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硕:六四后,谁帮助中国政府突破国际制裁?

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欧美各国纷纷以经济制裁、抵制中国方式表达对武力镇压的不满。哪个国家以外交折冲与实际金援协助中国突破国际制裁?答案或会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三十年前的六月四日,在满城的国际媒体眼皮下,解放军在北京展开屠杀,也让中国成为国际间的众矢之的,当时在六四后甘冒大不讳相助的国家,竟是日本。

三十年前的六月四日,在满城的国际媒体眼皮下,解放军在北京展开屠杀,也让中国成为国际间的众矢之的。当时中国改革开放才刚满十年,经济面还相当仰赖外资投资以及外国政府援助,各国纷纷为六四发动经济制裁,中国经济面临了严重而立即的危机。

而在四面楚歌当中,只有一个国家独排众议,在舆论压力下折冲樽俎,协助中国政府突破国际制裁。就今日两国关系观之,或许会让许多人相当讶异,当时在六四后可说“甘冒大不讳”相助的国家,竟是日本。

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前,虽然日本试图采取“政经分离”的方式,搁置政治问题,放行民间与中国的商贸往来;中国也打着透过人民外交,拉拢日本的算盘,但屡屡受到其他政治议程优先的干扰。特别是以文革时尤甚。

当时就连同属左翼、长年经营两党关系的日本共产党,在1966年时本想与中共签署反帝国主义共同声明,却被毛泽东趁势要求日共也要展开反苏联与(日共党内)修正主义的行动,双方不欢而散。因此在随即展开的文革当中,毛泽东甚至将“日共修正主义”与日本自民党内阁同列为批斗对象,不仅拷问日共驻中人员,更发动心仪毛主义的日共党员展开内斗,弄得鸡犬不宁。在政治情势不稳之下,即便仍有日本社会党作为窗口,中日关系的整体进展仍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建交之前,日本政府就对中关系,早已做好了长期抗战的打算。结果文革还没落幕,两国就在1972年就完成建交,实是大出日本政府的预料之外。

根据日本学者井上正也的分析,在中苏决裂之前,中日建交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日美安保条约》与中华民国。在中苏决裂后,美国为了打击苏联,反而戏剧性地向中国伸出橄榄枝,这也同时意味着日本对中个关系亮起了绿灯。至于中华民国,在1971年蒋介石退出联合国后,即便日本国内仍有不少亲台派政治家,但在法理上,维持与中华民国外交关系的正当性,已被大幅削弱了。

即便如此,当时中国希望切断日本在国防与经济上与台湾之间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也要求日本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对象,再次解决终战与战后赔偿问题。对于前者,日本仍希望比照建交前的对中关系,与台湾维持实质往来;对于后者,日本官方立场认为,二战相关的法律问题,已在1952年透过与中华民国间的日华合约解决,并不希望再跟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一次战后问题。
但在联日制苏的战略考量,以及经济上的迫切需求之下,中国迅速选择了妥协。

1972年,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中,与周恩来会谈,带回了中国愿意接受日美安保现状、默认台日实质往来、并放弃战争赔偿的讯息,成为了日方决意建交的关键。

井上认为,两国当时选择以“共同声明”而非“条约”形式建交,就是为了避开日本国会审议,以求搁置钓鱼台、台湾、战后赔偿、历史诠释等重大争议。固然,这些议题在日后均陆续引爆,至今仍深深影响中日关系,但就当时而言,在相关争议均源自于冷战结构,非两国间所能立即解决下,“求同存异”式的建交,是唯一且务实的选项。

中日两国关系在建交后快速升温,日本企业着眼于广大的中国市场,乘着中日友好的风潮与邻国的地利之便,前往新天地开疆辟土。根据日本学者马场公彦的研究,当时中国送了两只熊猫给东京上野公园,引发了熊猫旋风,与中国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广获好评。而根据日本政府调查,日本人对中国“感到亲近”的比例,在1980年来到了78.6%的历史新高,可说是中日关系的蜜月期。

历史遗产沉重,中日关系冷热交织

但马场也同时指出,向日本开放的中国,固然在日本政府、产业界与一般民众间带来一股“中国热”,同时也投下了阴影。原本在日本基于向往毛主义、文革,支持中国最力的左翼论述,在中国共产党的封建、腐败、贪污等现实状况被披露后,淡出了舆论舞台。而改革开放也非一帆风顺,在缺乏法制、金融、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下,再加上政治挂帅下,相关产业政策朝令夕改,令不少日企铩羽而归。

在这样冷热交织的两国关系当中,日本政府的对中政策,基本上仍是以加深两国友好为方向。在1987至1989年间担任驻中大使,亲身经历六四事件的中岛敏次郎,于自己的回忆录中对当时的中日关系有着详细记载。

中岛回忆道,中国官方在中岛初赴任时,立即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是东芝因违反了对共产国家的禁运条款,被处以对共产国家全面禁运一年,禁运对象也包括中国。其次,是京都留学生宿舍“光华寮”,当时法院判决该宿舍属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接收该宿舍。最后则是当时日本外务省官员在发言中指邓小平是“云の上の人”(云端上之人),除了指邓身居高位外,还暗讽邓可能为部下所蒙蔽,但中方译为“老糊涂”,引起邓的激愤。

中岛认为,一般而言外交官初赴任的拜会,只是礼貌性的问候,但中国却突然当场要求日方解决具体议题,可说是相当失礼。或许这也反映了胡耀邦失势后,中国对日外交立场的修正,胡耀邦立场亲日,也备受日方敬重。但这并未影响日本政府的既定政策,竹下总理仍在1988年访中,会见邓小平,并承诺提供中国第三次政府贷款,额度预定为8100亿日圆,日本国内舆论也无反对声浪。

而当群众从1989年四月开始在北京聚集时,中岛也紧盯着广场的动态,经常亲自到现场观察。在中岛的眼中,运动除了全国各地学生前来声援外,也广获北京市民的热情支持,从劳工甚至公务员都加入抗争的行列。但到了后期,持续二个月的运动已显疲态,根据中岛所见,现场开始弥漫着考虑退场的气氛,但又骑虎难下。就在这个时间点,解放军对群众展开了屠杀。

在六四屠杀发生后,日本大使馆在满城枪声中,开始全力撤侨。在通讯尚未如此方便的年代,拥有专用天线的大使馆,成为重要的资讯来源。但除了撤侨之外,根据中岛的说法,他个人虽然非常同情中国民众,也对中国政府极度不满,但当时的日本政府在对中外交上“毫无作为,也无计可施”。

日政治人物丑闻缠身,对六四无暇他顾

原因在于,1989年的日本政坛,正面临着空前的剧烈动荡。1988年,爆发了被称为战后四大政治丑闻之一的“RECRUIT事件”(リクルート事件),知名企业RECRUIT公司,以公司股票行贿的弊案曝光,自民党政要几乎都卷入其中,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创下新高。

另一方面,当时的最大在野党社会党,在史上首位女性党主席、群众魅力惊人的土井多贺子的带领下,正卷起一阵“土井旋风”,剑指1989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弊案缠身的竹下内阁不得不总辞,改推原本因疏远权力核心,而未卷入弊案的原外相(外交部长)宇野宗佑继任首相,在6月3日上任。

由于宇野才刚于1989年5月访中,一般期待他会对六四有所作为,但就在上任后三天,知名艺妓中西光子公开告发宇野想要包养自己。这桩丑闻让宇野狼狈不堪,自民党在7月的参议院大选中大败,失去了过半席次,宇野引咎辞职,内阁仅维持了69日。继任的总理海部俊树,是从与弊案、丑闻无缘的小派阀中,被躲避弊案风头的大老们拱出来的,和宇野一样,是以拯救自民党的形象为主要考量,在党内并无实力。

在政坛动荡下,根据学者三宅康之的研究,日本外交部门选择维持了既定的亲中路线。外务省(外交部)虽对中国驻日大使杨镇亚表示:“(六四)基于人道立场无法接受”,但关于日本是否会采取实质制裁,宇野首相则表示:“与美中关系不同,日本与中国间有着战争历史”、“采取制裁对邻国很失礼”、“答应了的援助就必须履行,跟人道问题是两回事。”

在政府坚持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方针之下,日本企业的驻中员工也先于其他国家,在六月中旬相继返中。

但当时西方各国均采取了实质作为,包括武器禁运、冻结官方访问、延后或冻结资金、技术支援等制裁措施,同时也要求中国政府公平审判抗争者,并延长在国内中国留学生、移民的签证。

相较之下唯一拒绝采取行动,并迅速恢复对中关系的日本,被各国舆论批判为“唯利是图”、“趁火打劫”。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日本外务省在六月底宣布暂时冻结既定的第三次政府贷款,以及其他无偿援助计划,并暂停阁员访中。而当时最重要的外交场合,是在7月14日于法国举办的G7高峰会,由于1989年也是法国大革命200周年,这点也在广场上成为群众的口号之一,因此法国摆出了将在高峰会上,以人权立场严厉谴责六四的态度。

在这样冷热交织的两国关系当中,日本政府的对中政策,基本上仍是以加深两国友好为方向。
在这样冷热交织的两国关系当中,日本政府的对中政策,基本上仍是以加深两国友好为方向。

日本虽然拿中国没有办法,仍希望透过劝阻G7的对中制裁,试图在“严厉谴责六四的西方诸国”与“峻拒外国干涉内政的中国”之间扮演和事佬。在高峰会上,日本外交官力陈“制裁只会让中国陷入孤立,更加危险”,而在日本背后,也有美国总统老布希的支持。当时布希虽在美国舆论与国会压力下采取了制裁措施,但也立即派出密使与中国高层会谈,表达布希对中美友好的重视

在日本的外交工作以及美国的暗中支持之下,高峰会后各国针对六四的共同声明中,虽然表明了批判,但并未提出进一步的制裁措施,而是在罗列各国既存的制裁后,期许中国若能采取政治、经济改革,并让当时强力支援学运的香港恢复对中国的信任,各国便将重启对中国的往来与援助。

虽然在这段时间当中,中日的外交往来停滞,但日本的一切作为,中国都看在眼里。根据当时中国驻日大使杨振亚的回忆录,在七月于北京召开的大使会议当中,中方就决定将日本作为解除国际制裁的突破口,并展开对日本政界与产业界的积极接触。在双方的默契之下,海部首相在八月就重起了先前冻结的对中援助,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也在九月访中,会见邓小平、江泽民,成为六四后首批访中的西方阵营政要,产业界也接着相继组团访中。

美国也在台面下,推动日本持续前进。根据当时日本驻美大使松永信雄的回忆,包括美国前总统尼克森,以及世界银行总裁科纳布尔(Barber Conable),都对松永表示,希望日本能当率先重启对中援助的领头羊。而当时在日本社会党负责对中关系的河上志雄,也在回忆录中写道,在89年的中国国庆前夕,在社会党高层顾虑日本舆论,不便访中的气氛中,他衔命赴中修复两党关系。而国庆晚宴上,他竟意外发现美国前国务卿海格(Alexander Haig)亦是座上宾,令河上不禁感叹,“美国对中外交的城府之深。”

最后,历史亦大致如日、中、美的所设定外交剧本进行。在日本率先行动之下,对于六四坚持“内政不容干涉”的中国,以方励之等知名人士流亡为交换条件,西方各国则以“支持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可促进未来中国政治改革”为由,找到了下台阶。各种制裁在90-91年间相继解除,与各国间也恢复了高层互访,中国就此与全球资本主义接轨,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政局混乱、对中外交工作停摆的情形下,日本在六四后,究竟为什么仍独自坚持亲中路线呢?学者杉浦康之指出,一般认为有希望获得外交主导权、针对侵略历史的赎罪意识、对经济制裁的反感、日本国内对人权议题漠不关心、以及不愿因经济制裁而付出代价等主要原因。

反过来说,中国政府巧妙地掌握了日本的上述心态,对右派诱之以经济利益,对左派则以历史问题为筹码,让双方阵营都相信“中日友好”有利于日本,在经济上协助中国,才是真正能协助中国在未来走向民主的务实作法。最后成功地在政治上不让步、不损及统治正当性之下,中国以日本为突破口,在短短一两年间,就解决了后六四的外交与经济困境。

但看似大获全胜的中国,其实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在六四之后,中国于日本一般民众间的中国热迅速冷却下来,对中国“感到亲近”的日本人,从88年的68.5%,在六四后暴跌至51.6%(该民意调查于十月进行),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

而为营造中日友好氛围,六四后中国政府一度压抑了反日民族主义的声浪,但失去了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号召的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成为思想上最后的支柱。在往后的日子里,中共反覆操作历史、领土议题激起反日情绪,虽然巩固了国内支持,但也让日本人的亲中情感每况愈下。在2014年,只剩14.8%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感到亲近,创下历史新低。

在今日的日本,谈到所谓亲中派,除了少数人是基于对历史问题的反省,认为需维系中日友好之外,大多亲中声浪仍是着眼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有志于中国市场的年轻一代,多属此一意见。可以说中国对左派谈历史,对右派谈经济的对日外交手法,在今日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主要基础。

但并不是所有关心中国的日本人,都就范于上述中国的外交两手战略。知名作家安田峰俊,在去年出版了“八九六四”一书,追踪了数十名与六四相关的人士,访问他们对六四的回忆,以及现在对六四的看法。

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受访者佐伯加奈子(化名),当时正在运动的核心学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留学。与当时许多关心运动情势的留学生一样,佐伯经常出没在天安门广场,有时也协助日本媒体搜集资讯。而六四后最让佐伯心碎的,是原本论及婚嫁,当时也积极参与运动的男友,虽然幸免于难,却变了一个人。从理想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炫耀自己有日本女友,只想着结婚移民日本,依赖佐伯养活自己的人。而且不仅是男友,身边的中国人朋友,对日本人也都势利了起来,“向钱看”,“再也感觉不到真诚。”

从佐伯的访谈,可以看出日本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帮助后六四的中国政府,在钞票与罪恶感之上重建的“日中友好”,是否真正帮助到了中国人民,在三十年后的今日,结果已经相当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子弹,在1989年6月4日当天,不仅杀死了群众的肉身,以及一代中国人的理想主义,同时在昔日的“日中友好”潮流当中,两国人民针对和平、平等与民主等政治议题,曾经有过的交心与共鸣,也随之被葬送在天安门前的鲜血当中,渐渐不复为世人所提起。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不会被亏待的。

  2. 不是「反佔中」,是「佔中」、「反送中」。希望留言區那位朋友能真的瞭解這兩個詞代表什麼意思。

  3. 这就是资本主义国际政治的本质。美国资本、日本资本并不在乎中国是否民主。如今一部分自由派还把中美贸易战当做是民主和专制的斗争,该醒醒了。对中亲和是出于资本的利益,对中开战也是同理。

  4. 日本媒体确实不那么歧视大陆,也不当民主战士。很难说是好事

  5. 三十年後,當美國制裁華為,芯片技術、供應零部件,幫忙的還是日本。香港反佔中,日本民間同情而且自發舉行聚會支持遊行人士,但日本政府到現在不要說對北京,連對香港政府也是一句抗議、表達憂慮都沒有說。下次再想滅了小日本的時候,想好了再發帖。

  6. 不知大陆民族主义者知道后会作何评论,一如既往的骂日本吗?

  7. 日本人民都知道,這是因為美國政府對日本政府作出的要求。而日本政府也擋不住開拓中國市場的魅力於是順水推舟。日本和美國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