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行“普教中”八年,为何父母仍忧心忡忡?

香港自08年推行“普教中”,花费超一亿八千万。八年过去,有孩子表示不快乐,调查反映学生语文能力未有明显改善,部份学校更开始停止“普教中”,问题到底在哪里?
香港

在小学用普通话学习中文一年后,9岁的香港女孩赖柏晴越来越不快乐。妈妈发现,女儿在学校听老师用普通话读完课本,但回到家温习默书,“自己录音,都是用回粤语录”,而且,柏晴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拿起中文课本阅读。

“因为普通话不是我经常讲的,所以我不是太喜欢普通话。”现在读三年级的柏晴害羞地对端传媒记者说。柏晴妈妈也越发怀疑,“普教中”的教育政策是否适合孩子。

自2008年开始,香港公营机构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开始在中小学推荐推行“普教中”,即在中文课上以普通话教学,截至2005年,香港只有209间,即16.3% 的中小学以普通话作为中文堂的教学语言。然而八年过去,这个计划的最重要参与者 —— 部份学生却没有像预期中学到更多,反而和语文愈走愈远,而家长的质疑声音也越发强烈。

与此同时,参与“普教中”的学校数量也开始下跌。以推广粤语为目标的团体“港语学”自13/14学年开始调查香港中小学“普教中”情况。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5/16学年“普教中”学校数目下跌了0.9%,即减少了约九间。小学由74%下跌至73%,中学亦减少了1%至30%,为八年来首次跌幅。究竟“普教中”这一教育政策缘何而起,又出了什么问题?

过往三年,施行“普教中”的香港中小学比例是什么?
过往三年,施行“普教中”的香港中小学比例是什么?

“普教中”扩张迅猛 家长忧虑教学成效

“普教中”可追溯至1999年课程发展会议发表的《香港学校课程的整体检视—改革建议》。该文件提及,香港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要把握良机,保持优势,因此需要以“普通话教中文为远程目标”,确保香港人的两文三语能力。

当时,响应这一“远程目标”的学校为数不多。直至2008年,为政府提供语文教育建议的“语常会”正式设立“协助香港中、小学推行『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计划”,并由政府注资二亿元作为资助基金,推行“普教中”的学校才开始猛增。

计划指明,“普教中”需要有超过50%以普通话为中文科授课语言,授课老师则需持有中文科教师资格及普通话教师口试要求,或考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或以上的成绩。

多学一个语言,还要是国家语言,是很值得的,将来不管是娱乐工作旅游也会有用,能听亦能说,这个沟通能力对小朋友来说是愉快又实用的。

沙田崇真学校校长洪细君

根据《小学概览》及《中学概览》,第一届受资助的“普教中”中小学占全港20%,即220间学校。八年过去,超过50%,即510间中小学正在实施“普教中”。根据“港语学”调查,在2015-16年度,全港73%的小学和30%的中学推行普教中,有的是全部班别推行,有的是部分班别。

而立法会的资料则显示,截至2016年7月,由“语常会”先导推行的各项支援花费约一亿八千万元。

柏晴就读的沙田崇真学校于2007年推行“普教中”,二年级共4班全以普通话教授中文。计划实施一年后到任的洪细君校长,更于2009年正式申请成为受资助推行“普教中”的小学。洪细君相信,学生从小学习普通话较理想,因为学生不会害羞、而且记忆力好、对未来发展亦有帮助:“多学一个语言,还要是国家语言,是很值得的,将来不管是娱乐工作旅游也会有用,能听亦能说,这个沟通能力对小朋友来说是愉快又实用的。”

然而,“语常会”委托香港教育大学(前教院)在2015年2月完成的终期报告指,没有明显证据显示普教中对中文学习成效有正面或负面影响。政策不但没有明显成效,更令部份学生如柏晴般减低学习中文的动力。究竟普教中这一教学政策为何失败?

洪细君后来也发现,教学效果并不能惠及所有学生。她习惯每天在学校大门迎接学生,和家长交流。2015年,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主动向她表示,“好担心『普教中』,不知道怎样和子女温习”。其后,表达意见的家长增加至四位,令洪细君开始思考“普教中”的未来发展。

赖柏晴和妈妈。
赖柏晴和妈妈。

柏晴妈妈正是其中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她原本期待,女儿借“普教中”提升普通话的听说及写作能力。一年过去,她发现柏晴和讲普通话的亲人交谈的确流畅了,但她对普通话的抗拒程度亦同时上升。

最大的障碍在于:因为普通话非母语,柏晴在运用语言上需要先从广东话的角度思考,再翻译为普通话,令她“绕多一圈”,繁复的思考过程大大减低柏晴的学习动力。柏晴妈妈说,女儿曾因默书分数不理想而闷闷不乐,“她说自己虽然温习过,但仍然混淆了(普通话和粤语的)不同字词”。

为了解全部家长的意见,校长洪细君遂分发问卷, 并举办座谈会、谘询会,讲解“普教中”的好与坏。在考虑师资、教学资源等条件下,洪细君决定由今年9月的新学年(即本学年)开始,让学生可自由选择以粤语或普通话作为中文科的教学语言。

我觉得学中文应该是用最直接的思考模式,希望她以最简单的方法做最好的自己。

小学生赖柏晴的妈妈

采取“灵活选择”模式后,这间小学二至四年班的“普教中”的班别大幅减少:二年级从四个班跌一个班,三年级从五个班变成两个,四年级则从五个班变成三个。

洪细君认为弹性安排并非走回头路:“如果大家都不同意,我为何要坚持一个政策呢?”

柏晴妈妈问了女儿意见后,也为女儿选择“粤教中”班别:“她某程度上是有得益的,但权衡轻重后,我觉得学中文应该是用最直接的思考模式,希望她以最简单的方法做最好的自己。”

“普教中”理据之争

究竟用普通话或粤语来学习中文,效果有何不同?

“语常会”于2003年1月公布的《提升香港语文水平行动方案》指出,“以普通话学习中国语文科的学生的普通话能力有所进步,他们在中文写作方面的能力,亦较以广东话学习的学生为佳”。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证据支撑,报告又指,未有确实证据证明“普教中”学生的一般中文能力有所改善,其中两项研究更发现“普教中”学生的中文能力与“粤教中”无分别,甚或更差。

然而,“语常会”仍然表态全面赞成课程发展议会以使用普通话教授中文科为长远目标。“港语学”认为,香港推行“普教中”是“政治任务”,“你可以看到是全国政策,中共统一文化的手段。”2011年12月,广东省政府通过《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规定全省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音视频节目均需以普通话作为基本用语,而使用方言(即广东话)播音的,则需由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广播电影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必须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

沙田崇真学校是第一批受资助推行“普教中”的小学,一块中文科活动的壁报上也有“普教中”的照片。
沙田崇真学校是第一批受资助推行“普教中”的小学,一块中文科活动的壁报上也有“普教中”的照片。

谢锡金教授现任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他曾于2000-2002年度担任“语常会”委员。他对端传媒记者回忆说,当时并不赞成“普教中”。他解释说,小朋友10岁以前都应该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若在小学阶段施行“普教中”,不懂普通话的家长会无从入手,减少家庭教育,还可能降低小孩子阅读理解能力。

“学校是一个老师对三十个学生,而家庭则是一个学生对六个成人。如果家长因担心自己的语言不准确而拒绝教授子女,代价是很大的。”谢锡金说。

支持“普教中”的一派,常以学习普通话能够提供写作能力为理据,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主任林建平是其中一位。他一直支持落实“普教中”,在早前明报访问中指,普通话属现代汉语的口头形式,与书面语“一纸两面,高度结合”,不同于粤语书面语及口语有不同,故学生说话至下笔时不用再转化。

这种“我手写我口”的理念发源于清末民初的变革思潮,主张以接近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五四运动中蓬勃发展。不过,要做到“我手写我口”,是否一定要利用普通话?谢锡金对此则持不同意见。

谢锡金指出,目前的香港中文教科书都以标准中文书写,亦能以广东话朗读。他对端传媒记者表示,有一段时期从中国内地来港的人多主张“我手写我口”, 那批人绝大多数是在文革时期流亡海外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读书人,故此文笔优雅,你现在去广东道问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我手写我口?”谢锡金反问道。

他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对于中学或小学学生,都没有研究数据证明,以普通话学习中文能改善写作。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具争议的“普教中”计划推广八年,参与学校此前一度急升,但从去年开始,已出现回落趋势。教育局至今没有正式统计参与普教中的学校数量,端传媒综合“港语学”和的相关研究报告的数字发现,自1997年至2014年,普教中的中小学从10间上升至519间,但至2015年,已经回落至510间。

有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官立学校校长对端传媒表示,今年小一开始取消“普教中”,因为“未见到学生有显著改变”,而同时,在编排师资上亦有困难,“普教中”需要特定的中文老师,这意味着,原本经验丰富的中文老师因为不懂普通话,而不能教授“普教中”班别,未能就着个别老师的强项分配师资。

普通话是国家的语言,是应该学的,但不是在初小开始,小四开始成效会好很多,想学生学好两文三语其实不难,但现在胡乱去做会造成很多无谓的困难。

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谢锡金

对于“普教中”的未来发展,“港语学”认为会逐渐式微。“教育局以“语常会”推广“普教中”已经是最后的可用手段,但学校数目仍然下跌。”“港语学”召集人陈乐行对端传媒记者表示,加上多份报告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没有显著效用,教育局已很难再大规模推行“普教中”。

不过,谢锡金则认为长远来说,推行“普教中”没有问题,只是在小学阶段操之过急推行,会窒碍孩子的学习发展。“普通话是国家的语言,是应该学的,但不是在初小开始,小四开始成效会好很多,想学生学好两文三语其实不难,但现在胡乱去做会造成很多无谓的困难。”

对于语文写作学习,谢锡金认为应以意义为主,而不是读音:“如果你只给他音,他很快就会忘记,若你给他意义,他要学其他语言的音就会很容易。”

而假若要学好普通话,谢锡金亦认为不需要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他们只是学另一种语言的音,其实不需要作为教学语言,只要好好用课堂时间的10分钟去读,然后给他们光碟自己回家听,那他们的广东话和普通话都可以很好。”

陈溢颐和妈妈。
陈溢颐和妈妈。

不过,仍然有不少家长认同普教中的作用。小学四年级的陈溢颐目前同样就读沙田崇真学校,她觉得“普通话的语气,字眼都比粤语生动,故此自己坚持选择“普教中” 。以普通话为母语的溢颐妈妈则认为,在朗读“小心翼翼”等字词时,粤语除了较难表达意境外,亦会影响子女的写作,“粤语会说『你给我东西先啦』,与写作的语法次序不一。”

柏晴妈妈同样承认,粤语比较多“口语”,她曾问女儿会否用普通话写作更加好,但女儿却给出自己的答案,“我手写我心,当我在学习这种语言时是直接和快乐的,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不同的”。柏晴妈妈认为,或许每个小朋友都不一样,但对她和女儿而言,大量的阅读已经能改善写作能力,希望先打好小朋友的语文基础。

相比硬性规定学生“普教中”,谢锡金认为沙田崇真学校的弹性安排比较适合,“其实是很合理的,中文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用普通话学,但有些学生用自己的母语学习是快很多的,通常是让一班成绩好的学生去学。”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5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請編輯留意「崇真」不是「祟真」

  2. 上星期,是我第一次到內地,人,事,物都不錯,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多。我一直不願意去,是因為回歸前罵大陸,講它壞話,太多,太難聽。自己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始終擺出勢不兩立的姿態,所以不到內地。因而,也損失很多。因身邊的親戚朋友(港㙶土生土長),都一致表示,今天的大陸已不一樣。無論人,事,物都很進步,很nice. 現在我相信不比外國其他大城市差。

  3. @BRN, 我現在是100%的中國人。從國外回來,同香港一起回歸中國。港,臺都是我的家,我把兩個地方視為同一個,有家人,親戚,朋友。在這裡不是要辯論,更不可能三言兩語說服任何人。只是集思廣益,交流激盪,對我們切身的事,看得更清楚,更實際可行吧了。

  4. “我自豪自己是无神论。中国人自古就远离鬼神迷信。——你需要吃药”

  5. 哎怎樣吃藥的珍貴發言給刪掉了?我還想screencapture下來,時時重溫呢(笑)

  6. 好的,那麼中國呢?世界呢?你是怎看的?

  7. 哈,我個人倒覺得很有趣,若共產黨有八千萬黨員,確實應該了解。我倒真的很想知道,到底怎樣的香港,怎樣的中國,怎樣的世界才合他們的心意。

  8. @你需要吃药 另外你因为口出污言秽语,加上宣扬种族仇恨,评论已被删过数次,希望你以后不会有“杀光xxx”之类违反法律的评论出现。

  9. @你需要吃药 这位再一次把基层党员的素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意思的是,本人接触过的每一位党员素质都比你高。

  10. 哈,愈來愈有趣了,居然能聽到共產黨的意見,真的受教了。對,我們之間的確是沒有辯論的空間,感謝你提醒我共產黨的本質。

  11. @中港台 我不清楚前輩移民後有多少時間回來香港,但恕我直言,前輩你這種外國國籍的香港人,實際上是從第三者角度出發看待香港與中國,你在外不會親身感受到香港近年發生的許多事。
    前輩亦提及自己很少到中國去,既然如此,即便中港一百七十年前為一家,你又如何說服我現在中港也適合一家呢?
    其實中國和香港,若能各自修行,各保特色,才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香港現在的問題,若香港人沒有治權,是難以用常規手段解決的,可惜香港沒有(這裏必須批評香港的泛民,一直以來庸碌無為,二十多年都只靠六四議題坐食山崩,政策倡議就沒多少,間接養成好一部份香港人不問政策的冷感,和對自治的失望),否則也不會有人斗膽想要主權。

  12. @吃藥 我真的服了,甚麼都給你罵透了,對對對,黃之鋒梁天琦就一定是挑戰中國,就一定代表所有香港年輕人,連基督教,法官,魯迅你也要罵,既然如此也沒甚好說了,我倒好奇你請這種人想要個怎麼樣的中國?
    @中港台 難為前輩你還要為吃藥說好話,搞不成他這種想法才是你當年脫離中國的原因。

  13. 在香港出生,英籍,香港著名官立中學畢業,從懂事開始就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因此跟長輩起衝突。因97要脫離中國,到海外去,希望換一個國籍,美加是終極目標。在外國生活,講流利廣東話,國語,英文,西班牙文和閩南語。多年後,我變成100%中國人。我只可以說,因為中國的和平崛起(西方國家是武力崛起),使全世界華人,尤其是華僑(無論國籍)都從一隻?(因不禮貌不寫),漸漸變成人了。

  14. @吃葯,大部份真實,也同意。只是用字要溫和一點,更能引起共鳴。大陸要把中國發展得更真善美,用吸引力,使香港區,臺灣島主動投入祖國懷抱。
    @BRN,追求自由民主,合情合理,手段是衝突,妥協,進步,但要認清事實,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人是中國人,不會變。非常支持保留殖民地時的東西,無論硬體軟體。因為這些是香港的一部份,是資產,沒有它們香港就不是香港,但這不阻礙我是中國人。大家要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15. 關於普教中的看法,前面已寫了,只是有人不愛從教育,制度,文化角度切入,要拿某種語言粗不粗鄙,香港人「奴性」來說事,這下我倒真感受到被種族歧視了。

  16. @中港台 香港人以往在生活中,電影中踐踏中國人是事實,但現在呢?到底是香港人在香港被中國人歧視了,還是真的完全是吃藥所謂的「奴性」作祟?難道過往香港人歧視中國人的就要以我們這一代人放棄身份認同來還?
    這和要日本年輕人為當年日本侵略中國道歉本質上有何分別?

  17. @吃葯,可以的話,希望用字能溫和一點,大家會樂意讀完,更有共鳴,也更有交流的樂趣。

  18. @吃藥 好,既然你好歹有點事實根據,我就說幾句:
    1. 語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中國人說普通話,香港人說粵語,沒有問題,當年香港最多人說的始終是粵語,英國人只需管香港,當然選粵語作主流語言,合理不過。
    2. 香港在文化上是四不像,我不否則,我作為香港人都對我們好些以西方法治程序文化之名,行中國用人唯親之實的做法深痛惡絕,但這就是香港,正如中國也有其惡習一樣。難道就全跟中國就一定高貴了?
    3. 尊重一下中國與香港的不同真的對你們這麼困難?
    4. 我不認同這是奴性。香港的官僚體系是英國人的,香港的法治是英國人的,還有許多大大小小促成八九十年代香港繁榮的制度要素都是英國人帶來的;的確,香港是吃了中國鎖國的便宜,小地方賺大錢,我可沒白痴到以單靠英國人就有今天的香港。
    5. 香港人中國人沒有高低之分,但兩地的文化事實上不同,不論你怎罵我們粗鄙,這都是我們香港的文化。香港大部份年輕人根本沒興趣挑戰中國人,只希望在繼續前行之餘,保留自己認識的香港,就這麼簡單。
    6. 陶傑的言論有多崇英,有多種族歧視中國,香港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有些形容確是一針見血,但可不要以為所有香港人都他為真才子,言聽計從。

  19. 在臺灣,四十歲以上的人,大部份對香港人都沒好感,對港人的評論是,現實,勢利,傲慢,不老實(店員大多騙人),以為講英文比較高級,瞧不起講國語。因為我在港臺都很深入,很在地,所以會聽到真心話。只有內地最陌生,只去過一天。
    我要說明的是,沒有誰比較厲害,比較好。大家都一樣,因為原來一家人。
    接下來,言歸正卷,普教中。

  20. @吃葯,BRN和大家,請不要激動。
    吃葯敘述的大部份都是真的,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很多我都經歷過。香港人踐踏內地人,來獲得優感,已經夠久,應該停止了。

  21. @中港台 樓下那位在端到處潑婦罵街的所謂「同胞」就是「對中國的熱愛建立於對香港的踐踏」的好例子。雖然@中港台你將止人形容為外國人,事實從他行文所見,他是不折不扣一個中國人,事實就是就算香港人想將中國人當「同胞」看,有部份中國人根本覺得香港人向中國跪是應該的,那副高高在上的咀臉實在算不上「同胞」。難為@中港台你天天想方設法,苦口婆心啊。

  22. 會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是中國人,應該是在外國經過唐人街的外國人。因為中國人不會對自己國家的語言,這樣的不尊重。既然是外國人,最好不必發言。
    如果不懂廣東話,請先學,就會知道廣東話的好,的美。
    如果是聽不㯵普通話,可以再用心聽清楚,普通話也有很不禮貌,很粗俗,很難聽的話。

  23. 大一統當然重要(為什麼要大一統?以後有機㑹再談),但只是原因之一,重要性不超過40%。更多是為了香港的未來,小朋友的前途。
    語言本來就有盛衰更替。雖然緩慢,但是事實。世界上很多語言都已消失,很多語言愈來愈少人用。現在以及可見的將來,英文和中文(普通話簡體字)是世界上最強勢語言。只要精通這兩種語言,就能在天下間通行無阻。廣東話怎辦?

  24. @BRN及所有愛粵語,尤其港式粵語的大家,我不懂高深學術理論,只談個人經驗。
    我跟大家一樣都很愛港式廣東話。因為它是我第一個學講的語言。廣東話是廣東省的省話,下面還有很多小地方話。所有中國字都有讀音,也有自然產生的專屬文字,很了不起。國父立國時曾考慮以廣東話作為國家。當時是北京和廣東二選一。

  25. @中港台 我始終反對在香港以普通話取代粵語成為主要教學語言及官方語言。學普通話不需要用普通話教所有科目,甚至不需要用普通話教中文,只需要在中文課的基礎上,加上適量的普通話課就可以了。除了粵語作為母語更有利學生初學中文外,更重要的是粵語作為香港多年的母語,不論英國人管中國人管,都應該保留其社會地位。
    香港的語言當然要在家中多使用多教小朋友,但我不認為這足以保持粵語的傳承,況且香港有廣州的前車之鑑,若粵語成為完全的方言,我對其長遠傳承不表樂觀。
    另外再談談英語在香港的位置。英文在幼稚園和小學基本上是作為外語科教授的(English as a subject),中學則有大約五分之一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只有中文,普通話和中史以中文教授。而就讀英中的學生成績整體而言優於中中學生,這與香港人重視英語的傳統有關,亦提升了香港人的英文水平,是香港一直以來在世界立足的資本之一。
    英語作為外語,想要在日後學習和工作中有效運用,需要大量的長時間的浸淫,於我而言,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之利,大於不以粵語教授中文普通話中史以外科目之弊。相比之下普通話對香港人而言,只需在中文的基礎上學習聽和說,加上普通話四聲拼音比學粵語九聲或整套英語文法系統都容易學,像以往般每週上兩課就夠,根本不值得為普通話而荒廢粵語。
    當然,你是從大一統的角度出發,而我本來就不認為香港和中國應該直接劃上等號。

  26. 一個國家有一個共同語言,天經地義。不只普教中,長遠目標應是小學其他科目都用普通話。如果個別人士重視地方語言,應在家裡日常生活,多使用,多教小朋友。

  27. 只要人力物力資夠,就要增加普教中班。因為一般香港家長沒有能力幫忙小朋友,所以學校要投入更多資源。
    普教中是短空長多。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是比較困難。

  28. 當年國民政府遷臺,為推動講國語,在學校禁止講閩南語(鶴佬話),罰錢,罰站,貶抑河洛語等手段。雖然已過六十年,還會被那些福佬沙文主義人士利用來挑起族群對立,從事仇恨動員,以獲取政治利益。
    香港一定要小心,進程不能太快,因為香港要的是追求高品質民主。

  29. 首先,外國是不是搶著學普通話,不知道。因為要到什麼程度才是"搶",不知道。然而,只要十年前,五年前到現在出國比較一下;看看在內地,臺灣島外國人學中文的情況;再看Trump的孫女表演。不需要專家,只要是普通人,用常識就知道,現在學普通話的人非常非常,真的非常多。這問題真的不用問。

  30. 我不反對在校教普通話,學普通話沒問題,畢竟是世上第二多人會說的語言,像早些年(我讀小學大約九十年代末)每星期有兩課普通話課,初中一樣每週兩課,學來的普通話足夠學術工作有餘。
    『普教中』確是有被spin為政治手段的傾向,但客觀的看,香港始終是粵語社會,父母不會在家說普通話,小孩牙牙學語時是說粵語,而不是普通話。以非母語教授中文予沒有語文基礎可言的初小學生,結果只會是兩語都不精。
    英語本來是外語沒錯,所以在香港也是當作外語教授,從26個字母開始教授書寫發音,中文可不會這樣照顧。事實上,我作為香港人也覺得不少同齡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實在十分不濟,閱讀和寫作能力比中國學生輸數條街,要不是香港環境較國際化,連會話水平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香港就是粵語為母語的社會,是百年的傳統和事實,政府愛推普通話是政府的事,反正我也搞不清香港政府現在到底服務誰,可是對普教中兒童學習中文造成的反面影響早晚會有更多客觀數據反映的。

  31. @BurningL 你说的国外都抢着学习mandarin有统计数据吗?还是你自己的感受?您估计连护照和港澳通行证都没有吧。香港大部分人只说粤语不说普通话不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你随便找个调查就能看出来。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去年(2014年)8月至今年1月進行全港語言調查,以電話訪問逾2,000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結果發現廣東話仍是香港主要的語言,超過89%受訪者視廣東話為母語;以普通話為母語只有4.7%,以英文則有0.6%。”
    这么无脑的事都能说出来,小粉红喷也得用点心吧。

  32. 其實這原來不是問題。無論從全中國,從香港特區或從小朋友的未來考慮,普教中都是最好的選擇。看不到有力的反對的理由。問題只是如何推行,速度要多快。

  33. 我认为普通话不必强推,它只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而已,那些把普通话当做爱国的象征的真是够了,不讲普通话就不算中国人?还有,学好一门语言与所处的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看看中国的英语教育出了多少高分哑巴

  34. @BurningL 不覺得文化要融合,為什麼要融合,多元化不是很好嗎 香港保持自己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被融合了沒有意義啊

  35. 不過我覺得那些整天說廣東話如何優秀如何高級普通話如何普通如何低級這種論調很討厭(扯遠了)

  36. 不能說跟你立場不一樣,報道就歪了對吧⋯⋯誰正誰歪誰中立還真不好說

  37. 楼下几个高举爱国主义大棒的真无语了,文中家长担忧的又不是你们脑补的那种“担忧”

  38. 是谁跟我讲端传媒难得客观中立?是不是幕后资本财团换了所以政治立场也要换?

  39. 屁股歪了报道自然歪

  40. 学中文估计比摆脱殖民地优越感更难吧

  41. 首先,從519間回落到510間算不算一個很大的變化?按照作者給的那個柱狀圖,我覺得不算;
    其次,普教中,教的是簡體還是繁體?考的是粵式中文還是普式中文?我們知道,在華語圈不以考試為目的的很少有人願意學;
    感覺問題有些誇大了

  42. @robelus 你所说的大部分家长有统计数据吗?还是你自己的感受?国外都是抢着学习Mandarin,到了中国自己的香港,反而变成排斥普通话了,被殖民殖上瘾了?80年代学习英语,你们就没有抱怨,现在学习普通话,就怨声载道,真是跪舔得厉害!

  43. 文化的不融合才是香港与内地渐行渐远的最大障碍

  44. @niconico 你忽略了一点:大部分香港本土家长本身就不懂普通话,或基本不用,所以这些普教中背景下的孩子每天除了一节课的时间以外基本不会再说半句普通话。北美的中文班生源主要是以本地出生的二代为主,不但要上中文课,他们的家长在家中也会强制性的要求孩子使用中文交流,即便如此多数孩子也会在初中阶段开始拒绝说中文,长大后就出现“只会听不会说”的情况。

  45. 下面喷的几位估计连普教中是什么意思都不懂吧。作者表达的意思是质疑某些中小学强制在课堂上以普通话教授中文课(简称普教中)的必要性。事实上低龄儿童每天仅有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一门非母语的语言是基本不可能掌握的(看看在中国学校学英文且不出国的人长大后有几个能流利使用英文的),加上普通话和粤语共用汉字,使儿童接受起来比学一门外语还要难。喷之前能不能至少给作者点courtesy把文章看完...

  46. 认同楼下的观点

  47. 我們的小孩很喜歡普通話,為什麼不去訪問!學英文、日文、韓文可以,學世上頭三位最多人溝通的普通話就憂心忡忡,有怎麼樣的父母,就有怎麼樣孩子!有怎麼樣的政治取態,就有怎麼樣的歪曲報導!

  48. 「普教中」本就是個笑話

  49. 这种担忧确实有些牵强了吧

  50. 英文不是被香港人常用的语言,要取消吗?
    逢中必反没必要吧!
    我在山景城,学校都争先恐后开普通话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