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胜”、“味如鸡肋的选举”……艾奥瓦州(Iowa)党团初选结束次日,中国留学生、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助选团队实习生余冬在朋友圈这样形容选举结果。
在这场被称为大选前哨站的党团初选中,希拉里和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49.9%和49.6%的得票平分秋色,希拉里获得23张代表人票,桑德斯则得21张。虽然希拉里在获胜后自称“松了一口气”,她的助选团队却难掩失望之情。
投票日当晚,余冬与助选团队成员在结束选区点票工作后,聚集在当地酒吧观看电视开票直播。希拉里和桑德斯得票率一直拉锯, 桑德斯甚至一度追平,在熙熙攘攘的酒吧中,希拉里助选团队的士气格外消沉。
“都没有人说话了,各自低头看手机,希望能查到一些积极信息。”余冬回忆说。他与同伴们都为希拉里仅以微弱优势胜出感到意外。“赢是赢了,但赢得并不痛快,”余冬说。他和团队成员们数日来讨论助选工作的得失,但得出的共识是: “已尽全力,问心无愧”。
“我成功’拆散’了一对情侣!”
余冬所服务的选区党团会议设于县行政大楼一个宽敞的会议室内,三名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希拉里、奥马利(Martin O'Malley)在这里分设阵营。穿着助选服装的工作人员在投票当日下午五时开始布置场地,准备为到场选民派发食品和饮料,选民在六时开始入场,七时停止入场,其后开始清点各候选人支持者人数。
“当晚情况非常混乱,出席的选民人数远超我们预计的数目。” 包括余冬在内的组织服务者本预料约有180名选民到场,但最终共有433人出席。
美国各州的初选制度迥异,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规定也多有出入。艾奥瓦州的民主党党团会议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站队,游说与第二轮站队。
投票时,选民并不需要持有选票,只需站在所支持候选人的队伍中即可。计票方式为原始的“数人头”,各候选人的阵营互相监督点票。清点人数后,每个选区按各候选人支持者数产生相应比例数量的县党代表,县党代表进而被换算成州代表数,决出州内胜负并最终折算为全国党代表大会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艾奥瓦州的民主党党团会议设有“有效门槛”(viability threshold),若某位候选人的得票率低于15%,则不能在该选区获得任何县代表人票。
余冬服务的选区是艾奥瓦城中部的第11选区,选区面积不到0.5平方千米,选民以艾奥瓦大学的学生为主,多数为桑德斯的支持者。
余冬回忆,在该选区民主党党团会议的第一轮站队中,有360人支持桑德斯,63人支持希拉里,4人支持奥马利,还有9名未作决定的选民。
看到这一站队结果,桑德斯阵营欢欣鼓舞,希拉里团队却十分焦虑:希拉里还差3票,才能超过有效门槛。因此,在接下來30分钟的游说时间中,包括余冬在内的四人团队便展开争分夺秒的“疯狂拉票”。当然,桑德斯团队也不甘示弱发表演说,两队人马争相抢人,党团会议现场乱如修罗场。
发现以演说的方式拉票效果不佳后,余冬和同伴们转换策略,开始一对一攻破未拿定主意的选民和奥马利的支持者(奥马利已无机会在该选区取得代表人票)。
余冬试图说服一对关注环境保护和外交政策的年轻情侣,介绍希拉里作为第一夫人及国务卿,在外交上经验和建树丰富,并强调她提出的为100万户家庭安装太阳能电池及财政补贴的政策实际可行,同时攻击桑德斯在相关议题上的经验不足、空有口号。最终,余冬成功“拆散”这对情侣,女生决定支持希拉里,而男生则站在了桑德斯一方。
游说时间结束时,希拉里助选团成功争取到9人为希拉里投票。余冬形容,那是他助选以来最有成功感的瞬间。“我们的团队和支持者纷纷击掌庆祝!我们起码在这个选区保住了一张县代表人票。”余冬本希望希拉里可在其他选区迎头赶上,继而抛离桑德斯,然而,晚间开票时,两人差距并未拉开。
“你再打电话来,我可就要报警了!”
去年九月,在艾奥瓦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的余冬开始在艾奥瓦州希拉里助选团队担任fellow(实习生)。他说,之所以选择希拉里的团队,一方面是因为希拉里最接近中间派,与自己的政治取向接近,另一方面,出于政治研究的兴趣,他也想一探热门候选人希拉里的助选阵营。
八年前在艾奥瓦州“马失前蹄”的希拉里,这次吸取了教训,参照奥巴马的走基层模式,竞选团队早在去年四月就进驻了艾奥瓦州,是最早进驻该州的候选人团队。
助选人员的工作包括拜访大量基层选民,例如跟艾奥瓦大学的学生频繁聚会,一方面收集学生族群关心的议题,另一方面招募志愿者和实习生。“尽管我一开始对助选希拉里还没有太大兴趣,最终还是被团队的热情感染了。”
余冬说,相较之下,学校里共和党候选人团队则显得较为冷淡。“给我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共和党候选人的学生支持者较少,团队中也鲜见少数族群代表,而希拉里的团队更注重种族多样性,也看中余冬与当地华裔团体的紧密联系。通过两个推荐人举荐和三轮面试后,他成功加入了希拉里在艾奥瓦的助选团队。
希拉里被普遍认为是对华鹰派,然而,据余冬所说,她的基层助选团队对中国留学生并不设防。
余冬介绍,400多个实习生当中,有6个华人,其中3人为中国留学生。他与其他实习生一样,都能接触到选民资讯数据库,有相同的工作职责。但是,非美国公民的身份还是带来了一些障碍:除了没有投票权外,他也不能担当助选团队中的选区领队。
在助选期间,他曾经跟希拉里见面合照,并短暂交谈。“她比想象中亲和。”余冬回忆说,希拉里感谢他为其助选,称他在美学习政治学并参与助选是难得的体验。
希拉里的州内助选团队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有薪助选人员、无薪实习生和志愿者。作为兼职实习生,余冬需达成每周任务要求,包括每周工作20小时以上,至少打200通电话和登门拜访90户人家。
登门拉票时,助选人员犹如大陆居委会大妈,逐个登门,出尽浑身解数,力求说动选民。候选人公开辩论后,是竞选团队登门劝说的好时机,他们会询问民众的辩论观后感,并试图说服选民加入希拉里的阵营。若居民表示支持希拉里,他会请他们填写投票承诺书(commitment card),一个月后再度回访。如果选民明确支持其他候选人,他会询问选民关心的议题并解释希拉里的立场,若对方态度十分坚决,助选团队便不会再度登门拉票。遇上未决定会否参加初选投票的选民,若是时间冲突无法出席,他不会再次拜访;但如果是自称“对政治无感”,他会苦口婆心说服对方为何此次初选至关重要。
余冬曾遇过态度恶劣的居民,直接将他轰走,还不止一次接到言辞激烈的电话留言警告:“你再打电话来,我可就要报警了!”还曾有居民边喊“希拉里是个骗子,我可以投票给任何人,就是绝对不会投给她”,边把登门的助选人员赶离。
希拉里抓不住年轻人选票
虽不愿以事倍功半来形容,余冬坦言,在学生群体中希拉里团队的助选“效果并不太好”。
初选结果调查显示,在17岁到29岁的选民中,84%都把票投给了桑德斯。余冬分析,桑德斯以免除公立学校学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作为主要政见,再加上“在美国掀起政治革命”的豪言壮语,配合“feel the Bern”的强力口号,“在学生群体中极具煽动性”。此外,桑德斯的演讲给学生留下“诚实直率”、“不做作”的印象,而希拉里的演讲虽然技巧和内容都成熟,却多了几分匠气。
对于年轻族群的投票喜好,桑德斯曾说:“年轻人是理想主义的,他们看到这个国家的现状,认为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希拉里则在艾奥瓦州初选前的电视辩论中表示,“他们(年轻选民)不一定要支持我,但我会主张他们的利益。”
余冬所在的团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想方设法争取学生青睐。团队到过艾奥瓦大学每一个学生社团演讲,强调希拉里推动带薪产假政策来争取女学生支持,重点说明她对抗气候变迁的政策更为实用,以吸引关注环境、气候问题的学生。
然而,最终希拉里仍在学生族群之战中铩羽而归,助选团队至今也似乎未有争取学生选票更有效的方法。相较之下,桑德斯的团队以较少的经费和人力,轻松拿下学生选票,在艾奥瓦州虽未获第一,却已打响头炮。余冬直指,希拉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未能拉开与桑德斯的差距,“结果可称鸡肋。”
希拉里如今在年轻族群中的支持度甚至不如自己八年前的记录。在2008年的艾奥瓦民主党初选中,奥巴马在17至29岁选民中的支持率比希拉里高43%,而在几天前的初选中,桑德斯在此类选民中的支持率超出希拉里70%。
更糟的是,希拉里这一不利情势恐怕将在其他州的初选中延续。在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希拉里在2008年曾获得胜利,但当时,60%的18岁至24岁选民支持奥巴马,在25岁至29岁选民中,两人支持度相当。最新民调显示,本次选举,只有13%的18岁至29岁选民表示会在2月9日的初选中投票给希拉里,而桑德斯的支持率高达87%。
艾奥瓦初选后,桑德斯阵营士气正旺,且有望拿下新罕布什尔州初选胜利,而希拉里则在接下来的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民调遥遥领先。在有“超级星期二”之称的3月1日,15个州将同时举行初选,两人将再决高下。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