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light 触及了媒体真实处境吗?9部电影给传媒的三大反思

华语世界的传媒颓势,让大家的感受尤其强烈。现实生活中传媒的剧变比电影更夸张,也更沉闷?
《焦点追击》(Spotlight)拿下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激起的反响竟然比往年都要大
风物

《焦点追击》(Spotlight)拿下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激起的反响竟然比往年都要大。除了很多英文媒体找出电影原型人物进行对比,中文世界也做了许多文章。这样冷色调,重纪实的美国电影,即便带着明显的工业味,依旧成功再现了调查记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激起话题。电影中提及的神父猥亵儿童事件极具争议性,不过最让观众与评论者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这部电影对波士顿环球报几位记者的刻画。

这部影片固然让人们看到了调查记者的生活面貌,剧情行进当中也有意无意地暴露出媒体固有的一些问题:比如调查时与竞争对手角力,争抢首发;又比如同样的事实,非大型机构报导不能引人注意;同样的资料送过几次均未获重视等等。可惜影片在这些位置浅尝辄止,未能深入下去。否则《焦点追击》会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无形之中给出一些小提示,而非如今的复述事件型态。尽管这些记者们的正面形象,已经足以让很多新闻从业者老怀安慰了。

当有一部电影平实地讲述其中一段故事,还拿下了电影工业内的大奖,无疑有安抚作用。

影视剧从来不乏记者的正面形象,尤其近年HBO推出的剧集《新闻室风云》(The Newsroom),为新闻记者做了正面形象公关,剧中人大多都是理想主义的新闻人,以热血和人道主义至上行事,结合美国近年来的热点事件,确实带来了近年来最深入人心的描写。《焦点追击》同样在正面人物上着墨,方法却与《新闻室风云》大相迳庭。电影里的记者们来不及说什么大道理,来不及煽情,只是忙着采访,开会,搜集资料。一两场情绪爆发的戏之外,整个电影的处理都冷静,平实。

《焦点追击》摒除了口号,无论大众还是业内都对此相当受落。恐怕正是如此,许多从业者也难掩激动,在社交平台上不断转发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平淡之后,电影的结尾抚慰了大多数新闻人的感受:你做的报导一定会有人看到;漫漫长路,报导在刊登之后还要继续前进。

华语世界的传媒颓势,让大家的感受尤其强烈。新闻从业者的感伤和欣慰不难体会。大量社交平台让记者的工作显得似乎不重要了,当有一部电影平实地讲述其中一段故事,还拿下了电影工业内的大奖,无疑有安抚作用。

角色设置:新闻记者的英雄主义?

新闻行业因第四公权力的特质,常充当商业电影里揭露阴谋,追究责任的角色。大量政治惊悚片中我们都可以见到记者角色,而因为这种追查的职业特性,记者形象最后不是天使就是恶魔,带着浓烈的戏剧性。他们契合商业电影需要“英雄”的惯例,至少是“呼唤英雄”的惯例。《焦点追击》的描写方式不算史无前例,至少久违了。《纽约时报》作者 Joe Nocera 认为这部电影对记者的描写是自1976年《惊天大阴谋》(All The President’s Men)之后对记者描写最直接的。

《惊天大阴谋》书写的是载入新闻史的水门事件,是另一部以写实手法纪录新闻事件的政治惊悚片。
《惊天大阴谋》书写的是载入新闻史的水门事件,是另一部以写实手法纪录新闻事件的政治惊悚片。

《惊天大阴谋》本身有极高的还原度,其后一再被新闻学的老师们当作素材在课堂上播放,至今恰好四十年。

《惊天大阴谋》书写的是载入新闻史的水门事件,是另一部以写实手法纪录新闻事件的政治惊悚片。这部电影比《焦点追击》的版图更大,试图从多个角度纪录新闻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与罗拔烈福(Robert Redford)当年仍属小生,收起感性青春,出演了这部记者与总统对垒的电影。《惊天大阴谋》本身有极高的还原度,其后一再被新闻学的老师们当作素材在课堂上播放,至今恰好四十年。

1976年应该值得纪念。这一年有《惊天大阴谋》大放异彩,另有《电视台风云》(Network)与它并驾齐驱。擅长拍摄群戏的导演 Sydney Lumet 召集星级阵容,以夸张,戏谑却真实无比的手法,讲述一家虚拟的癫狂电视台如何为了收视率无底线地制作电视节目。《电视台风云》的故事在现实并未发生,可是其中的疯癫有极高的拟真度。菲丹娜蕙(Faye Dunaway)力排众议,扮演野心勃勃的电视台中层。这个角色一心追求收视率,以此为终生目标,连做爱都在策划节目制作。她把这个毫无可爱之处的人物演出了一丝可悲可悯的细节,最终登上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后宝座。男主角 Peter Finch 扮演一个播报中突然发疯的新闻主播,这举动让原本垂危的收视率突然暴涨,也让他成为最著名的新闻人物,最终变成电视台资本的传声筒,反倒让收视再度下降,继而遭新闻部安排而枪杀。

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惊天大阴谋》与《电视台风云》一时瑜亮,获得多项重要提名。两部电影包揽四个表演单项及两个剧本单项奖,却在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上输给了极具励志意味的《洛奇》(Rocky),大约算灰色现实输给了荷里活梦幻的典型案例吧。

传媒的沉迷:制造话题,制造影响力

菲丹娜蕙的癫狂女妖式演出,即可怕又迷人,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她注入了极强的戏剧张力,观众却信服了,信服那种媒体人对收视率和话题性的迷恋。这也是电影工业热衷真实新闻事件之外,对传媒题材的又一个常用视角:传媒工作者沉迷于制造话题,沉迷于影响力。

《电视台风云》并不是个中先驱。早在二十年代末,百老汇就先行一步,推出了喜剧《The Front Page》。这部剧后来多次改编为同名电影,1931年和1974年的两个版本都大受好评。在故事中,记者们闲暇时只顾抽烟打牌,坐等线人爆料。男主角正打算辞职,和女友结婚,换一份更“高尚”的工作。突然一单突发新闻,让他不得不在播报和离开新闻工作之间做出抉择。《The Front Page》的喜剧取向很轻柔,并不损害记者形象。片中一些带有嘲讽意味的场景,反倒显得记者们相当可爱。

可怕的形象则仍多不胜数。比利怀特(Billy Wilder)在1951年献上《Ace in The Hole》,却德格拉斯(Kirk Douglas)领衔。片中的记者发现有人被困在山洞中,以营救作借口,制造了一出新闻事件。为达到更好的新闻效果,记者罔顾洞中人的生命流逝,不断拖延和阻挠救援行动,只做面子功夫。电影无情讥笑缺乏职业道德的记者,顺便还蔑视了围观民众。上映后,此片成为比利怀特职业生涯中的超级滑铁卢。评论指这样的电影太无情,要过一代人之后才会有人懂得欣赏。香港上映时,也特地改了一个更苍凉无情的译名:《生葬古坵坟》

菲丹娜蕙(Faye Dunaway)力排众议,扮演《Network》中野心勃勃的电视台中层。
菲丹娜蕙(Faye Dunaway)力排众议,扮演《Network》中野心勃勃的电视台中层。

职业道德:你要无情还是有情?

六十多年之后的今天,观众对无情的界定也更加宽泛了。不变的是,大家依旧爱看热闹,新闻行业里也依然有从业者追求收视率。2014年,荷里活推出了更加荒诞的电影《头条杀机》(Nightcrawler),让 Jake Gyllenhaal 来塑造数字时代的无良记者形象。这部戏的主角甚至不是记者,他是一个狡诈的无业游民。当游民发现自由摄影师拍摄突发影像可以高价卖给电视台的新闻部,他也购买器材,加入了行列。因为数字化普及,个人能够轻易买到摄录器材。这部电影夸张地展示了新闻业的某种末日景象:电视台将素材大量外包,未经职业技能和道德培训的路人加入行业迅速获得金钱,为了收视率夸大和制造新闻事件。

《头条杀机》的倾力渲染,也并非子虚乌有。它的出发点很现实,其戏剧性的假设建立在科技发展,沟通方式更迭的眼目下,不过是以最负面最消极的态度来看待人性,是一种无法反驳的恶意揣测。一路以来,电影人对新闻从业界也释出过不少善意。他们拍了许多作品,探究记者和新闻人的内心世界,向内挖掘他们面对新闻和真实世界的体会。

如今FBI不是为了搜集证据,要求 Apple 解锁私人电话吗?当初的新闻道德困境现已经逼向了科技公司。

1969年推出的《人海狂潮》 (Medium Cool)先锋又大胆。导演 Haskell Wexler 感受到当年的社运气氛,带上一队人马走到街头实地拍摄剧情片。《人海狂潮》主要描写摄影师在报导社运时的经历和心理。FBI想要他的新闻片段去控告示威者,通过不同渠道施压,男主角也要在当年的社会大潮中面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大势的冲击。导演将真实的记录片段和临场的拍摄画面剪辑在一起,似幻似真地呈现出绝妙的视觉体验。其中的伦理争辩又富前瞻性,如今FBI不是为了搜集证据,要求 Apple 解锁私人电话吗?当初的新闻道德困境现已经逼向了科技公司。

同样聚焦大时代下的新闻人,《各位观众晚安》(Good Night, and Good Luck)背景更加严峻及可怕。 面对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的压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人如何反抗?这故事线本身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都很有话题性。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把这部电影拍得很讨好,他从人性层面让片中的角色平凡得来又颇具闪光点。好在这部电影主观与客观的拿捏尺度很聪明,最后拍出一部很有看点的作品,至少人物个个都演出了言外之意。

1969年推出的《人海狂潮》 (Medium Cool)先锋又大胆,主要描写摄影师在报导社运时的经历和心理。
1969年推出的《人海狂潮》 (Medium Cool)先锋又大胆,主要描写摄影师在报导社运时的经历和心理。

传播学院的讲师会在传授专业技能之余,为学生播放某些经典之作,也可见这些影像的现实意义。

那种冷暖自知的心情,《富贵浮云》(Broadcast News)用了更温馨的角度去表达。电影用轻喜剧的手法讲了一段三角恋,干练的女主角要在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的两位男同事之间做出情感上的选择。这角度固然有些类似日间剧的主题,电影对电视新闻的筹备和过程仍然是严谨的。它没有进行任何有效分析,像是一种吐露:快速工作节奏中的新闻人也有七情六欲,平实之外,也有浪漫。

纵观此三大主题,传媒题材的电影,始终是那些客观再现真实事件的影片最能引起观众及评论界注意。无独有偶,去年在《焦点追击》之前,荷里活还有一部《Truth》,同样是追求真相的故事,也有事实基础,是2004年 60 Minutes 节目的新闻故事。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姬蒂白兰芝(Cate Blanchett)和罗拔烈福担纲。反响却相当有限。

电影的灯光,摄影走向了《焦点追击》的反面,刻意营造时代戏的气氛,配乐和剧情也不断将角色推上英雄宝座,说服力因此大减。无论业内还是观众,大众都渴求真实度,渴求写实的故事。虽则,电影没有义务来描写传媒的真实变化,所有细节──现实生活中,传媒的剧变比电影更夸张,也更沉闷,可经过时间沉淀之后,我们往往还是从这些电影里了解了传媒的某些侧面。传播学院的讲师会在传授专业技能之余,为学生播放某些经典之作,也可见这些影像的现实意义。就算过于理想化,某些精彩的电影片段依旧建筑了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职业理想与道德。《焦点追击》的获奖无法改变传媒业的现状,但不妨将其加入这个名单,为民众和后来者多开一扇窗。

 HBO推出的剧集《新闻室风云》(The Newsroom),为新闻记者做了正面形象公关。
HBO推出的剧集《新闻室风云》(The Newsroom),为新闻记者做了正面形象公关。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