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八零后女孩陈竹和钱庄,都是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毕业生。走出校园之后,她们发现自己都在面对“成年早期”(Emerging Adulthood)的心理问题。
“成年早期,是一个被低估了的、事实上十分困难的人生阶段。”她们撰文写道。这个阶段大约是在18至35岁,“有着一生中最多的不确定性、要面临频繁的分离和变迁、还要做出许多个会持续一生的选择。”
上一代人在这个年龄段往往已经完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等人生任务,也大多在一个地方定居——他们的成年早期是相对短暂的。而到了陈竹和钱庄这一代,教育年限被拉长,大学毕业后还会读研究生、读博士,年轻人也更容易对异乡产生向往,他们会出国旅行、读书、打工或者生活。
繁华世界里,明明人生选择变得异常丰富,但很多人并未感受到与之匹配的快乐。社会竞争很激烈,到处充斥着“人生赢家”、“新中产”、“财务自由”、“有钱有闲”等等标签,房价、物价逐节飙升,上升的通道却渐渐收窄,不安和焦虑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陈竹和钱庄觉得,唯有“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份私人定制式的目标和期待。”既然都曾学习心理学,也喜欢阅读英文文献,她们决定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向有相同困境的年轻人普及心理学知识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这个公众号的名称叫做“KnowYourself”,中文翻译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亦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中的一句箴言,意指人要自知。
“认识自己是改变的第一步”,那么不妨与更多的人“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
粉丝将KnowYourself简称为“KY”。KY目前是中国大陆最受关注的泛心理学自媒体和线上社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知乎上的粉丝总量超过了250万。
“每天晚上打开KY的推送,都觉得它好像在说我最近困惑的事”
2015年夏天,KY上线不久,就迎来了大陆微信公众号风生水起的态势。这些微信公众号,或者称为自媒体,面对的是数量上亿的、严重依赖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并且有较强消费欲望的年轻受众。KY在这一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当时有前媒体人张伟运营的“世相”和“新世相”,试图以文艺情怀抚慰在大城市漂泊着的年轻人的孤独内心;亦有直击情感和职场生活中的爱恨情仇、频出“爆款”、屡屡激起言论战争的“咪蒙”;还有大讲明星秘闻的“严肃八卦”,借娱乐圈话题向读者输出性别平等、女性要独立自强等价值观。
单就呈现方式来说,KY有些格格不入。很多自媒体图文并茂,甚至图片远多于文字,而KY的文章动辄几千字,每篇文章的末尾还会列出长长的参考文献,绝大多数文献来自外国期刊。“看起来更像是条分缕析的论文,但会写的很有人文关怀,”80后的读者荷花(化名)说,这样的写作“社科味很浓”,“非常严肃认真”。
KY的内容又是紧扣人心的。一位接近KY的媒体人对端传媒记者透露,KY的主创团队每天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各自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抛出来一些‘点’”。这些“点”正是能够击中读者内心的话题,例如爱无能、恐婚、拖延症、妈宝男、异地恋、进食障碍、约会焦虑、自卑情结、白日梦、网瘾……
KY发布过的文章,有女性成长的话题:《一个女孩子在这社会里,究竟要经历哪些困难?》;有关注人际交往的:《我为什么害怕与人太过接近?》;有探讨生育的:《研究说:越聪明的女人越大概率没孩子|孩子对你意味着什么?》……总之,它鼓励读者思考一切与自己有关的问题。
“我每天晚上打开KY的推送时,都会觉得它好像在说我最近困惑的事。”荷花补充。
最近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深度阅读”的。“这和我的感受很一致”,荷花说,她在北京一间快节奏的科技公司工作,每日要应付大量繁杂琐碎的信息。“KY这篇推送其实是在讲碎片化阅读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从心理学角度说,‘公号体’的文章看多了会损伤情绪成熟度。KY的观点是让大家捡回深度阅读,重读经典,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平静地感受比较多的复杂性。”她补充。
“对抗情绪的东西就是理性”
在KY的平台上,内容分为亲密关系、情绪、家庭、成长等几大类别。例如,打开微信公众号的对话框,输入“亲密关系”,便弹出数十篇与亲密关系相关的文章列表,这些文章又以“爱”、“性”、“伴侣”、“失恋”等几个关键词分类,其中的具体内容包括“分手后,应不应该迅速开始新恋情”、“情侣间争吵的理由”、“‘约炮’有可能发展成恋人吗”、“付出更多的人就输了吗”……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角度,会帮助你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荷花说。她认为自己在成年之后,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但很可惜,目前与有关此的讨论大多都停留在“父母皆祸害”——既然父母和家庭环境将我塑造成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我也无法改变,索性自暴自弃好了。
另一位读者邓小宁对端传媒记者说,他从童年开始面对的就是“不懂得去爱的父母”,而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东西延续到自己身上”,只好“继续茫然、不知所措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他自认是“三天两头情绪不太稳定的人”,“要想着如何不自杀、好好活下去”,只能不断地看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的书籍,参加灵修。
邓小宁和荷花都是“八零后”。他们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童年经历过饥饿,又在文革中度过了一部分青春期,目睹过伦理和价值观的毁灭。有的父母刚满15岁就去工厂工作,有的下乡插队在农场劳动。在婚恋、安家、工作等重大的人生决定面前,他们只能无力地响应着时代的潮涌,而个人选择在体制的笼罩下显得渺小孤零。
那是“很可怕的年代”,“把人的心灵铲没了”,“但心灵是一直存在的啊,”邓小宁说。
KY梳理了很多原生家庭的问题,例如母亲极其强势、父亲经常暴怒、经常被父母的忽视和嘲笑等,告诉读者应该追根溯源,去“了解父母是如何长大的”,“他们一生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件”,进而引导读者回望父母生活的时代。“它让你通过自我调节去重新理解你和父母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上一代的创伤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荷花说。
“对抗情绪的东西就是理性。”邓小宁总结了一些收获,“当你把情绪作为一个外界的东西,放在那里,你去观察、分析它,其实你的理性也就开始了。”
并且,“KY会提供一些tips,告诉你该去怎么做。”荷花补充。
譬如,“你需要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尽可能怎么以不激烈的方式,向父母真实、诚恳地指出你所认为的家庭关系中的问题。”KY在推送文章里写道,“就事论事,而不是人身攻击你的父母。不要像他们攻击你一样攻击他们。”同时,“尝试给你的父母示范,在家庭关系上更成熟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读完所有的留言,感觉过完了好多个一生。”
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KY借用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和技术。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一个人在目前的经历、状况和困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她早年的养育经历和成长经历有关;并且,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的体验都不是新鲜的,大部分人际关系的困扰、婚姻的状况、伴侣的选择、情绪的状态,常常带有重复性模式,这种重复可能从人的早期就开始了。所以去理解一个人早期童年养育经历和成长经历,对于去了解一个人非常重要。
精神分析流派会通过还原一个人早期的童年经历,来增加其内省能力,让他/她看到早年的经历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从而有能力去做出一些改变。但同时,精神分析流派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流派相信来访者在生活中经历的关系,也会出现在咨询关系中。
KY似乎尝试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实现这种咨询关系与互动。
荷花经常给KY留言。有的留言会被选中,刊登在文章下方;有时,KY的工作人员会在后台发送给他一个笑脸或者一个拥抱的符号。
这是一条独特的情感链条,很多读者将KY当成了“树洞”。KY联合创始人陈竹曾经在2016年7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他们鼓励粉丝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人生选择的问题时,通过留言来告诉KY。KY拥有一个后台工作团队,在48小时内去回复每一条留言。
没有文章更新的时候,KY就会在微信上发起一个话题。2016年9月,KY向读者提问:“在哪一刻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一时间涌进大量留言,这是至今KY最火热的讨论之一,甚至在今天还在继续。
这些读者告诉KY,他们是这样长大的:
“妈妈叫我妈妈的时候。(妈妈患了阿尔茨海默症)”
“那一年,我家破产,父亲站在长江边想自杀,我拉着他的手牵他回家。那时我只有12岁。”
“妊娠六个月,打完引产针躺在病床上,感受着胎动一点点停止。”
“去年经历8.0级地震,曾经所喜爱的一切全成废墟。”
“13年出了车祸,开车的是当时的准男友,车祸去世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
后来,KY将这些留言整理成文章发表,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写道,“读完所有的留言,感觉过完了好多个一生。”
“就像练武功一样,一个人练功会走火入魔,一段关系才是治愈性的”
“如果你仔细阅读那些留言,你会发现KY的读者有一些共性。”上面提到的熟悉KY的人士对端传媒记者说,“他们对自我认知非常有兴趣,与之前那代人相比,前所未有地关注自我;同时,他们是复杂度更高的人。KY的读者不满足、亦不甘心用宣泄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快意恩仇,他们甚至会反思自己的情绪。”
“而KY正是告诉大家如何用比较理性的方式处理情绪。但这种理性又不是完全置身事外。”这位人士补充。
“很多人是通过KY这样的心理学科普平台了解到自己的状态,有些是概括性的,有些可能还不太准确,但他们愿意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所以KY在这方面的推动作用是很好的。”在北京从业六年的心理咨询师徐紫薇告诉端传媒记者。
“但很多时候,光看公众号文章是不够的。我们读了很多文章,会有一种感觉——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一个人听了很多道理,却没有真正的体验性感受,会很难真正去改变,”徐紫薇补充,“例如我性格很内向,在社交场合会紧张,我告诉自己‘大胆走出来‘,但这不会真正地帮助到我。”
“真正有效的是治愈性的关系,谈恋爱也好,做心理咨询也好。就像练武功一样,一个人练功会走火入魔,一段关系才是治愈性的。”徐紫薇总结。
2016年4月,KY曾举办一个名为“自我探索游园会”的线下活动,试图与粉丝在真实生活中建立一个联系。他们在一座六层小楼和一个600平米的天台上举办了这个活动,天台上有心理学演讲,有摇滚乐队的演出,有提供吃喝的摊位,还有体验式的工作坊。
现场有1400多个读者到场。其中一位女性读者对端传媒记者回忆,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舞蹈老师彭静的工作坊。老师让她随意扭动原本僵硬的身体,表达出真实的样子。“我做的并不好,”她说,她平时含胸驼背,“有点没自信”。老师告诉她“不要收缩自己”,“一点点打开”,然后她“开始试着将自己下沉的身体慢慢提上来”,“找到了一点直立的感觉”。
但除此之外,她觉得这场活动更像是参加了一场“户外音乐节”或者“嘉年华”。她不确定自己松懈下来的身体会不会很快重回僵硬。
“你觉得有什么心理问题是KY无法帮到你的吗?”在采访结束时,记者追问荷花。
“有一些时代性、非个人的困境,是KY治愈不了的。”她回答。有时候,走出了孤独、走出了原生家庭的负面阴影、走出了自卑和自负,却依然对大时代、大环境而感到悲观和无力。“比如,我为了中港矛盾而焦虑;或者,我为了中国的阶级差异和困境而焦虑。”
咪蒙的粉丝最多了。公众号嘛,为了给几万人看而写的东西写的基本都是那几万观众本人。
觉得像软文没错
//「你覺得有什麼心理問題是KY無法幫到你的嗎?」在採訪結束時,記者追問荷花。
「有一些時代性、非個人的困境,是KY治癒不了的。」她回答。有時候,走出了孤獨、走出了原生家庭的負面陰影、走出了自卑和自負,卻依然對大時代、大環境而感到悲觀和無力。「比如,我為了中港矛盾而焦慮;或者,我為了中國的階級差異和困境而焦慮。」//
這也確是這時代無力感和悲觀的很大來源哦
本来我关注了ky,开始时我认真给KY留言了KY居然不把我的留言贴上去,我开始对ky产生了不满,再仔细一看ky的文章,觉得内容极度肤浅。讲真我觉得如果KY叫深度阅读那么我只能说写下这个词的小编是不合格的。是的,我就是说得这么绝对,因为能配上深度这个词的东西不多,端媒体是但ky一定不是!因为我感觉ky很多是拿一些肤浅套路的模型去勉强解释一件事情,而不是追根溯源查找真正的原因。这种让人感觉找到问题根本而不是实际探究原因的公众号,只有在某些限制下才会出现。
KY刚出来时我也是它的粉丝,觉得它的每篇文章质量都很高,很专业,但随着公众号越来越火,渐渐觉得文章越来越不行了,越来越能所谓的“击中读者的心”也越来越流于表面,早取关了...也许KY这个公众号本身也显示了一个焦虑时代的特征
總之,獨立思考依然是認識自己的前提。
真是一篇好广告啊!
做这样的报道,还是应该规避下广告嫌疑的吧!
心灵鸡汤、灵性禅修之类的,都打心理学的旗号。
心理学是专业的科学,太多公众号在做这一领域,
但所谓的专业度、科学性,大多经不起推敲。
端传媒还是尽可能减少或不做这样的报道。
尤其还是单一信息源的报道,
不管多么具有代表性,展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说实话,我是越看越像软文广告。
肯定他們的動機以及熱情,寫文章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到線下聚會或舉辦工作坊之類的,是不是應該有更多專業的經驗和更上一層的學識後再舉辦比較適合呢?在辦線下活動時參與者如果對主持人產生移情作用那該怎麼處理呢?
错字,最后一段“感到悲观和无力”,不是“屋里”。
大陆的公众号都是通过越过版权问题来盈利的。。
希望端也能推出一些亲密关系系列
这个公号真的相当好。
竟然从未听说过
我有關注這個公眾號,不常看,但還是覺得不錯的
只不過每篇文章下面的精選留言…都是相當的沉溺啊
一个疑问:ky引用的文献也好,文章也好,有没有拿到引用版权的允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