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投票日前三个月,任谁也想不到民进党执政超过20年的高雄市,竟然会成为牵动2018台湾地方选举全盘战局的最大变数,选后更成为翻转台湾政治版图的关键。
代表国民党参选高雄市长的候选人韩国瑜是策动这场剧变的发动机。九月下旬起,韩国瑜的声势突然从网路急速窜起,腾空卷起一股巨大气旋,步步进逼原本以为“赢了党内初选就赢了选举”的陈其迈。霎时间,原先对高雄选情不抱希望的泛蓝选民,好像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救世主”,“韩流”、“韩粉”成了今年选战最火爆的话题。
韩国瑜引领的旋风更由高雄袭向全台,他成了最佳助选员,全台辅选。甚至走在台北街头,都可以看到多位国民党市议员候选人与他的合照看板,争先抢搭“韩流”这股上升气旋,期盼能够赢得更多选民支持。
一个网路先行的“胜选方程序”
在韩国瑜身上,隐约看到了2014年柯文哲的影子。当时柯素人参选,同样在网路世界获得近乎一面倒的支持,完全压制对手连胜文与其身后浩浩汤汤的“大连舰队”,声势如日中天。选后分析多半深信柯文哲团队是凭著大数据、社群经营、网路声量、舆情监测等等网路世代的关键能力,在绝对的“空战”优势掩护之下,一举打破台北市选民结构“蓝大于绿”的基本盘,率领在野大联盟杀出蓝营重围,赢得最终胜利。
四年前柯文哲的成功,看似为政坛启示了一个网路先行的“胜选方程序”:
先创造网路声量热点压制对手,引发网路社群关注。
进而吸引媒体跟随报导,形成新闻高度曝光的饱和攻击,二次包围对手。
再回头再拉动网路声量持续攀高。
就这样反复操作“声量回圈”,一方面持续巩固现有支持者,另一方面拓展潜在支持者,进而实现最终的胜选。
“网路声量”是上头“方程序”里的关键变数,近年来常在选举评论中出现,但它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严谨的定义?和最终结果的关系又是什么?
“网路声量”其实指的是从媒体、网路社群与传统媒体相互激荡出的综合效果。具体来说,网路声量涵盖包括公众人物在脸书、YouTube、Instagram甚至LINE@等社群平台上和参与者的互动表现。也包括特定关键字在各大新闻媒体、热门论坛(如批踢踢、Dcard、Mobile01等等)的讨论热度。
不过就台湾网路社群的使用习性而言,最重要的莫过“公私交织”的脸书粉丝页:它既是公共议题沟通的平台,也是多数人网路足迹的必经之地,这让它始终是观察政治人物网路声量的重要平台。当然,这也是商业公关公司或者其它可能的势力以“僵尸帐号”介入、操控的重要切入点。
至于“声量怎么量化为数字”,目前常见的指标有两种:
Qsearch:2014年的柯文哲竞选团队当时也有采用。它是以脸书粉丝页的心情、留言与分享数综合计算影响力高低,公式为“(心情数+留言数)*0.1+分享数”。可以看出这个指数特别重视“分享数”,因为比起心情和留言,分享更能带来更多的曝光,让更多使用者看见,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专页仪表板:以不同公众人物脸书粉丝页的“谈论人数”(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做为“声量”指标。
这里的“谈论人数”,指的是七天内与这个粉丝页发生“互动”的不重复用户人数。所谓“互动”行为,则包括按赞、贴文、留言、分享、回答提问粉丝页打卡、分享打卡、推荐、回复活动邀约⋯⋯等等。相较于影响力指数,谈论人数更关注于整体粉丝页所创造的声量,若以选举而言,约略等同于该候选人的人气高低。
韩国瑜演绎的“声量回圈”
就脸书谈论人数而论,10月以前,韩国瑜大概都在5万左右徘徊,随著选战议题的攻防略有起伏,虽蓄积了一定的人气,但丝毫不具备压倒性的声势。然而,等到10月9日韩国瑜与网路红人“馆长”陈之汉的直播过后,“胜选方程序”便迅速地运作起来。在韩的脸书上,该则直播贴文创造了8.4万次按赞、2.63万则留言、1.16万次分享,共计194万次观看;另外在馆长的YouTube频道上,该则直播影片观看次数超过220万,共计4.5万次喜欢与超过8千则留言。那就像是只在网路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在一切发生以前,轻轻挥动便搧起了吹垮高雄绿色堡垒的猛烈飓风。
自此之后,各大媒体不断紧追其后的网路即时报导,在社群平台制造二次扩散的节点,带动韩的网路声量继续上升。部分电视媒体更是从新闻播报时段一路讨论到政论节目时段,记者、主播与名嘴相互接力整天不间断地关注韩国瑜。更不用提在YouTube搜寻韩国瑜,破50万次观看的影片就有好几十部,声量不下台湾当红YouTuber。而到26日为止,若在Google新闻限定搜寻韩国瑜,约有1660万项结果,陈其迈则只有975万项结果,虽非绝对数值,但从比例上看即是相当的曝光差距。
媒体炒热关注,话题全面升温,随著声量回圈反复操作产生连锁反应,很快地它就像是一场浇不息的野火,愈烧愈旺。10月中过后,韩的脸书谈论人数便跳升到平均10万以上的水准,随著凤山、旗山与冈山三场大型造势活动的成功,顺利串连起线上线下的人气,在在证明声量的“纯度”之余,更巩固了支持者的信心。而韩国瑜在造势现场的激情演说与军歌演唱,除了感染现场参与民众的情绪之外,透过网路直播与媒体转播又会再反馈出新的声量。几波交互操作下来,脸书谈论人数持续走扬到平均20万左右,11月进到选举短兵相接的最后阶段时,谈论人数开始屡攀高峰,从30万、40万、50万一路跳升,投票日当天甚至直接冲破60万,与6月1日柯文哲宣布北市脱离千亿负债俱乐部创下的声量高峰不相上下。
到了10月初,韩国瑜声势已成,陈其迈开始邀请10位立委共同担任竞选总干事,试图以组织战回应韩国瑜。这时在网路声量上,相较于韩的快速暴涨,陈其迈直到10月底,谈论人数始终都还在5万左右的低档徘徊,缓缓走升,一直要等到11月19日的辩论会过后,才艰难地跨过20万大关,但那时与韩的差距早已被彻底拉开。
一旦韩国瑜成功杠杆出整体选战的势头,此时提出再多质疑拆解韩国瑜框限的论述架构,效果看来都不大。19日辩论会上的表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即便回答、提问都不尽理想,仍不减韩国瑜对于蓝军选民的魅力。
谁也没想到一个原先只是党内边缘人的韩国瑜,竟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拚出如此成绩,一跃翻身成为蓝营“喊水会结冻”的A咖。随著声势不断走扬,韩国瑜成了蔡英文政府“改革急行军”反作用力的宣泄出口,既唤醒了蓝营选民的积极参与,更卷动出那些“讨厌民进党”的中间选民,以15万票的差距彻底击垮民进党,实现了国民党20年来首次的高雄捷报。
但,在网路上爆红了就能赢吗?
韩国瑜看似重演了柯文哲2014年的“胜选方程序”。但若对照其他县市的选举过程和结果,却可以看到一些反例:网路声量大小不仅无法保证胜选与否,声量差距也与得票率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简言之,网上爆红不一定就能赢,没红也不一定就会输。在新北市和台中市,情况特别明显:
回锅参选新北市长的苏贞昌,竞选团队的创意和执行力一般也颇受好评,但在声量上一直只微幅领先侯友宜,打不出仰攻的气势,直到选战最后阶段的车队地毯式扫街,搭配脸书直播镜框,才明显拉开与侯友宜之间的声量差距,但挽回不了现实的颓势,最终以将近30万票的巨大差距,惨败给鸭子划水稳稳选的侯友宜,宛如于2010年苏贞昌败走台北市的翻版。
力拚台中市长的卢秀燕则主打反空污,试图要用庶民感受打动人心,不过相关讨论热度不比韩国瑜的“北漂”议题,未能在脸书声量上带来明显优势,反倒是争取连任的林佳龙一直占据上风,甚至卢秀燕选前4天宣布辞去立委后,脸书谈论人数还一度反转向下。但就算看似没有打出选举的声势,靠著地方派系整合,卢秀燕最终还是以20万票的差距完胜林佳龙,等于林把4年前赢下的选票通通都败光。
以台南来说,靠著举办Crazy Friday电音派对,创造全台知名度的无党籍台南市长候选人林义丰,虽然始终在声量上保有相对优势,但最终也只拿到8万票。反倒是为守护家乡环境参选的陈永和,即便脸书谈论人数最高点只有1万出头,却能转换出11万多票张选票。而赢下台南市长的黄伟哲,脸书声量则始终未见攀高,大多数时间皆落后于高思博,但最终也还是获得38%的选票,守住绿营一席。
柯文哲还是四年前的柯文哲吗?
决定新北、台中、台南胜负的关键,看来都与声量高低无关。至于台北市,即便柯文哲的网路声量依然远胜丁守中与姚文智,但近5个月来,脸书谈论人数却是一路下滑,与韩国瑜愈选声量愈高的态势完全相反。面对蓝绿基本盘夹杀,选情高度紧绷的状况下,选前倒数4天,幕僚建议柯P仿效韩国瑜与馆长一同直播,试图拉抬柯的声势,虽创下9.3万次按赞、4.2万则留言、9737次分享与185万观看次数的惊人成效,但从最终选举结果来看,丁守中依旧力守连胜文当初40.82%的得票率,等同柯没能挖走任何泛蓝选票,最终只以3,254票惨胜。
25日凌晨3点半的国际记者会上,柯文哲坦言,“选举还是需要组织、要动员、要绑桩、要广告,(我这次)几乎没有什么花钱,竞选团队几乎没有打过选战。选举还是有技术的。我也是在试验一场没有选举的选举,不过显然就结果来看,不是非常成功。”
所以回过头来看,如果韩国瑜的声量缺少了有组织的动员 —— 包括外省族群、王金平与其身后地方派系;又或是没有挤下柯文哲成为媒体首要关注的焦点,设定选战的议题框架,带动出高声量的饱和攻击,很有可能也只是一场泡沫。
又即便,柯文哲选前的脸书声量将近是丁守中的三倍多,但在缺乏组织力量“动起来选”的情况下,再大的声量优势可能也只是装饰,甚或采事后结果论,如果是由立委蒋万安,或者其它更具吸票能力的人出马参选,国民党非常可能拿下北市。
从选举现实反思声量政治:记得锟P吗?
回顾2014与2018两场选战,都出现了整个台湾社会高度关注的政治网红,不仅靠著个人魅力自带流量创造话题,更引来大量媒体曝光形成饱和攻击压制对手,最终也都成功夺下市长宝座。不过柯韩两人所揭示的“胜选方程序”或许更像是特例,而非任何人皆可复制的通则。
事实上,在这次市长选举中,最早希望借助声量打选战的,还不是韩国瑜,而是参选台北市长的李锡锟。
在五名台北市长候选人中,除了现任市长柯文哲,李锡锟恐怕是参选起跑非常早的。2016年底他的学生协助成立Power锟粉丝团后,人气一路扶摇直上,屡屡靠著辛辣敢言,在一次次的舆论话题中抢尽媒体版面,粉丝团追踪人数最高超过70万,影片总观看人数更是突破千万,网路声量直逼柯文哲,出书、演讲、活动行程满档,打响了“台大最狂教授”的名号。那时四下环顾,挑战市长的最强敌手非他莫属。
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年初新春团拜时,李锡锟也以终身党员身份受邀出席,身旁还坐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副主席曾永权、前总统马英九与主席吴敦义,个中安排颇令人玩味。不过最终他还是想效法柯文哲超越蓝绿的基调,选择不参加国民党党内初选,而是在千位粉丝参与的Power锟感谢祭活动上,正式宣布以无党籍参选台北市长。那一天,是他最意气风发的日子,却也是他政治声势的顶点。
5月,随著丁守中党内初选胜出,媒体逐日追赶柯、绿关系的进展,李锡锟愈来愈边缘,不再被视为是有力的角逐者。7月又再爆出粉丝团无预警关闭,更积欠原社群团队薪水,最后双方谈判破裂,网路声量一夕化为乌有。即便李锡锟仍试著重头来过,但已不复当红魔力,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获得6,172票,比在政见发表会上高歌一曲“爱江山更爱美人”,顺便捧红蜂蜜柠檬的吴萼洋多出555票。
一年之间,李锡锟楼起楼塌,过早到来的成功,反倒让他在选战正式开跑后,成了味如嚼蜡的人物,媒体无意为其作嫁,也没有政党资源挹注,当声量燃料用尽,随之殒落。只有在选战关键阶段冲上“全台最强政治网红的位置”,吸引镁光灯不得不持续锁定你的一举一动,也才有机会带动出完全压制的声势。否则从声量与选票的转换率来看,一昧盲目追逐声量,怎样都不足以赢下单一席次的选战。
选举毕竟不是比声量大小,更需要说服选民走出家门为你投下一票,从经营网路声量到争取选票入匦的那一刻,始终是一条极其冗长而充满摩擦力的路径,存在许多需要沟通解释、争取支持与认同的环节。
从一个更宽广的声量政治框架来看,声量政治即是借由各式媒介建立政治人物的形象,创造新的象征符号凝聚认同,取得政党支持,与在地组织协力,争取选票支持。这并非是一个必然的线性因果链,而更像是一个弹性的动态矩阵,因应不同条件与限制,组构起可行的运作方案。
受到“胜选方程序”的启发,新政治思维或许也会希望能从网路出发,如同网红经营粉丝一样,诉诸新的政治价值,进而带动话题讨论以争取选民支持。最典型的操作正是四年前凭著“我是中坜人”粉丝团深耕地方议题,一举选上桃园市议员的王浩宇;而在本届选举中,喊出开箱民主跨界挑战台北市议员的YouTuber网红呱吉(邱威杰),也成功把网路人气转换成11,786张选票,挤进当选名单。证明在多席次的市议员选举中,声量带来的知名度,确实有助于创造更高的胜选机会,却还是需要挑战传统政治人物在地方网络的经营。
用网路声量预测选情,可能吗?
在声量与选票之间,因著社群网络双向互动的特性,的确有机会成为有效探知选民意向的即时动态指标。但若想从舆情监测进展到选票预测,直接推论网路声量与选战胜负的关系,甚至从中判断出最终的得票比例,恐怕仍存在各种更多需要纳入考量的现实因素。
以“网路温度计”为例,便是结合网路声量与历史选举资料,以候选人胜选因素模型、网路口碑预测模型、媒体民调与群众预测,分别评估候选人的基本面、宣传力与支持度,以大数据综合加权出候选人的当选率。最终成功预测六都市长人选,而全台22县市中,也只有2县市首长未能命中。
总的来说,因著虚拟世界的特性使然,始终存在系统性干扰的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偏误。不可能单看网路声量,而不把对手实力、选区结构与整体政局因素一并纳入考量。不过无论如何,随著社群网络、智慧型手机与行动上网的全面普及,现代人保持连线的时间愈来愈长,网路声量依然将成为未来选举中更重要的指标。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