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港漂社群壯大 建制新力量崛起?

年輕、有學識的港漂,近來愈趨積極參與香港政治。建制、泛民、本土,他們將歸屬哪段光譜?
香港

11月13日,金鐘立法會外的「撐釋法、反港獨」集會,端傳媒調查發現專程從深圳來港參與集會的「義工隊」。他們的「香港一日遊」,行程包括到西貢免費吃海鮮餐,唯一任務是在集會上舉標語、喊口號。

除了這些「包吃包玩」旅行團,端傳媒亦發現,這場建制派的集會現場有一批新力量——從內地來港讀書或就業的「港漂」。有別於傳統建制派集會人士的形象,他們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對香港政治也有一定程度的見解。

來自安徽淮南的寧先生,正是這樣的典型港漂:20多歲、讀化工專業、一直留意香港時事。在這一場集會中,他不但是一名參與者,更在集會前,積極號召其他港漂出席集會。

11月12日晚上11時41分,在一個動員港漂參與集會的微信群組內,來港三年多的寧先生發出這條訊息:「說實在的,現在民粹主義確實太過了。如果再不發出不同的聲音,讓他們(激進本土派)佔據了輿論高地,對我們這些新來香港的太不利了。」

在寧先生眼中,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和游蕙禎,代表着不利港漂未來的民粹主義,將他們逐出議會,是為自己留港鋪路,希望香港成為「更適合港漂生活的城市」。

這股港漂新力量,在這場集會上並不罕見,他們愈趨積極地參與香港政治,將給香港政壇格局帶來什麼改變?

「民粹主義盛行對新港人不利」

早於11月11日的早上,在有127名港漂成員的「香港安徽青年會」微信群組中,寧先生已經發出這樣一則訊息︰

「11月13日(本週日)下午16:00-18:00,『反港獨撐釋法』大聯盟將在立法會外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港獨,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本次集會將突出青年主題,請各位青年朋友積極參與,可以攜帶旗號、標語、團體標誌和大國旗,建議不統一著裝。」訊息後還附有一個新群組「周日集會」的二維條碼(QR Code)。

另一成員隨即回應︰「香港民粹主義盛行對我們新港人的政策及發展不利,在政治風潮下,我們並不能坐視不理,呼籲各位年輕人積極支持!」然後,又有另一成員發出「讚好」圖案,眾人熱烈討論着這場集會。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

當天晚上,端傳媒記者以港漂身份,加入「周日集會」的微信群組,寧先生是群組內其中一名活躍發言者。

根據記者觀察,每當有人加入群組,寧先生都會先發出歡迎字句或貼圖,群組內其他幾個成員再緊接附和,以「歡迎歡迎」、「隊伍越來越壯大了呀」等訊息炒熱氣氛。寧先生更曾在群內發微信紅包,其他七名成員隨後也和應着發了紅包,金額雖然不高,但已令群組數度熱鬧起來。

到了集會當天早上,寧先生在10時17分,在群組內發出一張金鐘立法會周邊地圖。從地圖看到,主辦單位將整個立法會示威區,系統性地劃分成十個區,而寧先生負責的「周日集會」群體,聚集地就在「K區」。

下午3點,記者根據群組指示,先在立法會咖啡室對開的添馬公園,找到「香港安徽聯誼總會」的紅色橫額,與群組成員會合。兩名男子正拉着橫額,其中一人正是寧先生。他一頭短髮,身穿深藍色T恤、卡其色長褲及黑色運動鞋,右邊胸口貼了一張黃色的「香港安徽聯誼總會」貼紙。

這個有40人的「周日集會」微信群組,最後有約15人出席。記者向其中一名女年輕參加者表明並非安徽人,對方欣然地說︰「沒關係,不是同鄉也可加入,就站在一起吧!」

不一會兒,有人遞上印有「堅守基本法,釋法除漢奸」的標語牌。大家分發好標語牌後,一行十多人隨即前往「K區」準備集會。

這時,K區聚集了數百人,已擠得水洩不通。集會人士分成多個小團體,舉着內地不同省市同鄉會或聯誼會的橫額,其中「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的出席者,還穿着一式一樣的同鄉會團體服式。

這些同鄉會的參與者,看上去大部分年約50多歲,眾人正以並不準確的廣東話,力竭聲嘶地喊反港獨口號。每當大台響起音樂,這班參加者都會跟着唱歌,部分中年婦女甚至隨着拍子扭動身體,又不停舉起勝利手勢自拍。

相較之下,「香港安徽聯誼總會」的港漂,大多是20多歲至30多歲,他們打扮光鮮,對這種唱歌跳舞的示威方式,似乎不太投入。一名男參加者解釋說︰「來了已可表達支持,不一定要喊口號。」

不過,這個平日並不避諱討論政治的群組,成員在這場反港獨的公開集會上,聊的卻是個人工作和旅遊等事,直至記者問起宣誓風波,才有參加者表示,青年新政以「支那」形容中國,是侮辱國家,不能容忍,而此後的人大釋法能安定社會秩序,當然是好事。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安鰴聯誼總會。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安徽聯誼總會。

「民粹主義抬頭,港漂會被迫捲入爭議」

所謂港漂,泛指來港讀書或工作的內地人,他們當中,有的只會在香港逗留數年,有的會在連續居住滿七年後,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回歸後,港漂群體在香港日漸壯大,截至2015年底,有15.96萬內地人通過就讀、就業等簽證計劃獲批來港。

至於他們為何會參與這場「反港獨撐釋法」集會,端傳媒記者在寧先生身上找到答案。

在港就讀化工專業的寧先生,多次向以港漂身份加入群組的記者強調,他是自發參與集會。他對香港政治議題有一定認識,提及宣誓風波時,他指「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梁頌恆及游蕙禎做得「太過火了」,而「港獨的言論是要禁止的」。

我不知道發聲能不能改變,但我知道不發聲一定不會有改變。不能指望別人為你爭取利益啊。

來港三年多的港漂寧先生

寧先生又形容香港現況為「撕裂」︰「之前投票給泛民和建制的人之間雖然有摩擦,但是基本還能保持在枱面上談判的地步,然而如今激進本土派熱心於街頭政治,阻斷了交流的渠道,並且裹挾了雙方想要交流的人的意願。」

然而,讓他決心站到前線發聲的,還是擔心「民粹主義抬頭」,會令港漂日常生活、工作及子女教育都受影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部分港漂的小孩甚至本人,會被迫捲入這種爭議,我們更擔心的是,未來存在民粹主義入主立法會,影響立法的情況,所以不能等到已經立法了,我們再去改變,而是要防微杜漸。」

在寧先生看來,梁頌恆及游蕙禎正正代表着民粹聲音,不利於港漂留港生活。建制派這時發起的「反港獨撐釋法」集會,與寧先生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於是參與了這場集會。

「我不知道發聲能不能改變,但我知道不發聲一定不會有改變。不能指望別人為你爭取利益啊。」寧先生堅定地說。

無人替港漂清晰說出他們的訴求,他們唯有透過參加建制派發起的反港獨集會發聲。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向端傳媒表示,港漂數目不容忽視,但往往被港獨支持者排擠,在生活上處處受到刁難︰「無人替港漂清晰說出他們的訴求,他們唯有透過參加建制派發起的反港獨集會發聲。」

「接受了香港已回歸中國的政治現實,能適應香港回歸後的新政治形勢的港漂,對香港及中國的發展將有更大的幫助。」但劉廼強認為,雖然這些「新香港人」正在日漸壯大,但這股力量暫未成形,未能取代傳統建制派,未來要有人刻意把他們凝聚起來,才能讓這股力量得以發揮。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
2016年11月13日,金鐘,建制團體於添馬公園舉行支持人大釋法及反港獨集會。

「別把港漂推向建制派的懷抱」

除了寧先生參與的「香港安徽青年會」,集會前夕,其他多個港漂微信群組內,也有人發訊息呼籲港漂參與,當中包括「香港河南青年會」、「復旦大學香港校友群」及「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等。

23歲的劉月童,在北京一所重點院校管理學系畢業後,來港升讀新聞系碩士,畢業後也留港從事新聞工作。在香港生活一年多的她,也在微信群組內,收到「反港獨撐釋法」的集會邀請。

劉月童認為,自己是「非典型港漂」,在她眼中,「典型港漂」追求事業、金錢、房子,希望在香港建立家庭,一切以安穩為重。因此任何會撼動社會安穩、有機會影響港漂在香港所追求的生活的事件,典型港漂都會反對,「這正好與建制派的理念一致」。

劉月童亦留意到,建制派經常發表「歡迎港漂」的言論,攏絡港漂的心。「我不相信建制派一定會做出有利港漂的事,但起碼他們會說,相比泛民或本土派,他們很少會說歡迎港漂,可能是怕失去本土香港人的支持吧。」

劉月童指出,港漂對香港的未來有想法,但經常無處表達,而建制派的集會,正好提供了一個讓港漂發聲的平台。

港漂有機會成為支持泛民主派及本土派的新力量,他們能為反對共產黨提供新角度。現今的民主派當中,有不少是左派學校出身的,現時很多反共產黨的,本身亦是來自共產黨。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端傳媒指出,港漂千態萬狀,與深入香港社會的程度及時間有關︰「部分來港只有幾年的港漂,長期接受國內的文化及意識形態影響,這與香港建制派的主張較一致,同聲同氣下,會較為靠近建制派。」

但他認為,部分港漂其實在國內已反建制,來到香港後,或可成為非建制派的拉攏對象,在政局上或可起到關鍵作用。「港漂有機會成為支持泛民主派及本土派的新力量,他們能為反對共產黨提供新角度。現今的民主派當中,有不少是左派學校出身的,現時很多反共產黨的,本身亦是來自共產黨。」劉銳紹分析。

但在投入不同政治光譜時,劉月童說,最大阻力其實來自非建制派本身:「港漂對香港有想法時,就只能跟港漂圈、同鄉會、建制派說。如果跟本土派說,對方一聽到你說普通話,就已經走開了。」

劉月童希望,未來泛民主派及本土派能多聽港漂的意見:「港漂未必就支持建制派,別把港漂推向建制派的懷抱。」

(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劉月童為化名。)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這些共慘支那必須要全部遭到清洗。

  2. @Matth 你这种少数人肯定也存在嘛,哈哈

  3. @c6_cha 不可能的,以粤语为优越感,背后是香港本地人对内地人的内心歧视,根基是香港的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这个根基正在松垮,要维持这样的优越感,就必须更强调“不同”,所以反对派是不可能去听讲普通话的港漂的,除非港漂表现出“皈依者的狂热”,表现得比他们还激进。

  4.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没多少坚定,不过更加支持应该是真的,我应该算是观点的正例?

  5. @alvinliao09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我覺得這才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至少我是你觀點的反例。

  6. 這就是普教中的重要和必要。不僅大陸學生,我很多在港臺生也一樣有同樣難題。香港學生要加油,醒醒吧。

  7. 香港現時的本土派甚或普遍的年青人都對內地人存有歧視的眼光,文中說的「對方一聽到你說普通話,就已經走開了。」是個很真實的問題,即使在大學聽到普通話、用簡體,大家都會敏感地有種厭惡,我身邊有不少這類人。如果香港人再不改變對內地人的普遍觀感,是根本無法讓某些支持香港民主的港漂表達意見,他們就會成了被忽視的一群。長此以來,這種無力感會或會讓他們更傾向建制,因為他們至少能表達。我們真的希望這樣嗎?
    但同時希望港漂們相信香港是開放的城市,有不少人都很願意接納你們的,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聲音,不要因為自己的微少而放棄,加油。

  8. 港漂們,香港歡迎你們!你們幫忙維持香港的競爭力。辛苦了。謝謝!

  9. 圖片caption將安徽寫作安鰴…

    1. 已修改,謝謝指正!

  10. 作為一名文中所講的港漂,真係對共黨冇好感對國內政治完全失望,對建制派因而也沒咩好感,但是相對本土派對內地人態度更係對自己的一種威脅,所以我都會企本土派的對面。

  11. @zeon 你又能代表广东的年轻人了?那麻烦你去广东的百度贴吧问一下,有多少人对老共有好感,然后把链接发在这里,让大家看看

  12. 前面說張敬軒是堅定支持港獨那個我就呵呵了,唔知你對張敬軒了解多少,對香港政治又了解多少?而且話說,廣東地區的年輕人普遍對共產黨無好感

  13. 两篇看完了。
    团员的年龄是十四岁到二十八岁之间,照片中的人成熟了点吧。
    关于FB帝吧出征无非就是一群高中生,大学生寒假在家没事干去FB玩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吧。我是看视频看到弹幕才知道这事,后来了解到传播途径有微博热搜榜,贴吧,天涯台版,QQ群,知乎等。

  14. @wind 既然你毫不懷疑內容真實性又如何覺得他人會認為此文是杜撰呢?
    到底是懷疑還是不懷疑呢。拿出照片等證據後會不會再質疑是修改或各樣的呢。
    我豪不懷疑你對此報道真實性的肯定,但搞不明白。難免令人深思報道意義的真諦

  15. 看到記者連發兩篇關於內地人參加這個集會的報道,我豪不懷疑報道內容的真實性,但搞不明白,這記者花了大力氣的報道,為何就沒有一張和報道有直接關係的照片?之前報道的河南義工團,記者和他們一起這麼長時間,沒有一張照片?記者還點名其中某人是共青團的人,也應有他照片啊,記者和他們有微信來往討論,也可截屏發出來,為什麼不?這篇也一樣,採訪了一大堆人,有姓無名,沒有具體被採訪者照片,難免讓人覺得作者在杜撰!

  16. 看了這則新聞感觸很大,看到有這樣一群港漂站出來,不管是自發性或者其他原因,至少讓我們聽到他們的聲音。香港這幾年真的累了,大家的包容心很容易被立場所牽絆,建制派或非建制派,反共或親共成為身份界定一個重要標準,一些人還走向了極端。議員、學生、政府、普通市民都退一步,在每件事情上都以香港的未來和發展為重,捨弃自己的私利那該多好,因為我們都愛香港這個家。政治向來都是黑暗的,也拜託操作人對香港手下留情!

  17. 端传媒号称客观公正 但就已此篇报道为例 最后说“别把港漂推向建制派怀抱” 可作者自己都清楚 所谓本土派一听到普通话就走开 你觉得港漂有可能成为本土派支持者?
    还有那位刘姓所谓评论员 完全就是法轮功和曹长清的论调 什么来港就意味着在国内已经反体制 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 真正看起来“五毛”的 恰恰是走出过大陆的年轻人群 他们亲眼见识了境外所谓自由地区的实况 两相对比后 反而更加坚定支持中共
    你以为坚定支持港独的张敬轩之流很多吗?其实张敬轩真的才是极少数

  18. 微信群发红包,某些人就会说这都是中共背后援助反港独游行吧,哈哈

  19. 來自安徽准南的寧先生
    我覺得小編應該認真校對,不是准南,是淮南。

    1. 已修改,謝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