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八零後女孩陳竹和錢莊,都是心理學專業科班出身的畢業生。走出校園之後,她們發現自己都在面對「成年早期」(Emerging Adulthood)的心理問題。
「成年早期,是一個被低估了的、事實上十分困難的人生階段。」她們撰文寫道。這個階段大約是在18至35歲,「有着一生中最多的不確定性、要面臨頻繁的分離和變遷、還要做出許多個會持續一生的選擇。」
上一代人在這個年齡段往往已經完成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等人生任務,也大多在一個地方定居——他們的成年早期是相對短暫的。而到了陳竹和錢莊這一代,教育年限被拉長,大學畢業後還會讀研究生、讀博士,年輕人也更容易對異鄉產生嚮往,他們會出國旅行、讀書、打工或者生活。
繁華世界裏,明明人生選擇變得異常豐富,但很多人並未感受到與之匹配的快樂。社會競爭很激烈,到處充斥着「人生贏家」、「新中產」、「財務自由」、「有錢有閒」等等標籤,房價、物價逐節飆升,上升的通道卻漸漸收窄,不安和焦慮成為時代的主題。
在這種情況下,陳竹和錢莊覺得,唯有「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內心,給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份私人定製式的目標和期待。」既然都曾學習心理學,也喜歡閲讀英文文獻,她們決定開設一個微信公眾號,向有相同困境的年輕人普及心理學知識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這個公眾號的名稱叫做「KnowYourself」,中文翻譯是「認識你自己」。這句話來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亦是刻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中的一句箴言,意指人要自知。
「認識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那麼不妨與更多的人「一起在這個過程中認識自己」。
粉絲將KnowYourself簡稱為「KY」。KY目前是中國大陸最受關注的泛心理學自媒體和線上社區,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和知乎上的粉絲總量超過了250萬。
「每天晚上打開KY的推送,都覺得它好像在說我最近困惑的事」
2015年夏天,KY上線不久,就迎來了大陸微信公眾號風生水起的態勢。這些微信公眾號,或者稱為自媒體,面對的是數量上億的、嚴重依賴智能手機獲取資訊並且有較強消費慾望的年輕受眾。KY在這一時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
當時有前媒體人張偉運營的「世相」和「新世相」,試圖以文藝情懷撫慰在大城市漂泊着的年輕人的孤獨內心;亦有直擊情感和職場生活中的愛恨情仇、頻出「爆款」、屢屢激起言論戰爭的「咪蒙」;還有大講明星秘聞的「嚴肅八卦」,借娛樂圈話題向讀者輸出性別平等、女性要獨立自強等價值觀。
單就呈現方式來說,KY有些格格不入。很多自媒體圖文並茂,甚至圖片遠多於文字,而KY的文章動輒幾千字,每篇文章的末尾還會列出長長的參考文獻,絕大多數文獻來自外國期刊。「看起來更像是條分縷析的論文,但會寫的很有人文關懷,」80後的讀者荷花(化名)說,這樣的寫作「社科味很濃」,「非常嚴肅認真」。
KY的內容又是緊扣人心的。一位接近KY的媒體人對端傳媒記者透露,KY的主創團隊每天聚在一起開會,討論各自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然後拋出來一些『點』」。這些「點」正是能夠擊中讀者內心的話題,例如愛無能、恐婚、拖延症、媽寶男、異地戀、進食障礙、約會焦慮、自卑情結、白日夢、網癮……
KY發布過的文章,有女性成長的話題:《一個女孩子在這社會裏,究竟要經歷哪些困難?》;有關注人際交往的:《我為什麼害怕與人太過接近?》;有探討生育的:《研究說:越聰明的女人越大概率沒孩子|孩子對你意味着什麼?》……總之,它鼓勵讀者思考一切與自己有關的問題。
「我每天晚上打開KY的推送時,都會覺得它好像在說我最近困惑的事。」荷花補充。
最近的一篇文章是關於「深度閲讀」的。「這和我的感受很一致」,荷花說,她在北京一間快節奏的科技公司工作,每日要應付大量繁雜瑣碎的資訊。「KY這篇推送其實是在講碎片化閲讀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從心理學角度說,『公號體』的文章看多了會損傷情緒成熟度。KY的觀點是讓大家撿回深度閲讀,重讀經典,因為它可以讓你更平靜地感受比較多的複雜性。」她補充。
「對抗情緒的東西就是理性」
在KY的平台上,內容分為親密關係、情緒、家庭、成長等幾大類別。例如,打開微信公眾號的對話框,輸入「親密關係」,便彈出數十篇與親密關係相關的文章列表,這些文章又以「愛」、「性」、「伴侶」、「失戀」等幾個關鍵詞分類,其中的具體內容包括「分手後,應不應該迅速開始新戀情」、「情侶間爭吵的理由」、「『約炮』有可能發展成戀人嗎」、「付出更多的人就輸了嗎」……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角度,會幫助你理解自己的親密關係。」荷花說。她認為自己在成年之後,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但很可惜,目前與有關此的討論大多都停留在「父母皆禍害」——既然父母和家庭環境將我塑造成這個樣子,不是我的錯,我也無法改變,索性自暴自棄好了。
另一位讀者鄧小寧對端傳媒記者說,他從童年開始面對的就是「不懂得去愛的父母」,而眼睜睜地看着「這個東西延續到自己身上」,只好「繼續茫然、不知所措地面對自己的生活。」他自認是「三天兩頭情緒不太穩定的人」,「要想着如何不自殺、好好活下去」,只能不斷地看哲學、心理學、宗教學的書籍,參加靈修。
鄧小寧和荷花都是「八零後」。他們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童年經歷過飢餓,又在文革中度過了一部分青春期,目睹過倫理和價值觀的毀滅。有的父母剛滿15歲就去工廠工作,有的下鄉插隊在農場勞動。在婚戀、安家、工作等重大的人生決定面前,他們只能無力地響應着時代的潮湧,而個人選擇在體制的籠罩下顯得渺小孤零。
那是「很可怕的年代」,「把人的心靈鏟沒了」,「但心靈是一直存在的啊,」鄧小寧說。
KY梳理了很多原生家庭的問題,例如母親極其強勢、父親經常暴怒、經常被父母的忽視和嘲笑等,告訴讀者應該追根溯源,去「了解父母是如何長大的」,「他們一生中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事件」,進而引導讀者回望父母生活的時代。「它讓你通過自我調節去重新理解你和父母的關係,尤其是關於上一代的創傷向下一代傳遞的過程。」荷花說。
「對抗情緒的東西就是理性。」鄧小寧總結了一些收穫,「當你把情緒作為一個外界的東西,放在那裏,你去觀察、分析它,其實你的理性也就開始了。」
並且,「KY會提供一些tips,告訴你該去怎麼做。」荷花補充。
譬如,「你需要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儘可能怎麼以不激烈的方式,向父母真實、誠懇地指出你所認為的家庭關係中的問題。」KY在推送文章裏寫道,「就事論事,而不是人身攻擊你的父母。不要像他們攻擊你一樣攻擊他們。」同時,「嘗試給你的父母示範,在家庭關係上更成熟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讀完所有的留言,感覺過完了好多個一生。」
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KY借用了心理學中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論和技術。精神分析流派認為,一個人在目前的經歷、狀況和困擾,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他/她早年的養育經歷和成長經歷有關;並且,一個人在一生中經歷的體驗都不是新鮮的,大部分人際關係的困擾、婚姻的狀況、伴侶的選擇、情緒的狀態,常常帶有重複性模式,這種重複可能從人的早期就開始了。所以去理解一個人早期童年養育經歷和成長經歷,對於去了解一個人非常重要。
精神分析流派會通過還原一個人早期的童年經歷,來增加其內省能力,讓他/她看到早年的經歷對自己有怎樣的影響,從而有能力去做出一些改變。但同時,精神分析流派非常依賴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係,因為這一流派相信來訪者在生活中經歷的關係,也會出現在諮詢關係中。
KY似乎嘗試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台上,實現這種諮詢關係與互動。
荷花經常給KY留言。有的留言會被選中,刊登在文章下方;有時,KY的工作人員會在後台發送給他一個笑臉或者一個擁抱的符號。
這是一條獨特的情感鏈條,很多讀者將KY當成了「樹洞」。KY聯合創始人陳竹曾經在2016年7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他們鼓勵粉絲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者人生選擇的問題時,通過留言來告訴KY。KY擁有一個後台工作團隊,在48小時內去回覆每一條留言。
沒有文章更新的時候,KY就會在微信上發起一個話題。2016年9月,KY向讀者提問:「在哪一刻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一時間湧進大量留言,這是至今KY最火熱的討論之一,甚至在今天還在繼續。
這些讀者告訴KY,他們是這樣長大的:
「媽媽叫我媽媽的時候。(媽媽患了阿爾茨海默症)」
「那一年,我家破產,父親站在長江邊想自殺,我拉着他的手牽他回家。那時我只有12歲。」
「妊娠六個月,打完引產針躺在病床上,感受着胎動一點點停止。」
「去年經歷8.0級地震,曾經所喜愛的一切全成廢墟。」
「13年出了車禍,開車的是當時的準男友,車禍去世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
後來,KY將這些留言整理成文章發表,其中一個工作人員寫道,「讀完所有的留言,感覺過完了好多個一生。」
「就像練武功一樣,一個人練功會走火入魔,一段關係才是治癒性的」
「如果你仔細閲讀那些留言,你會發現KY的讀者有一些共性。」上面提到的熟悉KY的人士對端傳媒記者說,「他們對自我認知非常有興趣,與之前那代人相比,前所未有地關注自我;同時,他們是複雜度更高的人。KY的讀者不滿足、亦不甘心用宣泄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快意恩仇,他們甚至會反思自己的情緒。」
「而KY正是告訴大家如何用比較理性的方式處理情緒。但這種理性又不是完全置身事外。」這位人士補充。
「很多人是通過KY這樣的心理學科普平台了解到自己的狀態,有些是概括性的,有些可能還不太準確,但他們願意通過心理諮詢來幫助自己。所以KY在這方面的推動作用是很好的。」在北京從業六年的心理諮詢師徐紫薇告訴端傳媒記者。
「但很多時候,光看公眾號文章是不夠的。我們讀了很多文章,會有一種感覺——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一個人聽了很多道理,卻沒有真正的體驗性感受,會很難真正去改變,」徐紫薇補充,「例如我性格很內向,在社交場合會緊張,我告訴自己『大膽走出來『,但這不會真正地幫助到我。」
「真正有效的是治癒性的關係,談戀愛也好,做心理諮詢也好。就像練武功一樣,一個人練功會走火入魔,一段關係才是治癒性的。」徐紫薇總結。
2016年4月,KY曾舉辦一個名為「自我探索遊園會」的線下活動,試圖與粉絲在真實生活中建立一個聯繫。他們在一座六層小樓和一個600平米的天台上舉辦了這個活動,天台上有心理學演講,有搖滾樂隊的演出,有提供吃喝的攤位,還有體驗式的工作坊。
現場有1400多個讀者到場。其中一位女性讀者對端傳媒記者回憶,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舞蹈老師彭靜的工作坊。老師讓她隨意扭動原本僵硬的身體,表達出真實的樣子。「我做的並不好,」她說,她平時含胸駝背,「有點沒自信」。老師告訴她「不要收縮自己」,「一點點打開」,然後她「開始試着將自己下沉的身體慢慢提上來」,「找到了一點直立的感覺」。
但除此之外,她覺得這場活動更像是參加了一場「戶外音樂節」或者「嘉年華」。她不確定自己鬆懈下來的身體會不會很快重回僵硬。
「你覺得有什麼心理問題是KY無法幫到你的嗎?」在採訪結束時,記者追問荷花。
「有一些時代性、非個人的困境,是KY治癒不了的。」她回答。有時候,走出了孤獨、走出了原生家庭的負面陰影、走出了自卑和自負,卻依然對大時代、大環境而感到悲觀和無力。「比如,我為了中港矛盾而焦慮;或者,我為了中國的階級差異和困境而焦慮。」
咪蒙的粉丝最多了。公众号嘛,为了给几万人看而写的东西写的基本都是那几万观众本人。
觉得像软文没错
//「你覺得有什麼心理問題是KY無法幫到你的嗎?」在採訪結束時,記者追問荷花。
「有一些時代性、非個人的困境,是KY治癒不了的。」她回答。有時候,走出了孤獨、走出了原生家庭的負面陰影、走出了自卑和自負,卻依然對大時代、大環境而感到悲觀和無力。「比如,我為了中港矛盾而焦慮;或者,我為了中國的階級差異和困境而焦慮。」//
這也確是這時代無力感和悲觀的很大來源哦
本来我关注了ky,开始时我认真给KY留言了KY居然不把我的留言贴上去,我开始对ky产生了不满,再仔细一看ky的文章,觉得内容极度肤浅。讲真我觉得如果KY叫深度阅读那么我只能说写下这个词的小编是不合格的。是的,我就是说得这么绝对,因为能配上深度这个词的东西不多,端媒体是但ky一定不是!因为我感觉ky很多是拿一些肤浅套路的模型去勉强解释一件事情,而不是追根溯源查找真正的原因。这种让人感觉找到问题根本而不是实际探究原因的公众号,只有在某些限制下才会出现。
KY刚出来时我也是它的粉丝,觉得它的每篇文章质量都很高,很专业,但随着公众号越来越火,渐渐觉得文章越来越不行了,越来越能所谓的“击中读者的心”也越来越流于表面,早取关了...也许KY这个公众号本身也显示了一个焦虑时代的特征
總之,獨立思考依然是認識自己的前提。
真是一篇好广告啊!
做这样的报道,还是应该规避下广告嫌疑的吧!
心灵鸡汤、灵性禅修之类的,都打心理学的旗号。
心理学是专业的科学,太多公众号在做这一领域,
但所谓的专业度、科学性,大多经不起推敲。
端传媒还是尽可能减少或不做这样的报道。
尤其还是单一信息源的报道,
不管多么具有代表性,展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说实话,我是越看越像软文广告。
肯定他們的動機以及熱情,寫文章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到線下聚會或舉辦工作坊之類的,是不是應該有更多專業的經驗和更上一層的學識後再舉辦比較適合呢?在辦線下活動時參與者如果對主持人產生移情作用那該怎麼處理呢?
错字,最后一段“感到悲观和无力”,不是“屋里”。
大陆的公众号都是通过越过版权问题来盈利的。。
希望端也能推出一些亲密关系系列
这个公号真的相当好。
竟然从未听说过
我有關注這個公眾號,不常看,但還是覺得不錯的
只不過每篇文章下面的精選留言…都是相當的沉溺啊
一个疑问:ky引用的文献也好,文章也好,有没有拿到引用版权的允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