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港漂社群壮大 建制新力量崛起?

年轻、有学识的港漂,近来愈趋积极参与香港政治。建制、泛民、本土,他们将归属哪段光谱?
香港

11月13日,金钟立法会外的“撑释法、反港独”集会,端传媒调查发现专程从深圳来港参与集会的“义工队”。他们的“香港一日游”,行程包括到西贡免费吃海鲜餐,唯一任务是在集会上举标语、喊口号。

除了这些“包吃包玩”旅行团,端传媒亦发现,这场建制派的集会现场有一批新力量——从内地来港读书或就业的“港漂”。有别于传统建制派集会人士的形象,他们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香港政治也有一定程度的见解。

来自安徽淮南的宁先生,正是这样的典型港漂:20多岁、读化工专业、一直留意香港时事。在这一场集会中,他不但是一名参与者,更在集会前,积极号召其他港漂出席集会。

11月12日晚上11时41分,在一个动员港漂参与集会的微信群组内,来港三年多的宁先生发出这条讯息:“说实在的,现在民粹主义确实太过了。如果再不发出不同的声音,让他们(激进本土派)占据了舆论高地,对我们这些新来香港的太不利了。”

在宁先生眼中,青年新政的梁颂恒和游蕙祯,代表着不利港漂未来的民粹主义,将他们逐出议会,是为自己留港铺路,希望香港成为“更适合港漂生活的城市”。

这股港漂新力量,在这场集会上并不罕见,他们愈趋积极地参与香港政治,将给香港政坛格局带来什么改变?

“民粹主义盛行对新港人不利”

早于11月11日的早上,在有127名港漂成员的“香港安徽青年会”微信群组中,宁先生已经发出这样一则讯息︰

“11月13日(本周日)下午16:00-18:00,‘反港独撑释法’大联盟将在立法会外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港独,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本次集会将突出青年主题,请各位青年朋友积极参与,可以携带旗号、标语、团体标志和大国旗,建议不统一著装。”讯息后还附有一个新群组“周日集会”的二维条码(QR Code)。

另一成员随即回应︰“香港民粹主义盛行对我们新港人的政策及发展不利,在政治风潮下,我们并不能坐视不理,呼吁各位年轻人积极支持!”然后,又有另一成员发出“赞好”图案,众人热烈讨论着这场集会。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

当天晚上,端传媒记者以港漂身份,加入“周日集会”的微信群组,宁先生是群组内其中一名活跃发言者。

根据记者观察,每当有人加入群组,宁先生都会先发出欢迎字句或贴图,群组内其他几个成员再紧接附和,以“欢迎欢迎”、“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呀”等讯息炒热气氛。宁先生更曾在群内发微信红包,其他七名成员随后也和应着发了红包,金额虽然不高,但已令群组数度热闹起来。

到了集会当天早上,宁先生在10时17分,在群组内发出一张金钟立法会周边地图。从地图看到,主办单位将整个立法会示威区,系统性地划分成十个区,而宁先生负责的“周日集会”群体,聚集地就在“K区”。

下午3点,记者根据群组指示,先在立法会咖啡室对开的添马公园,找到“香港安徽联谊总会”的红色横额,与群组成员会合。两名男子正拉着横额,其中一人正是宁先生。他一头短发,身穿深蓝色T恤、卡其色长裤及黑色运动鞋,右边胸口贴了一张黄色的“香港安徽联谊总会”贴纸。

这个有40人的“周日集会”微信群组,最后有约15人出席。记者向其中一名女年轻参加者表明并非安徽人,对方欣然地说︰“没关系,不是同乡也可加入,就站在一起吧!”

不一会儿,有人递上印有“坚守基本法,释法除汉奸”的标语牌。大家分发好标语牌后,一行十多人随即前往“K区”准备集会。

这时,K区聚集了数百人,已挤得水泄不通。集会人士分成多个小团体,举着内地不同省市同乡会或联谊会的横额,其中“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的出席者,还穿着一式一样的同乡会团体服式。

这些同乡会的参与者,看上去大部分年约50多岁,众人正以并不准确的广东话,力竭声嘶地喊反港独口号。每当大台响起音乐,这班参加者都会跟着唱歌,部分中年妇女甚至随着拍子扭动身体,又不停举起胜利手势自拍。

相较之下,“香港安徽联谊总会”的港漂,大多是20多岁至30多岁,他们打扮光鲜,对这种唱歌跳舞的示威方式,似乎不太投入。一名男参加者解释说︰“来了已可表达支持,不一定要喊口号。”

不过,这个平日并不避讳讨论政治的群组,成员在这场反港独的公开集会上,聊的却是个人工作和旅游等事,直至记者问起宣誓风波,才有参加者表示,青年新政以“支那”形容中国,是侮辱国家,不能容忍,而此后的人大释法能安定社会秩序,当然是好事。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安鰴联谊总会。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安徽联谊总会。

“民粹主义抬头,港漂会被迫卷入争议”

所谓港漂,泛指来港读书或工作的内地人,他们当中,有的只会在香港逗留数年,有的会在连续居住满七年后,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回归后,港漂群体在香港日渐壮大,截至2015年底,有15.96万内地人通过就读、就业等签证计划获批来港。

至于他们为何会参与这场“反港独撑释法”集会,端传媒记者在宁先生身上找到答案。

在港就读化工专业的宁先生,多次向以港漂身份加入群组的记者强调,他是自发参与集会。他对香港政治议题有一定认识,提及宣誓风波时,他指“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梁颂恒及游蕙祯做得“太过火了”,而“港独的言论是要禁止的”。

我不知道发声能不能改变,但我知道不发声一定不会有改变。不能指望别人为你争取利益啊。

来港三年多的港漂宁先生

宁先生又形容香港现况为“撕裂”︰“之前投票给泛民和建制的人之间虽然有摩擦,但是基本还能保持在枱面上谈判的地步,然而如今激进本土派热心于街头政治,阻断了交流的渠道,并且裹挟了双方想要交流的人的意愿。”

然而,让他决心站到前线发声的,还是担心“民粹主义抬头”,会令港漂日常生活、工作及子女教育都受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部分港漂的小孩甚至本人,会被迫卷入这种争议,我们更担心的是,未来存在民粹主义入主立法会,影响立法的情况,所以不能等到已经立法了,我们再去改变,而是要防微杜渐。”

在宁先生看来,梁颂恒及游蕙祯正正代表着民粹声音,不利于港漂留港生活。建制派这时发起的“反港独撑释法”集会,与宁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于是参与了这场集会。

“我不知道发声能不能改变,但我知道不发声一定不会有改变。不能指望别人为你争取利益啊。”宁先生坚定地说。

无人替港漂清晰说出他们的诉求,他们唯有透过参加建制派发起的反港独集会发声。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廼强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廼强向端传媒表示,港漂数目不容忽视,但往往被港独支持者排挤,在生活上处处受到刁难︰“无人替港漂清晰说出他们的诉求,他们唯有透过参加建制派发起的反港独集会发声。”

“接受了香港已回归中国的政治现实,能适应香港回归后的新政治形势的港漂,对香港及中国的发展将有更大的帮助。”但刘廼强认为,虽然这些“新香港人”正在日渐壮大,但这股力量暂未成形,未能取代传统建制派,未来要有人刻意把他们凝聚起来,才能让这股力量得以发挥。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
2016年11月13日,金钟,建制团体于添马公园举行支持人大释法及反港独集会。

“别把港漂推向建制派的怀抱”

除了宁先生参与的“香港安徽青年会”,集会前夕,其他多个港漂微信群组内,也有人发讯息呼吁港漂参与,当中包括“香港河南青年会”、“复旦大学香港校友群”及“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等。

23岁的刘月童,在北京一所重点院校管理学系毕业后,来港升读新闻系硕士,毕业后也留港从事新闻工作。在香港生活一年多的她,也在微信群组内,收到“反港独撑释法”的集会邀请。

刘月童认为,自己是“非典型港漂”,在她眼中,“典型港漂”追求事业、金钱、房子,希望在香港建立家庭,一切以安稳为重。因此任何会撼动社会安稳、有机会影响港漂在香港所追求的生活的事件,典型港漂都会反对,“这正好与建制派的理念一致”。

刘月童亦留意到,建制派经常发表“欢迎港漂”的言论,拢络港漂的心。“我不相信建制派一定会做出有利港漂的事,但起码他们会说,相比泛民或本土派,他们很少会说欢迎港漂,可能是怕失去本土香港人的支持吧。”

刘月童指出,港漂对香港的未来有想法,但经常无处表达,而建制派的集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港漂发声的平台。

港漂有机会成为支持泛民主派及本土派的新力量,他们能为反对共产党提供新角度。现今的民主派当中,有不少是左派学校出身的,现时很多反共产党的,本身亦是来自共产党。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端传媒指出,港漂千态万状,与深入香港社会的程度及时间有关︰“部分来港只有几年的港漂,长期接受国内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影响,这与香港建制派的主张较一致,同声同气下,会较为靠近建制派。”

但他认为,部分港漂其实在国内已反建制,来到香港后,或可成为非建制派的拉拢对象,在政局上或可起到关键作用。“港漂有机会成为支持泛民主派及本土派的新力量,他们能为反对共产党提供新角度。现今的民主派当中,有不少是左派学校出身的,现时很多反共产党的,本身亦是来自共产党。”刘锐绍分析。

但在投入不同政治光谱时,刘月童说,最大阻力其实来自非建制派本身:“港漂对香港有想法时,就只能跟港漂圈、同乡会、建制派说。如果跟本土派说,对方一听到你说普通话,就已经走开了。”

刘月童希望,未来泛民主派及本土派能多听港漂的意见:“港漂未必就支持建制派,别把港漂推向建制派的怀抱。”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刘月童为化名。)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這些共慘支那必須要全部遭到清洗。

  2. @Matth 你这种少数人肯定也存在嘛,哈哈

  3. @c6_cha 不可能的,以粤语为优越感,背后是香港本地人对内地人的内心歧视,根基是香港的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这个根基正在松垮,要维持这样的优越感,就必须更强调“不同”,所以反对派是不可能去听讲普通话的港漂的,除非港漂表现出“皈依者的狂热”,表现得比他们还激进。

  4.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没多少坚定,不过更加支持应该是真的,我应该算是观点的正例?

  5. @alvinliao09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我覺得這才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至少我是你觀點的反例。

  6. 這就是普教中的重要和必要。不僅大陸學生,我很多在港臺生也一樣有同樣難題。香港學生要加油,醒醒吧。

  7. 香港現時的本土派甚或普遍的年青人都對內地人存有歧視的眼光,文中說的「對方一聽到你說普通話,就已經走開了。」是個很真實的問題,即使在大學聽到普通話、用簡體,大家都會敏感地有種厭惡,我身邊有不少這類人。如果香港人再不改變對內地人的普遍觀感,是根本無法讓某些支持香港民主的港漂表達意見,他們就會成了被忽視的一群。長此以來,這種無力感會或會讓他們更傾向建制,因為他們至少能表達。我們真的希望這樣嗎?
    但同時希望港漂們相信香港是開放的城市,有不少人都很願意接納你們的,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聲音,不要因為自己的微少而放棄,加油。

  8. 港漂們,香港歡迎你們!你們幫忙維持香港的競爭力。辛苦了。謝謝!

  9. 圖片caption將安徽寫作安鰴...

    1. 已修改,謝謝指正!

  10. 作為一名文中所講的港漂,真係對共黨冇好感對國內政治完全失望,對建制派因而也沒咩好感,但是相對本土派對內地人態度更係對自己的一種威脅,所以我都會企本土派的對面。

  11. @zeon 你又能代表广东的年轻人了?那麻烦你去广东的百度贴吧问一下,有多少人对老共有好感,然后把链接发在这里,让大家看看

  12. 前面說張敬軒是堅定支持港獨那個我就呵呵了,唔知你對張敬軒了解多少,對香港政治又了解多少?而且話說,廣東地區的年輕人普遍對共產黨無好感

  13. 两篇看完了。
    团员的年龄是十四岁到二十八岁之间,照片中的人成熟了点吧。
    关于FB帝吧出征无非就是一群高中生,大学生寒假在家没事干去FB玩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吧。我是看视频看到弹幕才知道这事,后来了解到传播途径有微博热搜榜,贴吧,天涯台版,QQ群,知乎等。

  14. @wind 既然你毫不懷疑內容真實性又如何覺得他人會認為此文是杜撰呢?
    到底是懷疑還是不懷疑呢。拿出照片等證據後會不會再質疑是修改或各樣的呢。
    我豪不懷疑你對此報道真實性的肯定,但搞不明白。難免令人深思報道意義的真諦

  15. 看到記者連發兩篇關於內地人參加這個集會的報道,我豪不懷疑報道內容的真實性,但搞不明白,這記者花了大力氣的報道,為何就沒有一張和報道有直接關係的照片?之前報道的河南義工團,記者和他們一起這麼長時間,沒有一張照片?記者還點名其中某人是共青團的人,也應有他照片啊,記者和他們有微信來往討論,也可截屏發出來,為什麼不?這篇也一樣,採訪了一大堆人,有姓無名,沒有具體被採訪者照片,難免讓人覺得作者在杜撰!

  16. 看了這則新聞感觸很大,看到有這樣一群港漂站出來,不管是自發性或者其他原因,至少讓我們聽到他們的聲音。香港這幾年真的累了,大家的包容心很容易被立場所牽絆,建制派或非建制派,反共或親共成為身份界定一個重要標準,一些人還走向了極端。議員、學生、政府、普通市民都退一步,在每件事情上都以香港的未來和發展為重,捨弃自己的私利那該多好,因為我們都愛香港這個家。政治向來都是黑暗的,也拜託操作人對香港手下留情!

  17. 端传媒号称客观公正 但就已此篇报道为例 最后说“别把港漂推向建制派怀抱” 可作者自己都清楚 所谓本土派一听到普通话就走开 你觉得港漂有可能成为本土派支持者?
    还有那位刘姓所谓评论员 完全就是法轮功和曹长清的论调 什么来港就意味着在国内已经反体制 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 真正看起来“五毛”的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你以为坚定支持港独的张敬轩之流很多吗?其实张敬轩真的才是极少数

  18. 微信群发红包,某些人就会说这都是中共背后援助反港独游行吧,哈哈

  19. 來自安徽准南的寧先生
    我覺得小編應該認真校對,不是准南,是淮南。

    1. 已修改,謝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