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六四了!铜锣湾的维园涌进了多少人?坐满了几个足球场?民主派团体的筹款街站,今年成绩可好?今年为什么人数又多起来?是为抒发过去364天的无奈?或者是提醒自己记住某些仍是现在进行式的压迫?
六四隔天,有机会和一位香港年轻人谈话,免不了谈到昨天的晚会和上头这些问题。他问我:你一个台湾人,怎么看香港人年复一年坚持纪念六四这件事?
我回答他:我认为在一个地区,有这么一群,或说一大群人,会为了一个邻近的,其实也可以和香港人没有关系的,地区的流血镇压事件,用大型集会和其它形式持续纪念二十九年,至少在我的见闻里,没有第二个例子。单单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太值得研究的文本。
我以为我回答得周全,但他对“其实也可以和香港人没有关系”这句话有意见。
他认为,这些不愿遗忘,坚持纪念六四事件的香港人,并不是因为单纯实践某种普世价值,而是可能基于血缘、国家认同,或者真心相信香港的前途系于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否平顺、成功。换句话说,在大部分六月四号晚上来到维园的民众心里,“六四与我有关”。而相对地,倡议香港人无需再纪念六四的人,他们的依据才是“六四与我无关”,而既然六四都无关了,中国更是应该脱离的对象。
确实如此,这一席话说中我的盲点。随即,我有了另一个问题:
“那你觉得,北京政府究竟希望香港人认为六四与自己‘有关’或者‘无关’?如果希望香港不要再有人记得六四,那代表香港人的中国认同会愈来愈低,对北京来讲,这不是好事;但反过来,如果希望香港人保持住中国认同,那就会一直有一批人针对六四事件要求真相、究责、惩凶。这岂不是北京更不想看见的事?”
“你这个问题问得......”他沉默了好一阵子,又逃出了我挖的坑:
“我认为对北京政府来讲,‘与我有关’和‘与我无关’都不在他们考虑之列。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事,就是让‘与我有关’和‘与我无关’的倡议者彼此不断斗争下去,削弱反对他们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才是共产党最终的目的”。
一语道破。不仅我对面的年轻人不入我设的逻辑困局,中国共产党也不会入。但不入的代价,是使得这一切想起来很荒唐,或者说,很虐。
然后我想起两岸关系:
这一两年,在台湾谈两岸关系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恐怕是“现状”或者“改变现状”。在北京的定义里,公民投票改名“台湾共和国”,当然十恶不赦;但就算不改国旗、国号,单单主张中华民国政府主权只及于台湾、澎湖、金门和马祖,也会被扣上“B型台独”的帽子(这一顶连马英九都戴过)。意思就是,在台湾还没有彻底“被统一”之前,中共的是底线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不能放弃对中国大陆领土的主张。
在西伐利亚体系下,一个国家主张对自己的领土拥有主权天经地义。但坚持别的政府也应该来主张自己领土的主权,否则就是可能招来战祸的大逆不道,这乍听之下也是“虐”到不行。
但其实,共产党要求中华民国政府坚持主张全中国主权,当然不是希望自己被取代、被消灭,而是另一个选项“法理台独”的结果更糟,可能造成自己统治根基不保。再者,你主张我的领土主权,我也主张你的领土主权,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实力对决。而一旦北京决定不计代价地把这张牌翻开,结果不难预期。
香港和台湾,笼罩在相同的情境里:一个政权,为了自身统治基础不被动摇,宁愿把自己,即使是阶段性,放在一个看似滑稽的逻辑里头。这件事如果纯做为思想、辩论的材料,挺有乐趣。可惜对台湾、香港的公民社会而言,这“乐趣”奢侈了一点。
澳洲的消費不低,能在澳洲留學也側面印證了你的經濟實力。@维基
我觉得这些话都很眼熟,你觉得呢?素质低不适合民主,四周强敌窥视,以及关于军队的领导权的这些说法让人十分眼熟啊。至于效率低,有些事本来就是错的,效率低反而可能不做。而且,社会本来就应该是考虑各方利益的,那越多人参与,效率可能要降低,但成果就会提升。。。比如澳洲那些做事超慢,但也超认真,负责,仔细的工人们。当然,民主确实也有很多问题。但民主还有个好处,就是清晰地认识到了政府作为必要的恶而存在。当然,还有一点,前两天看到的一句,确实在中国有人拥有比美国人民好五倍的人权,因为在中国也同时有人为此付出了五倍甚至十倍的人权。其实我也算作为利益既得者,但大概是天意吧,管中窥豹,也见到了另一个我不愿意承认的残忍的世界。
说中国不适合民主的。。。我发一点有趣的内容给你。日本的大久保利通说过这句,民众已习惯于封建压制,偏僻之陋习成性,政体设计应根据我国之土地风俗人情时势。还有这句日本军人陆军大将荒木贞夫的,日本军队是工人农民在天皇的领导下为保卫国家而组建的军队,所以必须坚持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谁说中国要无限制的民主了?哪个国家都没有无限制的民主啊。人们总喜欢拿人太多来作为借口说民主不适合当前的中国,这种人肯定没有接触过民主的运行方式,所谓的极权更适合现今的中国不是严谨的论证而是胡说。
无限制的民主并不适合中国。人口太多,尽管近年来在普及教育,大部分人还是不适合参与到方向性里。同时民主办不成大事,一个提议让民主做决定,黄花菜都凉了,不适合现阶段中国。现在中国是要谋求发展,盲目的民主只能拖后腿。等未来经济条件充足,平均教育水平跟上,外部没有强敌来犯,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民主才是个问题。现阶段,极权是能够让中国最快突破美国等国家桎梏的方式。
“当上帝将他的小羊分成群,这就是他统治的开始。” 没有哪些人天生应该仇恨另外一些人,最该警惕的是总能点明仇恨的人。
本人前面前面发言最后一句应更正为“倒数第二比倒数第一强”。
這次的總編週記我覺得寫得很好啊!這些問題都是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
支持大家都能理性的探討,觀點碰撞是很有價值的,而隨意人身攻擊或者說話不清不楚就不好了。
一個好的民主,不僅僅是協商之下的少數服從多數,還在於多數尊重少數。如果只有少數服從多數,那也便近於多數暴政。在尊重少數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每個人基本生存,及理性協商去尋求一個可能的更好的選擇。
以鄙人淺薄的認識,我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好國家」,也沒有所謂的「好政府」。縱觀世界各國及政府,沒有一個所謂的「好」。有人滿意就有人不滿意。對某一個吃不飽飯的老百姓來說,這個國家或者這個政權能讓他「衣能蔽體,餐能裹腹」就是好的;對有些人來說,要保證他「講話」的權利就是好的;還有一些人,認為能讓他實現他的「理想抱負」就是好的,形形色色、舉不勝舉。
所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誰說了算?「標準」又是什麼?
那就「民主」說了算。什麼是「民主」?民主就是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制定標準,最後的結果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而不是所謂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除非少數人的觀點能被「多數人」採納、認可,這又是民主的過程。那「民主」可不可以套用法學理論的觀點——「民主就是多數人的暴政。」此時,少數人的觀點已經被「多數人」湮沒在汪洋大海之中,顯得那麼弱小,甚至瑟瑟發抖。
所以任何事物都應辯證的看待,好與壞需要時間檢驗。而好與壞也是相互比較而言,因為「倒數第一」顯然比「倒數第二」更好。
什麼叫「好國家」?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有點好奇。
好政府倒常常聽到。
讲了半天就在那里兜圈子。说白了就是某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认为只要中国不实行多党制就不是个好国家。
再補充:應該是攻擊現政權的合法性,就是為了擺脫國家(中國)的政治箝制。
補充:攻擊現政權,也是為了擺脫國家。
「那你覺得,北京政府究竟希望香港人認為六四與自己『有關』或者『無關』?如果希望香港不要再有人記得六四,那代表香港人的中國認同會愈來愈低,對北京來講,這不是好事;但反過來,如果希望香港人保持住中國認同,那就會一直有一批人針對六四事件要求真相、究責、懲凶。這豈不是北京更不想看見的事?」
我以為紀念六四和國家認同的綑綁是種誤讀。真的,對香港人來說,二者的關係甚至可以完全反向——越是對中國不認同,越會記住六四、宣講六四,六四本就是對中國現政權最好的攻擊武器。香港新一代正是嘗試為二者鬆綁——即便我紀念六四,也不與建設更好的中國(國家認同)有關,甚至可以更超越地站在人道的立場紀念,為的就是不與這個國家產生聯繫。這經歷世代的流動變化,總編沒有掌握到。
以免上述言論造成誤會,我闡述下我對64的個人態度和理解。
我認為64應該記住,並且要一直記住。這件事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民主自由,與各種不公、特權作鬥爭。我也期待64被平反的一天。
記不記的64和是不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沒人任何關係,純粹自己硬設了一個假「公式」(既然A=B,那麼不是A就=不是B。)顯然作者不知道在法學里有一個推理方式稱為「演繹推理」。演繹推理就是先找出小前提(案件事實),再找出大前提(法律法規),最終得出結論。要保證結論的正確卻要外部證成(大前提的標準是否適用正確,小前提的事實是否客觀真實),還要內部證成(大小前提推理邏輯是否正確,驗證結論的合理性)。
我們再回到筆者向台灣年輕人的提問,問題是「大陸很多人根本不記得64或者選擇性忘記64」,那「大陸人就不是中國人嗎?」。用大陸年輕人網絡流行語言梗來說就是:「傻逼就是把你拉到他的智商,再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這麼說可能不妥,但筆者的問題有邏輯盲點,乍一聽貌似有道理,其實毫無道理可言。先不說政權問題,我們依據國際法關於公投的問題,只有殖民地、被殖民的名族可以從在一個地區公投,而香港早已不是殖民地更不是被殖民的民族,因為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漢人,你就算公投了,西方國家也不會承認,因為一個沒有他國國家承認的政府在國際法法理上不能被算作獨立的國家及政權。所以結合最近中國拼命外交孤立台灣以為是打壓羞辱?這其實是中共要在國際法法理上使台灣不能稱之為「國」,目前台灣還剩18和建交國,等成為0時,才是對台政策的進一步。畢竟習近平在當選時說過要在自己任期內解決台灣問題,修憲也看得出來,畢竟兩屆解決不了。在修憲前一年,大陸就有小道消息說可能習要成為第二個毛,沒想到真有可能。理性討論,有理有據的討論發言。別上來就扣別人帽子小粉紅,五毛之類的,和文革紅衛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