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大学生,看了你在端上发的文章《偏左的我和偏右的爸妈该如何相处》,心里颇有感触,所以写这封信给你。
先来个有趣的开头,在中国,似乎左右分别代表自由派(左)和权威派(右),不过在台湾,左右则分别代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所以一开始看到你的标题我还以为是编辑下错标,毕竟以台湾人的理解来看,你父母对文革的理解角度偏支持毛/传统共党思想(对台湾来说偏左),而你看待文革的角度则非一味偏颇权威,而是结合历史公评,用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也代表著改革开放后相对自由的价值观(对台湾来说偏右)。“左”“右”的文字意义刚好在台湾和中国间呈相反意思,所以我还以为是编辑的失误哈哈。
言归正传,我想要藉著“和不同世代的冲突”这个主题和你分享我的经验。台湾这几年有很多重大的社会议题发生,年长一辈和年轻人也产生许多价值观的冲突。例如去年到今年,台湾因为婚姻平权掀起一大波澜。婚姻平权法案的内容之一是希望同性婚姻合法化,对台湾大部分的年轻世代来说,同性婚姻不仅代表对 LGBT 族群的实质肯定,同时也能让同性伴侣间的医护权、财产权、继承权等有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