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又二分之一》是李寿全写给华语音乐的重要篇章。它在精彩的八十年代跳出了流行音乐流水线上的模式,以惊人的语言和声音影响了无数创作者和听众。它破格,同时又亲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台湾的流行文化面貌。这张专辑即将推出30周年纪念版之际,我们登载马世芳和詹宏志的两篇文章,既还原,又新旧对照,重温台湾的文化风景,似乎也有未来的启发。马世芳说,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三十年,我们写下了许多的歌曲,去述说着自己的、还有别人的生命故事。而我们是那么无可避免地,在经历着这些世事变化,悲欢离合。
李寿全
李寿全
1986,台湾解除戒严还得再等一年。“党外”在9月突破禁令,正式成立“民进党”。卡拉OK横扫台湾,警方表示:“卡拉OK生意愈兴隆,因抢麦克风、喝人倒采而引发的纠纷和斗殴便愈层出不穷”。麦当劳引进台湾不过两年,还是新鲜时髦的象征。大安森林公园预定地是一大片的违建,城西的中华商场再过六年才要拆。走过跨越铁路的天桥,是还没被东区抢去锋头的西门町,全台湾青春潮流的起爆点。
那一年是“台湾新电影”黄金时期,侯孝贤导了《恋恋风尘》,杨德昌导了《恐怖分子》。“校园民歌”早已淡出乐坛,掀起“黑色旋风”的罗大佑赴美沉潜,最红的曲子是凤飞飞新歌《掌声响起》,年轻人则齐声唱着《飞扬的青春》,疯魔新出道的“飞鹰三姝”、“红唇族”和“城市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