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小朋友’画廊”特制页面热传于大陆微信朋友圈,该页面由腾讯公益为“用艺术点亮生命”项目制作,展示25位患精神智力障碍疾病的特殊群体的画作。该页面出现后,半日之内便有数百万人购买和捐款,原公益项目在29日14:30便完成了1500万元的全部募捐额,有学者称之为“一个现象级公益传播案例的诞生”。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州的李捷麟。我非常喜欢画画,画画的时候,我特别开心。这些,是我的作品,希望你们喜欢,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在每一张“‘小朋友’画廊”的画作下方,都有作者、作品简介和一条作者老师或其本人的录音表达感谢。作者们小至11岁,大至37岁,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唐氏综合症、脑瘫等疾病。参与此次活动的用户每购买一幅画作,就相当于向公益项目进行一笔捐赠,起捐为1元,用户也可自定义捐款额,捐款后,用户可将所“购买”画作设为手机屏幕保护程序。
“用艺术点亮生命”自去年8月17日发起,意在消除偏见并帮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筹款历时一年一直不愠不火。然而通过特制页面日前的“刷屏”,短短五小时便迅速完成剩余1100万左右的募款额。社交平台分享互动的属性,也引发了公众对公益活动路径、公益分享问题的争论。
有评论认为,“低门槛高性价比的情怀展示”,或许看起来是满足了一大群人的炫耀心理,但同时也许正是互联网慈善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有特殊教育教师、志愿者、学者等质疑画作是否存在代笔,并指出这样“文艺性强”的传播可能会让大众形成对自闭症“浪漫化”的片面印象。而在端圆桌的讨论中,读者们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参与公益的经历,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公益世界吧!
分享,是一种展示与公益的互利,还是虚伪的社会风气?
在圆桌讨论区“分享”还是“不分享”的立场上,多数读者认为“分享”无伤大雅。传播爱心纵然会有虚荣心的驱使,但传播使得募款目标高效率地达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读者认为,这样双方互利、各得其所,也许反而有利于公益的长久秩序。也有读者从“我们今天的舒适,是在弱势群体的不公待遇上得来的”这一角度出发,认为公益不过是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没有分享的必要。
海边的鼠:我买了一幅,首先是真心喜欢,其次国家都做公益广告企业更应该做,把公益当公司事业运作能得到更好的效率,大企业还能公示募集款用途,皆大欢喜何尝不可?
Mikeyy:如果与人分享是能发挥影响力,令更多人行善的话,高调一点又何妨?
Threeman:与人分享,宣传爱心无错;若是像陈光标那样,以此为噱头宣传自己,甚至用公益来牟利,便是令人不耻的了。
TommyJ:人们总需要关注的目光让自己处于中心而拥有动力,成日被赞扬嘅雷锋都系以外界关注为动力,不必计较是否是虚荣只要真的对社会有利其实就足够。
灵灵小蓝:世界冇免费的lunch,公益始终系来满足人的天使光环。譬如洗厕所。如果话使用厕所干净者可以有好报,公共卫生应该会好转。
Leslie_Xie:要提高慈善的效率,加入商业化的运作也不是不可以。这次慈善活动或许就是利用了有些人show off爱心的目的,才能这么快收到这么多捐款。至于献爱心者到底关不关心自闭症儿童,倒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集结了款项的人有多关心,有多智慧地运用这笔款才真的重要吧。
tadakung:助人为快乐之本,某方面来说这句话就包含了外界的看法得到的评价奖赏,如果个人分享的确有鼓励公益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个人的自我满足方式本就该尊重。
rExxxxx: 我们应该想想看待一个人,是从他的社交媒体塑造出来的形象,还是从他的言行举止呢? 不过在这个社会氛围如果一点虚荣心可以帮助机构,我觉得未尝是一件坏事。
RiceCat:我还没有幼稚到相信人们会不计较任何收益来做慈善,虚荣同样是收益。有人或许会反驳”不计较利益的人还是有的”,那么我就要问有多少。如果把慈善当做一门另类生意,双方各得其所,反倒有利于长久持续。
VitleySingurQ:个人观点,似乎传统文化和建国后高大全的伟人教育让我们把“好人”定义的十分苛刻。不仅要做好事,还不能留名。甚至想当个好人,还不能有其他污点。你虽然捐了款,但是你过马路闯红灯!哇原来你都是装的!你虽然捐了款,但你竟然四处演讲,大出风头,真是沽名钓誉!伪君子!我觉得我们需要一种,一码是一码的心态,人家辛辛苦苦,或者出钱或者出力地做了公益,还不能说说了?当然要说!而且要大声说!
ryo819:有人是为了自己利益,利用弱势社群作为工具,以满足虚荣感或是制造假象获取他人信任从而得益,把行善的理念完全扭曲了。这个风气蔓延出去的话,整个社会就变得虚伪。说实话双方都得益,也没造成什么问题,只是令人感到呕心而已。
我还没有幼稚到相信人们会不计较任何收益来做慈善,虚荣同样是收益。有人或许会反驳”不计较利益的人还是有的”,那么我就要问有多少。如果把慈善当做一门另类生意,双方各得其所,反倒有利于长久持续。
Nelly:…宣扬低调/做好事不留名的意义我一直未懂。如果将事情分享出来,就可以使更多朋友知道这一公益渠道,也许有人也会参与,难道不是比默默捐完了事的结果更好?
如果分享出来是为了被赞扬又有何不可?一个人本不打算做这件事,但是为了被赞扬去做了善事,结果上不是更好?
如果分享慈善举动可以帮助自己获利,那么难道不是捐赠人与被捐赠人双赢的局面?
你告诉我,低调的,默默的,不留名的捐赠除了自我感动以外,如何能带来比分享出来更好的结果?
绯红杏白:我经常参与义务公益活动(持续每星期参与多于一个组织的义工服务),说真的我只是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受到不平等对待。小小的公益服务只是协助减低社会上的分配不均问题,这是一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左翼思想之一。
在热心的公民眼中重视的价值是平等,但单靠着一己之力努力也不外乎为枯木浇水般,从根本上无力回天,但至少内心会好过些,甚至最少能救回些许树木旁支。
从来这个社会都是不平等,也许有人会叫我们“左胶”,又有人叫我们“伪善”,“无作为”。我们从不介意,因为我们若公开我们的所作所为,等同承认自己在社会上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的身份,透过不公的制度剥削着弱势,公益活动只是补偿心理,呼应着我们左翼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我们不愿意公开宣传只是因为我们明白弱势社群问题的背后原因;只是我们没有那么无耻,把这些补偿都说是我们对弱势社群的恩赐罢了。毕竟,我们今天的舒适,就是踏在他们身上所得来的。
三足乌:在京郊流动儿童周末公益支教五年半来,每次为了招募新人志愿者而宣传我们的活动,都会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包括他们的单独正面照、真实姓名等,都尽可能避免,或用姓名首字母代替。
孩子们的绘画、作文、手工作品等,都会征得他们的同意,在拍照时就告诉他们,老师要发在网络的总结上面。一些学生不愿意让拍,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我们表示尊重。
我不能说分享公益活动,大肆宣扬就不好,但请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和尊严。每次看到那些捐款捐物,而让孩子们在镜头前感恩戴德的行为,我就十分反感。
有时候我们自认为的帮助他人,其实却只是在满足自身一厢情愿的虚荣。把自身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施舍"他人以换取自身的优越。花钱终究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年支教下来,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人在精神层面贫瘠匮乏。那些真正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平等、尊重去做公益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行为。也同样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传播热潮会造成刻板印象吗?
据统计,中国大陆自闭症患者逾1000万,香港自闭症儿童逾2万,台湾自闭症患者逾1万,源自2008年讲述自闭症儿童的剧情片,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由于一些讲述自闭症患者故事的影视作品及诸多如爱因斯坦、梵高是自闭症患者等传说的出现,许多人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会与“天才儿童”、“有艺术天分”、“记忆力超群”相关。然而,有研究指出,这些在艺术、学术上表现出过人能力的、被称为“学者症候群”的自闭症患者,仅占自闭症群体的10%。因此,有人指出,“‘小朋友’画廊”的传播可能会加深公众对自闭症群体的这些刻板印象。
Nelly:我觉得,首先刻板印象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说我宣扬自己捐赠的行为导致的后果。甚至可以说,更进一步的分享,更多信息的分享,是打破这些刻板印象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中国大陆,弱势群体一直是以一种格外沉默的姿态存在的,我觉得让他们不断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是完全有必要的。人们需要认同这些人存在,然后了解他们,才能意识到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有需求有权利的人,弱势群体需要的是帮助,不是被沉默。
“留守儿童应该衣着破烂”当然是不对的,但是衣着破烂的留守儿童也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要消除刻板印象的方式是令这一个群体从宣传里消失,我觉得对这些小朋友未免不是很公平。应该是,衣着破烂的小孩也被宣传,不是衣着破烂的小孩也被宣传,除了外表,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登上报导。我们才会更加真实的认识到,留守儿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沉默低调是迎合刻板印象。除非完全不知道这一群体的存在,否则每个人内心深处多多少少,难道不是对他们有一种模糊而陌生的印象吗?这种印象当然会是偏颇的,打破偏颇的唯一方法是去了解,是我们主动分享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给其他人。人们今天看到了充满艺术天分的自闭儿童,明天可以告诉他们:其实还有其他不是这样的自闭儿童。了解是一步一步来的,绘画可以是一个入口,一个开端。
刻板印象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就算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也很难阻止别人只从其中看到自己想看的部分。怀抱这些误解不放的人,自己情愿遮住自己的双眼,我不觉得我们能替他们做更多了。难道要抓起来统一培训学习吗。
Kerui:都是二十几岁的人画的为什么要称为“小朋友”?有多少自闭症患者能画这样的画?只怕这样的分享会加深大众对自闭症群体的偏见。
端小二:@kerui: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画作分享可以帮助公众接近自闭症、脑瘫患者等这个特殊群体,不再惧怕或远离他们,对这一点你怎么看?
kerui 21:@端小二: 点开购买画作的页面,标题是——“小朋友”画廊,底下的画作大半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因为他们有缺陷所以就可以认为他们是小朋友吗?为什么在相关页面里没有对自闭症等群体进行介绍?而单单通过“小朋友”这样的噱头来吸引注意力?公众也许会不再惧怕或者远离,但是我认为通过这种画作来了解认识他们是会带有偏见和误解的。
人们今天看到了充满艺术天分的自闭儿童,明天可以告诉他们:其实还有其他不是这样的自闭儿童。了解是一步一步来的,绘画可以是一个入口,一个开端。
社交分享会为公益开辟一条路吗:“我觉得捐钱容易,但做公益真的很难”
2014年夏天,名为“冰桶挑战”、又称“冰临城下”的一项社交分享式公益活动盛传全球,许多明星、甚至名人政客都参与了这项为关注“渐冻人症”患者的活动,将把冰块和水倾倒在自己头上的视频上传于社交网络并点名三人进行接力。这个活动在不足一月内便为美国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渐冻人症”)协会筹得超过8850万美元的捐款,是上一年的34倍之多,其他地区的相关协会也募得远超于往年的捐款数额。
“冰桶挑战”与此次“‘小朋友’画廊”都是利用了社交分享的蔓延式传播,迅速筹集到高额捐款,达到了出乎意外的效果。分享参与式的公益活动是未来公益可考虑的方向吗?长期参与公益活动的读者又怎样看待这样的形式?
七恩霸:那天我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人很多,于是,我也花了一块钱“买”了一幅画。买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是觉得有意思,自闭者患者的心理世界很有意思,画里能看到。
一块钱,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坦白说,我作为几百万分之一的参与者,我并没有将之当成公益活动,倒是当成了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体的一次娱乐互动。
端小二:@七恩霸: ‘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体的一次娱乐互动’这个点很有趣,那桌友还参与过其他这样的互动吗?在公益活动中加入互动感是否能够带动公众的积极性?
七恩霸:@端小二: 第一个问题:还参与过一些线下的义卖活动,也是“弱势群体”或“特殊群体”的一些手工品或藏品,然后我们这些“普通群体”去买,花钱“献爱心”。同样,买的时候我仍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公益,而是在进行文化娱乐互动,公益只是顺水推舟。他们做的东西很有趣,手机壳、编织袋、纸贴画等等,看得出倾注了他们全部的专注力和想像力,很特别。坦白说,我内心只是为了买东西,而不是做公益,并且真的很便宜。我把这类型的活动看做“交易型公益”,即找到某些事物作为媒介以联系两个群体,并且产生交易,各取所需的同时蹭了爱的名义,我认为,这做法挺聪明,虽然总会遭受很多莲花的微词。
第二个问题:我原先做过5、6年的活动策划,其实任何活动加入互动感都是能带动积极性的。而公益活动只是显得效果更明显而已,为什么会更明显?因为太多公益活动做得都失败,一潭死水,所以相对更明显罢了。但公益活动中的互动元素有讲究,我一直认为,必须注意三个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虚荣成本。成本合理,活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曾经有过最高比例高达七成的新人志愿者来自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和豆瓣豆友,而这些人在日常的社交网络上本身就是网友、朋友、同学、同事等。看到有朋友分享支教活动,引起兴趣,了解过后,就加入了进来。但有个问题,通常这样来的志愿者并不稳定。
三足乌:单就"小朋友画廊"这件事来说,我的赞同还是多于厌恶的。
因为负责公益组织的新人志愿者培训,我这些年见到过好多对京郊流动儿童现状缺乏认知的新人志愿者。通过互联网传播手段,扩大社会对相对弱势群体的处境认知,终归是一件好事。
但这件事本身,其实是缺乏可持续性的,有点一锤子买卖的意思。我捐完钱了,在朋友圈一晒:今天做了好事,做了慈善,自我满足。而后继的钱怎么花,小朋友们拿到多少,拿到的这些钱又去做了什么,他们的生存状态真的会因此而改善么?所以我觉得捐钱容易,但做公益真的很难。
这件事让我不舒服的是,明明很多作者都是生理上的成年人,为什么要称之为"小朋友"?明显的为了传播效果而找噱头。这种行为背后的态度,让人反感。
我所在的京郊流动儿童公益支教组织,这些年来也很注重社交网络的宣传推广。曾经有过最高比例高达七成的新人志愿者来自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和豆瓣豆友,而这些人在日常的社交网络上本身就是网友、朋友、同学、同事等。看到有朋友分享支教活动,引起兴趣,了解过后,就加入了进来。但有个问题,通常这样来的志愿者并不稳定。
端小二:@三足乌: 不稳定的志愿者是不是对支教这类型的公益活动其实不太好?毕竟建立和维护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时间和坚持的。
不过看起来社交网络的分享的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带动公益参与的方式。
三足乌:@端小二: 是的,宣传效果很好,但因为无法深入,反而会加大志愿者管理难度。
绯红杏白:@端小二: 一次性的公益活动除了满足了公众的虚荣外,这些活动对弱势社群的反而更是有害的。自闭弱能人士的问题得到社会关注当然是好事,不但能成为社会讨论话题更能增加来自社会的捐款。
但公众短期消费性的关注对需要长期协助和关注的弱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公众在互联网中较难建立一份责任感或产生需求来协助这些弱势,难以从单单从网上影响成为长期义工/支援者。且受助的弱势看见太多的人消费你的不幸以满足自身其实极度反感,他们反而感受不到社会对其的关注。反而更不信任这些“善长”。
站在弱势的一方,他们并不反对这些一次性的活动。始终这也是一次短期高效的宣传机会。宣传善事总比把它遗忘好,小金额更能吸引多人参与,对弱势来说也是有益处的,只是促进他们改善自身问题及环境的人是那班长期的支持者。
所有宣传活动的意义其实就是要找到那位愿意长期支援的支持者,那管你自我宣传到自己有多伟大,对弱势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只有长期持续关注支撑他们的人。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