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esign & Life Project:用设计的力量,让美好的传统留下

看到很多好东西早期都是由台湾代工制造时,陈吟雯与许博轩更渴望能够透过设计的力量穿针引线,将这些失落产业链重新串起来。
风物

自迪化街永乐市场走向南京西路,过去这里聚集着许多布行,A Design & Life Project创办人陈吟雯、许博轩说,“更早期这边全都是茶行,茶叶外销没落之后就全部换成布行,现在很多布行又再迁到更偏僻的地方了。”简单几句话,道尽大稻埕商圈产业变化的起落。

过去10多年来,陈吟雯、许博轩一直经营着自己的品牌设计公司,2015年他们在泰顺街创立了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后因空间不敷使用而寻找更大的店面,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过去一直很喜欢的大稻埕商圈,在距离迪化街不到5分钟的路程,两人第一眼就看上这个挑高宽敞、采光明亮的老房子。

租下后,两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捈多余的隔间、办公室天花板,恢复老房子十几年前原本的样貌,大圆柱、磨石子地、水泥饰天花板与墙面,不需要太多修饰雕琢,就能让空间回复到最原始、最美好的样貌,一如现今的大稻埕,也一如他们对生活风格的诠释。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生活选品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店内空间。

在晕着温暖黄光的空间中,鹰架构筑的层架上摆放着来自印度工厂的铝制收纳盒、印度工匠手工敲出的红铜杯;宽敞的空间中,各式户外用品、餐具、文具、装饰小物令人目不暇给,来自欧洲、中国、印度、台湾等地生产制造的各式配件、收纳及生活用品在此安然共处,A Design & Life Project就像是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生活场所,揉合欧式复古及美式粗犷风格,时髦却又随兴。

距离热闹繁忙的迪化街及周围巷弄有一段路程,位于南京西路的A Design & Life Project周围人潮相对稀少,而周围的邻居店铺也较为传统,这间新颖的小店为何选择落脚于此?周围的消费力能支撑小铺的营运吗?

“开门第一天就是要赚钱!”陈吟雯笑着说,其实店里营运状况很不错,许多访客特意前来造访,甚至有中国游客为了造访这间店而规划了自由行,“重要的是你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们的需求,好用又好看。”

相较其他选物店,A Design & Life Project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店内超过一半比率皆为自制商品,例如考量到城市居大不易的租屋族群,陈吟雯、许博轩特意花了很多心力开发坚固、耐用,并提供多种规格可供挑选的收纳系列,未来也可能进一步推出家具系列,用可负担的价格让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店内自行开发生产的各式防水棚布包,则采用与台湾老布厂合作开发出的特殊棚布,由老师傅手工缝制完成,而自从他们决定要落脚大稻埕,两人也一直思考如何跟附近的传统产业产生关联,“我们在迪化街这带认识了很多做布料、衣服、布袋的老师傅,之后也会一起合作。”

在过去多年的设计经验中,陈吟雯与许博轩一直非常惋惜台湾传统产业的没落,尤其是在国外看到很多好东西早期都是由台湾代工制造时,他们更渴望能够透过设计的力量穿针引线,将这些失落产业链重新串起来。

在这个微利时代,传统产业在转型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面对资源、市场的挑战,甚至是回归代工的诱惑,“但我们觉得设计是有力量的,”陈吟雯坚定地说,“我们希望可以在大稻埕做这件事,让美好的东西被留下。”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