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饭聚,一位老友突然爽约,原来忘记了当晚要为读小学的儿子温习,预备他明天的考试,所以要立即赶回家。
家有孩子的好友们当然都非常理解这处境,今天父母帮儿女温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孩子的测验考试周,就是妈妈的闭关月份,爸妈会暂停一切社交活动,全心全意“陪太子读书”。
一位单身朋友却连声叹息,反问我们这班家长:“为何要陪儿女温书?我们读书的年代,哪有爸妈会帮我们温习呢?我们全都是靠自己应付考试的,现在大家还不是一切安好?你们难道都不相信自己小朋友的能力?还是有其他的恐惧?”
也许做父母的当局者迷,没有这位旁观者清醒。“为何要帮儿女应付功课及测验考试?”这问题,或许值得每个爸妈都坦诚的反问自己。
很多家长认为要培养子女对学业的责任,做父母就应该好好督促。如果功课量合理,而且真具学习意义,我是绝对乐意每天在手册上签个名,证实孩子完成当天应尽的责任。
不过,若父母过分紧张,把家居变成课室或试场,并且日以继夜充当老师和监考官鞭策儿女温习,又额外添加大量补充练习操练孩子,这不但会抹杀孩子主动求学的动机,更会令他们厌倦学习。
假如这是学校对家长的要求,那显然教育制度出现了问题 。
测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让他们自行检视对学科的理解,从而改善及促进学习,过程并不需要父母时刻督促。不过,华人父母总爱把测验考试的结果视为成功与否的指标,用分数衡量学生本质的好坏,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差就会被分流或淘汰,甚至被认定为失败者,父母也就因此无法放手,让孩子独自闯关。
抚心自问,究竟我们是真正关心儿女的学习生活?还是担心孩子的表现令我们失望呢?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提议,减少国内中小学生用于标准化考试的时间,把其控制在全年课堂时间的2%之内。他说:“学习的意义不是沉迷于考试。”
学习并非为应付考试,而是训练一生的求知技能。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父母如果只紧张陪孩子背诵操卷,而没有培养他的创意和好奇心,又不鼓励求问及思考,也许儿女能啷啷上口告诉你考题的正确答案,却会失去应付今日世界瞬间变幻的能力。
我非常尊重儿子的小学老师,她在学校的通告中,总会提醒家长们,放学后给儿女足够时间休息和玩耍,最好每天有十小时的睡眠,让他们在第二天有充沛精神回学校学习。如果他们学习态度良好,还可以额外给予课堂时间,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去研究。
儿子的同班同学,也是我好友的女儿,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去研究她喜欢的海豚,除了在课堂上网搜寻不同的海豚品种,还利用课余时间和妈妈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又掏自己的零用钱来买票到海洋公园接触真正的海豚,最后更自制一本有关海豚的书籍。
这样的学习不比追分数更棒吗?陪儿女去图书馆,比陪太子读书更有意义!
儿子的学校其实是仿效谷歌集团(Google)的做法,允许员工利用20%工作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今日的谷歌新闻、语音讯息、谷歌地图内的交通资讯等,就是这个项目的成果。如果学校和家庭都容许孩子有这样的空间,相信儿女自学的能力,香港便会少了一些惯于被服侍的太子,多一些造福社会的新人类。
读者评论 0