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喝酒有多难?“我真的喝不下了”,这是在酒桌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如果身在韩国,面对学校前辈或职场上司,这句话绝对是禁忌。
“炸鸡要配啤酒,烤肉要配烧酒,泡菜饼要配米酒”,韩国饮酒盛行,但有时喝酒不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社会尊卑有序等级森严,饮酒文化概莫能外,半强迫式的劝酒让聚餐令不少年轻人心怀恐惧。
前不久,韩国东国大学在学校里发放了5000条“拒酒手链”,这条橘黄色的手链上写著“Respect Human Rights(尊重人权)”,东国大学的脸书专页上这样介绍:“如果你不想再喝了,请亮出这条手链”。从“喝酒”扯到“人权”,或许有些夸张,然而据统计,过去十年来“暴饮”引起的大学生死亡人数达22人。这是大韩保健协会的官方统计,而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还多。
“马上要开学了,到时学校又会有很多OT(Orientation)、MT(Membership Training),发这条手链是希望学生们尽量遵循健康的饮酒文化。”东国大学的职员崔佑石表示。
韩国大学中所谓的OT、MT大多是这样的:学生成群到郊区住上两天一夜,白天游戏、登山,到了晚上就是“喝酒”——也是行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学前几周一定是浸在酒罐子里的”,这是韩国大学生中流传的一个说法,班级、社团、学院的各种活动最后也大多以喝酒来收尾,席间不乏一些独特的规矩和方式,例如“后来者三杯”,用筷子搭起三层的酒杯塔,从上倒酒倒到三杯全满为止,是专为迟到的人准备的“罚酒”;酒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游戏,更有灌酒时特有的律动和口令,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灌酒。
大学校园里的饮酒文化通常是前辈单方面去灌新人,很大程度上是前辈藉著灌酒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新人不喝就是“不懂礼貌”、“不尊重前辈”,为了之后的大学生活,未满20岁的大学新人也只能硬著头破过“酒关”。
大学内饮酒文化盛行的原因之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学士酒家”。朴正熙时期的韩国,大学生在校园内讨论政治是禁忌,维新宪法禁止大学内举行任何集会活动。当时便有不少学生选择到隐蔽的酒家畅所欲言。而这些校园周围的酒家实际上也成为了之后学生运动的发源地。从那时起,韩国大学周边一直存在大量招揽学生的酒肆,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喝酒的现象也一直持续到现在,愈演愈烈。
崔佑石说学校每年都有饮酒引起的事故,也有很多学生反映过这方面的压力。2014年,忠清北道的一个学生酒后在宿舍坠楼身亡;2015年光州的大一新生在MT饮酒时,突然失去意识;今年江原道的一个学生参加OT时,酒后误闯机械室,被夹断三根手指。部分大学也曾向学生下达“无酒精、无事故、无外宿”的三无规定,但效果甚微,如果不在学校组织的活动里喝,便会自己组织聚餐。要彻底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饮酒文化,短期之内几乎无望。
崔佑石称自己并不擅长喝酒,一杯下肚便会脸红,但他也承认,酒桌是韩国人社交的重要场所,“和上司或前辈喝酒确实对我的工作有比较大的帮助”。他本人已经步入职场11年,比起刚工作时已经好了很多,但被强灌酒的压力仍然存在。对于手链是否真的能发挥作用,他也表示并不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学校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一些观念上的变化,“我自己也戴了一条,打算下次喝酒时试一下”。
今年三月刚入学的Ethan则在大学第一场OT上就戴上了这条手链,“因为做了手术,不能喝酒,一直听说大学第一场OT要喝很多酒,所以就想要这条手链傍身。”效果也算不错,那一天Ethan滴酒未沾,但跟她一样戴上手链的其他大一新生就没那么幸运了,“前辈们还是要他们喝,如果不是因为做了手术,可能也跟他们一样。”
如果不喝酒,就无法融入集体之中,这种现象从大学一直延续到职场。
韩国人极强的集体意识在饮酒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聚餐成为了同事间形成亲密关系的最常见途径。
酒局开始,互相就会忙著劝酒,让对方赶紧进入酒醉的状态,以便在短时间内变得熟络。通常,公司聚餐都带著很强的同侪压力,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不然很难拒绝参加,如果不参加聚餐,或者在聚会中不喝酒,会被认为“社交低能”,可能对事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再加上深受“下级严格服从上级,晚辈严格服从长辈”的等级文化影响,韩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暴饮文化”——不喝则已,喝了就要一醉方休。
也有人称,这种暴饮文化与曾经支配韩国37年的宵禁令有关。上世纪40年代,韩国脱离日本统治,美军进驻之后,便开始进行夜间禁行。宵禁时代韩国人无法享受夜生活,因此,1982年解禁之后,压抑已久的“小宇宙”爆发。根据韩国农林畜牧食品部喝农产品流通公社的统计,2013年,韩国成年人平均一人喝掉了150瓶啤酒和63瓶烧酒,韩国人一年的饮酒支出加起来超过20亿美元。
在韩国企业,要晋升单靠业绩并不够,快速适应下班后的聚餐文化也是重要的一环。韩国的聚餐不会在一个地方结束,通常都会有一、二甚至三、四次续摊。从餐厅开始,到酒馆、KTV、小食店,一直延续到凌晨,第二天再到公司上班。
“我曾经喝到凌晨四点,早上七点再去上班”,这是两年前从三星离职的徐哲印象最深的一次聚餐。而这并不是个别现象,韩国饮酒的男性中,43%每周至少会“暴饮”一次。韩资企业的聚餐文化常常让许多外国人难以理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也无法接受,但作为公司最底层的新进职员,他们并没太多选择权。
“你问我有没有拒绝过上司的酒?怎么可能,我那时候刚入职,就是让我跳舞我也要跳。”
徐哲说道,“本来喝酒应该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但跟上司的聚餐,你总是要想著不能得罪他,还要讨好他,如果遇上喜欢聚餐、海量的上司有可能一周七天都要喝酒。”
求职网站Job Korea的调查数据显示,上班族中平均十人中就有六人因为公司的聚餐文化感到压力,近八成的人认为,聚餐是工作的延长,常常无视社员个人的日程,毫无预告地进行,在聚餐时,被强迫喝酒,还要对上司有求必应。这也是徐哲最终选择离职的原因之一,“真的有种爆肝的感觉,当时已经快要升职了,但我可以想像,即便我晋升了这种聚餐只会多不会少。”
也有许多公司试图改正称得上是“暴力”的饮酒文化,三星就曾出台过叫做“一一九”的方针,在一个地方、喝一种酒、并且在九点前结束。“高层可能处于责任感还是遵守的,但下面的人......你懂的”,徐哲说道,“这种规定,对于我们来讲没什么太大作用”。
韩国酒价相对便宜,可以喝酒的酒吧、居酒屋等店舖遍布大街小巷,整个社会对于饮酒乃至暴饮的容忍度也相当高。东国大学的这条“拒酒手链”不仅是对饮酒文化的反抗,也可以看作是对长辈无条件权威、等级制度的挑战。虽然,这一步仍然非常微小。
大學社團裡的重要聚會,我會向師兄師姐敬酒。當師弟師妹們向我敬酒時,我告訴他們心領了,在我這不喝。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喝酒傷身,淺嘗輒止就好。
中國的酒文化不會比韓國好到哪裏去
這就是同一個時代裡面可以橫向對比的文明程度。一點的進步也是進步。
中国所谓的酒文化也是恶臭的东西,但依旧有许多人支持赞扬
最怕肝病
最討厭勸酒的人,神經病一樣,非要把人喝死了就愉快了。
「不僅在職場,大學校園內的聚餐中等級制度也」--這句話沒寫完。而且文章看起來也像沒寫完⋯⋯
小酌怡情,大灼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