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至2017年的四个学年间,香港至少有106名(注一)学生自杀身亡,其中包括大专生、中学生、小学生。
近年,“学童自杀潮”成为每年一度引来全港关注的议题。香港自杀率由2003年每10万人中有18.8人轻生的历史高位,回落至2016年估算的12.6。可是,青少年(15至24岁)的自杀率却由2014年的6.2上升至2016年估算的8.9,这三年的自杀人数高达186人。有鉴于青少年自杀升势,港府终在今年10月成立跨部门小组应对,以遏止自杀率持续上升。
然而,数字无法显现创伤的真象;减少轻生个案,也不等于社会学懂珍重生命的价值。
美国自杀研究专家Edwin Shneidman曾估算,一人自杀,最少六个人心灵受创。在自杀禁忌愈牢固的社会,家属背负的重量愈重,恍如身陷笼内,只能把哀伤折叠在脚下的方寸里,低调地收拾分崩的人生。
早前,劳福局局长罗致光回应青少年自杀问题时称,据国际准则,应避免高调处理,以免产生传染效应而“帮倒忙”。事实上,所谓“避免高调”的国际准则乃针对传媒,以规范媒体报导自杀新闻时要自我约束;而根据世卫建议,“避免高调处理”并非防治自杀的方法,相反,提高社区关注,打破自杀禁忌,才是有效的预防。
把哀伤锁在禁忌的笼里,困住的却是人,于轻生者的亲属尤甚。关键是,到底我们的社会能否从哀伤之中,体悟生之骇怖与稀矜,转生出活的觉悟。
不再问“为什么”
沛芳的人生使得她不断叩问:为什么?
年轻时,在英国行船的父亲突然自缢身亡,使她骤失凭据;出嫁后,才发现丈夫是同志,令她活在柜中,经历家暴与自毁;努力诞下独子,心想二人能相依为命,万料不到他竟先行一步。儿子生前在国外读书,硕士学历,在大公司任层管理层;通晓多种语言,生性好动,更是赛车好手。他一直孝顺乖巧,两母子亲密无间:她陪他走过求学岁月,他扶她度过丈夫因病离世前的日子;在离开的早上,他还在电话里叮嘱她:今天好冷啊。
一直以来,儿子只会向她报喜;即便在遗书里,也是感谢她给他一个美好的家;走的时候,还把房间清整干净,以免打扰有洁癖的她——就像至终把心事收拢心底,不让它们溅向至亲。九年来,沛芳始终不明白,孩子何以有如此决心,“仔仔离开后,我会想,是不是我没有把儿子看顾好,才令他走到这一步?”
经年辅导轻生者至亲的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资深社工韦赛姬说,面对亲人自杀,家属总会问:为什么?“很多家属会问,何以自杀者仍在世时自己没有留意到迹象,要他死后才醒悟到原来亲人已发出求救讯号。”为什么要如此选择?为什么当时没留意?为什么没向专业人士求助?所有的“为什么”,总带着自责,“我会告诉他们,事件的真相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因为人已经离开了。一个人自杀,不只有单一原因,却是不同事件加在一起让他走上这条路。我们不想家属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觉得亲人轻生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轻生的原因复杂纠结,有些是累世积沉,有些是因病驱使,即使家人呵护备至,也避不了。
“自杀的亲友比一般丧亲多了很多情绪,会内疚,会愤怒,会想找出原因,抽出负责人。很多复杂情绪纠结一起,令他们更难克服。”在她认识的家属里,不少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甚至是创伤后压力症,“一个妈妈目击儿子一跃而下,此后她便不敢再坐地铁,因为地铁行走时的隆隆声令她想起儿子堕地的声响。”更甚者,一些人觉得至亲自杀,不如效法他?不少针对自杀亲友的研究指出,轻生者家属的自杀危机比常人更高(注二),故此社工接触这些个案时,首要是进行自杀危机评估;早前自杀离世的11岁小六生,其祖母正是于数月前轻生。
沛芳也想过跟随儿子。万念具灰时,她以头撞墙,直想从大厦倾身跃下,“但原来自杀要好有决心,我没有他的决心。”其后,她被送往医院。轻生的念头,抵在精神科医生、社工和身边人织成的安全网上,才能止得住。儿子走后,他一位好友来找她,对她说:“Auntie,你把我当做儿子吧!”自此,他和女友每两星期都会探望沛芳,维持了两年。
沛芳说,儿子一直守护她。九年后,她终能在儿子的墓前坦呈:“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你去吧,妈咪身边很多人对我好,我会好好活下去。”
异常才是正常
区长从没想过轻生。但自太太离世后,他的人生就变得很轻很轻。
“由那一秒起,你整个人生也掏空了。一日三餐,放工做啥事,完全无法思考。就像电脑死机,所有资料和记忆被悉数删除,无法运作。”事发后,他申请了一个月长假,朝夕昏睡;哀伤变成了床,让他浮于其上,也把他框牢。“有没有觉得站起来也很累?”我问。“我不会形容为累,因为我根本不想站起来。”清醒,就阻不住思考。他索性躺下闭眼;不思考,便不彷徨——失去了妻子的前路,荒妄茫茫。
他俩相识三十年,太太习惯牺牲自我,为家人朋友付出所有。而这般性格,亦使她把悲伤封藏心底不释放; 十年前的移民计划,令这些年积月累的情绪,一下爆发。自太太首次意图自杀后,区长与家人才惊觉她患上抑郁症。其后十年间,太太曾数次自杀,每次都被他救回;他看着她慢慢变成另一人,像凝固于琥珀里的虫,无感无话眼无光,他只能睁眼看着,“其实你心知肚明,你只是祈求那一天不要来。”
但终究来了。那天,他正在上班,警察来电,他心里有数。
十年的精神焦虑,削骨难熬;太太离世后,旧人疏远,却多了两个朋友:“一个孤单,一个寂寞”;而亲人的责怪,更使他锥心难过,一句:你对她做了什么?多年后,刺痛依然鲜活,“你无法解释,只能承受。”“丁点愤怒也没有?”“没有,只是无奈,好无奈。大家都是家人,他也失去了亲人,你恼他有何意思?”哀伤愈堆叠,他却愈感到生命轻虚。往日打点他生活日常的妻子走后,他的人生失序大乱;走路时,身躯飘飘荡荡,行尸走肉般脚不着地。
直至8年前被转介至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他才看到远方的岸线。
他开始学习重整生活的节奏。每日三餐、打扫、洗衣服,他用了六、七年时间揣摩,始能排整出新的规律,在虚空里勾勒人生的线轨,“很多人问我走出来没有,其实没有走出来的,只是我现在仍在适应每一天的生活。你要走上你想要的轨道,便要不断向那方向继续走。”
与区长同行8年的韦赛姬说,处理家属的哀伤,最重要不是要求他们回复原初的面貌,而是使他们培生出生活的力量,“要他回复到以前一样,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确失去了至亲,怎可能一样呢?只能让他适应失去至亲的生活,亦不应逼迫他们回复从前的状态。因为一旦逼迫他,他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再无法当个正常人。家属经常觉得自己异常,我反而会告诉他们,这样才是正常的。”
转化回忆
在韦赛姬辅导的个案中,即使事过多年,一些家属仍未能克服哀痛。毕竟哀伤难消,记忆也无法根拔;那便由它迳自生长,长成朵朵未知,“我们做亲友的哀伤辅导,不是要他们忘怀。他们不能忘记亲友,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怎能忘记?我们是帮助他们找一个更广阔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小儿子在四年前离世后,青兰与丈夫搬离了熟悉的家。
儿子由她一手一脚拉扯带大。十多年来使她倾心劳神的生命,在数月间戛然而逝。事发前数月,儿子与一般高中少年无异,总会跟她诉说日常。但自好友轻生而去,又历经失恋打击,儿子开始情绪有异。一次,青兰带着失眠良久的儿子看医生,怎料医生一句“佢精神病呀!”使得儿子讳疾忌医;自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时在家里大叫,一时自言自语;清醒时,总会问她,“妈咪,我这样会否令你们很辛苦?”后来,儿子因身体转差而入院,在那一个月里,他终日精神恍惚,医生也无法断出病因。在申请回家跟父亲庆祝生日后,他就在家里离去了。
自此,青兰在家中看到儿子的物品:他的电脑、书桌、床,或那扇窗,带着儿子气息的一切,薰得她泪流不止。那些回家的路,每一块砖石,都扑满儿子和她的影子,映着光,刺得她泪眼模糊。那架昔日载她们往来家校的巴士,她老远看到便已垂泪。
事发后半年间,青兰以药控制抑郁情绪,往后被社工转介至家属支援小组,聆听同路人如何回忆至亲。当哀伤自记忆的幻灯片上褪去,她始发现那些回忆不再刺泪,于是鼓足勇气,尝试接近那个曾经灼烫她心神的世界。她重回母子二人熟悉的旧地,甚至走上那辆往日天天搭乘的巴士。当车子行经故居时,她依旧流泪满脸;然而她知道,自己与儿子,更近了,“我现在会想,以前我跟仔仔一起走过这条路,心里挂念,也觉安慰,想着,仔仔还跟我在一起。”
学习转化回忆的,还有沛芳和区长。谈起儿子,沛芳便慎重地打开面书,点出儿子的相片扫看,“初时我不让人家放他的东西在facebook,现在我把所有的相片都放回去,我想别人看到他这个人,多好。”每年儿子生辰,还有不少好友在他的面书留言,祝他在另一片天地,快乐遨游。
而区长,则把妻子的物品和为她所拍的照片,一一收拢床底;她的衣服,原封不动的晒在衣柜里,就像记忆,不一定要展开,藏在时间的抽屉内,也许更历久弥新,“当你一按这个资料库的开关,所有清晰得不得了,内容半点没少,只是你在不同时期观看会有不同心情。现在会心里较落定,能抽身观看,但一样清晰。这些记忆在心里永不褪走。”
与哀伤相处的法则
哀从口,哀至尽处却口空无话。
言说,需要时机。韦赛姬说,有人喜欢倾吐剖白,有人选择慢慢自愈,“做哀伤辅导,我们不是强行刮出他的情绪,而是他说多少,我们就承载他多少的压力和不快。这样才能让他好像倒水一样倒出来。我们不知道他那杯子、那伤口有多深有多阔,我们是否能全部处理?不然把哀伤全刮出来,他可能会比以前更受伤。所以哀伤辅导要慢慢来,他能告诉你多少,就盛载多少,让他在舒服的状态时做这件事。”
哀伤是一种语言,无法以言传尽,必须心会;倘若相通,却有一种透心的亲近。
青兰说,家里有人轻生,外界看来只觉不祥,虽然亲友并无此念,但彼此不会刻意倾谈,只因个中心事不为外人道;而丈夫生怕勾起伤心事,更是绝口不提。直至青兰开始在组里认识经历相同的组员,才学习到如何倾吐哀伤,与它相处,“初初自己一个人想,愈想愈伤心,愈伤心愈哭,一钻进去便愈来愈低落。你要说出来,不能憋在心底里,现在的我会懂得抽离。”
在小组九年的沛芳,依然在练习诉说哀伤的方式。她说,自己是一颗外表亮丽的果子,但皮下却满目疮痍。直至最近一两年,她才敢跟社工剖白父亲轻生的往事。年月的伤痛焠炼出勇气,这几年,她跟着社工去探访同路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感勉烙着相同创伤的人,努力成为他人的安全网。直至今天,她仍每个星期拈着不同食物,探看儿子,“山上的阿姐个个都认得我,她们问我为何整天来,我说,放唔低有乜办法(放不下有什么办法)?”沛芳笑笑,泪痕湿了又干。
这些年月,韦赛姬一直相伴家属身旁,看着哀伤的轮廓蜕变成别的模样,“每个人处理哀伤的方法、步伐和时间各有不同。有些人一年半载就克服了,但有些人可能在哀伤里兜转很久。但我们不要将他和别人比较,当他有这种感觉时,要告诉他每个人都不相同,即使哀伤是类近的,但大家有各自的自愈和克服过程,不用比较,只要他觉得那状态最舒适,就是最好的。”
从初次参与聚会,到第一次开口说话,区长花了两年时间。初时,他总是瑟缩角落,一声不响,只是听听看看,待时间到了便离去;没人能想像,他能变成今天这个幽默大叔。我问他,你那两个老朋友——孤单和寂寞还在吗?“还在喇,但比以前好。初时的确很讨厌他俩,一打开家门就看见他们,幸好两人不跟我外出。现在,我们各自修行,他们自己交流,看看电视,不会烦我。”
自太太离世后,区长便开始学习她的行为品性,“心底有个潜意识去延续她那种,爱。克制一下自己的脾气,尝试做一些以往不会做的事,例如请人家食饭,慢慢改。就似赎罪,减轻自己的自责,希望自己对得起她,希望她看到我的改变,在上边不那么劳气。”“为何内疚?”“ 不知道,但的确有。这个内疚感以后都会有,即便十年后你再问我,也不会消失。只是藏在心里,很实在,拿不走磨不掉。”
对于往事,区长不再介意坦承于人前,却不会主动提起,因为总念及妻子意愿。早前他接受电台访问,其后被义工组织的成员认出他来;多一个人知道,他觉得是个契机,“他们知道后,跟你说话时会令你觉得柔软了,轻松了。”每一次诉说,恍如“出柜”,必须先衡量对方是否愿意倾听,以及他/她能否有足够的生命能量承受生命的重量: “现在我会尝试告诉别人,前题当然是我觉得他们有能力理解。自己觉得,多个人知道,就多个人了解你,那个笼便不会那么窄小,不再只有脚下那几寸,却是可以拉阔几尺,通往你那边去。”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沛芳、青兰和区长均为化名;端传媒实习记者谭德恩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一:根据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于2016年11月发表的报告,2013至2016年3个学年里共有71位学生轻生;而据端传媒编采部计算,2016至2017学年最少有35位学童轻生。
注二:E Clark, S., & D Goldney, R. (2000). The impact of suicide on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467-484.
雖然根本文主題無關,但看到那圖表南韓跟日本的人數...好可怕喔...
数学渣才知道自杀率原来是 (自杀人口-总人口)*10w~~~~
好文
眼淚看出來
不知多少年了,仍在流淚…我明白。
活着未必就比死去更加轻松
報導很用心
很棒的文章
每字每句都打進心坎裡,非常優秀的報導,亦值得花錢閱讀。
想起伊坂 Golden Slumbers 中那句:「活著才是對惡運最大的反擊。」
這是一篇走入人心的文章,一個不討喜的話題,但是有人性的力量。人生是一場長跑,只要還活著,所有階段性的勝利或者挫折都不是最終。活著本身,就是勝利。活著,就有希望。
很棒的報道。不知道端的付費墻可不可以設置一個月免費五篇文章?
建議免費閱讀該文章
同楼下问。而且此图中,左侧纵坐标不以零为原点,而是以300人起,这有视觉误导之嫌。
我不太明白圖表中的自殺率。 在“36年香港自殺人數變化”一圖,右邊軸是“自殺死亡人數/總人口”。 怎麼可能會有接近25%的人在一年里自殺?
謝謝讀者指正。很抱歉,圖表右邊軸應該是「每十萬人的自殺率」,之前標記有誤,現已更正。再次感謝讀者指正!
Well written
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字,看得感動
「驟失憑據」?錯字?是不是想說驟失憑依?
不禁唏嘘!人生果然充满未知,选择主动终止或者寿终正寝都是命运,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