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仙境的火药库:拉达克探秘

“拉达克是印度唯一有两段边界的地方,......我们身处是非之地。”
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边的拉达克,平均高度三千到六千公尺,有小西藏,香格里拉的称号,是全世界景色最壮丽却也最难抵达的化外之境。
印度 台湾 地缘政治 宗教 族群政治

编按:本文由《端传媒》和台湾公共电视《独立特派员》节目共同编辑、发布。电视报导于四月十七日晚间于台湾公共电频道首播后,在《独立特派员》网站YouTube频道完整发表。公共电视为非营利机构,本文亦免费开放阅读。

壮丽山景倒映在清澈湖面,拉达克的班公湖在宝莱坞电影《 三个傻瓜》(三傻大闹宝莱坞、打死不离3兄弟)的结尾里,是男女主角 ——Rancho 和 Pia 再次相遇的地方。绝美景致让旅人忍不住直按快门,但这美景所在之处,却也是中国与印度边界西段的敏感地带,冲突一触即发。

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边的拉达克,地表标高三千到六千公尺,历来有“小西藏”或“香格里拉”的称号。她依偎著喜马拉雅山脉,面对壮阔的高山总令人觉得再闭锁的心都会整个被敞开。有电影加持的班公湖静谧迷人,早已成了全球游客热门的造访之地,再加上气候地形多变,一天之内从沙丘到雪景,看尽拉达克的无穷变化,再挑惕的人也会觉得心满意足。

身处大国交界的宿命

拉达克位居地理要塞,历史上拉达克曾经是丝路的一站,更有玄奘到印度取经时,经过拉达克还因高山症所苦的说法。既然得道高僧如唐三藏到拉达克都免不了高山症,对一般拜访的民众如我们,当然也是一大挑战,唯一能安慰生理上因高度及多变气候产生不适的,应该就是壮丽得令人屏息的天然美景,以及总带著真诚微笑的人们了。

拉达克早年是外人难以抵达的化外之境,她曾经是独立王国,但1834年道格拉人入侵后,拉达克王国走入历史。印度独立以后,拉达克成了查谟-喀什米尔邦(Jammu and Kashmir)的一部分,身处大国交界,注定了拉达克在战争与和平间摆荡的命运。

包括采访团在内的许多旅人造访时,一降落拉达克机场马上可以感觉氛围不同,许多荷枪实弹的军人环伺机场,透露拉达克和其他旅游胜地的不同。

今年二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因为一场恐怖攻击,爆发严重空袭事件,两个核武国家剑拔弩张,让全世界都跟著紧张。拉达克一位中学教师Sonam Smanla说:“拉达克是印度唯一有两段边界的地方,有巴基斯坦的边界及中国的边界。我们身处是非之地,印度和巴基斯坦及中国之间曾有许多战争,有一次中印战争,三次印巴战争,对于边界这些烽火纷扰,我们并不开心。”



拉达克首都列城。
拉达克首都列城。

向东向北,都是火线边界

实际走访边境,从拉达克首都列城(Leh)往北走,是通往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的方向,沿著山谷蜿蜒的公路往上攀升,沿途风景宜人,看不出这里是自1947年以来三次印巴战争的战场。要不是今年二月印巴再度冲突,拉达克人会以为岁月静好的日子终于来临。往印巴交界路上,会先经过“世界最高的公路”,标高5602公尺的Khardong la ,地理上的制高点自然是军事重地,在大队军人驻防的Khardong la,记者巧遇查谟-克什米尔邦的前首长Omar Abdullah,出身政治世家的Omar Abdullah,2009年就任时是最年轻的首长,至今仍然活跃政坛。谈起拉达克的处境,他坦承挑战的确不小:“一边是巴基斯坦,一边是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这里还算稳定,不像其他边界不时有纷扰冲突产生,游客仍然可以造访这里。”

全副武装的军人处处可见,军用卡车时时呼啸而过,演习更如家常便饭,这是拉达克人的日常。列城向东,通往印度和中国边界,这一天军人们在距离班公湖约50公里的道路边,竖起射击演习的告示牌,提醒民众及游客注意。

“砰!砰!”连串的枪声从不远处传来,士兵们说射击演习要进行好几天。中国和印度有长达近4000公里的边界线,其中一半是有争议的未定界。1962年曾爆发中印边界战争,历时一个月落幕。日后小型冲突及对峙时有所闻,201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纪念日当天,中印军队在班公湖边发生冲突,互丢石块及推挤,印度军人将影片放上网路,中印双方民众相互叫阵。

至今印中两国边界西段仍然不时有零星冲突,一位退休的拉达克官员Wangchok Tia说:“拉达克列城区的人口很少,这里地广人稀,但光是班公湖边界这里就有六、七万的驻军在这里,印度政府在这里部署越来越多现代化军队捍卫边界。”

边界除了两军对峙的紧绷,还有来自老天爷的考验,多变的气候及恶劣的地形更是一大挑战,上午仍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下午突然降起大雪,从班公湖回列城的主要道路封闭中断,无法通行,一行人动弹不得,坐困愁城。虽然军方派出大批人力抢通,但瞬间降雪太多,眼见受困的游客及民众越来越多,几个小时后军方做了决定,特别开放平日管制的中印边界区,让所有人绕道而行,这一绕车程从六小时变成十三小时,却也令人得以一窥神秘的边界异域。



沿著中印边境道路一路颠簸,在大雪中前行,进入荒凉无人的军事管制区,汽油耗尽的车子只能靠游牧边界的藏民们进行补给。
沿著中印边境道路一路颠簸,在大雪中前行,进入荒凉无人的军事管制区,汽油耗尽的车子只能靠游牧边界的藏民们进行补给。

驻军,必要之恶

沿著中印边境道路一路颠簸,在大雪中前行,进入荒凉无人的军事管制区,汽油耗尽的车子只能靠游牧边界的藏民们补给,左边黝黑的山脉是中国,右边则奔驰在印度的领土上,矗立在路旁的告示牌,预告前方六公里有一座纪念碑,它们是13库曼军团的114位士兵,1962年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牺牲,这儿也靠近印中两国边界会旗的地点。

“有个地方叫做Chushul,印度的军人和中国的军人会进行一个称作‘会旗’(双方军人各持国旗交会)的仪式,会旗时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边界情况。”Wangchok Tia解释。

边界区除了军营外一片荒凉,眼看四下无人,采访团一度有个念头:是不是把远从台北带来的空拍机拿出来纪录一下边境实况?才刚提议,年轻却经验老道的驾驶和Wangchok Tia大惊失色,两人异口同声说:“千万不可,你如果在这里飞空拍机,会立刻被击落,这边的军营都有卫星监控,别以为看不到人就没事,我们会惹上大麻烦!”

被厉声警告后我们只得继续赶路,就这样我们从白天到黑夜,沿著印中边界披星戴月急速前进,唯一停下来的原因是沿路不断出现的检查哨,每一次检查,每一个检查者都不厌其烦得检查每个人的证件,前后检查哨还会彼此通报确认人数及身份,因此一停下总得花上十五分钟到半小时才能继续通行,我们也一次一次被提醒:这里是敏感的边界。



拉达克寺庙。
拉达克寺庙。

采访团从边界安然抵达列城后,对这十多个小时的“边境惊魂”余悸犹存。然而对乐天知命,生活质朴的拉达克人来说,军队进驻是必要之恶吗?Omar Abdullah说驻军在这儿有多重的必要性:“有时候医院的医生不够时,我们会把病人带给军医进行治疗,军人已经成为这里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只捍卫边界,他们对这里民众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在此同时,入伍从军也是不少拉达克年轻人的选择,但拉达克种族和融合了西藏与克什米尔文化,八成民众是佛教徒,从军也会引发文化冲突。

拉达克和印度中央政府的关系紧张,内部一直有要求更大自治权的呼声。这里一位中学教师Sonam Smanla就认为,拉达克人长年来饱受不平等待遇,备受歧视,虽然印度政府美其名给拉达克“自治区”之名,但拉达克需要更多自主的权利,因此每一年他都参与抗议行动,为拉达克人争取更多权益。

拉达克人身处边境,对和平的渴望特别强烈,加上笃信佛教,安顿身心是不可逃避的功课。这一天,一场盛大的供僧法会在拉达克举行,近三千名来自拉达克及周边各国的僧侣齐聚一堂祈求世界和平。这是拉达克当地的盛事,许多拉达克人穿著别具特色的传统服装迎接这场供僧盛会,女士手持鲜花,男士手拿供佛的燃香,人潮绵延近公里,相当壮观,台湾几个宗教团体也是促成这场供僧法会的功德主之一。

法会结束,拉达克的男男女女歌舞欢庆,乐天知命的性格一览无遗,其中一个拉达克女学生Padme 说自己很开心能参与这场供僧法会,她年纪虽小,说的话却令人印象深刻:“和平很重要,如果我们的心平静祥和,就可以帮助世界和平。”对拉达克人来说,战争与和平或许不断地交替出现,只有高踞列城山头的“世界和平塔”,会一直守望著拉达克这个被称为“皇冠上珍宝”的土地与人民。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写得真好 期待有更多照片

  2. 不错,有意思

  3. 算是一篇還不錯的見聞,後面會有深入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