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端”之前,我曾经为台湾一家报社工作,其间有一次短暂驻点北京的采访经历。在两个星期一次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或者那时一周两次的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每当发言人声色俱厉地批评“台独”时,我脑子里就会跳出这个问题:
“可以告诉我,你口中的‘台独’是什么意思吗?”
以中国政府机构发言人批评“台独”的力度之大、频率之高,问这个问题的机会可以说多得不得了,但我一次也没问过。毫无疑问地,这是种不怎么称职的自我检查。因为我默认了在中国土地上,对于“台独”的定义和诠释权力,长久以来就属于官方。在这里提这个问题,形同挑战中共政权的权威,在台湾叫“白目”,在普通话叫“不长眼”。
“台湾独立”有没有严谨的定义?是有的。从二战后世界各殖民地脱离宗主国的独立运动的历史,到近年魁北克、苏格兰、加泰隆尼亚等地区的独立运动,都可以为“独立”归纳出一个简单的操作型定义:一个拥有“固定居民”、“有界线的领土”、“有效运行的政府”和“与它国交往能力”的群体,自我宣告成立一个新的主权国家。
如果参考这个普遍认知来定义“台独”,目前积极地主张“立即宣布独立”的台湾住民,在陆委会超过十年的长期民调趋势中显示:符合的人不到百分之十。
至于现在执政的民进党,从被称为“台独党纲”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来看,它是这么写的:“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
如果撇开上头这段文字是民进党提出的,它几乎可以说是台湾主流政治力量对于现阶段国家定位的共同想法。不管“依宪法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以及最重要的“现状的更动必须经台湾人民公投”等等说法,也完全可以在马英九、连战、宋楚瑜或者任何一位位列主流的政治领袖口中听到,而且不只一次。
今年以来,中国“反台独”潮流又起,网上举报、官媒护航,抵制风起,好不热闹。
他们认定并追打的“台独”,又是哪些人呢?
在陈水扁主政第一年双十典礼上唱国歌的张惠妹;
在酒吧里唱歌拿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张悬;
同样拿著中华民国国旗拍照的周子瑜;
受聘于中国航空公司,在个人脸书上批评了少部分中国旅客的台湾籍空服员许少苹;
反服贸、反课纲,甚至反对某位台商媒体大亨的社运参与者
……
名单少不了最近的新闻主角戴立忍,他的女友桂纶镁看来也岌岌可危;知名导演、剧场创作人吴念真索性提前一步宣告中止大陆巡演计划;莫名其妙被陈冠希臭骂一顿的名模林志玲被点名要求她表态说出:“我是中国人”。这张名单还可以一直列下去……
政治!让你或哭或笑,或者哭笑不得的,一直都是政治。撩拨这些情绪的,不论是哪个掌权集团、哪个个人、哪个政党在选举中的胜败,重点在于,公众一次一次发现,在两岸关系里的政治,距离文明这条基准线的距离,远到让人不敢直视。
端传媒成立一年来,台湾组的报导时时离不开政治:“反课纲学生冲进教育部”拉开了台湾频道的序幕,一位未成年的反课纲学生领袖之死,严厉考验了我们对报导伦理的实践;太阳花运动一周年的报导和呈现方式同样引来了两极评价。紧跟著是总统大选就位起跑,大党争夺总统,小党力保在立法院的存在感。十一月初是在新加坡登场的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但这六十年来两岸领导人第一握,没能救回国民党的大选选情。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的结果,让台湾走进第三次政党轮替,而与之连动的两岸关系,则走进了一个新阶段:有评论者说这是“倒退”,我却宁愿用“盘整”或者“反省”来总结。
如何谈论两岸关系,我一直认为,一方面考验对历史脉络与现实博弈的掌握,同时,也是政治文明的一帖试剂。这原本、也应该是可以平心静气对话、理性辩论的课题。可惜在现实舆论中,对这话题调动的肾上腺素往往多过脑细胞。这样的气氛,让人忍不住想起中国1957年的“反右”运动。
这运动的历史不必再多谈,但那时对于“何为右派”定义的随性、模糊;“谁是右派”的认定漫无标准:不负责任地捕风捉影,一知半解地盲目指控,品德低劣者公报私仇等恶劣情况,和今天在官方护航之下的网民“猎杀台独”,如此相似。只差1957年没有网际网络。台、港两地面向北京的对抗情绪,乃至于走向“独立”的呼声,相当一部分恐怕来自于对如此现状的厌恶,对良善政治制度的追求和确保。
面对这些讨论,一个政权最坏的应对方式就是将它视为“罪行”:“台独”是罪行和“右派”是罪行的逻辑结构完全相同。而这种“罪行”缺少现代刑法下的明确界定,罪行的定义权力牢牢抓在有权力者手上,说谁是右派谁就是右派,说谁台独谁就是台独。权力的扈从者也跟著享受著“定人生死”的快感,“举报台独”于是大行其道。
1957年全中国被揪出了55万“右派”,“甄别”到最后不满百人,这55万人何辜?这不足百人“真右派”又何辜?如果当年他们都能好好地留在岗位上,中国的大步发展何需等到1979年?最后留著右派帽子摘不掉的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等人的主张和寄望,难道不也是一个更政治文明、制度良善的中国吗?
今时今日,我为戴立忍、林志玲、吴念真或者曾任职春秋航空的空服员许少苹抱屈,但真正不忍者,是那个与台湾多数住民祖先所来、同文同种的中国大地。台湾、香港虽在中国境外,但这样盲目攻击“台独”、“港独”风潮背后的政治逻辑难道完全没有,让中国再次陷入漫天烽火的政治运动的风险吗?
有权力者,要发动政治运动清算异己,一时之间很容易,但最终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是这股运动最终将挟持掌权者自己,同时重创国家的发展。这样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在过去近七十年理应领受得比谁都要深刻,既是如此,何必再一次把自己放在这样的巨大风险里?历史,除了重演,果真没有其它道路吗?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是可以重新布局的线上游戏,交给当今的中国人,你愿摆回“右派份子”章伯钧、储安平,还是文革大将姚文元、张春桥?而今天在台湾,我们期待的是戴立忍,还是黄安?
我不知道在自己剩下的记者生涯里,还有没有再到北京驻点采访的机会,如果有,我希望自己可以壮起胆子提出开篇的这个问题。如果机会不再,或许我们还有可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问一声:
“可以告诉我,那时的‘右派’是什么意思吗?”
当我们向历史追问,因而探知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及对当今中国的伤害时,或许会让人对不假思索、不问定义地向异议者抛出“台独”、“港独”的政治攻击时,更敬谨慎重一些。
“漩涡里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要说清漩涡样子的第一步,或许就是问出一个对的问题。
新的一年,从新闻信、社交网络、APP,继续关注我们。
订阅端newsletter
下载端APP
关注端Facebook
嗯嗯!稍稍看下文章和評論,其實各個評論都挺有意思,我多半都能理解。回到作者的文標“你口中的台獨是什麼意思”,意指下個定義吧。如果就字面上看來無非是台灣獨立建國,離去中華民國,邁入下一個時代,其實根據歷史上看來,改朝換代不稀罕,只是某政體不認同像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實質層面上看來,台灣是否處於自處的狀態大抵一半一半,台灣的歷史從未時時刻刻和所謂的中國相靠,有時想靠也靠不了,不想靠了他人也不允許,只能說小小一個島哪來那麼多紛爭,看看歷史的演變,可笑的是台灣偏偏是偏安人士的選擇,是南下的戰略要地,當初日本最想要的也不是台灣,台灣不過是附帶的,當初法國也可能接掌台灣,如果真接掌那就是bonjour 。有時歷史演變的無常就像是老天的實驗品,想想我的家鄉台灣有何過錯,憑什麼在21世紀仍無法公投決定自身的去留,台灣為何想獨立?不為什麼,能自己做主為何不自己做主,我們的確是島民而我們也接受,我們喜愛這塊土地,接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事物,我們去衝撞一切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我們具共同的記憶,於是我們是一家人,想共同決定我們的未來,並一塊承擔。走至今天這一步,真是百姓的過錯?早期下決定的從未是老百姓,老百姓只有承擔的分,但今後呢?今後邁入21世紀的人類社會是否問題會少些,是否全球百姓具有選擇而非只是承受的分?仍需時空驗證,如果當權者能謙遜些,別老把自己當真理,問題會少些。話說中共當局的人們如何解讀“台獨”,就我看來只要舉“中華民國國旗的”(其實真想台獨的不舉旗),想當初孫中山先生其實最終更親近當時的中共呢!我原先覺得中共總總過激的言論沒什麼,挺合乎形象的,但如果百年千年都未改變的話…(如果人類還未毀滅)就不知人們是否還能忍受。
台湾很多主张台独的,既然你觉得没机会问大陆了,台湾那么多主张台湾独立的你不可以去问吗?你在把台独的反右类比是在为台独正名吗?台独的定义从字面很好理解,何必故弄玄虚。主张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的言论或者行动都可以定义为台独。至于这个中国到底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搁置起来,就是92共识。
To Xi,依照您的論點,揮揮中華民國國旗,支持太陽花學運(有些支持者只是討厭黑箱作業),為什麼就是台獨?就是討厭中國?在台灣的定義,台獨指的是想要成立台灣國。中華民國並非台獨,而是台灣人最終的認同。如果連中華民國這個符號都要剝奪,台灣人可能就無所適從了
To lawdoge 台湾的确不是国,但是大陆也不是完整的中国。大陆可以自称国,这样的话,台湾称自己是国家似乎并没有错(不管被不被承认,这是一个事实),只不过有人认为是中华民国、有人认为是台湾国而已。而且,台湾是现在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通用名称,与你所说的“台湾”其实并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如果不分事实就扣台独帽子的话,那些本身非台独的人士恐怕也要转变了。与其争论语言上的政治正确,还不如少激发矛盾,这样才更有利于维护好两岸关系,也更有希望统一。
台独的定义模糊的这点我也深有体会,很多普通的大陆民众都觉得只要台湾宣称自己是国就是独立。但是这只是基于一个很朴素的观念,这个观念在世界范围也是得到认可的:台湾不是国。但是看完了文章,尤其提到高压政府一定会提到文革的这种套路文章,我倒是颇感疑惑,作者口中想问清楚意思的台独又是哪个?一方面一直在强调自己参与过官方问答的事实,好像是想突出大陆官方的定义模糊不清,但是一方面又要举出戴立忍林志玲的例子好像要煽动读者认为他们都是政治的受害者。
而我想问,这两个的概念是不是作者也搞混了。艺人被迫道歉,或者被排除在影片之外,有多少是为了稳定消费者感情而做出的商业考量,有多少是幕后指使的封杀,以前好判断,但是在现今的中国社会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但是就我所见,前者大于后者。作者一边倒地认为,只要被抵制就根本是政治压迫,甚至要扯到跟今天的政府早已没有关系的文革,是典型缺乏对中国政府的认识,以及缺乏对普通人日常情感的认识。
不过无所谓,当今的媒体,如果是写给想要被煽动的人看,无论怎么春秋笔法都可以煽动的起来,但是我只想说,这样只是加深自己的偏见,离中国的真相越来越远罢了。
我不覺得樓上的xi被洗腦,因為ta的論述有邏輯,特別是對「台獨」的定義。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的政治立場而否決掉ta的專業的工作、演出和其他行為?大陸最受抨擊的行為是:「官方倡導的抵制行為常常只因為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或私生活,這是反智和荒謬的」。為什麼參與太陽花學運就是「台獨」?為什麼舉出青天白日旗就是「台獨」?這些被認為與大陸疏離、對立的行為,真的就是「台獨」嗎?我認為不是,但網絡言論可以針對這些事件漫天討論,你可以同意或不同意,甚至謾罵。網絡言論多元自由無可厚非。但在大陸已經不僅僅是網絡討論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公共事件,都表明「政治立場的表態」已經影響到一個人正常的工作、生活。我這麼說你想到什麼?就是「文革」!這已經不是正常的、益智的討論了,而是強姦你的思想。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To daisy 你所感叹的一大段评论我理解为是我写的那段。如果不是,以下内容请忽略。为什么你看了我一段评论就可以认定我是被洗脑?墙在心中?对历史缺乏认知?无知?对意见不同者如此简单暴力的归类定义我倒觉得与反右无异。
反右盲不盲我不明白,但反台獨肯定是盲目的。
法統上PRC願意改成ROC嗎?
人類學上中國定義的民族有包括臺灣原住民族嗎?
法理上有統一的合理論述嗎?
臺灣歷史上鄭成功偏安政權、大清國、日本殖民、ROC政治難民殖民至今。
金門馬祖連同ROC、故宮文物都儘管拿回去。
去瞧瞧PRC跟ROC兩部憲法還以為是阿Q寫的。
中國人先幫自家人爭取參政權再來談政治吧。不然空談一堆起不了影響力、當不了趙家人有毛用?
看到那一大段的評論不禁感歎,被洗腦者就算接收更多的訊息也只會固守「自有」的觀念,又想起了「牆就在心中」這句話。果然對歷史沒有足夠的認知更能將一個人的無知發揮到淋漓盡致呀(這在任何一個地方都適用呀=)
反右和反台独有可比性吗?说明反台独和反右一样盲目?作者自以为读了一点大陆历史就了解大陆了。让林志玲表态?这是想说明反台独很疯狂?怎么没写让表态的网友也被骂了?台独的定义很明确,不承认一个中国两岸分治的就是台独。认可中华民国当然不是台独,但是否认中华民国试图建立台湾国的就是台独了。台独者会去参与一些与中国大陆有分离 对立 疏远 作用的运动,参与其中的人包括明星们并不都是台独,但是网友们才懒得去分辨,既然你的行为已经表示不喜欢大陆,那我为什么要看你的电影听你的歌呢?其实这也没什么,来大陆少捞点钱而已。另外“我叫林飞帆,我主张台湾独立。” 作者真不懂台独是什么意思的话可以去问他。
可是妳大陸打得贏誰?除了敢開坦克壓學生以外?
認同文章所寫的『反省』與『盤整』
以過去右派定義之隨便,很容易的就可以印證在台灣現在的政治當中,貼標籤,扣帽子只為將自己利益極大化。舉凡藍綠、民粹、又或者是文中的台獨。
我們太習慣去計較標籤,把『我們』分成『你』和『我』;因為不用討論細節,不用討論內涵,大家永遠不會有交集,既得利益者永遠可以相互勾結,去把中間或中立的空間擠壓掉。
這樣的好處在於太多的議題都變成是非題,雙方永遠不會有交集,社會很難溝通就會難以凝聚,不凝聚就不容易朝同一個方向走,又更容易把公眾之事標籤化….
其實,還是沒有正視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或許是沒有那個勇氣,越這樣越去掩蓋,越掩蓋民眾越認識不清。如果正視了,民眾也會得到真實的教育,也不會出現一旦說出“x獨”便開始腎上腺激動。更可悲的是,一些無知者根本搞不清狀況還亂起哄,滿足另外一種政治上的淫意。
就是要說不清楚 說清楚了就該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