生和护士跟我一起拍CT片。一问才知道,他们也开始发烧,很可能就被交叉感染了。
因为输液室坐满了人,我就跟一个老爷爷坐到外面走廊去,走廊有个玻璃门,漏风,我跟老爷子吹了一个多小时的风,老爷子说冷想进去,我们一直等到输液室人空下来以后才进去。
老爷子血管比较脆弱,打针打漏了,看着他手背鼓起来,我就赶快把护士叫来,给他拔针按好,但按歪了,结果血全流出来了,满手都是血。我不怕血,但看这个我觉得特别难受,这就是灾难。
另外我去拍CT片的时候,好几次都碰到医生和护士跟我一起拍CT片。一问才知道,他们也开始发烧,很可能就被交叉感染了。穿那么好防护服,都没有办法防住。
一输液,我所有的症状开始缓解,我的烧降下来,咳嗽在缓解,身体也不疼了,偶像大师也看完了,后来就开始看一些比较轻松的动画,让自己开心一些。这时候看动漫就不会想哭了,就觉得真的好美好,那种单纯的生活。
第二天出结果,双阳,确诊了
27号早上,我用微信小程序把自己是疑似病人这个事上报给社区,社区马上打电话过来,问我家庭情况、家庭成员、需要什么帮助。其实我们都不需要什么,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他们真的没有资源了,而且他们需要应付很多重症病人,又没能招募到足够的的士来运送患者,挺难的。肺科医院、疾控、卫计委、防疫指挥部也打过电话,主要问些家里有没有其他发热病人、需要什么帮助一类的问题。
28号我去复查,8点拍CT取片子,结果很令人惊喜,肺部开始好转,病灶开始变少。10点专家上班,就开始专家会诊,决定是否给一些拍了CT的患者进行试剂盒检测。专家在楼上,你进不了的,我就一直在那呆着,后来通知到我,尽管我片子已经开始好转,他们还是给我进行检测。
试剂盒是一个装有培养液和一根采样棒的小试管,就放在发热门诊的护士工作台上面,有一大盒,里面大概有近百个试剂盒,但我很清楚这个试剂盒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当时新闻里一直在说试剂盒告急,根本没法分配,所以他们也是用专家会诊这种方式来最大化试剂盒的效用,毕竟如果你不是疑似病患,试剂盒很可能就浪费掉了。那些抱着想确认一下、报个平安想法的轻度乃至无症状病患就意见比较大。
护士给我采样,把嘴巴对着没人的地方坐下张嘴,拿一个棉棒在喉咙深处划一下,会有呕吐反射,所以一定会咳出来,然后放进病毒培养液里的,拧好,放入转运箱,就送到楼上检验科去了。
在门诊里进行取样确实觉得有点不专业,如果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做检测,你再怎么喷也喷不出去,但是没办法,条件不是那么好,发热门诊也只有三个医生在做坐诊,这是一个比较小的发热门诊。
医生和护士都穿戴隔离服、护目镜、口罩。但隔离服品牌每隔几天就会变,杜邦、稳健、3M、金佰利……这个不正常,我最后那天问了一下才知道,隔离服都是社会捐赠的,医院采购的早用完了,他们都是英雄。
第二天出结果,双阳,确诊了,看到双阳那一刻,有一点“欢声笑语打出GG”的感觉(编注:游戏用语,形容自己认输了,但心态放松)。就去领克力芝(编注:抗HIV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提出可试用于此次肺炎,但应谨慎使用),拿药的人提醒一定要保管好,别搞丢了,因为药再领很麻烦,毕竟克力芝国家统一采购,一般人没有渠道购买。
目前医药费全是自己垫付,花了大几千块(人民币,下同)。第一次检查花了1800,有DNA(检测)的很贵,然后每一次拍片都是两、三百。第一次拿药拿两、三百,然后输液、CT,总共花了三四千块钱左右。他们都说可以报销,但还没有报,估计是要等疫情好些了才行。说实话,家里经济条件也没有那么差,还是可以把这些费用都先垫下来的。
其实确诊后那几天没干啥,医生推荐我回家,因为那时症状已经减退了。然后29号拿了最好的药(编注:克力芝),其实我就不慌了。我把确诊结果发家庭微信群,他们回:好好治病,赶快好。
在家我们就高强度隔离,面对面也戴口罩,我甚至不吃奶奶做的饭了。我买了不少方便火锅,然后吃一些垃圾食品,反正把肚子填饱就行。不麻烦她。
李文亮去世那晚我等到凌晨5点,就为了等一个奇迹
我在2号到4号停了两天药,那两天一点感觉都没有,觉得自己好了,在家里睡觉。很轻松,很惬意。7号医院通知是双阴,常规意义上就意味着体内没有病毒了。我跟社区、卫健委等部门的人打电话,他们都很高兴。
6号晚上9、10点钟在微博上看到的李文亮的消息,得知他去世了,然后又说活过来了,我那天晚上等到凌晨5点,就为了等一个奇迹。我从来没有如此关注一件事情,不停地刷。我特别希望奇迹能够发生,他跟我一样喜欢玩手机,玩数码,玩相机,喜欢看一些剧,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李文亮这个名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每个人而鸣。
那天我在楼下买东西,又一次看到运尸车从家门口路过,这让人感觉很不好,因为这意味着死神降临了。近距离感受到死亡在你面前路过,它是死亡的具象化表现。
这次疫情让我意识到,我不算底层,算小康吧。因为这次灾难需要医药方面的知识与关系,我们算是有点,所以我们就过了。如果没有,我可能就会死掉,毕竟25号晚上的片子已经有白肺(编注:指重症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呈一大片白色状)迹象了。
但是这个病毒很狡猾,它好像在某些人体内会继续存在。我从2月6号开始咳嗽,需要警惕一下,可能复发了,有点慌。收到双阴通知那天我开心了一天,但也咳了一天,8日也继续咳。我爸陆续收到感染可能会反复的这些新闻消息,他立马就让我继续吃药。9号我接到居委会电话,说因为有假阴性患者出现,希望我重新去隔离。阴转阳这个事儿,如果是真的,我觉得我有必要把它说出来,要让大家警惕起来,不能粉饰太平。因为这是最新的病毒,面对它,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祝早日康复!
祝早日康復
你还好吗?
祝你早日康復!
這個病毒對底層人民的打擊是最大的
几天过去了,不知道口述者现在怎么样了?
看着很心酸…祝早日康复。
祝早日康復
早日康复,感谢记录
希望有后续跟进,阴转阳到底什么情况
希望口述者能很快好起来
没有更多背景介绍是因为受访者让说的只有这么多
早日康复
自主停药,无力吐槽
衷心希望這位CG P早日康復
一个个具体的人呐!普通 善良 又悲哀
早日康复!
希望作者赶紧好起来!加油!
口述讓讀者更加感同身受。希望當事人能盡快好起來,早日去到日本實現CV夢想!~
我一直对于检测盒的控制比较怀疑,因为控制检测盒发放的数量,就可以完全操控确诊人数的上升速度。选择给作者这种已经马上要好转的人发放,就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那些病入膏肓的老人们反而等不到检测盒。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阴谋论了
噫,武汉本地大友群群友
不是非虚构,是真人真事
首先,期望口述者能完全康復,不再復發。
作為一個和慢性病戰鬥了幾年的患者,我可以理解那種感受:你所鐘愛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所能支撐的情況愈來愈遠的落差。在身體健康是我能每星期跑去打球,揮灑一星期累積的活力。在身體最差時,我連低頭吃飯都要小心翼翼,不讓情況惡化。我是在情況最反覆的,身心最不安的時候接觸灰姑娘女孩,也是這套作品給了自己無數的勇氣前進下去。不太一樣的是,在看到女孩們在劇中,在現實中的努力,讓我抱起「要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看她們的演唱會」的想法。現在肺炎的陰霾 籠罩著香港,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順利的在這裏看下星期的演唱會的轉播。祝願彼此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能看到女孩們的8週年,9週年,10週年的成長和表現。
非虚构写作?
挺好的,喜欢这篇文章的风格,平凡人占大多数,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种“口述”感觉的文章。
標題就有表明是口述了。很多西方大型媒體也會利用口述表達不同階層的人針對特定事情的感受。這一篇很好,是一個普通、有夢想的市民針對肺炎的個人經驗,之前不同報導也呈現了返鄉遊子、有外籍配偶的視角,期待端之後的報導可以看看底層的人怎麼走過這一役。
在端看到用動漫哏的口述,有點意外(但不討厭,就只是意外)。
口述有口述的價值,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建議以後口述可以加一些背景(也許有保護當事人考量,但應該還是有一些些能透露的吧),這樣能比較區別於網路上的Blog。
第三张图的注解“临事”治疗 是否应改为“临时”?
讀者你好,感謝指正,已訂正。
我觉得这种患者口述挺有意思的。也许可以前面加一段,关于背景,这样不会很突兀。
现在需要的是多方面的报道。身处其中的病人的口述,这些人的亲人,被误会的人,被困在船上的人。因为一场瘟疫背后,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人和家庭。
也需要不同层面的报道,对实体经济什么影响,和言论自由什么关系,舆论的力量(正和反),更深层次的分析。
@GoodToReadNews
??这文章是患者口述,标题明明白白写着,你怎么回事。作为读者,我能通过这文章了解到武汉年轻患者的切身体验,确诊细节,生活压力。多数人借以幸运逃过一劫,多一种视角让我们了解,总是好的。话说回来,你是没睡醒吗?
端传媒:日记
首先,祝病人早日康复。
但,这种到底算什么文章??希望这类类似个人博客post的东西有一个专门的板块放在一起。如果只是为了告诉大家目前检测手段的可信度存在问题,建议用简短的文字说一下就好。
希望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