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香港不要死得太难看”、“香港会找到自己定位”──圆桌读者们这样看回归二十年

临近71回归二十周年纪念日,各界反应不一。6月2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于回归活动上表示,一国两制深入民心,得到包...
九七20年

临近71回归二十周年纪念日,各界反应不一。6月2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于回归活动上表示,一国两制深入民心,得到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拥护,成就得来不易。候任特首林郑月娥亦于访问中指出,相信大部分港人仍然坚持一国两制。

同日,香港众志等团体于湾仔金紫荆广场示威,并以巨型黑布遮盖雕塑,象征一国两制危在旦夕。筹备每年“7·1”游行的民间人权阵线公布,今年的游行主题为“一国两制呃足廿年 民主自治重夺香港”,要求中央政府兑现民主发展及高度自治的承诺。

相比两边论述,香港市民对回归及一国两制的感受更加复杂多元。参考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追踪调查,在 1997 年 7 月的调查中,对“一国两制”有信心的港人比例为 63%,经过 07 年的高峰 77% 和 14 年的低谷 37%,最近 2017 年 6 月的数字是 49%。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早前在明报撰文,分析媒体报导“一国两制”的框架转变。97年的媒点关注点,在于香港能否保持制度的自主性。经过20年实践,香港市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减弱,舆论对2047的想像已较多呈现悲观情绪。

在我们的回归20周年专题中,有一个关于97回忆的小测试,最后一条问题请读者用一个形容词描述现在的香港,根据词语出现的频率制成文字云图,中间最大块的词语,是“唉”、“每况愈下”、“中国化”。

我们的读者横跨中港台澳几地,从自身的成长背景和价值观看香港回归,观点并不单调。我们在圆桌提问读者,“回归二十年来,香港哪些转变让你印象最为深刻?”并把收到的回应,汇编成这篇文章。

This city is dying?

2011年,无线电视播放剧集《天与地》,故事内容大胆偏锋,讽刺时弊,不少对白成为经典于网上流传。其中由 Joe Junior 饰演的电台 DJ 说出一句 this city is dying,更是引人共鸣。

我们每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到,好似倒模出来一样。钟意同一样食物、钟意同一样电视节目、支持同一种政治立场,信奉同一种生老病死的做人方法,this city is dying,you know?

不少读者重提这句对白,指“香港正在死去”、“香港已死”,他们这样解释:

derek1231:「香港人漸漸變得麻目了。對於是非黑白全然不懂分辨、對於以偏概全也是十分在行、對於盲目跟風也成為了一種的風氣⋯⋯」

@kildras:「雖然說城市一直會隨著時代變化,但是香港在短短幾十年被強行染紅,香港這一百年的文化融合也被嚴重破壞了。

中國政府明白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是源於價值觀不同。新特首已經打算開始從小培養中國人身份,這也代表香港人身份從此也不同。」

@吃羽VeraZhang:「香港人越来越愤怒了。表面上是对中国的怒火,实际上、潜意识上是愤怒自己人没有骨气,没有脑子,没有批判性思维。」

@Drinkwater:「每當我看到中國人描述以往在香港的經歷,總有種老外走進唐人街的獵奇味道。你們有察覺到自己的經歷,很像異國交流體驗嗎?這個華埠裡的人寫繁體字、能說英語(嘛也沒你想像中那麼好),雙方有共通的話題/籍貫/語言/文化,卻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夠溝通實在是太神奇了』這樣的感覺。二十年前中港兩邊對一國兩制的想像,就是這種既異國又不異國的關係。

現在不同了,那些不想香港做唐人街的人,走上中國化或抵制中國化的路,拿不定主意的人就猶豫觀望,或者繼續懷愐唐人街舊日的美好時光。雖然他們心裡明白那個香港早就死掉。」

@三足乌:「二十年前,熬夜看回归;二十年后,只希望香港死得不要太难看。

虽然我没有去过香港,甚至在其法治死前,我都可能没有机会去看一眼,但从小到大的港台文化浸染,还是让我充满期待。

学会了翻墙,见证了每一次香港的不安定,大陆官方言论与墙外港媒的不同声音。自己也为香港写过一些文字,但遗憾的是,总是要删除诸多的敏感词才能发布。

就在写下这些的当口,发现凤凰网的视听节目也被关停了。(編按:6月23日,中國廣電總局要求新浪微博、Acfun、鳳凰網關停視聽節目,全面整改。)」

2017年6月26日,香港众志、社民连及人民力量等10人于早上突袭会展金紫荆广场,用黑布将金紫荆铜像罩住,象征两制岌岌可危。
2017年6月26日,香港众志、社民连及人民力量等10人于早上突袭会展金紫荆广场,用黑布将金紫荆铜像罩住,象征两制岌岌可危。

“保留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回归二十年来的生活转变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强调中央会按照《基本法》实践一国两制,对港政策五十年不变,“让那里马照跑、舞照跳,保留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成为昔日香港社会冀望“平稳过渡”的依据,今天的情况又怎样?

对我们的读者来说,二十年间,香港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转变?不少读者提及新闻自由,亦有读者提及经济改变,和2年前的铜锣湾书店事件。

@遊蕩在動物農莊:「香港回归那年上学前班,学校还组织小学生游街庆贺,那段时间走在街上都能听到粤语歌,有些熟悉又听不懂的歌词充满了神秘感。

初中上政治课才知道原来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跟我们不一样。

大学毕业后突然有一天微博上有些怪怪的,后来才听说“占中”,这在最初被大陆认为“反党(共产党)”,后来就被定性为“港独”了。然后团中央环球时报就发起了一次次的网络暴力,“枪口”对准敢于发言的歌手演员等,从何韵诗、黄耀明、杜汶泽等到后来的卢凯彤以及张敬轩。

最近几年的很多香港电影都以97为背景,开头都会回顾一下交接仪式,我在想,是不是电影人也想利用电影提醒北京他们当初的承诺?

“铜锣湾事件”就像一把刀,刺痛了港人的心,也割破了北京的假面。」

自我審查程度是令人驚訝地上升。

讀者 @9_9OOps

@凜夏:「原來一直羨慕香港的民主自由,可是大哥的兄控病越來越嚴重,香港的新聞自由面臨挑戰啊!」

@食鱼的猫:「最深刻的,是香港媒体的染红速度,从报纸到电台电视台,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媒体敢报道大陆负面新闻,这也很难怪,香港绝大多数媒体出资方,都或多或少存在红色基因。即使没有红色基因的,也出于市场、风险考虑,自动自觉地进行自我审查。」

@Leo0213:「经济渐渐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深海里一条孤独的鱼:「香港的明天只會越來越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香港的“獨特性”會慢慢彌散,很簡單,大陸的經濟發展讓雙方的差距縮小,而文化的吸引力要靠大眾流行文化傳播能力來支撐,或者視野再大一點,香港的命運可參考亞洲四小龍這幾年的發展趨勢。」

@小于一:「前阵在毛概课上看了97年回归的视频,移交主权那段。区别于《树大招风》最后那段,大陆人真的满满的是祖国统一的感情。像室友97年7月3日生,家里人都会叫她小号“回归”。这几天人民日报也在微博上发起投票,你心中的港乐港片代表。我的记忆其实多来自TVB诶,从小看到大。回归十年的时候,我知道有和央视合作的《岁月风云》,那段时间TVB和湖南卫视有合作,引进了很多剧,不夸张说完全是童年了。看到国教的事,我多年的经验是,恐怖的不是内容而是一种驯化的思维,好多人都变成教科书复读机。」

@Lynnelin:「第一次去香港,大概是十年前吧。当时我还是六年级或是初中生,不太记得了,跟团去金紫荆广场、浅水湾、海洋公园等等。

从船舱中出来,看到周围都是电视经常出现的繁体字,耳边听到的都是粤语,这第一印象竟然是一种熟悉的依恋感。

当时有一件小事,让我对香港特别有好感。某天晚上,爸妈、我妹和我在一家小士多排队买单,我和我妹用家乡话讨论着一些事情,前面一位婆婆和她的孙子似乎听到了,可能认为我们是来香港的游客,于是让我们先买单。我妈用粤语说谢谢,然后我听到那位婆婆的孙子惊喜地说,哇,他们会讲我们的话喔。

后来也在不同时间段去过香港,我感觉香港人其实还是很友好,很多方面依然领先大陆不少。虽然这几年有的香港人采取了一些不太理智的方式来强调民主和自治,甚至到了让我觉得有点可怕的程度,影响了香港在大陆人心中的形象,但是我相信香港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发展得越来越好。」

同为回归城市,澳门人怎看回归?

比香港晚两年回归的澳门,是评论香港社会时常用的参照对象。两个同样经历殖民统治,并于上世纪末回归中国的城市,在回归后的社会轨迹却有明显差异。读者 @三足乌 问道:「其实,我一直闹不懂,香港为什么一直闹腾,而同为回归的澳门却一直很安静。」

@陳奇諾:「澳门人比香港少很多,澳门产业单一自身竞争力及影响不大,澳门有23条立法,澳门立法会民主派人数过少,没有一票否决权,等等等等。」

@Nihility:「澳门都是赌场闹毛线事情啊。。。」

@主名之城:「@Nihility 作為澳門人可是很不同意這點,只能說澳門的公民社會發展一直都很欠缺,只是過去十多年的發展一下子蓋過去沒察覺,到了今天各種問題開始浮現時,才發現過去可以保障自己的方式,早就被拿走了。一部份是用市民自己的選票(立法會表決把舊經屋法的輪侯上樓方式改成抽籤),另一部份是沒有選擇的方式(政府把民生相關的舊市議會制度廢除,改由民政總處部門獨大),每一樣都是在一片掌聲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你開始對這一切都有疑問和意見想發聲時,那些應該要代你發聲的媒體,應該要代表你權益的議員,全都成了同一伙。

沒事情不是真的沒事,只是沒浮上水面而已,打開澳門日報,今天又是和平的一天。」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